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南平地区志  第3册
南平地区志  第3册

南平地区志 第3册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6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92178X
  • 页数:29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载福建省南平市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上一篇:平遥 百姓·民俗下一篇:经营遗产
《南平地区志 第3册》目录

总述 1

大事记 19

卷一政 区 112

第一章 隶属 境域 112

第一节 隶属 112

第二节 境域 114

第二章 行政区划 115

第一节 清及以前行政区划 115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116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118

第三章 县(市)概况 120

第一节 南平市 120

第二节 邵武市 122

第三节 武夷山市 124

第四节 建瓯市 126

第五节 建阳市 127

第六节 顺昌县 129

第七节 浦城县 131

第八节 光泽县 133

第九节 松溪县 135

第十节 政和县 136

第一章 地质 139

第一节 地层 139

卷二 自然环境 139

第二节 岩类 142

第三节 构造 146

第四节 矿种 149

第一节 地形 155

第二节 类型分布 155

第二章 地貌 155

第三节 山峰 156

第三章 气候 160

第一节 四季特征 161

第二节 气候要素 162

第四章 水文 166

第一节 地表水 166

第二节 地下水 168

第五章 土壤 169

第一节 土壤类型 169

第二节 土壤分布 174

第三节 土壤养分 175

第六章 植被 178

第一节 植被类型 178

第二节 群落结构 179

第三节 植被分布 181

第一节 植物区系 182

第二节 植物品种 182

第七章 野生动植物 182

第三节 野生动物资源 194

第八章 自然灾害 198

第一节 寒害 198

第四节 微生物资源 198

第二节 干旱 199

第三节 水灾 200

第四节 冰雹 204

第五节 大风 206

第六节 雷击 207

第七节 雪害 208

第八节 地震 209

第九节 病虫害 209

第一章 自然环境 212

第一节 地质 212

卷三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212

第二节 地貌 214

第三节 气候 216

第四节 水文 218

第五节 土壤 220

第二章 山地植被 222

第一节 植被类型 222

第二节 群落结构 223

第三节 植被分布 225

第四节 舞龙 舞狮 227

第三章 植物资源 233

第一节 种类特征 233

第二节 森林资源 235

第三节 经济植物 236

第四节 珍稀植物 238

第四章 野生动物 244

第一节 种类与新种 244

第二节 类别 245

第三节 昆虫 248

第五章 科学研究 253

第一节 科研活动 253

第二节 科普教育 260

第三节 学术交流 2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2

第四节 科研组织 262

第六章 保护管理 262

第二节 规划区划 263

第三节 资源管理 264

第四节 林政管理 265

第五节 森林联防 266

第七节 社区经济管理 267

第六节 基本建设 267

第一节 人口总量 271

卷四 人口 271

第一章 人口规模与分布 271

第二节 人口分布 273

第一节 自然变动 276

第三节 人口密度 276

第二章 人口变动 276

第二节 机械变动 279

第二节 年龄构成 286

第三章 人口构成 286

第一节 性别构成 286

第三节 民族构成 289

第四节 姓氏构成 292

第五节 职业构成 293

第六节 文化构成 294

第七节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构成 297

第二节 家庭结构 298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 298

第一节 婚姻状况 29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03

第五章 人口控制 303

第二节 宣传教育 304

第三节 计生管理 306

第五节 节育措施 307

第四节 优生优育 307

第一节 清及其以前经济 309

卷五 经济综述 309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309

第二节 民国时期经济 311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 312

第一节 工业所有制 315

第二章 经济所有制 315

第三节 商业所有制 316

第二节 农业所有制 316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结构 317

第四节 建筑业所有制 317

第三章 经济结构 317

第二节 产业结构 319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320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21

第四章 经济体制改革 321

第二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22

第一节 工业生产发展水平 325

第五章 生产发展水平 325

第二节 农业生产发展水平 326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 328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329

第六章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329

第二节 农民生活水平 330

第一节 耕地 334

卷六 农业 334

第一章 生产条件 334

第二节 劳动力 340

第三节 畜力 343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345

第四节 农机具 345

第二节 土地改革 348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348

第一节 封建生产关系 348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350

第四节 人民公社 351

第六节 国有农场 352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52

第一节 粮油作物 357

第三章 种植业 357

第二节 经济作物 359

第三节 水果 361

第四节 蔬菜 363

第六节 食用菌 366

第五节 蚕桑 366

第一节 耕作制度 367

第四章 农技农艺 367

第二节 栽培技术 368

第三节 改土施肥 371

第四节 良种推广 372

第五节 植物保护 374

第一节 农机推广 378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 378

第二节 农机维修 380

第一节 家畜 382

第六章 畜牧业 382

第二节 家禽 384

第三节 饲草饲料 387

第四节 疫病防治 388

第一节 水域 390

第七章 淡水养殖 390

第二节 品种 391

第四节 养殖与捕捞 393

第三节 鱼苗鱼种 393

第一节 外资引进 397

第五节 鱼病防治 397

第八章 农业外资利用 397

第二节 基地建设 398

第一节 机构 400

第九章 管理 400

第三节 财务管理 401

第二节 计划管理 401

第四节 劳动管理 403

第五节 渔政管理 404

第一节 面积 蓄积量 410

卷七 林业 410

第一章 森林资源 410

第二节 主要树种 413

第三节 资源分区 419

第一节 私有山林 421

第二章 山林权属 421

第三节 国有山林 422

第二节 集体山林 422

第四节 林权纠纷调处 423

第一节 采种育苗 424

第三章 森林培育 424

第二节 植树造林 428

第三节 育林 431

第一节 护林防火 433

第四章 森林保护 433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436

第三节 以法治林 440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 441

第一节 木材产销 443

第五章 森林开发 443

第二节 毛竹利用 448

第三节 林副产品 449

第一节 机构 452

第六章 机构与管理 452

第二节 林政管理 455

第三节 资金管理 456

第四节 林区道路建设 457

第二节 茶园管理 461

卷八 茶业 461

第一章 茶园建设 461

第一节 茶园垦复 461

第一节 茶苗选育 462

第二章 茶树栽培 462

第二节 茶树品种 463

第三节 武夷名丛 465

第四节 面积与产量 467

第五节 技术培训研究 469

第三章 茶叶采制 470

第一节 鲜叶采摘 471

第二节 茶叶加工 472

第三节 产茶机具 474

第一节 绿茶 477

第四章 茶类 477

第二节 青茶 478

第四节 红茶 479

第三节 白茶 479

第五节 花茶与砖茶 480

第一节 民国及其以前购销 482

第五章 茶叶购销 48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购销 484

第二节 计划管理 486

第六章 茶政 48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86

第三节 价格管理 487

第四节 奖售管理 488

第一节 主要茶著 489

第七章 茶文化 489

第二节 茶艺 490

第三节 品饮习俗 492

第五节 建茶遗址与摩崖石刻 494

第四节 建茶与兔毫盏 494

第一节 引水工程 499

卷九 水利 499

第一章 水利设施 499

第二节 蓄水工程 502

第三节 提水工程 509

第四节 防洪工程 511

第一节 水旱灾情 513

第二章 防汛抗旱 513

第二节 抗灾措施 514

第三节 抗击重灾纪实 515

第三章 水土保持 516

第一节 水土流失 517

第二节 水土流失防治 519

第四章 管理 52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3

第三节 工程管理 524

第二节 水利规划 524

第四节 水政管理 526

卷十 工业 529

第一章 所有制 529

第一节 个体私营 529

第二节 公私合营 530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530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531

第二章 行业 532

第一节 森工 532

第五节 “三资”企业 532

第二节 针纺 545

第三节 电力 557

第四节 造纸 568

第五节 建材 578

第六节 化工 593

第七节 冶金 607

第八节 机械制造 625

第九节 电子 636

第十节 煤炭 645

第十一节 食品 648

第十二节 日用轻工 652

第十三节 印刷包装 672

第三章 企业管理 6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75

第二节 生产管理 676

第三节 销售管理 677

第四节 质量管理 678

卷十一 乡镇企业 681

第一章 经营体制 681

第三节 横向联合企业 682

第二节 乡(镇)村集体企业 682

第一节 个体私营企业 682

第四节 公司加农户企业 683

第五节 “三资”企业 683

第二章 农业企业 683

第一节 种植业 684

第二节 养殖业 688

第三章 工业企业 690

第一节 森林工业 691

第二节 竹木制品业 692

第四节 矿冶工业 695

第三节 能源工业 695

第五节 建材工业 697

第六节 机械工业 698

第七节 化学工业 700

第八节 食品工业 702

第九节 造纸印刷业 705

第十节 文体用品业 706

第十一节 纺织缝纫业 707

第十二节 陶瓷工业 708

第十三节 建筑安装业 709

第十四节 其他工业 710

第四章 商贸 交通运输业 711

第一节 商业贸易 711

第二节 餐饮旅馆 711

第三节 交通运输 712

第四节 社会服务 713

第五章 机构与管理 714

第一节 机构 714

第二节 经营管理 714

第一节 古道 718

第一章 陆路 718

卷十二 交通 718

第二节 公路 726

第三节 铁路 753

第二章 水路 756

第一节 航道 756

第二节 港口 759

第三节 航道治理 763

第三章 运输 765

第一节 人畜力运输 765

第二节 公路运输 767

第四节 水路运输 774

第三节 铁路运输 774

第六节 搬运装卸 780

第五节 航空运输 78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81

第四章 管理 781

第二节 路政管理 782

第三节 运输市场管理 783

第四节 工程管理 785

第五节 财务管理 790

第二节 民信局 795

卷十三 邮电 795

第一章 机构 795

第一节 邮驿 795

第三节 邮政机构 796

第四节 电信机构 797

第五节 苏区邮政机构 799

第六节 邮电机构 800

第一节 邮政业务 802

第二章 邮政通信 802

第二节 邮路 812

第三节 设备与设施 816

第一节 电报 818

第三章 电信通信 818

第二节 电话 823

第四节 数据通信 834

第三节 移动通信 83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835

第四章 企业管理 835

第二节 计划统计 837

第三节 财务管理 838

第四节 质量管理 841

第五节 职工队伍与教育 844

第一节 民国及其以前体制 850

卷十四 财政 850

第一章 财政体制 850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体制 852

第一节 农业赋税收入 855

第二章 财政收入 855

第二节 工商各税收入 867

第三节 企业收入 869

第四节 其他收入 870

第一节 经济建设费支出 873

第三章 财政支出 873

第二节 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 876

第三节 抚恤和福利事业费支出 879

第四节 行政管理费支出 880

第五节 其他费用支出 881

第一节 公债 884

第四章 国债 884

第二节 国库券 885

第一节 机构 886

第三节 其他债券 886

第五章 财政管理 886

第二节 企业财务管理 888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 895

第四节 农业财务管理 896

第五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898

第六节 乡镇财政管理 899

第八节 会计事务管理 901

第七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901

第九节 财政监督 902

第十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905

第十一节 会计师事务管理 907

第十三节 城市住房基金管理 908

第十二节 企业退休基金管理 908

第一节 民国及其以前税制 910

卷十五 税务 910

第一章 税制 910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税制 911

第一节 农业赋税 913

第二章 税种 913

第二节 工商各税 915

第三节 所得税 925

第四节 专项基金 927

第六节 其他税费 928

第五节 涉外税收 92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29

第三章 管理 929

第二节 征收管理 930

第三节 减税免税管理 934

第四节 票证管理 935

第五节 计划、会计、统计管理 936

第六节 监督与服务 937

第一节 民间金融组织 946

卷十六 金融 946

第一章 金融机构 946

第二节 国家金融机构 947

第三节 地方金融机构 953

第四节 苏区金融机构 954

第五节 集体金融机构 955

第六节 外省驻区金融机构 957

第一节 金属币 958

第二章 货币 958

第二节 纸币 961

第一节 城乡储蓄 963

第三章 存款 963

第二节 单位存款 966

第一节 民间借贷 967

第四章 贷款 967

第二节 农业生产贷款 968

第三节 工业生产贷款 972

第四节 商业贷款 974

第五节 固定资产贷款 976

第六节 信托贷款 977

第一节 固定资产拨款 978

第五章 拨款 978

第三节 拨款改贷款 980

第二节 农业拨款 980

第一节 国内结算 981

第六章 结算 981

第二节 国际结算 983

第一节 外币存款 984

第七章 外汇 984

第二节 外汇贷款 985

第三节 侨汇 986

第一节 农村业务 987

第八章 信用合作 987

第二节 城市业务 989

第一节 代理财政金库 990

第九章 代理业务 990

第二节 代理公债 991

第三节 代理国库券 993

第四节 其他代理业务 994

第一节 承保业务 995

第十章 保险 995

第二节 防灾理赔 997

第一节 货币管理 1000

第十一章 管理 1000

第二节 金银管理 1005

第三节 信贷计划管理 1006

第四节 金融稽核 1007

第五节 证券管理 1008

第六节 利率管理 1009

第七节 外汇管理 1011

第一节 私营商业 1014

卷十七 商业 1014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 1014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1015

第三节 集体商业 1016

第四节 国有商业 1017

第五节 合资商业 1018

第一节 集市贸易 1020

第二章 集市网点 1020

第二节 批发 1023

第三节 零售 1025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 1027

第三章 商品购销 1027

第二节 农副产品 1030

第三节 特需供应商品 1034

第一节 饮食业 1038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1038

第二节 服务业 10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047

第五章 商业管理 1047

第二节 基础管理 1048

第三节 计划统计管理 1050

第四节 财务管理 1051

第六节 储运管理 1053

第五节 票证管理 1053

第一节 苏维埃区域供销合作社 1057

卷十八 供销合作 1057

第一章 机构 1057

第二节 民国时期供销合作社 1058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社 1059

第二章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1062

第一节 肥料 1063

第二节 农药 1064

第三节 农具与耕牛 1065

第三章 农副产品与废旧物资收购 1068

第一节 竹笋纸木 1069

第二节 茶果菇 1073

第三节 废旧物资 1075

第四章 生活资料经营 1078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 1079

第二节 食品与副食品 1080

第三节 农村饮食服务业 1082

第一节 资金扶持 1083

第五章 扶持多种经营 1083

第二节 物资扶持 1084

第三节 技术扶持 1085

第一节 民主管理 1086

第六章 管理 1086

第二节 计划统计管理 1088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090

第一节 出口商品 1093

卷十九 对外对港澳台经济贸易 1093

第一章 对外贸易 1093

第三节 补偿贸易 1099

第二节 进口商品 1099

第一节 外商投资 1100

第二章 外资引进 1100

第二节 技术引进 1101

第三节 国际贷款项目 1102

第四节 招商引资 1103

第一节 劳务输出 1106

第三章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1106

第三节 国际援助 1107

第二节 对外技术援助 110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108

第四章 体制与机构 1108

第二节 机构 1109

第一节 自由贸易 1113

卷二十 粮油经营 1113

第一章 自由贸易与议价购销 1113

第二节 议购议销 1115

第一节 公粮征收 1118

第二章 粮油征购 1118

第二节 统购定购 1119

第四节 统购与奖售 1122

第三节 商品粮基地县粮食征购 1122

第五节 油料统购 1123

第一节 城镇供应 1125

第三章 粮油统销 1125

第二节 工商行业用粮 1126

第三节 军需供应 1127

第四节 农村统销 1128

第五节 油料统销 1129

第一节 仓库 1132

第四章 粮油储运 1132

第二节 保管 1134

第三节 调运 1135

第一节 碾米 1142

第五章 粮油加工 1142

第二节 小麦制粉 1143

第三节 榨油 1144

第四节 粮油制品 1145

第一节 加工 1146

第六章 饲料 1146

第二节 经营 114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51

第七章 管理 1151

第二节 计划统计管理 1152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154

第四节 证票管理 1156

第五节 质量管理 1157

第一节 种植 1158

卷二十一 烟草 1158

第一章 烟草生产 1158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161

第三节 采收调制 1164

第四节 生产扶持 1165

第一节 晒烟购销 1167

第二章 烟叶购销 1167

第二节 烤烟购销 1170

第一节 烟丝加工 1172

第三章 烟丝加工与经营 1172

第一节 卷烟生产 1173

第二节 烟丝经营 1173

第四章 卷烟生产与购销 1173

第二节 卷烟购销 11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81

第五章 管理 1181

第二节 专卖管理 1182

第一节 体制 1190

卷二十二 计划统计物资物价管理 1190

第一章 计划管理 1190

第二节 年度计划 1191

第三节 中长期计划 1198

第四节 机构 1202

第一节 体制 1203

第二章 统计 1203

第二节 经济统计 1204

第三节 统计调查 1205

第四节 统计资料与分析 1207

第五节 统计管理 1208

第六节 机构 1217

第三章 物资管理 1218

第一节 物资采购 1219

第二节 物资供应 1226

第四节 仓储与运输 1231

第三节 废金属回收 1231

第五节 物资财务 1235

第六节 机构 1241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243

第四章 物价管理 1243

第二节 价格制度 1244

第三节 物价补贴 1256

第四节 收费管理 1257

第五节 监督检查 1261

第六节 其他管理 1263

第七节 管理机构 1266

第一节 市场管理 1269

卷二十三 工商行政 技术监督 1269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1269

第二节 工商登记 1272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 1275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1278

第五节 打击违法违纪经营 1279

第六节 机构人员 1280

第二章 技术监督 1282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1283

第二节 计量管理 1286

第三节 质量监督 1290

第四节 法制宣传 1292

第五节 机构人员 1293

第一节 财政决算审计 1294

卷二十四 审计 1294

第一章 财政金融审计 1294

第三节 审计调查 1295

第二节 金融保险审计 1295

第一节 财务收支审计 1296

第二章 工交企业审计 1296

第二节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1298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 1299

第五节 审计调查 1300

第四节 专项审计 1300

第一节 财务收支审计 1301

第三章 商粮企业审计 1301

第二节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1303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 1304

第五节 审计调查 1305

第四节 专项审计 1305

第二节 定期审计 1307

第四章 行政事业审计 1307

第一节 财务收支审计 1307

第三节 专项审计 1308

第四节 审计调查 1310

第一节 项目开工前审计 1311

第五章 基建项目审计 1311

第三节 自筹项目资金审计 1312

第二节 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1312

第五节 跟踪审计和重点项目审计 1313

第四节 房地产和城建资金审计 1313

第一节 造林项目审计 1314

第六节 基建财务收支审计 1314

第六章 世行贷款项目审计 1314

第二节 红壤开发项目审计 1315

第一节 地区审计局 1316

第三节 农村信贷项目审计 1316

第七章 机构 1316

第二节 地区审计师事务所 1317

第一节 农用地 1319

卷二十五 土地管理 1319

第一章 土地资源 1319

第二节 建设用地 1321

第三节 水域 1323

第一节 土地调查 1325

第四节 未利用土地 1325

第二章 地籍管理 1325

第二节 土地登记 1327

第三节 土地分等定级 1329

第一节 用地审批 1330

第三章 建设用地管理 1330

第二节 国家建设用地 1331

第三节 乡镇村建设用地 1332

第四节 临时用地 1333

第一节 土地法规宣传 1335

第四章 土地监察 1335

第二节 用地清查 1336

第三节 依法查处 1337

第一节 土地开发 1338

第五章 土地开发与保护 1338

第二节 土地保护 1340

第一节 机构 1341

第六章 机构与队伍 1341

第二节 队伍 1342

第一节 城垣 1344

卷二十六 城乡建设 1344

第一章 城市建设 1344

第二节 道路桥梁 1345

第四节 住宅 1347

第三节 公共建筑 1347

第五节 供水排水 1350

第六节 路灯 1352

第七节 防汛设施 1353

第八节 园林绿化 1354

第九节 卫生设施设备 1356

第十节 城市库区建设 1358

第一节 公共设施 1360

第二章 乡村建设 1360

第二节 民居 1361

第一节 建筑队伍 1363

第三章 建筑业 1363

第二节 建筑设计 1364

第三节 典型建筑 1366

第一节 机构 1369

第四章 管理 1369

第二节 规划管理 1370

第三节 项目管理 1373

第四节 建筑管理 1374

第五节 房产管理 1377

第六节 房地产经营管理 1379

第七节 市容管理 1381

第一节 大气环境 1383

卷二十七 环境保护 1383

第一章 环境状况 1383

第二节 水体环境 1386

第三节 声环境 1388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 1390

第一节 废气治理 1391

第二章 污染防治 1391

第二节 废水治理 1394

第三节 废渣治理 1397

第一节 机构队伍 1398

第四节 噪声治理 1398

第三章 环境管理 1398

第二节 监测网络 1399

第三节 法制宣传 1400

第四节 建设项目管理 1401

第五节 环保科研 1402

第六节 排污收费 1403

第七节 目标责任制 1404

第一节 创建时期 1407

卷二十八 中共南平地方组织 1407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组织及活动 1407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408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1412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141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416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 1416

第二节 工作机构 1418

第一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426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重大活动 1426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42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1431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32

第一节 机关党组织建设 1435

第四章 组织建设 1435

第三节 党员队伍建设 1436

第二节 县(市)党组织建设 1436

第四节 干部管理 1441

第一节 中心任务宣传 1445

第五章 宣传教育 1445

第二节 理论教育 1448

第三节 对外宣传 1453

第四节 党校教育 1455

第五节 党史征研 1458

第一节 机构 1460

第六章 党纪检查 1460

第二节 教育查处 1461

第二节 团结宗教界 1465

第七章 统战工作 146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465

第三节 对台工作 146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469

第四节 落实统战政策 1469

第八章 政策研究 1469

第二节 调研活动 1470

第三节 调研成果 1471

第二节 领导接访批阅 1476

第九章 信访 1476

第一节 工作机构 1476

第三节 来信来访处理 1478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483

卷二十九 民主党派 1483

第一章 民革南平地方组织 1483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483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486

第二章 民盟南平地方组织 1486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487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489

第三章 民建南平地方组织 1489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490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492

第四章 农工党南平地方组织 149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493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496

第五章 九三学社南平地方组织 1496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497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498

第六章 台盟南平地方组织 1498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499

第一章 组织沿革 1503

卷三十 国民党南平地方组织 1503

第二节 开展宣传活动 1506

第二章 主要活动 1506

第一节 召开代表大会 1506

第三节 发动民众运动 1507

第四节 组织训练 1508

第五节 控制政务 1509

第六节 溶共反共 1510

附一:三民主义青年团南平地方组织 1513

附二:民社党南平地方组织 1515

附三:青年党南平地方组织 1516

第一节 代表选举 1518

卷三十一 人大 政府 政协 1518

第一章 代表会议与代表大会 1518

第二节 代表大会与代表会议 1523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1534

第四节 主要活动 1537

第二章 政府 1556

第一节 三国至民国时期政府 1556

第二节 人民政府 1620

第三章 人民政协 1693

第一节 地区政协机构及其主要活动 1693

第二节 县(市)政协委员会及其主要活动 1698

第一节 组织 1709

第一章 工人团体 1709

卷三十二 群团 1709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710

第二章 农民团体 1718

第一节 农会 1718

第二节 贫农团 1720

第三节 农民协会 1720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 1725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1726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1726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1732

第四章 妇女团体 1733

第一节 组织 1734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734

第五章 科技团体 1740

第一节 组织 1740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742

第六章 其他团体 1744

第一节 商会 1744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1744

第三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747

第四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1748

第五节 台湾同胞联谊会 1750

第六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1752

第一节 支前 1754

卷三十三 民政 1754

第一章 拥军优抚 1754

第二节 拥军优属 1755

第三节 优待 1756

第四节 抚恤 1759

第五节 烈士褒扬 1760

第二章 安置 1761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1761

第二节 离退休军人安置 1762

第三章 救济 1763

第一节 灾害救济 1763

第二节 社会救济 1768

第四章 扶持 1770

第一节 扶持贫困户 1770

第二节 扶持少数民族 1772

第一节 老区类型与分布 1773

第五章 老区工作 1773

第二节 扶持建设 1776

第三节 落实政策 1779

第六章 社会福利 1780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 1780

第二节 孤老弃婴收养 1781

第三节 精神病人收治 1782

第四节 残疾人扶助 1782

第五节 福利生产 1784

第七章 其他民政事务 1785

第一节 婚姻登记 1785

第二节 地名管理 1787

第三节 少数民族事务 1788

第四节 社团登记 1789

第五节 殡葬改革 1790

第六节 移民工作 1791

第七节 收容遣送 1793

第八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794

第二节 地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1795

第八章 机构 1795

第一节 地区民政局 1795

第四节 地区扶贫办 1796

第三节 地区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 1796

第一节 劳动就业 1798

卷三十四 劳动人事 1798

第一章 工人 1798

第二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监察 1801

第三节 劳动管理 1807

第一节 编制 1812

第二章 干部 1812

第二节 干部来源 1819

第三节 干部管理 1826

第一节 离休 1834

第三章 离休 退休 退职 1834

第二节 退休 1835

第三节 退职 1836

第一节 工资 1838

第四章 工资 福利 保险 1838

第二节 福利 1843

第三节 保险 1846

第一节 劳动管理机构 1847

第五章 机构 1847

第二节 人事与编制机构 1848

第一节 对外交往 1850

卷三十五 外事 侨务 1850

第一章 外事 1850

第二节 对外事务 1855

第三节 外事机构 1858

第一节 出国 1859

第二章 华侨 1859

第二节 捐资 侨汇 1861

第三节 归侨 侨眷 1862

第四节 侨务 1863

第五节 机构 1865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机构 1871

卷三十六 公安 1871

第一章 机构 1871

第一节 宋元明清机构 1871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机构 1872

第一节 剿匪 1873

第二章 打击反革命犯罪 1873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1875

第三节 打击现行反革命 1878

第一节 侦察破案 1880

第三章 刑事侦察 1880

第二节 “严打”斗争 1881

第三节 刑侦科技建设 1882

第一节 预审 1883

第四章 预审 看守 1883

第一节 管制 1884

第二节 看守 1884

第五章 监督改造 1884

第一节 治安行政管理 1885

第二节 监改 1885

第六章 治安管理 1885

第三节 “黄、赌、毒”查禁 1889

第二节 出入境管理 1889

第四节 帮教 1891

第七章 内部安全保卫 1893

第一节 安全防范 1894

第二节 铁路保卫 1895

第三节 林业保卫 1896

第一节 常住户口管理 1897

第八章 户口管理 1897

第二节 暂住人口管理 1898

第九章 消防 1899

第三节 居民身份证 1899

第一节 消防设施 1900

第二节 火灾预防 1901

第三节 火灾扑救 1903

第十章 交通管理 1904

第一节 车辆与驾驶员管理 1905

第二节 路面管理 1906

第三节 事故预防与处理 190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1908

卷三十七 司法 1908

第一章 检察 1908

第二节 刑事检察 1912

第三节 经济与法纪检察 1917

第四节 监所检察 1919

第五节 林业检察 1924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1925

第二章 审判 1927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192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928

第二节 刑事审判 1932

第三节 民事审判 1936

第四节 经济审判 1938

第五节 林业审判 1940

第六节 行政审判 1941

第七节 司法技术 1943

第八节 审判监督 1944

第九节 案件执行 1948

第三章 司法行政 1952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953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 1954

第三节 律师事务 1960

第四节 公证 1963

第五节 调解 1965

第七节 监所管理 1967

第六节 乡(镇)法律服务 1967

第一节 重要丘陵 1972

卷三十八 军事 1972

第一章 军事要地 1972

第三节 山地要隘 1973

第二节 交通要冲 1973

第四节 其他要地 1974

第一节 东汉至清军事机关 1975

第二章 军事机关 1975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军事机关 1977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机关 1979

第一节 明清时期地方武装 1983

第三章 地方武装 1983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1984

第三节 解放后地方武装 1986

第一节 汉至清代驻军 1987

第四章 驻军 1987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1989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 1992

第一节 兵役机构 1996

第五章 兵役 1996

第二节 兵役制 1997

第六章 民兵 2001

第一节 领导体制 2002

第二节 民兵组织 2003

第三节 军事训练 2005

第四节 政治教育 2007

第五节 武器装备 2009

第六节 主要活动 2011

第七章 防空 2014

第二节 组织指挥 201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015

第三节 工程建设 2017

第四节 宣传教育 2018

第一节 汉至宋战事 2019

第八章 重要战事 2019

第二节 元明清战事 2024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战事 2031

第四节 抗日战争战事 2038

第五节 解放战争战事 2040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战事 2042

第一节 官学 2050

卷三十九 教育 2050

第一章 旧式教育 2050

第二节 书院 2053

第三节 私塾 2054

第一节 园班设置 2057

第二章 幼儿教育 2057

第二节 教学 保健 2060

第一节 学校设置 2062

第三章 小学教育 2062

第二节 教学 2064

第三节 德育 2069

第四节 少数民族教育 2070

第五节 特殊教育 2072

第一节 学校设置 2073

第四章 中学教育 2073

第三节 课程 教材 2076

第二节 学制 2076

第四节 德育 2078

第五章 高等教育 2080

第一节 福建林学院 2081

第二节 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82

第二节 普通中专 2084

第六章 职业教育 2084

第一节 职业大学 2084

第三节 技工学校 2086

第四节 农业中学 2087

第五节 职业中学与职业中专 2088

第六节 中等师范教育 2090

第七章 成人教育 2093

第一节 成人初等教育 2095

第二节 成人中等教育 2097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2099

第四节 培训 2100

第五节 推广普通话 2101

第一节 队伍 2103

第八章 教师 2103

第二节 待遇 2105

第三节 进修培训 210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108

第九章 管理 2108

第三节 督导 2109

第二节 人事管理 2109

第四节 经费管理 2110

第五节 教育改革 211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116

卷四十 科学技术 2116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2116

第二节 科研机构 2117

第三节 科技队伍 2119

第一节 科普宣传 2125

第二章 科技活动 2125

第二节 科技咨询 2126

第三节 技术培训 2127

第四节 科技情报 2128

第五节 科技交流 2129

第六节 技术市场 2130

第一节 科技成果 2131

第三章 科技成果与应用 2131

第二节 成果应用 2142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150

第四章 科技管理 2150

第二节 经费管理 2152

第三节 成果管理 2154

第四节 专利管理 2155

第一节 文学 2164

卷四十一 文化 2164

第一章 文学艺术 2164

第二节 戏曲 2166

第三节 音乐 2175

第四节 舞蹈 2177

第五节 美术 2178

第六节 书法 2180

第七节 摄影 2181

第八节 曲艺 2182

第九节 民间文艺 2183

第一节 文化场所 2187

第二章 社会文化 2187

第二节 文娱活动 2189

第三节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2191

第一节 民国时期报业 2193

第三章 报刊新闻 219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报业 2196

第一节 广播 2198

第四章 广播 电视 电影 2198

第二节 电视 2202

第三节 电影 2206

第一节 图书 2207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方志 2207

第二节 档案 2209

第三节 方志编纂 2213

第一节 机构 2217

第六章 机构与管理 2217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2220

第三节 档案管理 2221

第一节 武术 2225

卷四十二 体育 2225

第一章 传统体育 2225

第二节 游泳 2226

第三节 划龙舟 2227

第五节 中国象棋 2228

第六节 其他 2228

第一节 城镇职工体育 2229

第二章 群众体育 2229

第二节 农民体育 2231

第三节 少数民族体育 2232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2233

第五节 残疾人体育 2234

第二节 小学体育 2236

第一节 幼儿体育 2236

第三章 学校体育 2236

第三节 中学体育 2237

第一节 地区运动竞赛 2239

第四章 运动竞赛 2239

第二节 学生运动会 2241

第三节 举办或参加省级以上竞赛 2243

第一节 邻县(市)交流 2251

第五章 体育交流 2251

第一节 业余训练 2252

第六章 人才培养 2252

第二节 海外交流 2252

第二节 传统项目学校训练 2253

第一节 机构 2255

第七章 机构与设施 2255

第二节 体育场馆 2258

第一节 机构 2260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2260

卷四十三 医药卫生 2260

第二节 队伍 2265

第一节 环境卫生 2267

第二章 公共卫生 2267

第二节 饮水卫生 2268

第四节 卫生监督 2269

第三节 健康教育 2269

第一节 妇女保健 2273

第三章 保健 2273

第三节 儿童保健 2274

第二节 新法接生 2274

第四节 疗养康复 2275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2276

第四章 防治 2276

第三节 寄生虫病防治 2280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2280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2282

第一节 中医 2283

第五章 医疗 2283

第二节 西医 2291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2294

第四节 护理 2295

第一节 药材 2296

第六章 医药 2296

第五节 援外医疗 2296

第二节 药品购销 2301

第三节 制药 2305

第七章 管理 2307

第一节 医政管理 2307

第二节 药政管理 2308

第三节 医疗制度 2312

卷四十四 旅游 2315

第一章 旅游景区 2315

第一节 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315

第二节 省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 2341

第三节 县(市)级风景名胜区 2342

第二章 景区建设 2349

第一节 景区规划 2349

第二节 开发利用 2351

第三章 旅游服务 2354

第一节 游览项目 2354

第二节 旅游交通 2356

第三节 旅游宾馆 2358

第四节 旅游饮食 2360

第五节 旅游商品与游乐场所 2360

第四章 旅游管理 23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361

第二节 旅游宣传 2362

第三节 人员培训 2363

第四节 资源保护 2364

第一章 古遗址 2366

第一节 古聚落遗址 古城址 2366

卷四十五 文物 2366

第二节 城垣 关隘 寨址 2376

第三节 窑址 矿冶址 茶园址 2379

第二章 古墓葬 2386

第一节 新石器与青铜时代墓葬 2387

第二节 汉朝墓葬 2388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墓葬 2389

第四节 隋唐五代墓葬 2392

第五节 宋元明墓葬 2393

第三章 古建筑 石刻 2396

第一节 古建筑 2396

第二节 石刻 2404

第四章 革命文物 2407

第一节 革命活动遗址 2407

第二节 革命纪念碑、标语 2408

第三节 革命文物藏品 2410

第五章 文物藏品 2412

第一节 石器 2412

第二节 陶器 2414

第三节 瓷器 2417

第四节 金属器 钱币 2424

第五节 窖藏 2431

第六节 其他藏品 243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434

第二节 保护管理 2434

第六章 文物工作 2434

第三节 考古调查与发掘 2435

第四节 文物保护单位 2437

第一章 岁时节令 2438

第一节 传统节日 2438

卷四十六 风俗 2438

第二节 地方岁时 2442

第二章 生活习俗 2444

第一节 婚俗 2444

第二节 家俗 2445

第三节 寿诞 2446

第四节 丧葬殓祭 2447

第五节 穿戴与饮食习俗 2448

第六节 交际礼俗 2452

第三章 生产习俗 2455

第一节 副业生产习俗 2455

第二节 运输习俗 2457

第三节 建房习俗 2458

第四节 交易习俗 2459

第五节 学艺习俗 2460

第四章 民性民风 2461

第一节 传统美德 2461

第二节 社会新风 2462

第五章 民间信仰 2463

第一节 天地崇拜 2463

第二节 祖先崇拜 2464

第三节 妈祖与奶娘信仰 2465

第四节 民间俗神信仰 2466

第六章 少数民族风俗 2472

第一节 畲族风俗 2472

第二节 回族风俗 2474

第七章 迷信与陋习 2475

第一节 迷信 2475

第二节 陋习 2477

第一章 佛教 2479

第一节 传播 2479

卷四十七 宗教 2479

第二节 主要寺庙 2482

第二章 道教 2485

第一节 传播 2485

第二节 主要宫观 2487

第三章 基督教 2492

第一节 传入与发展 2492

第二节 主要教堂 2493

第四章 天主教 2494

第一节 传入与发展 2494

第二节 主要教堂 2495

第一节 主要活动 2496

第二节 教习 2496

第五章 伊斯兰教 2496

卷四十八 方言 2500

第一章 闽北方言——建瓯话 2500

第一节 语音系统 2501

第二节 声韵拼合关系 2503

第三节 词汇 2509

第四节 语法例句 2513

第五节 内部比较 2514

第六节 语言实用举例 2525

第二章 闽北客赣方言——邵武话 2533

第一节 语音系统 2533

第二节 声韵拼合关系 2535

第三节 读音 2536

第四节 词汇 2542

第五节 语法例句 2543

第六节 邵武光泽方言对照 2544

第三章 闽北吴方言——浦城话 2547

第一节 语音系统 2547

第二节 声韵拼合关系 2549

第三节 词汇 2554

第四节 语法例句 2554

第四章 闽客赣方言——顺昌话 2555

第一节 语音系统 2555

第二节 声韵拼合关系 2557

第三节 词语 2558

第四节 语法例句 2559

第五章 闽北北方方言——南平话 2561

第一节 语音系统 2561

第二节 声韵拼合关系 2563

第三节 词汇 2568

第四节 语法例句 2571

卷四十九 人物 2572

第一章 人物传 2572

第二章 人物录 2690

第三章 古代进士名录 2720

第四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2749

第五章 人物表 2777

附录 2808

一、重要文件辑存 2808

二、旧志序选 2811

三、题记、碑文选 2818

四、诗词选 2826

限外纪要 2829

第一章 经济 2829

第一节 农村经济 2829

第二节 工业经济 2842

第三节 国内贸易 2846

第四节 对外对港澳台经济贸易 2851

第五节 旅游业 2856

第六节 交通 邮电 2858

第七节 金融 保险 2862

第八节 财政 税务 2865

第九节 城乡建设 2869

第一节 中共南平市委员会 2873

第二章 政治 2873

第二节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2881

第三节 市人民政府重要政务 2888

第四节 市政协及其主要活动 2894

第五节 市领导重要活动 2899

第六节 法制建设 2906

第三章 社会发展 2912

第一节 科技 教育 2912

第二节 文化 体育 2917

第三节 广播 电视 2923

第四节 卫生 计划生育 2925

第五节 人民生活 2929

编纂始末 294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