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走进德育课堂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百例
走进德育课堂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百例

走进德育课堂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百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慧芳主编(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4374162
  • 页数:3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主编在某小学的讲课案例。
《走进德育课堂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百例》目录

第一章 教学过程怎样回归生活 3

一、以“真实”的生活促进真实的学习 3

001 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 3

002 让教学面对孩子的真实问题 5

003 用生活激起孩子的真情实感 6

004 让孩子在感性活动中学习 8

005 引导孩子感受他人生活 8

006 激发孩子探究生活的热情 10

二、引领孩子践履和向往美好生活 11

007 将教学活动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打通 11

008 将教学活动与孩子的习惯养成结合 13

009 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孩子的家庭生活 14

010 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孩子的社会生活 15

011 引领孩子过好自己的生活 16

012 引导孩子在审美愉悦中感受有道德的生活 17

相关链接: 22

1 家校携手共塑美好品德——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课外延伸钟海燕 22

2 《家校携手共塑美好品德》一文释读&鲁洁 24

第二章 教学过程怎样引导孩子获得体验 29

一、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境遇中体验生活 29

013 让孩子充分感知生活 29

014 让孩子在生活体验中解决问题 30

015 让孩子在自我展示中体验自我 32

二、引导孩子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33

016 将静态的课本内容转化为动态的体验活动 33

017 用模拟活动强化孩子的情感体验 35

018 教学过程要顾及到每一个孩子 37

三、努力将客体化知识转换为孩子的自我体验 38

019 以鲜活的榜样提升孩子的道德体验 38

020 让孩子已有经验成为学习新知的桥梁 39

021 准确把握知识教学中的品德教育目标 40

相关链接: 42

体验——理解过程&朱小蔓 42

第三章 教学过程怎样开展多边对话 49

一、对话的本质是激活思维 49

022 教师要成为与孩子对话的“对手” 49

023 培养孩子主动质疑的习惯 50

024 让孩子在思维碰撞中获得共识 52

025 抓住孩子的生活细节引导对话 53

026 让对话促进知识学习与道德学习融合 54

二、倾听和包容是对话的保证 55

027 让孩子倾吐心中的“苦水” 56

028 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同伴发言 57

029 引导孩子借助留白与教科书对话 58

030 引导不同特点的孩子开展对话 59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 61

031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61

032 民主商定组内成员的角色 61

033 科学安排学习小组的空间位置 62

034 恰当选择合作学习时机 62

035 精心组织和引导小组讨论 62

相关链接: 64

从问答走向对话——如何突破《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的新困境高德胜 64

第四章 教学过程怎样赋予教材以生命 77

一、教科书要进入师生生命体 77

036 引导孩子读懂书中图例 77

037 引导孩子探寻生活故事的意义 78

038 精心创设令孩子感动的教学情景 80

039 让孩子在美妙的童话世界中学习 81

040 利用教科书提升孩子的经验 83

041 重视课堂上的“另类”声音 84

042 把握好教科书话题中所蕴含的生活常识和智慧 86

043 用心把准问题设计中蕴含的三维教学目标 88

044 把握问题设计中蕴含的品德教育观 89

二、及时捕捉和开发新生的课程资源 90

045 紧扣教学目标开发课程资源 91

046 坚持“以学定教” 92

047 精心预设以促进教学生成 93

048 充分发挥生成性资源的作用 93

相关链接: 95

1《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9课“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与评点&钟海燕姜书勤 95

2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文化解读&潘慧芳 100

第五章 教学过程怎样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 113

一、坚持评价标准人性化 113

049 尊重孩子原有基础和差异 113

050 给予不同特长的孩子以同样的奖赏 114

051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感受 115

052 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117

二、坚持评价方法多样化 119

053 组织孩子开展自我展示性评价 119

054 让“成长记录袋”全面呈现孩子成长的足迹 123

055 避免教师课堂评价时的盲目喝彩 125

056 给孩子更多的自评时空 126

三、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 128

057 引导孩子凭借教材开展自我评价 128

058 请家长进课堂参与评价 129

059 设立“悄悄话信箱” 130

相关链接: 131

中国古代品德考评方法及其对当代品德测量的启示&汪凤炎 131

第六章 教学过程怎样把握教科书 139

一、教科书是孩子学习人类文化的“拐杖” 139

061 把握教科书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关注 139

062 理解教科书对孩子情感的尊重 140

063 落实教科书对孩子观察力的培养 141

064 发挥教科书中绘画活动对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 142

065 引导孩子开展探究活动 143

066 将教科书中的“准生活”转换为孩子的真实生活 143

067 让孩子从教科书的学习中体验快乐 145

068 创造性地落实教科书中的家庭教育活动 147

二、教科书是激活孩子的“活性因子” 148

069 用“话题”唤醒孩子的生活体验 149

070 引导孩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审视自己 150

071 鼓励孩子在“做中学”、“做中创造” 152

072 引导孩子在扮演活动中学会换位思考 154

073 让辩论活动激活孩子的思维 155

074 让采访活动引领孩子学会了解他人 156

075 引导孩子正确开展竞赛活动 157

076 让设计活动促进孩子动手动脑 159

077 引导孩子学会欣赏 160

078 引导孩子自然地融入故事中 161

079 注意强化孩子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 162

080 引导孩子开展调查研究 163

081 引导孩子学会参观访问 164

082 让案例分析活动提升孩子的思辨能力 166

083 让“对话性留白”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67

084 让“评价性留白”引导孩子学会评价 168

085 让“探究性留白”引领孩子过有创意的生活 171

086 让“延伸性留白”引领孩子走进现实生活 172

087 将道德教育的内容落实到孩子的实际行动中 173

088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175

三、教师要与教材形成同构和异构的关系 176

089 引导孩子理解活动的意义 176

090 追求教学过程的真实性 178

091 “备课”一定要“备孩子” 178

092 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80

093 防止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 181

094 注意教学过程自身的道德性 182

095 让孩子成为道德学习的当事人 183

096 寻找教材与孩子生活的联结点 185

097 引导孩子直面自己的生活难题 187

098 用活教科书中不同类型的成长记录袋 188

099 让非线性的教科书结构拓展孩子的思维 190

100 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191

相关链接: 192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鲁洁 192

附录 206

00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课外延伸活动例举(1—6年级) 206

00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课堂教学常用语 245

003 《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教材教学实验的家长调查分析 250

004 《品德与社会》第一册教材教学实验的家长调查分析 256

005 《品德与社会》第一册教材教学实验的学生调查分析 261

006 孩子们的足迹 269

007 实验助我成长——教师的实验小故事 291

008 鲁洁教授在上元小学 303

后记 3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