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泥炭地学
泥炭地学

泥炭地学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柴岫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116005544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
《泥炭地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泥炭地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一、泥炭的概念 1

二、泥炭地的概念 1

三、泥炭地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2

第二节 泥炭地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4

一、泥炭地学的产生与发展 4

二、我国泥炭地学的兴起 6

三、泥炭地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7

第二章 泥炭沼泽的发生与发展 8

第一节 泥炭沼泽的起源与发育过程 8

一、水域泥炭沼泽化 8

二、陆地泥炭沼泽化 15

第二节 泥炭沼泽的发展规律及其阶段性 22

一、一定气候条件下泥炭沼泽的发展规律 23

二、泥炭沼泽发展的一般规律 27

三、泥炭沼泽扩展的程度及其主要因素 31

一、有机体增长量 32

第三节 泥炭的形成和积累 32

二、植物残体分解强度 33

三、泥炭积累的速度 37

四、泥炭层堆积时代与速度的推测 40

第三章 泥炭沼泽植被和泥炭植物残体 43

第一节 沼泽植物与植物群落生态 43

一、沼泽植物与生态 43

二、沼泽植物群落的生态 48

第二节 泥炭的植物残体 56

一、植物残体类型及其特征 56

二、泥炭植物残体分类 60

第四章 泥炭沼泽的水文和微地貌 64

第一节 水文特征 64

一、泥炭沼泽的水源与水体 64

二、泥炭沼泽水的运动 68

三、泥炭沼泽的水量平衡 73

四、泥炭沼泽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75

五、泥炭沼泽水的化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76

第二节 微地貌的特征与形成 79

一、微地貌的特征 79

二、微地貌的成因 86

三、微地貌的热学性质和作用 88

第五章 泥炭的组成和性质 90

第一节 泥炭的化学组成 90

一、泥炭有机质 90

二、泥炭矿物质 98

三、泥炭水 105

第二节 泥炭的性质 107

一、泥炭的物理性质 107

二、泥炭的化学性质 116

第六章 泥炭与泥炭地的分类 124

第一节 分类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24

第二节 分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5

一、常见的泥炭分类 125

二、常见的泥炭地分类 128

一、泥炭分类系统及其根据 132

第三节 泥炭与泥炭地的分类依据及其分类系统 132

二、泥炭沼泽分类系统及其依据 134

第七章 泥炭沼泽发生发展的控制因素 136

第一节 气候因素 136

一、温度对泥炭沼泽形成的影响 136

二、湿度对泥炭沼泽形成的影响 138

三、水热共同影响与水热指标的确立 139

第二节 地质地貌因素 141

一、地壳构造运动对泥炭沼泽形成的影响 142

二、地貌对泥炭沼泽形成的影响 143

三、岩性对泥炭沼泽发育的影响 147

第三节 水文因素 148

一、地带性的水文因素 148

二、非地带性的水文因素 150

第八章 泥炭地的变迁与成炭期 154

第一节 第四纪的特征及自然带的变迁 154

一、北半球高纬冰川冰缘区 154

三、赤道热带与南半球自然带概况 155

二、北半球中低纬干旱、半干旱区 155

一、气候波动与泥炭地 157

第二节 泥炭地的变迁 157

二、海岸线变迁与泥炭地 158

三、新构造运动与泥炭地 161

第三节 成炭期及其划分 163

一、泥炭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 164

二、成炭期的划分及其概述 164

三、成炭期的地带性和区域性差异 169

一、泥炭层系的形成 171

第九章 泥炭层系 171

第一节 泥炭层系的形成与构造 171

二、泥炭层系的构造 175

三、泥炭层系的韵律 180

第二节 泥炭层系的类型 181

一、陆相泥炭层系 181

二、海、陆过渡相泥炭层系 185

一、世界泥炭地的分布概况与分区特征 188

第十章 泥炭沼泽的地理分布 188

第一节 世界泥炭沼泽的分布规律 188

二、北半球泥炭沼泽的特征与分布规律 191

三、南半球泥炭沼泽的分布 198

四、热带雨林地带泥炭沼泽的分布 200

第二节 中国泥炭地的形成与分布 201

一、中国泥炭地的形成因素与分布特点 201

二、泥炭地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203

三、泥炭地分布区概述 204

第十一章 重要泥炭聚积区 215

第一节 北温带重要泥炭沼泽区 215

一、鄂毕河中游泥炭沼泽区——世界最大的泥炭聚积区之一 215

二、三江平原泥炭沼泽区 218

三、萨罗贝兹泥炭沼泽区 223

第二节 亚热带、热带泥炭聚积区 229

一、迪斯玛尔泥炭沼泽——北亚热带滨海泥炭聚积区 229

二、雷州半岛北部沿海泥炭聚集区 231

三、北加里曼丹泥炭沼泽——热带雨林带的泥炭聚积区 234

一、若尔盖泥炭聚积区 236

第三节 高原型泥炭聚积区 236

二、滇东盆地埋藏泥炭区 243

第十二章 泥炭地学基本研究法 249

第一节 地学研究法 249

一、泥炭地的野外调查 249

二、泥炭沼泽生态的定位研究 251

三、泥炭沼泽形成的古环境研究 254

一、泥炭水的测定 256

第二节 物理化学分析法 256

二、泥炭分解度的测定 257

三、泥炭有机质的组分测定 259

四、泥炭矿物质的分析 263

第三节 数理统计的应用 264

一、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 264

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 265

三、主成分分析(PCA)在泥炭质量评价和分类指标选择上的应用 267

四、聚类分析在泥炭分类上的应用 268

第四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 270

一、遥感技术在泥炭沼泽研究上的应用 271

二、遥感技术在泥炭资源调查上的应用 273

第十三章 泥炭沼泽的开发与保护 276

第一节 泥炭沼泽的开发 276

一、改作农田 276

二、改沼育林 282

三、辟作牧场 289

一、泥炭的开采和贮运 294

第二节 泥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294

二、泥炭的利用 295

第三节 泥炭沼泽的综合开发和保护 303

一、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与方式 304

二、泥炭沼泽的保护 305

参考文献 310

英文摘要 313

图版 3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