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新农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01040189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针。此书为天津市高校“两课”教材之一。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

一、邓小平的革命经历、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 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根据 5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11

一、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 11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13

三、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15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6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16

二、邓小平理论的独特风格 18

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0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3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3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3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25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6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8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9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1

一、对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历程 3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2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34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34

二、“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 39

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40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3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43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49

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53

第一节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56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56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6

二、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59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63

一、把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统一起来 63

二、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依靠群众,走自己的路 65

三、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我们一切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67

第三节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70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70

二、与时俱进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73

三、创新对于民族、国家、政党的重大现实意义 75

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79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79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79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探索 82

第二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85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及其特点 85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89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9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94

一、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94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 96

三、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8

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101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05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5

一、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 10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0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 112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阶段中的初始阶段 1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16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内涵 116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119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22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25

一、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125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及其意义 128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32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 132

二、十条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133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35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35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135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138

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142

第二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44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44

二、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52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157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62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65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5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67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6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176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76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18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90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 190

二、各种所有制在竞争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1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97

一、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197

二、理顺分配关系,正确处理分配领域的诸多关系 200

一、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203

第四节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融入世界—体化发展 203

二、在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207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1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212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212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4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6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9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21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21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223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25

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29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31

一、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31

二、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37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239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239

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241

三、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24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45

一、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45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45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47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25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25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5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2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26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26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264

第四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68

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68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269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希望 271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75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75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75

二、“一国两制”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82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284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286

一、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 286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288

三、香港、澳门回归后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 289

一、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91

第三节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91

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94

三、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298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03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03

一、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303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06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10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10

二、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312

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14

第三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19

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319

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家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22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24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核心力量 32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329

一、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329

二、社会变革中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33

三、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335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336

五、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3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39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39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41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45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46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46

二、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两个历史性课题 348

三、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350

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53

重要必读文献目录 357

后记 3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