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枣阳雕龙碑
枣阳雕龙碑

枣阳雕龙碑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30164199
  • 页数:4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枣阳雕龙碑》目录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

第一章 遗址概况 1

图一 雕龙碑遗址位置 2

图二 雕龙碑遗址地理环境 4

第二节 发掘经过 5

图三 雕龙碑遗址发掘探方坑位 6

第一节 地层堆积 10

第二章 地层堆积 10

图四A~图四D 遗迹分布总平面图………………………………………………(插页)图五 T1906~T1909东壁大剖面 11

图六 T2013~T2016西壁大剖面 11

图七 T2209、T2309北壁剖面 12

第二节 遗址分期 13

彩版一 雕龙碑遗址及发掘现场 15

彩版二 雕龙碑遗址F 15

图版一二 第一期文化遗存石斧、石锛 16

图版一五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骨、角器 16

图版一四 第一期文化遗存骨器 16

图版一三 第一期文化遗存石器 16

图版一六 第一期文化遗存彩陶片和鼎足 16

图版一一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器 16

图版一○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器座和器盖 16

图版九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罐 16

图版八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器 16

图版一七 第二期文化遗存房屋建筑遗迹 16

图版一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F7建筑遗迹 16

图版一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F5建筑遗迹 16

图版二○ 第二期文化遗存F6建筑遗迹 16

图版二一 第一、二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二二 第二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二三 第二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二四 第二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二五 第二期文化遗存瓮棺葬 16

彩版一○ 雕龙碑遗址出土猴面陶塑和红色颜料粉末 16

图版三○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鼎 16

彩版三 F15“十”字形主墙和推拉门遗迹 16

彩版四 F19及其推拉门遗迹 16

彩版五 雕龙碑遗址瓮棺葬具 16

彩版六 雕龙碑遗址出土彩陶 16

彩版七 雕龙碑遗址出土陶器 16

彩版八 雕龙碑遗址出土彩陶片 16

彩版九 雕龙碑遗址出土玉璜和陶研磨棒 16

图版七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鼎 16

彩版一一 房屋多层居住面与夹稻谷壳红烧土块 16

彩版一二 红烧土上的各种印痕 16

图版一 雕龙碑遗址 16

图版二 雕龙碑遗址发掘现场 16

图版三 第一、二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四 第一期文化遗存遗迹 16

图版五 第一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六 第一、二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二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祭祀坑 16

图版六○ 第二期文化遗存骨、蚌器 16

图版五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彩陶片和鼎足 16

图版五二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6

图版五三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纺轮等 16

图版五四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16

图版五五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斧 16

图版五六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斧 16

图版五七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锛 16

图版五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器 16

图版五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器 16

图版五○ 第二期文化遗存彩陶 16

图版六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骨器和席纹陶块 16

图版六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圆形房址和祭祀坑 16

图版六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F13~F14建筑遗迹 16

图版六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F3、F20建筑遗迹 16

图版六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F15建筑遗迹 16

图版六六 第三期文化遗存F19建筑遗迹 16

图版六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F19建筑遗迹 16

图版六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六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墓葬 16

图版二六 第二期文化遗存瓮棺葬 16

图版三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6

图版二七 第二期文化遗存瓮棺葬 16

图版二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鼎 16

图版三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鼎 16

图版三二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钵 16

图版三三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钵 16

图版三四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钵 16

图版三五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碗 16

图版三六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碗、陶簋 16

图版三七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盘 16

图版四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6

图版三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罐 16

图版四○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罐 16

图版四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罐 16

图版四二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6

图版四三 第二期文化遗存W50及随葬陶器 16

图版四四 第二期文化遗存瓮棺葬具 16

图版四五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圜底瓮、陶尖底瓮 16

图版四六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尖底瓮、瓮棺组合 16

图版四七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6

图版四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盖 16

图版七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M 16

第三章 第一期文化遗存 16

第一节 遗迹 16

一、房屋建筑 16

二、灰坑 17

图八 T2205~T2209西壁大剖面…………………………………………………(插页)图九 F11平、剖面图 17

图一○ H38平、剖面图 18

图一一 H41平、剖面图 19

图一二 H60平、剖面图 20

图一三 H35平、剖面图 21

图一四 H40平、剖面图 22

第二节 埋葬 23

一、墓葬 23

图一五 M88平、剖面图 24

图一六 M80平、剖面图 25

图一七 M105平面图 26

图一八 M124平、剖面图 27

图一九 M129平面图 28

二、祭祀坑 28

图二○ JS8平、剖面图 29

图二一 JS33平面图 29

图二二 JS34平、剖面图 30

第三节 遗物 31

一、陶器 31

图二三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鼎 32

图二四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器 34

图二五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器 35

图二六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器 37

图二七 第一期文化遗存彩陶片 39

图二八 第一期文化遗存鼎足 41

图二九 第一期文化遗存陶器 43

二、石器 44

图三○ 第一期文化遗存石器 46

三、骨器 47

图三一 第一期文化遗存骨器 48

图三二 第一期文化遗存骨、角、蚌器 49

二、植物遗存 50

第四节 动植物遗存 50

一、动物遗存 50

五、蚌器 50

四、角器 50

第一节 遗迹 51

第四章 第二期文化遗存 51

一、房屋建筑 51

图三三 F1平、剖面图 53

表一 F1柱洞登记表 54

图三四 F7平、剖面图 55

表二 F7柱洞登记表 56

图三五 F5平、剖面图 58

图三六 F6平、剖面图 59

表三 F6柱洞登记表 60

图三七 F9平、剖面图 62

二、灰坑 63

图三八 H20平、剖面图 64

图三九 H26平、剖面图 65

图四○ H30平、剖面图 66

图四一 H31平、剖面图 67

图四二 H24平、剖面图 68

图四三 H63平、剖面图 69

一、墓葬 70

第二节 埋葬 70

图四四 M3平、剖面图 71

图四六 M21平、剖面图 72

图四五 M4平、剖面图 72

图四七 M22平、剖面图 73

图四八 M23平、剖面图 74

图四九 M27平、剖面图 75

图五○ M28平、剖面图 76

图五一 M30平、剖面图 77

图五二 M48平、剖面图 78

图五四 M52平、剖面图 79

图五三 M50平、剖面图 79

图五六 M75平、剖面图 80

图五五 M70平、剖面图 80

图五七 M76平、剖面图 81

图五八 M77平、剖面图 82

图六○ M79平、剖面图 83

图五九 M78平、剖面图 83

图六一 M87平、剖面图 84

图六二 M108平、剖面图 85

图六三 M111平、剖面图 86

图六五 M131平面图 87

图六四 M128平、剖面图 87

图六六 W7平面图 89

图六八 W11平面图 90

图六七 W10平面图 90

图六九 W27平、剖面图 91

图七○ W28平、剖面图 92

图七一 W29平、剖面图 93

图七二 W50平、剖面图 94

二、祭祀坑 95

图七四 JS23平面图 96

图七三 JS20平、剖面图 96

第三节 遗物 97

图七五 JS36平、剖面图 97

一、陶器 98

图七六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鼎 99

图七七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鼎 100

图七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鼎 102

图七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鼎 103

图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钵 105

图八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敛口钵 107

图八二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碗 108

图八三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盘 109

图八四 第二期文化遗存附杯圈足盘 110

图八五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盆 112

图八六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罐 113

图八七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15

图八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瓮 118

图八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20

图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21

图九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盖 122

图九二 第二期文化遗存小陶器 123

图九三 第二期文化遗存薄胎彩陶杯 124

图九四 第二期文化遗存彩陶 125

图九五 第二期文化遗存彩陶片 127

图九六 第二期文化遗存彩陶片 128

图九七 第二期文化遗存薄胎彩陶片 129

图九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鼎足 130

图九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133

图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135

图一○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137

图一○二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139

图一○三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40

图一○四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环 141

图一○五 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 143

二、石器 144

图一○六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器 145

图一○七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斧 146

图一○八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锛 148

图一○九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凿 149

图一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器 150

图一一一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器 151

图一一二 第二期文化遗存石器 153

三、骨器 154

图一一三 第二期文化遗存骨器 155

图一一四 第二期文化遗存骨镞 156

四、蚌器 158

图一一五 第二期文化遗存骨、角、蚌器 158

二、植物遗存 159

一、动物遗存 159

第四节 动植物遗存 159

一、房屋建筑 160

第五章 第三期文化遗存 160

第一节 遗迹 160

图一一六 F4平、剖面图 164

图一一七 F13~F14平、剖面图…………………………………………………(插页)图一一八 F13~F14红烧土墙(西墙) 166

表四 F13柱洞登记表 167

表五 F14柱洞登记表 168

图一一九 F20平、剖面图 170

表六 F20柱洞登记表 171

图一二○ F3平、剖面图 173

表七 F15出土遗物统计表 178

图一二一 F15平、剖面图…………………………………………………………(插页)图一二二 F19平、剖面图…………………………………………………………(插页)图一二三 F19屋顶倒塌面 183

表八 F19出土遗物统计表 183

图一二四 F2平、剖面图 185

图一二五 H10平、剖面图 187

二、灰坑 187

图一二六 H13平、剖面图 188

图一二七 H21平、剖面图 189

图一二八 H56平、剖面图 190

图一二九 H15平、剖面图 191

图一三○ H8平、剖面图 191

图一三三 H22平、剖面图 192

图一三二 H19平、剖面图 192

图一三一 H18平、剖面图 192

图一三四 H58平、剖面图 193

第二节 埋葬 194

一、墓葬 194

图一三五 M5平、剖面图 195

图一三六 M6平、剖面图 196

图一三七 M7平、剖面图 197

图一三八 M8平、剖面图 197

图一三九 M9平、剖面图 198

图一四○ M10平、剖面图 199

图一四一 M13平、剖面图 199

图一四二 M14平面图 200

图一四三 M15平、剖面图 201

图一四四 M16平、剖面图 202

图一四五 M17平、剖面图 203

图一四六 M18平、剖面图 204

图一四七 M33平、剖面图 204

图一四八 M34平、剖面图 205

图一四九 M40平、剖面图 206

图一五○ M43平、剖面图 206

图一五一 M60平、剖面图 207

图一五二 M63平、剖面图 208

图一五三 M66平、剖面图 209

图一五四 W3平面图 210

图一五五 W8平面图 211

图一五六 W14平、剖面图 211

图一五七 W18平、剖面图 212

图一五八 W22平、剖面图 213

图一五九 W30平、剖面图 214

图一六○ W32平、剖面图 215

图一六一 W34平、剖面图 216

图一六二 W44平、剖面图 217

图一六三 W52平、剖面图 218

图一六四 W58平、剖面图 219

二、祭祀坑 220

图一六五 W60平、剖面图 220

图一六六 JS14平面图 221

图一六八 JS16平面图 222

图一六七 JS15平面图 222

图一七○ JS32平面图 223

图一六九 JS26平面图 223

第三节 遗物 224

一、陶器 224

图一七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鼎 225

图一七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钵 227

图一七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敛口圈足钵 228

图一七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碗 230

图一七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盆形小碗 231

图一七六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圈足盘 233

图一七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圈足盘 235

图一七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器 236

图一七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盆 237

图一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凹底罐 239

图一八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罐 240

图一八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矮圈足罐 242

图一八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器 244

图一八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器 245

图一八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矮圈足小瓮 246

图一八六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矮圈足小瓮 248

图一八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矮圈足大瓮 249

图一八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矮圈足大瓮 250

图一八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矮圈足大瓮 251

图一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矮圈足大瓮 253

图一九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器 254

图一九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器 255

图一九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器 255

图一九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小陶器 257

图一九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小陶器 259

图一九六 第三期文化遗存彩陶 260

图一九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彩陶片 261

图一九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彩陶片 263

图一九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鼎足 265

图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研磨棒 267

图二○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多孔器 269

图二○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多孔器 270

图二○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器 271

图二○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273

图二○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275

图二○六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277

图二○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278

图二○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280

图二○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282

图二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283

图二一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285

图二一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纺轮 286

图二一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环 287

图二一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环 288

图二一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环 290

图二一六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环 291

图二一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环 291

图二一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环 292

图二一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环 293

图二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环 294

图二二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器 296

图二二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彩陶空心陶球 297

图二二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空心陶球 298

图二二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空心陶球 299

图二二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陀螺 301

二、石器 302

图二二六 第三期文化遗存打制石器 303

图二二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斧 304

图二二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斧 305

图二二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斧 306

图二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斧 307

图二三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斧 308

图二三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斧 309

图二三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斧 311

图二三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锛 313

图二三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锛 314

图二三六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锛 315

图二三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凿 317

图二三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凿 318

图二三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耜 320

图二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锄 321

图二四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犁 323

图二四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钺 324

图二四三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镰 326

图二四四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器 327

图二四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器 328

图二四六 第三期文化遗存玉、石璜 330

图二四七 第三期文化遗存石器 331

三、骨器 331

图二四八 第三期文化遗存骨镞 332

图二四九 第三期文化遗存骨镞 333

图二五○ 第三期文化遗存骨镞 334

图二五一 第三期文化遗存骨器 335

五、牙器 336

四、角器 336

六、其他 337

图二五二 第三期文化遗存陶、骨、角、牙器 337

二、植物遗存 338

第四节 动植物遗存 338

一、动物遗存 338

第一节 文化性质和年代 340

第六章 主要收获 340

表九 雕龙碑遗址碳-14测定年代一览表 343

第二节 社会生活和社会形态 345

第三节 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348

表一○ 雕龙碑遗址与周边遗址文化堆积对照表 349

第四节 有关资料的专题研究 353

表一二 未成年个体年龄分布 353

一、湖北枣阳市雕龙碑新石器时代人骨分析报告 353

表一一 性别、年龄分布 353

表一三 头骨形态观察表 354

表一四 枣阳墓地两具头骨与华北、华南和东亚、南亚人种头骨测量的比较 356

表一五 枣阳组与其他新石器时代颅骨的11项测量平均值比较 358

表一七 枣阳组与其他几组新石器时代颅骨的指数比较(%) 359

表一六 对比组在11项绝对测量值上的欧氏系数(dik)值 359

图二五三 对比组在11项绝对值上的聚类图 359

表一八 对比组在7项指数指标上的欧氏系数(dik)值 360

图二五四 对比组在7项指数上的聚类图 360

表一九 头骨测量表 361

二、雕龙碑出土动物骨骼研究报告 364

表二○ 湖北雕龙碑遗址猪下颌骨观察与测量表(一) 368

表二一 湖北雕龙碑遗址猪下颌骨观察与测量表(二) 371

三、湖北枣阳市雕龙碑遗址房屋建筑出土木炭的研究 375

四、雕龙碑遗址发现的白色粉末状物及相关物质的分析 378

表二二 X-衍射测试分析表 379

图二六○ 6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0

图二五九 5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0

图二五八 4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0

图二五六 2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0

图二五五 1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0

图二五七 3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0

图二六六 14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1

图二六一 7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1

图二六二 8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1

图二六三 11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1

图二六四 12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1

图二六五 13号样品X荧光能谱 381

五、雕龙碑房址的复原 383

图二六七 F15复原示意图 384

图二六八 F15房顶复原高度示意图 385

图二六九 F15推拉门复原示意图 386

图二七○ F19复原示意图 391

图二七一 F19木骨结构示意图(西北角) 393

图二七二 F13、F14复原示意图 394

六、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孢粉分析研究 397

表二三 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探沟TG1孢粉统计表 402

附表 409

附表一 房屋建筑遗迹登记表 409

附表二 灰坑登记表 415

附表三 土坑墓登记表 419

附表四 瓮棺葬登记表 425

附表五 祭祀坑登记表 428

ABSTRACT 430

后记 4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