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陕西民俗
陕西民俗

陕西民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景震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26027291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陕西民俗文化的发展概况进行介绍,阐述其生产民俗、村落民俗、家族民俗、居住民俗、饮食民俗及服饰民俗等的特点。
《陕西民俗》目录
标签:民俗 主编

第一章 陕西民俗文化发展概述 1

一、陕西的历史沿革、地域特点及古民俗文化遗存 1

二、陕西民俗的地域划分与秦汉时期民俗的发展 4

三、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陕西民俗的发展与地区农事特色 6

四、移风易俗对陕西民俗发展的作用 8

(一)农业生产和习俗 10

一、主要生产方式 10

第二章 生产民俗 10

(二)林业生产和习俗 13

赶“人集” 13

干“帮帮活” 13

唱“锣鼓草” 13

请“麦客” 13

(三)牧业生产和习俗 14

(四)副业生产和习俗 17

卖猪不卖绳 17

役畜饲养 17

骡马休息日 17

敬“财神” 17

陕北养羊 17

拜方 17

陕南养猪 17

(五)渔业生产和习俗 19

手工编织 19

圈养与棚养 19

鸡有笼 19

碓窝、碾槽与磨坊 19

(一)“耕”字当头 20

二、作物种类和耕作方法 20

连家船 20

打渔船 20

老鸦船 20

(二)种植小麦 21

犁把式 21

刨耕 21

耦耕 21

犁耕 21

(三)种植水稻 24

朝山、朝海 24

送肥与撒肥 24

碎土 24

播种 24

扎根面 24

田管 24

骡马会 24

晒麦场 24

开镰 24

碾场与打连枷 24

扬场 24

忙罢会 24

“歇忙”与“看麦熟” 24

(四)种植棉花 27

忙活酒 27

催芽水 27

起秧 27

打梁 27

看水 27

打谷 27

(五)种植玉米 28

晒棉 28

制种与播种 28

棉田管理 28

拾棉 28

(一)耕种用具 30

三、生产用具的种类和制作 30

播种 30

锄地 30

定苗 30

培土 30

扳包谷 30

包谷辫子 30

守号 30

(三)收获用具 31

龙骨水车 31

犁 31

锄、镢、铲 31

种耧 31

长耙 31

(二)田管用具 31

辘轳 31

(一)农事节气 33

四、农事节气和生产谚语 33

镰刀 33

刈子 33

尖担 33

连枷 33

叉与搂耙 33

拌桶 33

碌碡 33

木锨与刮板 33

(二)生产谚语 35

春台会 35

春倌说春 35

官民打春 35

送“春牛图” 35

(一)预卜丰歉 38

五、农事节日和祭祀 38

(二)节日祭祀 39

一、陕西村落遗址考古发现 43

第三章 村落民俗 43

谷雨会 43

献场 43

二月二“打灰簸箕” 43

祈雨 43

耍水龙 43

祈晴 43

六月六 43

(一)村落的类型 46

二、村落组织和结构 46

(二)村落的称谓 47

沟寨型 47

城郊型 47

农村型 47

山塬型 47

(三)村落的结构 49

关中平原地区村落称谓 49

陕南石泉县村落称谓 49

陕北地区村落称谓 49

(四)村落的组织 51

公共设施与场所 51

户族聚居 51

土地私有并世袭 51

个体劳动生产方式 51

公役与赋税 51

(一)一般村落民居模式 56

三、村落的民居模式 56

宗族组织 56

祠庙与祭神组织 56

保甲制度 56

经济管理与村民自治组织 56

(二)现存的古代村落民居 58

楼板型 58

窑洞型 58

脊房型 58

(一)井 59

四、村落的公共设施 59

韩城市明清村落建筑及其民居 59

旬邑唐家庄园 59

(四)义仓 60

(三)义学与公田 60

(二)路与桥 60

(六)神仙庙宇 61

(五)宗祠 61

五、村规民约 62

(一)村落信仰 63

六、村落的信仰和禁忌 63

(二)村落禁忌 66

村落墓葬 66

三官庙与三神堂 66

尊神、尊祖、尊邻与敬老育婴 66

宅基风水 66

一、家庭的构成 69

第四章 家族民俗 69

选址禁忌 69

睦邻禁忌 69

建房禁忌 69

住宅内的各种禁忌和约束 69

二、家务 72

(一)分家习俗 74

三、家产 74

(一)宗族与族长 76

四、家族和宗族 76

分家 76

财产继承的类型 76

分家后对老人赡养的方式 76

(二)过继子嗣 76

(三)男到女家 76

(二)丁田制 77

(三)宗谱(家谱) 78

(一)贺有喜 79

五、家族和亲族 79

(四)节日互访 80

(三)吊有丧 80

贺婚礼 80

贺生育 80

祝寿 80

(二)慰有疾 80

(五)平日往来 81

(一)家庭亲属称谓 82

六、亲属称谓 82

走亲戚 82

会亲与亲戚会 82

娘舅亲 82

(二)亲族称谓 85

(一)家世与家风 86

七、家规和家法 86

(三)特殊的亲族关系的称谓 86

干亲 86

乳亲 86

师亲 86

(二)家教与家(族)规 87

(一)祭家神 89

八、家祭 89

(三)新家规 89

(二)祭祖宗 90

祭天地七神窑 90

祭醋炭神 90

(一)房屋建筑 96

一、民居的样式和类型 96

家祭 96

庙祭 96

墓祭 96

第五章 居住民俗 96

(二)窑洞建筑 100

水泥平顶房 100

草房 100

瓦房 100

石板房 100

竹木房 100

二、住宅的结构和安排 102

延安窑洞 102

土窑洞 102

地坑窑 102

平地拱型窑洞 102

砖石窑洞 102

接口窑 102

(二)深宅大院 103

三间套院 103

(一)简单住宅 103

单摆摆房 103

钥匙头 103

(三)附属建筑特色 108

四合院 108

九间三院 108

三合院 108

(四)民居改造 110

院墙 110

穷房富门楼 110

影壁 110

(一)选择宅基 111

三、住宅的建造仪式 111

(二)上梁习俗 112

祀土礼 112

宅基风水 112

(三)开财门 113

窑洞的合龙口 113

祭梁与出煞 113

陕南农家的上梁习俗 113

陕北 113

(四)房屋落成仪式 114

四、住宅的信仰与禁忌 115

暖窑 115

烘庄子 115

一、粮食、蔬菜作物种类 117

第六章 饮食民俗 117

(一)关中食俗 119

二、各种主副食的制作和食用 119

(二)陕北食俗 128

羊血粉汤 128

臊子面 128

岐山面 128

出梢面 128

另汤面 128

酸汤面 128

大刀面 128

油泼辣子奤奤面 128

烩麻食 128

芝麻油饸饹 128

凉鱼鱼 128

苜蓿麦饭 128

蒸馍 128

花馍 128

锅盔 128

石子馍 128

叉酥 128

柿子饼 128

蜜食果 128

油酥饼 128

樊记腊汁肉 128

老童家腊羊肉 128

腊驴腿 128

羊肉泡馍 128

葫芦头 128

(三)陕南食俗 131

羊杂碎 131

捞饭 131

钱钱饭 131

荞面饸饹 131

剁荞面 131

荞麦碗饦 131

荞面煎饼 131

荞面圪坨 131

抿尖 131

豆杂面 131

油糕、油窟连、黄米馍 131

果馅 131

香哪 131

炸奶链 131

驴板肠 131

(一)特色菜肴类 135

三、名特优食品及其制作 135

菜豆腐 135

米糕馍 135

浆粑馍与浆粑饭 135

糯米糍粑 135

梆梆面 135

浆水面 135

米面皮子 135

热凉粉 135

荞麦凉粉 135

核桃烧饼 135

石泉豆腐干 135

(二)特色宴席类 137

烤羊腿 137

葫芦鸡 137

酿金钱发菜 137

汆双脆 137

三皮丝 137

烤乳猪 137

驼蹄羹 137

四、岁时饮食习俗 141

官府宴 141

饺子宴 141

泡馍宴 141

(一)陕西产的名酒 145

五、酒的种类与饮酒习俗 145

(二)与酒有关的乡风民俗 147

黑米酒 147

西凤酒 147

太白酒 147

白水杜康酒 147

黄桂稠酒 147

(一)陕西名茶 150

六、茶的种类与饮茶习俗 150

以干为敬 150

划拳饮酒 150

饮“磨盘酒” 150

大碗饮“浑酒” 150

唱酒曲 150

“抗酒歌” 150

自酿自饮 150

猜拳行令饮酒 150

(二)陕西的饮茶习俗 152

汉水银梭 152

午子仙毫 152

紫阳毛尖 152

秦巴雾毫 152

(一)服饰民俗的特点 156

一、服饰民俗的特点和历史沿革 156

茶壶会 156

沏茶与煮茶 156

赠茶礼俗 156

罐罐茶 156

坐茶馆 156

第七章 服饰民俗 156

(二)服饰的历史沿革 159

(一)服饰的用料 162

二、服饰的用料和制作 162

(二)服装的种类与制作 163

三、装饰及其功用 173

少年儿童服装 173

男子春秋季服装 173

男子夏季服装 173

男子冬季服装 173

妇女春秋季服装 173

妇女夏季服装 173

妇女冬季服装 173

(一)头饰 174

(二)衣饰 175

项链、耳环、耳坠 175

发型与发饰 175

头巾与包巾 175

(一)选择黄道吉日 179

一、启程 179

贴衬里与衬边 179

刺绣 179

纽扣 179

裤饰 179

腰饰 179

鞋饰 179

第八章 行旅民俗 179

(三)拜别 180

(二)祭祀神祗 180

(二)为生计 181

(一)为仕途 181

送盘缠 181

家乡黄土 181

油纸伞与锅盔 181

结衣襟 181

二、去向和目的 181

(四)游览观光 182

(三)朝山拜佛 182

(一)旅行路线 183

三、交通运输 183

(二)交通工具 185

名胜古迹及路线 185

丝绸之路 185

咸阳古渡 185

(三)骡马店 189

(二)民间旅店 189

马拉大车 189

京洞轿车(京套) 189

架子车 189

绥米驴 189

滑竿 189

“背二哥” 189

木船摆渡 189

筏子 189

背河人 189

四、旅店 189

(一)驿站 189

(四)“文人旅店” 190

(一)立春 191

一、岁时节令风俗 191

第九章 岁时节日民俗 191

(二)立夏 193

吊春穗 193

糊春牛 193

搭春栅 193

游春 193

打“春牛” 193

贴宜春字画 193

戴春鸡 193

佩燕子 193

(三)立秋 194

行忙罢礼(油塔会) 194

探夏 194

看麦梢黄 194

三伏天 194

(四)立冬 195

摸秋 195

立秋节 195

(一)春节 196

二、传统节日风俗 196

贺冬 196

拜师活动 196

(二)元宵节 204

耍社火 204

“吃了五豆就糊涂” 204

腊八粥 204

办年货 204

祭灶爷 204

写春联 204

除夕守岁 204

抢烧“头炉香” 204

拜年 204

(三)青龙节 206

追灯 206

吃汤圆喝米面茶 206

闹花灯 206

灯照四角 206

放天灯 206

送灯 206

(四)清明节 208

抬懒婆娘 208

爆米花 208

敬龙王 208

敬药王 208

围仓囤 208

引钱龙 208

咬虫 208

(五)端阳节 210

祭黄帝陵 210

上坟烧纸 210

祭祖 210

寒食节 210

祭扫烈士陵园 210

(六)乞巧节 212

跑旱船 212

“送时节” 212

驱毒辟邪 212

戴香包 212

(七)中秋节 214

生巧芽 214

乞巧棚 214

耍七姑娘 214

(八)重阳节 215

团圆饼(馍) 215

拜月 215

吃月饼 215

(九)冬至节 217

登高、旅游 217

“追九月九” 217

插朱萸与喝菊花酒 217

(十)腊八节 218

吃饺子 218

贺节 218

熬冬 218

(十一)祭灶 219

三、新兴节日 220

大扫除 220

“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 220

灶糖 220

灶饼 220

(一)庆祝、纪念节日 221

(二)游乐、经贸节日 222

陕西丝绸节 222

临潼“好媳妇节” 222

陕西敬老节 222

(一)祈子 224

一、生育习俗 224

户县农民文化节 224

中国酒文化节 224

中国西安贸易促进节 224

西安古文化艺术节 224

第十章 人生礼仪民俗 224

(二)坐月子 227

催月子 227

求子求孙 227

有喜 227

害喜 227

胎儿性别预测与胎教 227

(三)命名及周岁礼俗 231

小满月 231

临盆与躲空月 231

冲好运 231

辟邪 231

逢生 231

报喜与送汤 231

洗三 231

(一)订婚 236

二、婚礼习俗 236

起乳名 236

抹彩 236

烧火吃喜 236

做满月 236

熬满月 236

拜干爹 236

过百岁 236

抓周 236

同龄腌菜 236

(二)娶亲 241

送日子 241

议婚 241

合婚 241

相亲 241

订婚 241

(三)回门 252

认亲礼 252

上喜坟与祀先 252

离娘饭 252

迎亲轿、迎亲车与抢路 252

迎亲礼品 252

新人装扮 252

亲迎与哭嫁 252

引魂鸡与陪嫁 252

花轿先行与镇邪 252

花轿临门 252

拜天地入洞房 252

花圆酒 252

送“表礼” 252

开脸与上头 252

压床与撒帐礼 252

喝交杯酒与吃添丁饭 252

点长明灯 252

儿女馍馍与听房 252

耍新娘 252

(四)其他婚俗 253

住十 253

认门谢亲 253

三、丧葬习俗 254

新式婚礼 254

招女婿 254

(一)丧礼 255

做道场 262

(二)葬礼 262

孝子送终与叫魂 262

穿寿衣 262

压舌钱与“铺金盖银” 262

烧倒头纸 262

点长明灯 262

孝子指路与开路引 262

报丧 262

大殓 262

戴孝 262

吊丧 262

守灵、哭丧 262

唱孝歌 262

(三)祭礼 267

谢纸与圆坟 267

厝柩寄坟 267

择阴宅 267

三献礼与“穿神点主”礼 267

祝道礼与祀土礼 267

出殡 267

下葬 267

(四)丧俗现状及改革 269

头周年、哑周年与除服 269

烧七 269

烧百日纸 269

一、民间社团的种类 270

第十一章 民间社团民俗 270

(一)民间政治社团——哥老会 271

(二)民间军事社团 272

(三)民间经济社团 273

红枪会 273

大刀会 273

(四)民间慈善社团 274

互助会 274

羊头会 274

青苗会 274

摇钱会 274

喜丧会 274

喜孝会 274

坟头会 274

(七)民间行业团体 275

(六)民间宗教团体 275

舍汤会 275

义仓会 275

寒衣会 275

(五)民间文化娱乐社团 275

庙会和社火会 275

民间自乐班 275

(八)其他民间社团 276

(九)新的社团活动 277

天足会 277

拜识会 277

老婆会 277

朝山会 277

乞巧会 277

(四)多样性 278

(三)灵活性 278

红白理事会 278

妇女禁赌协会 278

社会道德评议会 278

二、民间社团的特点 278

(一)自发性 278

(二)地域性 278

三、民间社团的信仰和禁忌 279

(六)松散性 279

(五)复杂性 279

一、巫术和禁忌 283

第十二章 民间信仰民俗 283

(一)巫术 284

(二)巫术禁忌 287

亮尸 287

巫蛊 287

视鬼 287

炸鬼 287

送鬼 287

跳神 287

下阴 287

立筷子 287

炼度 287

过关 287

祭庄 287

扶乩 287

符咒 287

(一)佛教 288

二、民间宗教和信仰 288

(二)道教 289

(三)白莲教 290

(四)伊斯兰教 291

(一)原始信仰 293

三、民间信仰诸神 293

(二)神话传说中的神 295

山神 295

风神 295

雨神 295

雷公、电母 295

土地神 295

(三)历史人物崇拜 297

姜嫄与后稷 297

女娲 297

炎帝 297

黄帝 297

仓颉 297

(一)天体信仰 300

四、其他信仰 300

孟姜女 300

蔡伦 300

药王 300

韩蕲王 300

(二)灵物信仰 302

星 302

日 302

月 302

(四)占卜活动 307

(三)灵魂信仰 307

老虎 307

狮子 307

蝙蝠 307

鹿 307

麒麟 307

喜鹊 307

燕子 307

仙鹤 307

凤凰 307

蛇 307

龙 307

龟 307

蟢子 307

古树名木 307

桃、槐、松、桐、椿 307

灵芝 307

鞭炮 307

玉 307

红布、红纸、朱砂 307

一、民间工艺 309

第十三章 民间艺术及其民俗 309

占卜术 309

预兆 309

(一)雕塑工艺 310

(二)针黹工艺 311

玉石枕 311

石雕石刻 311

皮雕 311

(三)泥塑工艺 314

猫娃鞋 314

布制玩具 314

香包 314

裹肚 314

马甲 314

(四)刺绣 315

千阳泥塑 315

凤翔泥塑 315

鱼化寨泥塑 315

乾县泥塑 315

(七)蜡染 316

(六)印染 316

秦绣 316

西安市周至县哑柏镇刺绣 316

大荔刺绣 316

(五)洛川毛绣 316

(八)编织 318

(九)面塑面花 319

关中草编 319

陕南竹、藤编织 319

陕北毛麻编织 319

(十)陶艺 320

关中面花 320

陕北面花 320

韩城面花 320

(十一)仿古制品 321

(二)管弦吹奏乐器(文乐) 322

铙钹 322

二、民间音乐 322

(一)打击乐器(武乐) 322

堂鼓框 322

腰鼓 322

渔鼓 322

柄鼓 322

扁鼓 322

大锣 322

小锣 322

梆子 322

木鱼 322

(三)打击音乐品名及流派 323

竹板 323

箫 323

笛 323

笙 323

唢呐 323

三弦 323

板胡 323

二胡 323

(四)演奏民乐品名及流派 326

麟游跑鼓 326

咸阳牛拉鼓 326

乾县蛟龙转鼓 326

西府转鼓 326

南留锣鼓 326

五圆鼓 326

上阳化鼓乐 326

华阴素鼓 326

安塞腰鼓 326

洛川蹩鼓 326

三、民间美术 328

榆林小曲 328

长安古乐 328

八仙鼓 328

云垛 328

唢呐 328

陕北民歌 328

紫阳民歌 328

(一)窗花剪纸 329

(二)年画 331

延长剪纸 331

朝邑剪纸 331

大荔剪纸 331

永寿剪纸 331

旬邑剪纸 331

岐山、凤翔剪纸 331

安塞剪纸 331

绥德、定边剪纸 331

(三)农民画 333

汉中年画 333

凤翔木版年画 333

(一)神话 334

四、民间文学 334

(二)传说 335

(三)故事 337

土特产传说 337

历史人物传说 337

名山传说 337

江河传说 337

寺庙传说 337

宫殿传说 337

陵墓传说 337

(四)歌谣 340

新故事 340

机智人物故事 340

动植物故事 340

幻想故事 340

鬼狐精怪故事 340

生活故事 340

寓言故事 340

笑话故事 340

(六)谚语 341

(五)童谣 341

(七)曲艺 342

(八)小戏 344

小场子 344

陕西快板 344

陕北说书 344

自乐班 344

曲子会 344

秧歌曲艺 344

清涧道情 344

酒曲 344

五、民间游艺与竞技 347

花鼓戏 347

小曲戏 347

阿宫戏 347

道情 347

八岔戏 347

皮影戏 347

木偶戏 347

线胡戏 347

(一)男子成人(包括老年)游戏 348

(三)儿童游戏 349

放风筝 349

划拳 349

老虎杠子 349

象棋 349

打灯谜 349

打扑克 349

围棋 349

博戏 349

(二)妇女成人(包括老年)游戏 349

老婆拳 349

耍花花牌 349

打秋千 349

主要参考文献 352

打尜 352

踢毽子 352

跳坊(房) 352

打陀螺 352

抓子 352

翻交交 352

丢手帕 352

捉迷藏 352

老鹰抓小鸡 352

瞎子逮跛子 352

打石靶 352

官打捉贼 352

丢方 352

顶方 352

双拍手 352

打嘎 352

后记 3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