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面向新未来 后化石能源时代 the post fossil energy age
面向新未来 后化石能源时代 the post fossil energy age

面向新未来 后化石能源时代 the post fossil energy age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建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804821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有一定学术价值,作者对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问题进行分析推导,他指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粮食和能源减少和枯竭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表现出来。
《面向新未来 后化石能源时代 the post fossil energy age》目录

导言  1

引子  1

本书要强调的主要内容  7

化石能源危机的必然性与严重性  7

后化石能源时代概念的提出  11

过渡期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形式及特点  13

在后化石能源时代中国应坚持六大原则与一个基本点  13

太阳能电池是希望之星吗  15

核能与核聚变问题  19

光合作用与利用CO2增加粮食收成的思考  21

数学、物理、工程技术的思维方式对了解人类社会能量特性的启示  24

正确认识人的能力与能源关系  28

关于对经济学一些观点的思考  29

人本主义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0

后现代与后化石能源时代提法的有关问题  33

影响当代历史与未来的基本因素以及历史性的力量  34

能源问题与国际政治新格局  40

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42

道德治国问题  44

中国的国家地位  47

社会科学的物理学探讨(一)  49

社会科学的物理学探讨(二)部分问题的说明  57

第一节 能源问题  67

第一章 动摇人类现代文明根基的挑战  67

一、石油  68

二、天然气  76

三、煤  81

四、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82

五、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巨大压力  83

六、化石能源的难以替代性  86

七、能源分布的国际政治压力  90

八、危机可能出现的形式  92

第二节 粮食问题的挑战  100

一、挑战的本质  101

二、粮食需求增长的压力  103

三、粮食增产常规办法已基本用尽  104

四、城市发展对土地的占用  106

五、其他经济作物占用耕地将大幅增加  107

六、环境与生态所产生的问题  108

七、能源危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08

八、粮食危机  109

第三节 后化石能源时代全球演变的趋势  111

一、八个因素在急速推动全球向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过渡与发展  111

二、后化石能源时代全球演变大趋势  122

一、挑战的本质与确定性  133

第一节 应战的核心思考  133

第二章 史无前例的应战:人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133

二、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能源  137

三、人类与地表构成不可分割的生态体系  141

四、能源的利用形式与利用量是决定人类社会形态的根本因素  143

五、人本主义社会是最佳选择与应战方式  148

六、人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延续与进步  155

第二节 创造与发展人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责任与使命  158

一、人本主义社会的性质、构架与形态  158

二、实现人本主义社会的战略与策略  162

一、石油问题  167

第一节 中国“有无”问题之一:能源问题的挑战  167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67

二、天然气问题  169

三、煤炭问题  170

四、化石能源消费问题  170

五、后化石能源时代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  174

第二节 中国“有无”问题之二:粮食问题的挑战  175

一、构成中国粮食问题的主要原因  175

二、粮食问题的挑战  187

第三节 如何保持最有利于中国发展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190

一、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动  190

三、如何建立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社会  195

二、如何建立有序、稳定、充满活力的社会  195

第四节 中国社会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196

一、农民问题  196

二、就业问题  197

三、中国面临的其他战术层面问题  197

第四章 中国的应战——迎接与创造后化石能源时代的文明  199

第一节 总论  199

一、挑战与机会  199

二、基本原则与发展战略  201

第二节 创造后化石能源时代文明  204

一、中国“有无”问题之一:能源问题的解决策略  204

二、中国“有无”问题之二:粮食问题的解决策略  206

三、中国水资源问题解决策略  211

四、实现上述总战略的基本原则  211

五、实现人本主义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战略与策略  229

六、推动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发展战略与策略  236

七、促进全球和平、平等、互助、合作的国际新秩序的发展战略与策略  237

八、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战略与策略的几点关键措施  241

九、中国近期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战术性问题  241

十、中国近一二十年还应特别重视的几个问题  282

第五章 机会与希望  287

附录:社会科学的物理学探讨(二)  291

后记  357

参考文献  3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