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贵州教育史
贵州教育史

贵州教育史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令中主编
  • 出 版 社:贵阳市:贵州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505504
  • 页数:8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贵州第一本通史性的教育史专著。
《贵州教育史》目录

《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总序 1

绪论 1

目录 1

第一篇 2

第一章 远古至元代的贵州教育 2

第一节 原始形态教育 2

一、贵州教育的产生 3

二、原始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6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缓慢发展 14

一、贵州教育的先驱——尹珍 14

二、学校教育的萌芽 17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字与少数民族文字教育 21

一、彝文及彝文教育 22

二、水书 28

第二章 明代贵州教育 29

一、对少数民族实施“教化”的教育目的 30

第一节 政策措施 30

二、以土司继承人和封建官吏为主的培养对象 32

三、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和控制 36

四、开始注意培养本地教师 38

第二节 官学体系的形成 39

一、为国子监输送监生 39

二、地方官学的建立和发展 40

附 明代贵州官学表 53

第三节 书院制度的建立 56

一、书院的创办 56

二、几所著名书院的讲学 57

附 明代贵州书院表 63

第四节 科举制度在贵州的实施 64

一、贵州独立开科前的科举考试 64

二、贵州独立开科及其意义 65

附 田秋《请开贤科以宏文教疏》 69

一、王阳明在贵州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70

第五节 王阳明在贵州的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思想的形成 70

二、王阳明在贵州时期是其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73

三、王阳明在贵州时提出的主要教育观点 78

第六节 孙应鳌的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思想 84

一、孙应鳌的生平及教育实践 84

二、孙应鳌的教育思想 85

第三章 清代的贵州教育(一)(1644~1893) 89

第一节 政策措施 89

一、把教育作为加强思想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的工具 89

二、把发展教育作为战乱善后措施加以提倡 91

三、对师生的思想控制更严 93

第二节 清代贵州官学 94

一、官学的恢复和发展 94

附 贵州清代官学表 95

二、清代贵州民族教育的特殊形式——义学 98

一、书院的发展 100

第三节 清代贵州书院 100

附 清代贵州书院表 104

二、书院的教学 111

三、书院的管理 114

第四节 清代贵州私学 117

一、私塾 117

二、私学与“沙滩文化” 119

一、科举制度的发展变化 121

第五节 清代贵州科举 121

二、科举考试中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 126

第六节 清代贵州教育名人 127

一、著名教师莫与俦、郑珍、胡长新、陈法、张甄陶、艾茂、雷廷珍与严寅亮 127

二、对贵州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贵州学政洪亮吉、程恩泽与贵州巡抚贺长龄 134

三、对外省教育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贵州籍教育家黄彭年 136

第二篇 140

第四章 清代的贵州教育(二)(1894~1911) 140

第一节 近代教育制度建立的基本条件 140

一、观念转变,是建立近代学制的思想基础 141

二、官府重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是教育发展的根本 150

三、千方百计解决师资问题,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154

第二节 近代学校体系的建立 156

一、小学堂 157

二、中学堂 158

三、高等学堂 158

四、实业学堂 159

五、中等师范学堂 160

六、军警学堂 160

第三节 教育、教学和教育行政改革 161

一、教育思想的转变 161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63

三、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164

附录一 宋元明清贵州历科文进士一览表 167

附录二 明清贵州历科武进士一览表 261

第五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贵州教育(一)(1912—1934) 272

一、地方军阀统治时期的贵州社会 273

第一节 军阀混战对贵州教育的影响 273

二、战乱对教育的破坏和影响 275

第二节 军阀统治时期的各级各类教育 281

一、小学教育 283

二、中学教育 285

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等师范教育及其他教育 287

第三节 地方军阀统治时期的教育名人及名校 292

一、周恭寿与贵阳模范小学、模范中学 292

二、任可澄、华之鸿与贵阳南明中学 295

三、黄干夫、凌秋鹗、黄齐生与达德学校 297

四、尹笃生与省立贵阳师范学校 301

五、白铁肩与贵阳光懿女子小学 303

六、人才辈出的省立遵义三中 304

七、贾功台与贵阳志道小学 306

八、柏格里与威宁石门坎光华学校 307

九、龚植三与贵州法政专科学校、贵阳高中 309

一、国民党对贵州统治的加强 311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贵州的政治经济状况 311

第六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贵州教育(二)(1935~1949) 311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活动 313

三、经济的发展和衰落 314

第二节 教育发展概况 315

一、整顿时期(1935~1937) 315

二、发展时期(1937~1945) 317

三、衰落时期(1945~1949) 322

第三节 各级各类教育 325

一、高等教育从无到有 325

二、中等教育初具规模 330

附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中等学校统计表 331

附 贵州省民国34年(1945年)省立中学一览表 334

附 民国34年(1945年)县立中学一览表 335

附 1945年贵州省私立中学一览表 340

附 1944年省立师范学校一览表 344

附 1945年中学附设简师班一览表 345

附 1944年全省简易师范学校一览表 345

三、初等教育大起大落 354

四、社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365

五、边疆教育短暂兴起 371

第七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贵州教育(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内迁学校和国立学校 379

第一节 内迁贵州的高等学校 382

一、私立大夏大学 383

二、国立浙江大学 389

三、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399

四、国立湘雅医学院 404

五、迁黔的其他高等院校 406

第二节 内迁中学及新建的国立中学 407

一、国立三中 411

二、国立十四中 413

三、国立浙江大学附中 415

四、国立黔江中学 417

五、国立中山中学班 418

六、其他内迁中学和国立中学 419

第三节 内迁军事院校 422

一、陆军院校 422

二、海军和空军院校 428

三、军事系统的专门学校 430

第四节 儿童保育院及其他教育机构 434

一、贵州保育分会保育院 434

二、贵阳基督教青年会育幼院 436

三、抗战期间在贵州建立的其他国立学校和 437

教育机构 437

第三篇 440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贵州教育(1949~1956) 440

第一节 教育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440

一、教育的接管 441

二、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领导 442

三、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45

四、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448

五、对教育初步进行改革、整顿 449

六、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 450

七、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对教育进行初步改革 452

八、结束学校的混乱状况,建立正常教学秩序 453

九、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4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 456

一、幼儿教育 456

二、小学教育和特殊教育 457

三、中学教育 460

四、中等师范教育 461

五、职业教育 461

六、工农业余教育 463

七、普通高等教育 468

八、民族教育 468

第九章 “大跃进”与调整时期的贵州教育(1957—1965) 471

第一节 整风“反右”与教育革命 471

一、整风“反右” 471

二、教育革命 473

第二节 教育的“跃进”与调整 478

一、各级各类教育大发展 478

二、各级各类教育的调整 484

第三节 教育事业的充实提高 486

一、贯彻大、中、小学工作条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86

二、贯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提高中、小学入学率 488

三、推行“两种教育制度” 490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贵州教育(1966—1976) 492

第一节 贵州教育系统“文化大革命”简况 492

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与造反夺权 492

二、“批林批孔”与“反击右倾翻案风” 494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贵州教育的破坏和影响 495

一、彻底否定十七年的贵州教育,广大干部和教师惨遭迫害 495

二、开展极“左”的“教育革命”,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498

三、“教育革命”造成的恶果 505

一、从“不理解”到公开抵制 507

第三节 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对极“左”路线的抵制和斗争 507

二、坚守教学岗位,减轻“动乱”造成的损失 508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贵州教育(一)(1977~2003) 512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 512

一、揭批“四人帮” 512

二、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 514

三、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516

四、对教育进行调整、整顿 517

一、确定教育的战略地位 518

第二节 确定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强对教育的领导管理 518

二、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521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和加强 528

四、恢复加强教育督导制度 530

五、制定地方教育法规 538

第三节 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540

一、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540

二、增加基建投资 547

一、教师队伍的充实、提高 552

第四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52

二、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 557

三、教师经济待遇的改善 561

第五节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563

一、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563

二、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走上科学化道路 566

三、结合本省实际,编写中小学德育教材 572

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报刊和电化教育 574

一、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学术团体的恢复和建立 574

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579

三、教育科研主要成果 584

四、教育报刊 587

五、电化教育 589

第七节 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 595

一、学校体育工作 596

二、学校卫生工作 601

三、艺术教育工作 604

四、学校的国防教育 605

第八节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607

一、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608

二、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610

三、选派留学人员,培养学科带头人 611

四、接收外国来华留学人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612

五、教育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贵州召开 613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贵州教育(二)——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与改革(1977~2003) 614

第一节 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614

一、幼儿教育 614

二、义务教育 616

三、高中教育 628

四、特殊教育 633

五、基础教育的改革 634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645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 645

二、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 649

三、职业教育的改革 653

第三节 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661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调整 661

二、师资培训工作 670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677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管理体制改革 677

二、改革教学,提高质量 700

三、实行学位制与发展研究生教育 714

四、建立重点学科,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715

五、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 718

六、逐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722

七、图书馆、实验室建设 733

八、高等学校后勤改革 737

第五节 成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738

一、以扫盲为重点,发展农民教育 738

二、职工及干部教育 742

三、成人中等教育 745

四、成人高等教育 747

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751

六、成人教育改革实验 753

第六节 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758

一、民族教育的恢复发展 758

二、发展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和措施 772

第七节 社会力量办学 783

一、积极提倡、加强管理、促进社会力量办学 783

二、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 787

三、几所民办学校简介 790

第八节 西部大开发,贵州教育呈现跨越式发展 796

附录1 中华民国初年至民国14年贵州学务部长、教育司长一览表 801

附录2 中华民国时期贵州省教育厅长一览表 802

附录3 1949~2004年贵州省教育厅(局)正、副厅(局)级干部一览表 803

附录4 贵州省管理科技、教育工作机构负责人一览表 810

附录5 贵州省副厅级以上国家督学、省督学和巡视员一览表 812

后记 8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