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福生,迟建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3812261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阐述中华传统道德思想和道德理论,较全面介绍中华美德的具体内容。
《中华美德》目录
标签:美德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德育课 1

一、大学德育课的任务 1

二、提出“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原因 3

第二节 道德与伦理 20

一、道德与伦理的概念 20

二、道德的起源 23

三、道德的历史演变 25

四、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继承性 34

五、道德的作用 36

六、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38

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40

第三节 道德理想和道德行为 44

一、道德理想 44

二、道德行为 47

第二章 中华美德规范 51

第一节 中华传统道德范畴 51

一、仁爱 51

二、诚信 54

三、智慧 56

四、勇敢 57

五、重义 58

六、良心 60

七、义务 61

八、同情 64

九、礼仪 65

第二节 中华美德规范 67

一、道德规范概论 67

二、中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 70

第一节 家庭美德概述 91

一、家庭和家庭道德概述 91

第三章 家庭美德 91

二、择偶与择偶道德概述 95

三、婚姻与婚姻道德概述 95

第二节 择偶道德 97

一、婚姻自由 97

二、真诚相待 99

三、好聚好散 101

四、守身如玉 101

五、拒绝“网恋”、“网婚” 104

第三节 婚姻道德 106

一、夫妻平等互爱互敬 106

二、夫妻忠诚互爱自爱 112

三、计划生育培养后代 114

四、离婚自由慎言离婚 118

一、尊老爱幼 120

第四节 家庭道德 120

二、婆媳相敬 132

三、兄友弟恭 138

四、摈弃家庭暴力 138

第四章 社会公德 141

第一节 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141

一、社会公德现象观察 142

二、社会公德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 146

第二节 社会公德的内容 157

一、人际交往中的公德 158

二、公共场所公德 170

三、人类环境公德 172

第三节 网络道德 178

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迫切性 178

二、规范与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185

三、大学生应该加强个人道德自律水平 188

第一节 职业道德概述 191

一、职业和职业道德 191

第五章 职业道德 191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 193

三、职业道德的意义和作用 196

第二节 职业道德规范 198

一、爱岗敬业 198

二、诚实守信 200

三、办事公道 203

四、服务群众 203

五、奉献社会 204

第三节 官德 207

一、官德及其重要性 207

二、官德规范 209

第四节 公共行政道德 216

一、公共行政道德的定位 216

二、公共行政道德规范体系 218

三、公共行政道德机制 220

第五节 商德 222

一、商德的概念 222

二、商业道德规范 223

三、发扬儒商精神 228

附录:卡耐基的经商之道 229

第六章 道德修养与道德评价 232

第一节 道德修养的目的和特点 232

一、道德修养的意义 232

二、道德修养的目的 233

三、道德修养的特点 235

第二节 道德修养的内容 236

一、修身克己 236

二、正心诚意 237

三、慎独自爱 239

四、宽容豁达 241

五、中和无偏 246

六、笃志体行 248

七、谦虚谨慎 249

八、讷言敏行 251

九、见贤思齐 252

十、不贪利,不二过 252

附录:礼貌礼节 256

第三节 道德养成 265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养成 266

二、道德习惯及其养成 268

三、加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训练,培养道德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269

第四节 道德评价 270

一、道德评价的必要性 272

二、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274

第七章 培育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279

第一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279

一、什么是民族精神 279

二、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282

三、民族精神的特性 284

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86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颂 289

一、爱国精神 290

二、天下为公精神 297

三、自强不息精神 301

四、坚毅不拔精神 305

五、威武不屈精神 308

六、民族英雄主义精神 310

七、团结统一精神 312

八、敬业求实精神 318

九、探索创新精神 320

第三节 培育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321

一、培育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是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321

二、培育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322

三、培育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323

四、培育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 3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