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河南退耕还林
河南退耕还林

河南退耕还林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建钦,段绍光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6219919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河南省退耕还林工作开展的情况,主要区域类型、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模式及退耕还林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并简要介绍了退耕还林工作从规划设计、造林施工、幼林抚育管理、检查验收、档案管理到效益监测工作程序。
《河南退耕还林》目录

第一节 退耕还林工程的由来与背景 1

一、严峻的生态状况 1

第一章 概述 1

二、国外退耕还林简况 3

三、我国退耕还林进程 4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7

一、退耕还林的重要性 7

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可行性 9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1

第三节 中国退耕还林的目标与任务 11

二、全国退耕还林的目标 12

三、退耕还林的主要内容 13

第四节 河南省退耕还林 16

一、工程实施情况 16

二、工作程序与做法 17

三、河南省退耕还林阶段性目标与展望 24

一、地形与地貌 25

第一节 自然概况 25

第二章 退耕还林区域类型 25

二、气候 30

三、地表水和地下水 33

四、土壤 35

五、植物资源 42

第二节 退耕还林区域类型 46

一、豫北太行山类型区 47

二、豫西黄土丘陵类型区 50

三、伏牛山北坡类型区 53

四、伏牛山南坡类型区 55

五、大别、桐柏山及淮河沿岸类型区 57

六、豫东北黄河故道泛风沙类型区 60

七、南阳盆地类型区 61

第三章 退耕还林调查设计 64

第一节 土地资源摸底调查 64

一、目的与任务 64

二、对象、范围和内容 64

三、技术标准 65

四、外业调查 67

五、内业统计 77

六、调查设计成果 79

第二节 作业设计 80

一、依据 80

二、原则与内容 80

三、技术标准 81

四、设计前准备 83

五、外业调查 84

六、技术设计 88

七、投资预算 94

八、设计成果上报与建档 95

第四章 造林技术与模式 99

第一节 主要造林技术 99

一、立地类型划分 99

二、造林树种的选择 99

三、造林技术简述 112

第二节 植被配置原则与典型模式 114

一、林—草、林—药、林—菜间作模式 115

二、乔灌混交造林模式 122

三、大密度簇状小灌木造林模式 127

四、人工造林纯林模式 129

五、直播造林模式 134

六、针阔、阔阔混交造林模式 135

七、封山育林模式 145

第一节 幼林抚育 147

一、林地的抚育管理 147

第五章 幼林管理 147

二、林木抚育管理 149

三、幼林管护 150

第二节 林木病虫鼠害防治 150

一、林木主要病害防治 150

二、林木常见虫害防治 160

三、森林鼠害防治 170

第三节 森林防火 172

一、森林火灾的起因和种类 172

二、森林火灾的预防 174

三、森林防火技术措施 175

四、森林火灾扑救 176

五、火灾善后处理 178

第六章 工程质量检查与补偿性政策兑现 180

第一节 造林实绩检查 180

一、检查人员组织和检查工作要求 180

二、检查范围与内容 180

三、技术标准 181

四、检查方法 182

五、成果材料 185

第二节 封山育林检查 187

一、年度检查 187

二、成效调查 187

第三节 管理实绩检查 188

一、检查人员组织 188

二、检查主要内容 188

三、管理实绩评分标准 188

四、检查方法及成果材料 192

一、兑现主体 193

第四节 补偿性政策兑现 193

二、兑现程序 194

三、要求 194

第七章 效益监测与档案管理 195

第一节 效益监测的意义和原则 195

一、监测的意义 195

二、监测的原则 196

第二节 效益监测网络布局 196

一、监测类型区划分 196

二、效益监测站布设 196

第三节 效益监测的内容 197

一、生态效益监测 197

二、经济效益监测 198

三、社会效益监测 198

第四节 效益监测指标与监测频度 198

一、生态效益监测指标 198

五、监测主要设备及软件 200

四、监测频度 200

三、社会效益监测指标 200

二、经济效益监测指标 200

第五节 效益监测 201

一、监测方法 201

二、效益监测指标计算 202

三、效益监测成果 202

第六节 档案管理 203

一、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的意义 203

二、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的内容 204

三、退耕还林档案管理 205

第七节 信息反馈 211

一、信息反馈的内容 211

二、信息反馈的原则和要求 212

三、信息的收集整理 212

四、信息报告制度 213

第八章 退耕还林主要树种 214

第一节 主要生态树种 214

华山松 214

马尾松 215

油松 216

火炬松 217

杉木 218

柳杉 219

落羽杉 220

水杉 221

侧柏 222

毛白杨 224

欧美杨 225

柳树 226

核桃楸 228

麻栎 228

栓皮栎 229

榆树 230

檀树 231

鹅掌楸 232

杜梨 233

合欢 234

皂荚 235

国槐 236

刺槐 237

香椿 238

臭椿 239

苦楝 240

黄栌 241

黄连木 242

火炬树 243

五角枫 244

栾树 245

文冠果 246

梧桐 247

喜树 248

水曲柳 248

白蜡树 249

泡桐 250

楸树 252

毛竹 253

桂竹 255

第二节 主要经济树种 256

无花果 256

梨 257

苹果 258

桃 259

杏 260

扁桃 261

李 262

樱桃 263

葡萄 264

猕猴桃 265

石榴 266

仁用杏 268

第三节 主要生态经济兼用树种 269

银杏 269

核桃 270

黑核桃 272

板栗 273

桑树 274

杜仲 275

山楂 276

山杏 277

花椒 278

油桐 280

漆树 281

枣树 282

油茶 284

茶树 285

山茱萸 286

柿树 287

第九章 退耕还林主要间作植物 289

第一节 灌木 289

锦鸡儿 289

胡枝子 290

杞柳 291

杜鹃 292

金银花 293

连翘 294

榆叶梅 294

栀子 295

紫穗槐 296

黄刺玫 299

毛樱桃 300

山桃 301

沙棘 302

榛子 303

省沽油 304

木瓜 306

第二节 药用植物 307

丹参 307

天麻 308

天南星 310

半夏 311

白芷 312

百合 314

西洋参 315

远志 316

何首乌 317

麦冬 318

党参 320

桔梗 321

柴胡 322

射干 323

黄芪 324

黄芩 325

黄精 326

当归 327

怀牛膝 328

瞿麦 329

怀菊花 330

辛夷 331

款冬花 332

枸杞 333

栝楼 335

紫花苜蓿 336

第三节 牧草 336

白三叶 338

红三叶 339

红豆草 341

小冠花 342

紫云英 344

沙打旺 345

多年生黑麦草 346

无芒雀麦 347

苏丹草 348

苇状羊茅 349

鸡脚草 350

鲁梅克斯 351

苦荬菜 352

聚合草 354

籽粒苋 355

串叶松香草 356

黑麦 357

苕子 358

第十章 新技术应用 360

第一节 育苗技术 360

一、容器育苗 360

二、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育苗技术 363

三、组培育苗技术 365

四、切根育苗技术 368

五、微体嫁接技术 370

六、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371

七、快繁及脱毒技术 372

第二节 抗旱造林技术 373

一、高效集水、贮水技术 373

二、蓄水保墒整地技术 374

三、地表覆盖保墒技术 375

四、截干造林技术 376

第三节 果树设施栽培技术 377

一、设施栽培品种选择 377

二、果树破休眠技术 377

三、果树树体调控技术 378

四、果树生育调控技术 379

五、滴灌技术 381

第四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 381

一、ABT生根粉 381

二、抗旱保水剂 382

三、抗蒸发剂和抗蒸腾剂 383

四、Pt菌根剂 383

参考文献 386

五业并重 绿富双赢 392

附录 392

退耕还林出实招 淮河源头泼新绿 394

退耕还林为新县经济添活力 396

间作留兰香 乐了退耕人 399

鲁山县对违规者说“不” 401

退耕还林三结合 生态经济双丰收 402

退耕致富领头雁 404

土里刨金带头人 406

大户承包催新绿 407

南召人的辛夷情结 4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