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志卫,戴志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8708989
  • 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研究2001年我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区建设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书中配有大量的实际案例。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全面小康与新型和谐社区 1

序 1

一、建设新型社区的背景、内容与目标 2

(一)建设新型社区的背景分析及阶段划分 2

(二)建设新型社区的内容与标准 5

(三)宁波市现代化新型社区的目标 9

附(一):宁波市及五城区成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 11

(二)为民服务是社区工作的主线 12

二、建设新型社区的导向、主线、动力 12

(一)把“民意”作为导向 12

(三)城市社区建设动力分析 19

三、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22

(一)和谐社区的内涵 22

(二)建设社区走向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 24

附(一):用服务去构建和谐社区——招宝山街道社区工作纪实 33

四、宁波市社区建设实践综述 36

(一)适应时代变化推进社区建设 37

(二)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美好家园 39

(三)健全社区组织转变政府职能 41

(四)完善服务机制服务社区居民 43

附(一):加美社区考察及比较 45

附(二):社区建设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49

第二章 政治文明与社区居民自治 53

一、政治文明与居民自治的关系 54

(一)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区政治文明 54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性质与内涵 55

(三)建设以居民自治为主体的政治文明制度 56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理论依据 57

(一)社区居民自治的思想基础 57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政策基础 58

(三)社区居民自治的法律基础 59

附(一):农村村民自治对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启示 59

三、社区居民自治的环境、机制及规律 61

(一)营造良好的社区民主自治环境 61

(二)完善社区民主自治的运行机制 62

(三)保证一个逐步深入推进的良性过程 64

四、宁波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经验 67

(一)建立组织与完善制度 67

(二)实践“四民主”和“三自” 69

(三)积极运用客观有利条件 71

附(一):明楼街道民主自治的探索 72

五、国内外有关社区居民自治的实现模式及比较 75

(一)国内有关社区居民自治的实现模式 75

(二)与国外有关社区建设及居民自治的比较 77

六、宁波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79

(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规问题 80

(二)社区居委会职能定位问题 83

附(一):小议社区居委会的牌子 84

附(二):小议社区“行政化” 86

七、实现宁波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途径和对策 88

(一)发展阶段与实践途径 88

(二)培育自治能力的基本对策 89

附(一):社区居委会减负问题 94

附(二):让“社区准入”走向“三赢” 99

附(三):“物业自治”与搞好物业管理 100

第三章 社区认同与人文精神关怀 103

一、弱势群体与外来人员关怀 104

(一)弱势群体的关怀 104

(二)外来人员的管理服务 109

附(一):社区的情爱 113

附(二):万安社区慈善情 117

(一)呼唤社区养老照顾 119

二、老年与妇女儿童关怀 119

(二)探索社区居家养老 120

(三)加强社区妇女工作 124

(四)关怀少年儿童 130

三、就业关怀与其他 131

(一)社区就业的公共服务 131

(二)非正规就业的创造 136

(三)特殊事件的社区关怀 139

附(一):围绕“人”字做文章 144

附(二):徐戎社区关爱人 148

附(三):要特色更要“本色” 151

四、港澳台及国外社区比较 152

(一)港澳台社区人文关怀 152

(二)国外社区人文参考 154

第四章 社区文化与文化力效能拓展 157

一、社区文化的政治功能 158

(一)社区文化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158

(二)社区文化对政治文明的功效 161

二、社区文化的凝聚与提升功能 166

(一)社区文化的凝聚 166

(二)万安社区文化展示与提升 168

三、社区文化的感情纽带与知识传递功能 172

(一)小手牵出的感情纽带 172

(二)学习型社区的探索 173

第五章 社区平台与多重互动机制 179

(一)有效合理党建机制难以形成的原因 180

一、党组织与党员互动效能 180

(二)建立有效合理的社区党建机制的有利因素 182

(三)建立有效合理的社区党建机制 183

二、院校与社区互动效能 187

(一)校区共建的主要内容 187

(二)校区共建的社会效应 190

三、民间组织与居民互动效能 193

(一)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作用 193

(二)小民办非企业如何做大社区服务 198

(一)开发“邻居资源” 202

四、邻居“共同体”互动效能 202

(二)邻里互助“共同体” 203

附(一):邻里安全互助公约 204

五、社区功能与其他互动 205

(一)信息手段与社区互动 205

(二)社会事件与社区功能互动 207

附(一):消防工作与“平安社区” 208

附(二):老区旧楼亦风光——记东胜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210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 215

第六章 农村社区与小城镇社区 215

一、农村社区建设问题与基本途径 215

(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218

二、小城镇社区是城市与农村的枢纽 222

(一)把小城镇建设成高品质的生活区 223

(二)把小城镇建设成为高品位的文化区 224

(三)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聚汇农村、农业发展的辐射区 224

三、农村社区规划与撤村建居 225

(一)农村社区规划的几个原则 225

(二)规划实施的几个问题 226

(三)撤村建居、农民转市民的主要做法 227

附(一):城乡服务要“一体化” 231

附(二):用城市社区文明培育新市民 232

四、农村社区的法制意识 235

(一)村干部的依法办事 236

附(一):小议村干部奖金由谁定 236

(二)村干部的民主选举 237

附(一):小议贿选拉票违法 238

第七章 社工队伍与高素质培养 241

一、建设高素质社工队伍的意义、作用与主要途径 242

(一)建设高素质社工队伍的意义、作用 242

(二)建设高素质社工队伍的主要途径 246

附(一):巾帼社工了不起 250

附(二):一次特别的检验 251

附(三):多给社区干部提供“政策营养” 260

二、社区工作者的优秀典范 261

附(一):务实创新好搭档——记万安社区主任蔡阳华、书记赵枫 262

附(二):打造“浓情社区”的人——记尹江岸社区居委会主任回娜 263

附(三):居民满意是我永恒的追求——记双东坊社区主任王美芳 267

附(四):师级校官社区情——记东海社区两任书记、主任 269

附(五):“好实”朱红明——记北仑杜鹃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 275

附(六):人民代表的情怀——记市人大代表、总浦桥社区书记、主任郑时梅 277

附(七):凝聚人心办实事——记澄浪社区书记、主任戴凤娥 280

附(八):真情办实事不断创新绩——记后大街社区书记葛菊英 280

后记 285

参考资料 2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