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  对马克思历史的哲学批判思想-逻辑-方法的一种诠释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  对马克思历史的哲学批判思想-逻辑-方法的一种诠释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 对马克思历史的哲学批判思想-逻辑-方法的一种诠释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玉珍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0452195
  • 页数:6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哲学、政经、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对马克思思想做了全面的阐释。
上一篇:汽车构造 下下一篇:法理学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 对马克思历史的哲学批判思想-逻辑-方法的一种诠释》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的生活之路和思之路 1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精神与21世纪时代精神的同质性 (4 1

1 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时代和时代的“问题”——超越时代的哲学在于其哲学“问题”的思想是理智思维的永恒主题 41

2 21世纪时代实质性问题(理解)与马克思哲学超时代魅力和生命力 54

3 自然科学视界的现时代:爱因斯坦论科学、人性和时代 62

4 青年马克思哲学的初萌是诗与情;由生命燃烧的诗与情转向理智追求人类生活命运改善的社会历史科学真理 67

第二章 人生之路的思:青年马克思的生活理想——“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贯穿马克思终生的生命主题。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思想端倪 74

1 人文主义、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时代马克思的影响 75

2 追问生命的意义:“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 83

3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思想端倪 88

第三章 生命对真理的思想追求:走进思想世界,解读存在的理性秘密;思想对理性和自由的信仰;理性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青年马克思 90

1 搏击在知识思想的海洋里,西方传统文化优秀遗产及其精神的继承者——踏入研究“抽象真理”的思之路 91

2 对自由原则、无神论原则、实践原则的思想追求和信仰——博士论文显现的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思想萌芽 101

3 哲学和世界相互作用——从哲学走向政治:将“抽象真理”职业与“深入生活”职业相结合;思想对理性和自由的信仰:理性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青年马克思 118

第四章 “批判的哲学”——对旧世界变革的思想武器和哲学立场;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早期形态 126

1 将黑格尔对自由的认识转变为自由的实现:从哲学走向政治—变革世界需要变革世界的思想武器—批判的哲学是时代精神和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理论显现 128

2 批判哲学的理性、人性宗旨及其辩证否定性特质与实现德国人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前提或条件 138

(1)批判哲学的现实历史使命是使哲学与政治统一:对普鲁士和整个德国那种精神上、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封建专制统治及其依附其反动势力的批判或否定 140

A 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 146

B 关于对出版法、书报检查制度、自由精神之间内在关系的辨析: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146

(2)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及与人类精神自由的关系:批判的哲学“冲破了固定不变的、令人难解的体系的外壳,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理性、人性国家观念与宗教国家观念对立——对普鲁士政府的密探、反动政论家海尔梅斯的哲学观、宗教观的批判;《第179号“科伦日报 146

(3)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和人类解放的不同性质、形式: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人类解放实现人类解放的不同环节或序列;这一切是在批判实践和实践批判中进行和实现的 152

3 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念的质疑和批判;国家是什么?是法的、理性的、道德的象征还是非法、非理性、非道德的维护王公贵族大私有者利益的工具? 156

4 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160

5 共产主义是其思想及其创立新社会制度的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理论的纯洁性,是在同各种打着其旗帜实质背弃或扭曲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斗争中实现的 166

第五章 哲学新方向转换:“到政治经济学中寻找市民社会的秘密”;综合科学的辩证否定观或批判的新历史观生成 175

1 政治经济学是打开社会迷宫的钥匙;到经济学中寻找社会秘密和人的秘密——马克思思想的经济学转向必然性与思想准备 176

2 巴黎手稿——马克思综合科学历史观或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历史观的诞生地——综合科学的辩证否定或批判的新历史观、方法论、认识论、诠释论及其同一 186

(1)《巴黎手稿》初现的马克思综合科学新历史观与方法论考察 187

(2)《巴黎手稿》—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人性观及其个人解放观的诞生地——扬弃资本剥削劳动及其人性异化,消灭人性异化的所有制根源的剥削性私有制;消灭劳动谋生手段的活动性质,复归劳动即生活本身活动性质——归还人的自觉自由劳动本性或人性诉求。 194

3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208

(1)从旧唯物主义立脚点的“市民社会”到新唯物主义立脚点的“人类社会”的思想转换,映现马克思对人解放的两种不同历史观和人性观 211

(2)“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218

C 关系——一个“存在论”的意谓;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基本形式;关系和关系的“学问” 233

D 社会关系发展的历史否定辩证法:人性发展与社会关系发展的逻辑同一性;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学应用——共产主义“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第二篇 马克思思想是西方传统理性文化“遗传与变异”同一的文化新体第六章 认识史与史 233

B “需要”是人类创造性生命、生活及其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新唯物主义一个基本范畴 233

A 新唯物主义的多维性逻辑起点: 233

1 欧洲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与历史学形而上学转向:19世纪中叶欧洲的“历史学世纪”以及实证科学方法论的社会学历史学影响 241

2 西方近、现代哲学家、史学家对“历史本真”的求索 252

及其对历史斯芬克斯之谜破释的历史观念纷争;马克思新历史思想与欧洲历史哲学和史学的思想关系 252

(1)维柯:历史——新科学知识领域——将人类社会和历史规定为认识对象或科学对象的近代开辟者——在神意之外寻找人类社会和历史起源与发展“原则”的近代历史哲学始祖 255

(2)康德:“大自然的历史的善和自由历史的恶”的观念及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普遍历史理性:正义和真理、自由和平等、不可剥夺的和不可转让的天赋人权 267

(3)黑格尔:“观念”——活动(外在性—客观物质)——观念的三段式否定辩证法;历史进步观念:世界历史是“精神”的领域;精神的本性就是自由;历史就是“自由意识”的现实或实现的历史 279

(4)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运动与马克思新历史观、价值观的思想关系 300

(5)斯宾格勒的“历史文化形态学”与柯林武德的“历史就是历史的观念或思想”论 300

3 对马克思和黑格尔思想关系的一种哲学解释 307

本章下部分:扬弃传统,走向现代;重估一切价值,创建全新历史方法论,建构一个开辟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新时代的理论:马克思构建新历史观的思想和方法及其理论框架或逻辑 311

1 一个走近和深入马克思的思想前提:正确或合理解读欧洲传统思想文化以及其与马克思思想关系,才 312

能理解或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思想是西方传统理性文化“遗传与变异”同一的文化新体 312

2 欧洲19世纪中叶科学、文化的“盛世”时代和社会思想危机;马克思全新世界观和方法论创建的思想文化前提和个人主体性条件 327

(1)A.N.怀特海与W.C.丹皮尔:论19世纪中叶欧洲的科学状况、科学和哲学关系、以及与人性关系及其危机和历史考察:现代综合科学时代降临的科学特征、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及其历史追问——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实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何以 328

(2)综合科学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马克思新历史方法诞生的科学文化背景:多元文化前提与多样性科学方法 351

(3)人是靠其痛苦而领悟历史的现实的;马克思新历史思想基于现代工业文明“痛苦”进行的理论实践批判、诉求及其“拯救”;马克思的特殊个性、禀赋及其创造心理分析 360

(4)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方法诞生的方法论危机背景及其在何种意义上马克思实现了对旧方法论的双重或多重超越? 367

3 新历史科学的方法论系统 371

(1)马克思方法论是一个系统,思想即方法,这一方法系统和马克思思想一样是变动发展的;思想丰富多样方法亦丰富多样,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无限力量,它和思想一样是理性企图在每一事物中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意向和意向的客观化 372

(2)国内学者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及其对理性方法的态度 380

(3)马克思大科学观的综合科学历史方法及其证明命题与求证:马克思的新历史方法是现代综合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大科学观的思想和方法—或现代历史总体观和方法 386

4 历史是人的真正自然史;历史——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辩证法对象、内容、形式的“场域”;现实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创造性历史活动是否定辩证法的“在场”;马克思哲学对象不是自然域而是历史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历史科学——冰冷无情的逻辑或辩证法与火热生活、炽烈生命 394

5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历史逻辑——马克思新历史观基本理路 402

第三篇 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历史社会批判的思想逻辑:对存在之谜——历史之谜、人之谜、社会之谜及其人—社会—历史关系和发展的新解释或新生存论。本篇一个先行专题: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作为马克思哲学称谓的理由——重估马克思哲学释义的传统价值和观念,走进马 465

(1)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生活辩证法和思想辩证法不可分——实在逻辑和思想逻辑运动及其同一 469

1 辩证法是思想对对象或存在及其发展的认识或逻辑或方法,辩证法是客观逻辑、历史逻辑和思想逻辑、主观逻辑同一;是人类智慧深化发展不断向对象展示的思想或精神的创造力;辩证否定法则与方法是存在及其历史社发展基本法则,也是思想、主观逻辑或认识的自我发展方法 469

(2)新唯物主义或新理性主义辩证法就是历史、人、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和思想辩证法同一:“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随着新生产力发展,……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 478

2 历史辩证法和思想辩证法同一形成马克思历史社会批判思想逻辑和方法:历史是辩证法的家,生活是辩证法的舞台,批判、变革是辩证法的生命,思想是辩证法的立法者 482

(1)辩证法的历史实在原则:“在每个世纪中,人们的需求、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难道探讨这一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作剧作者又当成剧中 482

(2)辩证法的历史理性法则 486

3 马克思新辩证法或历史逻辑方法特性 493

第八章 新否定辩证法或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对人和人类及其历史社会生成变化的逻辑或思想公设——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解历史、社会、人生存与发展之谜 499

1 人类及其历史社会生成的逻辑公设:历史逻辑起点是一还是多?马克思新历史观的多维思想起点及其映现的实证历史过程中,人的现实生命个体、需要、劳动、关系、分工、交往等形成历史逻辑基点以及这些历史要素内在关系矛盾与发展出现所有制、共同体、商业、国家、工业、城 503

(1)人类、历史、社会逻辑起点不是一而是多:马克思自论历史的多维逻辑起点及其实证或活动历史、逻辑或概念历史与否定辩证法同一的人类、历史、社会起源与发展的新历史科学诠释 506

(2)新唯物主义或马克思历史科学观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多种或综合历史因素同一历史观,不是片面的“经济主义决定论”;复兴马克思历史观综合科学基础论和发展的全面论 518

2 解开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剥削人、奴役人、压迫人或人与生产、他人、社会关系全面异化的历史之谜 524

——生产何以成为压迫生产的异化力量?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国家间关系;马克思关于私有制起源与阶级斗争以及“市民社会”的初步观念;历史“善”、“恶”之辩证法—私有制和阶级对立是生产力发展又是生产力不发展结果 524

3 运动着的社会有机体、市民社会以及世界历史形成条件——从部落所有制劳动关系如何发展到现代资本生产的世界市场经济关系的历史“轨迹”: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世界历史个人—无产者解放条件之内在逻辑 533

(1)世界市场、交往和生产力;“市民社会”—社会有机体运动内容和国家基础 534

(2)人们经济关系的政治社会组织与法的保护: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539

(3)自发特性(原始)的个人——私有制(利己主义)个人——自由联合的(自主)个人发展的历史转换:自然产生的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所有制形式 541

第九章 历史的人性法则和社会形式及其关系;科学、文化、思想与社会存在‘对立同一性’;复兴马克思历史观的一个重要原理:“人类历史也是人性不断改变或人的个体发展历史” 545

1 一个发人深思的质疑与问题:为什么马克思要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绝大部分篇幅对《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作者麦克斯·施蒂纳批判?马克思的个人观念与施蒂纳的“唯一者”个人观念区别对立何在? 549

(1)“唯一者”的个人观念和马克思的个人观念在何种意义上对立?马克思观念中的人的历史与“唯一者”观念中的人的历史其概念差异是何? 551

(2)对人类个体生活命运及其人性发展和社会制度、环境、条件变革关注的伟大人道主义精神是贯穿马克思全部文本的思想主题 564

2 人的个体发展或人性发展与生产、社会关系、社会形态关系及其辩证发展历史考察 568

(1)人是什么?使人成为人的内在外在规定性或人性内在思想性与外在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何以同一?人的本性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命题的蕴意和意义 568

(2)人与社会关系及其辩证法;在阶级对立和异化关系存在前提下的虚假集体和虚假个人自由与消灭了阶级对立前提下的真实集体和真实个人自由的区别和历史转换;唯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腐蚀剂;限制国家权力避免权力扩张侵害个人权利和产 574

(3)人性发展“踪迹”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同一性: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形态与人性发展变化互动历史奇观——人奴役人的社会历史现象有没有终点或终结? 577

3 人性或人的个体发展历史的否定之否定 586

4 人性发展与马克思对人性的历史认识及其变化;人性发展和历史进步不仅需要思想或哲学批判,同时需要人们自觉变革现存生活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588

第十章 现代历史人性矛盾与社会经济悖论:苦于资本主义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不发展——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全面批判的伟大人性目的和崇高政治伦理理想 590

1 现代人性异化在蒸汽机时代的工业资本时期显现的“原始积累”本质;苦于资本主义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不发展的现代经济悖论和资本社会矛盾 591

2 现代资本主义机体运动机制:资本和雇佣劳动制;一般历史条件在生产上是怎样起作用的以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社会诸要素运动的辩证“踪迹” 602

3 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论争;现代资本主义是否是阶级对抗的最后社会形式? 615

第十一章 公社已不是原来意义的国家了——马克思的国家观念、“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巴黎公社原则及其阶级、政党、国家消亡理论;列宁的“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愿好些”等后期著述蕴含的深刻历史思想和社会主义政权及其国家机关改革或革新的政治 620

1 马克思政治观念和国家观念基于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否定辩证运动发展前提 622

2 资本主义是阶级对抗最后一个社会形态的观念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内在关系 633

3 公社已不是原来意义的国家了;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运用崭新国家理念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及其革命理论和国家思想真谛 635

4 列宁的“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关于社会主义政权及其国家机关改革或革新的政治理念 643

5 马克思的忧思和自我反思 646

6 “剪不断,理还乱”——永远的“问题”和牵挂 650

后记 6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