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州地质学校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15038·教71
  • 页数:167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磁法勘探下一篇:风水雷电灾害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

第二节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意义 3

第二章 地貌发展规律及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 5

第一节 地貌发展的基本规律 5

一、内力与外力地质作用的对立统一是地貌发展的基本规律 5

二、地貌分布的构造分带与气候分带性 6

三、地貌发展的阶段性、继承性和地貌年代的研究 8

第二节 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 9

第三章 风化壳及残积物 11

第一节 风化壳(残积物)的形成及其特征 11

第二节 风化壳的形成条件 12

第四章 坡地重力地貌及其堆积物 14

第一节 崩落地貌及其堆积物 15

一、崩塌及崩积物 15

二、剥落(撤落)及倒石锥 15

三、崩落的形成条件 16

一、滑坡体的运动 17

二、滑坡体的形态特征(滑坡要素) 17

第二节 滑坡地貌及其堆积物 17

三、影响滑坡的因素 18

第三节 泥石流地貌及其堆积物 19

一、泥石流与土溜的概念 19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20

三、泥石流堆积物的特征 20

第五章 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 22

第一节 面流(片流)地貌及坡积物 22

一、面流(片流)的洗刷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2

一、洪流的概念及洪流作用的影响因素 23

第二节 洪流地貌及洪积物 23

二、坡积裾及坡积物 23

二、冲沟 24

三、洪积扇、洪积锥及洪积物 25

第三节 河流的概述及流水的地质作用 28

一、河流的概述 28

二、流水的地质作用 29

三、侵蚀基准面、均衡剖面、向源侵蚀问题 30

第四节 河流地貌及冲积物 31

一、河床地貌及河床相冲积物 31

二、河漫滩的形成及其结构 33

三、曲流与汊河类型 35

四、古河道及其特征 37

五、冲积物的一般特征 38

第五节 河流阶地 39

一、阶地的概念 39

二、阶地的类型 39

三、阶地的调查 40

第六节 河谷类型与水系 41

一、河谷的形态与成因类型 41

二、水系 44

第一节 岩溶的概述 47

第六章 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 47

第二节 岩溶发育的基本因素 48

一、岩石的可溶性 48

二、岩石的透水性 48

三、水的溶蚀能力 49

四、水的流动性 49

第三节 岩溶地貌及洞穴堆积物 50

一、地表岩溶地貌 50

二、地下岩溶地貌及洞穴堆积物 55

一、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与垂直分带性 59

第四节 岩溶发育规律 59

二、岩溶发育的地带性 60

三、岩溶基准与岩溶发育的阶段性问题 61

第五节 岩溶地貌成因类型 62

第七章 冰川与冻土地貌及其堆积物 66

第一节 概述 66

第二节 冰川的形成及其运动 66

一、雪线 66

二、冰川的形成及冰川类型 67

一、冰蚀地貌 69

第三节 山岳冰川地貌及其堆积物 69

二、冰碛物特征及冰积地貌 71

三、冰水堆积地貌及其堆积物 72

第四节 冰川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75

一、第四纪冰川(古冰川)的研究 75

二、现代冰川的研究 75

第五节 冻土与冻土地貌 75

一、冻土概述 75

二、冻土地貌 76

三、冻土与冻土地貌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78

二、海滨(岸)带的动力作用 79

一、海滨(岸)带的概念 79

第一节 海滨(海岸)的概述 79

第八章 海滨地貌及其堆积物 79

第二节 海滨地貌和堆积物 80

一、海蚀地貌 80

二、海积地貌及其堆积物 82

三、海滨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方法 84

第三节 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及我国海岸类型 84

一、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 84

二、我国海岸类型 85

一、河口 86

第四节 河口与三角洲 86

二、三角洲的特征及其类型 87

第九章 风成地貌及其堆积物 90

第一节 干旱气候区特点与荒漠类型 90

一、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特征 90

二、荒漠类型 91

第二节 风蚀和风积地貌及风积物 92

一、风蚀地貌 92

二、风积地貌 93

三、风积物特征 96

四、沙漠的治理和改造 96

第二节 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主要特征 97

第十章 黄土及黄土地貌 97

第一节 黄土概述 97

一、黄土的外部特征 98

二、黄土的物质成分 98

三、黄土中的古土壤与钙积层 101

四、黄土的物理性质 101

第三节 黄土的形成条件及成因问题 102

一、黄土的形成条件 102

二、黄土的成因问题 102

一、黄土侵蚀地貌 103

第四节 黄土地貌 103

二、黄土溶蚀地貌 104

第十一章 山地与平原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 山地的类型 106

一、山地的形态分类 106

二、山地的成因分类 107

第三节 平原的类型 111

一、平原的形态分类 111

二、平原的成因分类 112

二、新构造运动的特征 114

一、新构造运动的基本概念 114

第十二章 地壳的新构造运动 114

第一节 新构造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114

第二节 我国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115

一、大面积的升降运动 115

二、差异性断块构造 116

三、挤压褶皱构造 116

第三节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117

一、地质法 117

二、地貌法 119

一、夷平面的概念 121

第四节 夷平面 121

二、夷平面的野外鉴别标志 122

三、夷平面时代的确定 123

第十三章 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及我国第四纪地层 124

第一节 第四纪地层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124

一、第四纪古气候的地层划分方法 124

二、第四纪生物群(包括孢粉)的地层划分方法 129

三、古人类和考古的地层划分方法 137

四、地貌分析及地文期的地层划分方法 139

五、岩性和岩相的地层划分方法 139

七、古地磁的地层划分方法 140

六、地层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其它方法 140

第二节 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方案 141

一、第四系的下限问题 141

二、第四系的划分方案 141

三、全新世的分期 141

第三节 我国区域第四纪地层 143

一、华北区第四纪地层 143

二、东北区第四纪地层 147

三、华南区第四纪地层 148

四、西北区第四纪地层 151

五、西南区第四纪地层 153

六、西藏区第四纪地层 155

第十四章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调查和制图 158

第一节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调查方法 158

一、准备阶段 158

二、野外工作阶段 158

三、室内整理阶段 160

第二节 地貌图及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 161

一、地貌图的编制及地貌图类型 161

二、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 1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