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邹介正,正道福,周开国等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6196·088
  • 页数:714 页
图书介绍:
《中兽医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兽医学的起源和形成 1

第二节 中兽医学的发展 4

第三节 近百年来的中兽医学 8

第二章 阴阳和五行 10

第一节 阴阳的概念 11

一、阴阳的含义 11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2

第二节 阴阳在祖国兽医学上的应用 14

一、阴阳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14

二、阴阳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15

三、阴阳在辨证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17

第三节 五行及其应用 1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9

二、五行在祖国兽医学上的应用 23

第三章 脏象 26

第一节 脏腑概述 26

第二节 脏腑功能 29

一、心与小肠 29

二、肝与胆 32

三、脾与胃 34

四、肺与大肠 37

五、肾与膀胱 39

附:心包与三焦 43

第三节 各脏间的相互关系 44

第四节 经络 47

一、经络的主要内容和分布概况 47

二、经络的作用 51

第五节 气血津液 52

一、气 52

二、血 53

三、津液 54

四、精和神 55

第四章 病因 57

第一节 内伤 59

一、饥饱之伤 59

二、劳役之伤 61

附:逸伤 63

第二节 外感 63

一、六淫 65

二、疫疠 69

第三节 其他致病因素 71

第五章 诊法 75

第一节 问诊 75

第二节 望诊 79

第三节 闻诊 86

第四节 切诊 87

第六章 辨证 92

第一节 虚实 93

第二节 寒热 99

第三节 表里 103

第四节 阴阳 105

第五节 其他辨证 107

一、六经辨证 107

二、卫气营血辨证 108

三、气血津液辨证 109

第七章 病症防治 110

第一节 防治原则 110

一、未病先防 110

二、整体观念 111

四、标本缓急 113

三、扶正祛邪 113

五、正治反治 114

第二节 常用治疗方法 115

一、内治法 116

二、外治法 123

第一章 中药 125

概述 125

一、中药的采集与保存 125

二、中药的炮制 127

三、中药的性能 130

四、中药的用法 133

第一节 解表药 137

一、辛温解表药 137

麻黄(附:麻黄根)、桂枝、细辛、荆芥、紫苏(附:苏梗)、防风、白芷、辛夷、葱白、生姜二、辛凉解表药 142

柴胡(附:银柴胡)、葛根、升麻、薄荷、牛蒡子、蔓荆子、豆豉、桑叶(附:桑椹、桑枝)第二节 泻下药 145

一、攻下药 145

大黄、朴硝(附:元明粉)、鼠粪、番泻叶二、润下药 147

火麻仁、郁李仁、麻油(附:胡麻仁)、食盐、蜂蜜三、峻下逐水药 149

大戟、甘遂、芫花、巴豆、牵牛、续随子第三节 渗湿利水药 151

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附:车前草)、木通、防己、薏苡仁、滑石、通草、灯芯草、瞿麦、萹蓄、石苇、地肤子、金钱草、海金沙、淡竹叶、赤小豆第四节 清热药 158

一、清热降火药 158

石膏、知母、玄参、栀子、芦根、夏枯草、茶叶、猪胆汁二、清热燥湿药 161

黄连(附:胡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茵陈蒿、苦参、秦皮三、清热解毒药 164

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黄药子、白药子、射干、山豆根、白蔹、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叶(附:板蓝根、青黛)、鱼腥草、穿心莲、马齿苋、荔枝草、半边莲、地锦、鸭跖草、蚯蚓、绿豆(附:绿豆衣)四、清热凉血药 171

生地黄(附:干地黄)、水牛角、牡丹皮、地骨皮、白头翁、紫草、白茅根(附:白茅花)五、清热祛暑药 173

香薷、藿香、白扁豆(附:扁豆衣)、佩兰、青蒿六、清肝明目药 175

决明子、青葙子、谷精草、木贼草、菊花(附:野菊花)、刺蒺藜、密蒙花第五节 祛寒药 178

附子(附:乌头)、干姜、肉桂、吴茱萸、丁香、小茴香(附:八角茴香)、艾叶、草果、高良姜、荜澄茄、灶心土、草豆蔻第六节 祛风湿药 183

羌活、独活、苍术、秦艽、五加皮、威灵仙、桑寄生、木瓜、乌梢蛇(附:白花蛇、蛇蜕)、藁本、伸筋草、苍耳子(附:苍耳草)、徐长卿第七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188

一、清化热痰药 188

贝母、瓜蒌(附:天花粉)、桑白皮、天竹黄、昆布、海藻二、温化寒痰药 190

半夏、天南星(附:胆南星)、白芥子、白附子三、止咳平喘药 192

杏仁、桔梗、前胡、紫菀、百部、马兜铃(附:青木香)、款冬花、旋复花、葶苈子、苏子、枇杷叶、白果、白前第八节 理气药 196

香附、木香、青皮、陈皮(附:橘核)、枳实(附:枳壳)、厚朴、砂仁、乌药、大腹皮、薤白第九节 理血药 200

一、行血药 201

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郁金、蒲黄、乳香、没药、荆三棱、蓬莪术、牛膝(附、土牛膝)、红花、桃仁、益母草(附:茺蔚子)、血竭、自然铜、王不留行、穿山甲、地鳖虫、马鞭草、苏木、五灵脂、泽兰、石打穿、虎杖、接骨木、酒、醋二、止血药 209

参三七、仙鹤草、白芨、侧柏叶、槐花(附:槐角)、地榆、藕节(附:荷叶)、血余、乌贼骨、大蓟(附:小蓟)、茜草第十节 补养药 214

一、补气药 214

党参(附:明党参)、太子参、黄芪(附:潼蒺藜)、白术、山药、甘草、大枣二、助阳药 217

肉苁蓉、杜仲、续断、骨碎补、补骨脂、益智仁、胡芦巴、巴戟天、菟丝子、蛤蚧三、补血药 220

当归、熟地、何首乌(附:夜交藤)、白芍、阿胶四、养阴药 222

天门冬、麦门冬、沙参、百合、石斛、枸杞子、女贞子、玉竹、龟板、鳖甲第十一节 消导药 226

山楂、麦芽、谷芽、 228

建曲、莱菔子(附:萝卜)、鸡内金、酒曲第十二节 固涩药 228

一、涩肠止泻药 229

诃子、肉豆蔻、乌梅、百草霜、禹余粮、椿根白皮(附:凤眼草)、五倍子、赤石脂二、敛汗涩精药 232

浮小麦、牡蛎、五味子、山茱萸、芡实、龙骨(附:龙齿)、金樱子、桑螵蛸、覆盆子第十三节 安神熄风开窍药 235

一、安神定心药 235

柏子仁、酸枣仁、远志、朱砂二、平肝熄风药 237

钩藤、天麻、白僵蚕、蝉蜕、全蝎、蜈蚣、石决明、山羊角三、开窍药 239

麝香、菖蒲、冰片、皂角(附:皂角刺)第十四节 驱虫药 242

槟榔、鹤虱、贯众、使君子、川楝子(附:苦楝子、苦楝根皮)、雷丸、石榴皮、南瓜子第十五节 外用药 245

硫黄、雄黄、轻粉、石灰、蟾酥、儿茶、明矾、硼砂、大蒜、蛇床子、砒石(附:砒霜)、樟脑、硇砂、炉甘石附录 备用药物 252

第二章 方剂 258

概述 258

一、方剂的组成 258

二、方剂的变化 259

三、常用剂型 260

第一节 解表剂 262

一、辛温解表方 262

桂枝汤(附:小建中汤)、荆防败毒散、香苏散、发汗散二、辛凉解表方 264

桑菊饮、银翘散(附:桑菊银翘散)、麻杏石甘汤(附:麻黄汤)第二节 泻下剂 266

一、攻下方 266

三、攻补兼施方 268

大承气汤(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木槟硝黄散、续随散、温脾汤二、润下方 268

麻仁丸 268

黄龙汤(附:新加黄龙汤)、增液承气汤(附:增液汤)第三节 表里剂 269

厚朴七物汤、石膏汤、葛根芩连汤(附:柴葛芩连汤)、润肺散第四节 和解剂 270

小柴胡汤(附:大柴胡汤)、逍遥散、痛泻要方、黄连汤第五节 清热剂 272

一、清热泻火方 272

白虎汤(附:竹叶石膏汤、芦根石膏汤)、朱砂散(附:镇心散)、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清肺散、苇茎汤、通肠芍药汤二、清热解毒方 275

黄连解毒汤、消黄散(附:四种消黄散)、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白头翁汤、加减辛夷散、普济消毒饮、清瘟败毒饮三、清热凉血方 278

清营汤、牛角地黄汤 279

四、清热祛暑方 279

香薷散、清暑香薷汤、三物香薷饮(附:四物香薷饮、五物香薷饮、十味香薷饮)五、清肝明目方 281

青葙子散(附:泻肝散),栀子胜奇散、地黄散六、清虚热方 282

一、疏散外风方 283

青蒿鳖甲汤、当归六黄汤 283

第六节 祛风剂 283

天麻散、千金散、 285

牵正散、五参散(附:肺风散)二、平熄内风方 285

羊角钩藤汤、大定风珠、镇肝熄风汤第七节 温里剂 287

一、回阳救逆方 287

四逆汤(附:回阳救急汤)、参附汤二、温中散寒方 288

理中汤(附:附子理中汤)、橘皮散(附:顺气散、厚朴散)、健脾散(附:桂心散)、四神丸第八节 祛湿剂 290

一、祛风湿方 290

薏苡仁汤、独活寄生汤、宣脾汤二、化湿方 291

平胃散(附:消积平胃散、胃苓汤)、藿香正气散、实脾散三、利湿方 293

五苓散(附:四苓散、茵陈五苓散)、滑石散、八正散、茵陈蒿汤(附:茵陈四逆汤)、五皮散(附:全生白术散)第九节 理气剂 295

丁香散、苏子降气汤、加减益胃散第十节 理血剂 297

一、活血祛瘀方 297

红花散、当归散、跛行散 298

二、止血方 298

槐花散、秦艽散、十灰散、黄土汤第十一节 补益剂 300

一、补气方 300

四君子汤(附: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理气散)、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生脉散二、补血方 302

四物汤(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归脾汤三、补阴方 303

六味地黄丸(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五汁饮四、补阳方 305

肾气丸、巴戟散、荜澄茄散、阳和汤第十二节 消导剂 307

曲蘖散(附:三仙硝黄散)、保和丸、健脾丸、木香槟榔丸第十三节 祛痰止咳平喘剂 309

二陈汤、半夏散、止嗽散、杏苏散、清燥救肺汤、贝母散、定喘汤、小青龙汤、蛤蚧散(附:理肺散)第十四节 固涩剂 312

乌梅散、真人养脏汤、牡蛎散、金锁固精丸、九仙散第十五节 胎产剂 314

养精种玉汤、白术散(附:泰山盘石散、胶艾汤)、生化汤、降气散、猪蹄通乳汤、神圣散第十六节 驱虫剂 317

万应丸、肝蛭散、贯众散 318

第十七节 外用剂 318

豆醋消黄散、雄黄散、金黄散、阴毒内消散、去腐生肌散、鼠疮丸、紫草膏、白芨膏第十八节 注射剂 321

附录 备用方剂 324

一、内服方 324

二、外用方 329

第一章 针灸概述 333

第一节 针术 334

一、针刺工具 335

二、针术的临症操作 338

一、艾灸 346

第二节 灸术 346

二、麦麸灸 348

三、火烙灸 348

四、火鞍灸 349

第三节 取穴治病方法 350

一、取穴法 350

二、针灸注意事项 352

三、意外事故的处理 354

第四节 其他疗法 355

一、快速深刺疗法 355

二、水针疗法 357

四、穴位埋线疗法 359

三、气针疗法 359

五、电针疗法 360

六、针刺麻醉 362

第二章 家畜针灸穴位及其应用 371

第一节 马的穴位及其应用 371

一、头部穴位及其应用 371

二、颈部穴位及其应用 378

三、前肢穴位及其应用 380

四、躯干部穴位及其应用 386

五、后肢穴位及其应用 394

六、尾部穴位及其应用 401

附录 古今马体骨骼、外貌名称对照表 411

一、头颈部穴位及其应用 414

第二节 牛的穴位及其应用 414

二、前肢穴位及其应用 420

三、躯干部穴位及其应用 423

四、后肢穴位及其应用 429

五、尾部穴位及其应用 432

第三节 猪的穴位及其应用 438

一、头颈部穴位及其应用 438

二、躯干部穴位及其应用 442

三、前后肢穴位及其应用 445

四、尾部穴位及其应用 448

附录 猪的穴位连线延线定位法 452

一、头颈部穴位及其应用 454

第四节 羊的穴位及其应用 454

二、前肢穴位及其应用 456

三、躯干部穴位及其应用 458

四、后肢穴位及其应用 460

第五节 禽的穴位及其应用 466

一、头部穴位及其应用 466

二、躯干部穴位及其应用 468

三、肢尾部穴位及其应用 469

第一章 内科 471

第一节 牛病 471

气臌胀 471

宿草不转 473

脾胃虚弱 475

百叶干 476

翻胃吐草 478

草噎和食噎 480

泄泻 481

痢疾 484

大便秘结 486

便血 488

脱肛 490

鼻衄 491

喉风 492

感冒 494

啌嗽 495

气喘 497

肺热 498

肺癀 499

肺痈 500

劳伤肺气 502

舌疮 503

木舌 504

中暑 505

心风狂 507

脑中癀 508

牛眼结膜外翻 509

牛眼虫病 510

幼畜惊风 511

尿闭 513

尿血 515

砂石淋 517

胎动 519

难产 520

子宫脱 522

胎衣不下 524

产后虚弱 525

产后痉病 526

产后恶露不尽 527

赤白带下 529

缺乳 530

血乳症 531

流行性感冒 532

豆疯 534

第二节 马病 535

胃寒 535

胃热 536

结症 537

大肚结 542

冷痛 543

肠臌气 544

肠癀 545

宿水停脐 547

新驹奶泻 548

胎粪难下 549

肺寒吐沫 550

肺风毛燥 551

脑颡癀 552

胡骨把胯 553

心热风邪 554

黑汗风(附:热痛) 555

多汗症 557

黄疸 558

内障眼 559

外障眼 561

骨眼风 562

垂缕不收 563

肾虚腿肿 564

破伤风 564

项脊吝 566

歪嘴风 567

混睛虫 568

难孕症 569

胎气 570

妊娠毒血症 571

第三节 猪病 573

流行性感冒 573

仔猪白痢 574

水肿病 577

猪传染性胃肠炎 578

消化不良 580

腹泻 581

便秘 582

肺热 583

风湿症 584

僵猪 585

脱肛 587

子宫脱 588

产后缺奶 589

产后瘫痪 590

产褥热 591

虱病 592

猪痘 593

蛔虫病 594

第四节 中毒 595

亚硝酸盐中毒 595

棉籽饼中毒 597

黑斑病山芋中毒 598

霉饲料中毒 600

赤霉饲料中毒 602

酒糟中毒 602

食盐中毒 603

高粱幼苗中毒 605

蓖麻中毒 606

苦楝中毒 607

有机氯农药中毒 608

有机磷农药中毒 610

氮肥中毒 611

第二章 外科 613

第一节 家畜的保定 613

一、马的保定 614

二、牛的保定 621

三、猪的保定 624

四、保定时注意事项 624

一、消毒 625

第二节 消毒和手术 625

二、手术 627

附:常用的二种外科手术 632

第三节 疮、癀、疔、毒 635

一、疮 637

肩痈 637

背疮 638

膝花疮 639

鼠疮 640

瘘管 641

二、癀 643

束颡癀 643

偏次癀 644

膁癀 645

奶癀 646

膝癀 647

胸癀 648

锁口癀 649

遍身癀 650

外肾癀 651

肚底癀 652

三、疔 652

四、肿毒 654

阴毒 654

阳毒 655

湿毒 656

第四节 外伤 657

一、损伤 657

二、咬伤 659

毒蛇咬伤 659

三、烫火伤 661

四、疥癣病 662

第五节 跛行 664

一、跛行诊断 664

二、跛行区别诊断 665

三、常见跛行 668

胸膊痛 668

痺痛(风湿症) 669

前膊闪伤 671

夹气痛 672

腰胯痛 673

附:腰荐部脊髓挫伤 674

冷拖杆 676

五攒痛 676

膀臂麻痹症 677

漏蹄 679

风蹄 680

蹄伤 681

败血凝蹄 682

滚蹄 683

四、脱臼 684

五、骨折 689

第六节 家畜的阉割 695

一、阉割的目的 695

二、阉割的年龄 696

三、阉割的季节 696

四、阉割的工具 697

五、牛、马的阉割术 699

六、猪的阉割术 701

七、羊的阉割术 709

八、鸡的阉割术 710

九、隐睾和阴囊疝的阉割术 711

十、术后护理 7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