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人才学新论
人才学新论

人才学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通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蓝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585437
  • 页数:40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论述了新世纪我们党人才建设的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
《人才学新论》目录

目录 1

序 1

第一章 人才学源流 3

第一节 人才学的产生与发展 3

一、人才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3

二、人才学的发展历程 4

三、人才学发展的未来趋势 11

第二节 人才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2

一、人才学的基本矛盾与研究对象 12

二、人才学的内容结构 14

三、人才学的研究方法 15

第三节 中外历史上的人才研究 20

一、中国古代人才思想精华与《人物志》 20

二、中国近代人才思想与潘光旦的研究 23

三、国外人才研究的历史与派别 26

四、国外人才理论的主要观点 28

第二章 人才概说 36

第一节 人才概念 36

一、人才概念的历史演变 36

二、人才学对人才的定义 37

三、科学的人才观 37

四、国外与“人才”相近的概念 40

第二节 人才特点 41

一、人才的若干特点 41

二、人才本质研究综述 44

三、对人才本质的认识 45

第三节 人才标准 46

一、人才标准的含义 46

二、人才标准的类型 47

三、确定人才标准的原则 49

第三章 人才价值 52

第一节 人才价值的内涵 52

一、价值的内涵 52

二、人才价值的内涵 53

三、人才价值的形成 55

四、人才价值分析的理论基础 55

第二节 人才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58

一、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 58

二、人才经济价值的计量方法 60

三、人才的社会价值 65

第三节 人才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66

一、经济价值的评价 67

二、社会价值的评价 72

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73

四、客观环境与机遇 74

第四章 人才生态 78

第一节 人才与人才生态学 78

一、人才生态系统与人才生态圈 78

二、人才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80

三、人才生态学是研究人才与环境关系的科学体系 82

第二节 人才与环境 84

一、水土效应 84

二、开放效应 87

三、势垒效应 89

四、非均衡效应 91

五、梧桐树效应 93

六、温室效应 95

七、互促优化效应 98

一、群聚效应 101

第三节 人才种群与人才群落 101

二、规模效应 103

三、种核效应 106

四、纳同排异效应 109

五、群落效应 110

六、杂交优势效应 115

第四节 人才生态工程 117

一、良好人才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 118

二、政府职能就是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 120

第五章 人才成长 124

第一节 人才成长方式 124

一、自在阶段的成长方式 124

二、自为阶段的成长方式 128

一、兴趣驱动 134

第二节 人才成长动因 134

二、利益驱动 136

三、成就驱动 137

第三节 人才成长过程 139

一、人才的社会化过程 139

二、人才的专业化过程 140

三、人才价值实现的过程 141

第四节 人才成长规律 142

一、时势造就规律 143

二、优势积累规律 146

三、竞争选择规律 150

第六章 人才能力建设 154

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154

一、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积累的主要手段 154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155

二、应对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唯一选择 155

第二节 人才能力建设中的重要概念 157

一、素质、能力、业绩的概念及其特性 157

二、素质、能力、业绩的关系 162

三、人才(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概念 165

第三节 人才能力的种类与能力要素模型 167

一、能力的分类 167

二、人才能力模型 169

第四节 建设学习型社会 177

一、学习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177

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定位 178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途径 179

二、开发的定义 181

一、人才资源与人才开发 181

第一节 人才资源开发的概念 181

第七章 人才开发 181

三、开发的范围 182

四、开发的思想 184

五、开发的主体 187

第二节 政府:良好社会环境的创造 187

一、创造环境为主 187

二、遵循经济规律 192

三、顺应市场机制 193

第三节 实体:微观管理技术提升 196

一、职业化:人才开发的基础 196

二、以“人事相宜”为目标,优化职业资质 197

三、以“创造效益”为主导,优化职业意识 199

四、以“慎独自律”为基点,规范职业道德 203

一、战略是一种高层次的智慧 205

第一节 什么叫人才战略 205

第八章 人才战略 205

二、诸多发展战略的制高点 206

三、何谓人才开发战略 207

四、战略与规划、计划的关系 208

第二节 人才战略制定的原理、原则与步骤 210

一、人才战略制定的原理 210

二、人才战略制定的原则 210

三、人才战略制定的步骤 211

第三节 战略制定实施 213

一、战略要素确定 213

二、制定战略的几个理论问题 215

三、制定中国特色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222

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224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人才战略 224

二、全球化与跨越式人才发展战略 226

三、全球化与善用全球人才 227

四、全球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31

第九章 人才配置 236

第一节 人才资源配置概述 236

一、人才资源配置的相关概念 236

二、人才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主要特征 239

三、人才资源配置的原则 240

四、人才资源配置的功能 241

第二节 人才资源的宏观配置 242

一、影响人才资源宏观配置的主要因素 242

二、人才资源宏观配置的两种模式 244

三、市场配置的机制与功能 245

四、市场机制的缺陷 247

五、计划配置的机制与功能 249

六、计划机制的失灵 251

七、市场配置与计划配置 252

第三节 人才资源的微观配置 254

一、人才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 254

二、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人才需求 256

三、垄断和买方垄断的人才需求 257

四、非营利性组织的人才需求 258

五、传统人才需求理论的批判——X效率理论 258

第四节 人才资源配置理论的前沿问题 259

一、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配置 259

二、我国转轨时期人才资源的配置 260

三、社会保障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影响 261

四、人才资源配置的国际化问题 264

一、素质 268

第一节 人才测评的理论 268

第十章 人才测评 268

二、人才测评 271

三、人才测评的基本原则 277

四、人才测评的发展概况 280

五、人才测评的作用和意义 283

第二节 人才测评技术 286

一、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 286

二、测评技术 292

第三节 人才测评发展的瓶颈与方向 295

一、人才测评发展的瓶颈 295

二、人才测评的发展方向 299

第十一章 人才使用 301

第一节 中外古今通用的用才法则 301

一、“麦肯锡框架”及其使用方法 301

二、“蒙哥马利框架”及其用人思想 303

三、“司马光框架”及其现实意义 304

第二节 用人者的思想素养 306

一、须有爱才之心 306

二、要力争用当其才 307

三、用人气魄要大 308

四、使用与培养并重 309

第三节 人才使用的中心原则 310

一、以知识结构分类 310

二、以思维类型分类 311

三、以个性特征分类 313

四、以才能类型分类 315

五、以性格差异分类 317

六、综合考虑 318

二、任人唯贤 319

一、为职择人 319

第四节 用人之道的基本原理 319

三、用当其才 320

四、职以授能 323

五、用当其时 324

六、着眼群体 325

第五节 怎样使用创造性较高的人才 328

一、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 329

二、管理“个别分子”的步骤 333

第十二章 人才激励 335

第一节 激励的含义、功能与基本理念 335

一、激励的含义与要素 335

二、激励的过程 336

三、激励机制 337

四、激励的类型 338

五、激励的功能 339

六、激励的基本理念 340

第二节 当代激励理论 342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343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352

三、激励理论的综合模式 358

第三节 激励的基本方针与主要形式 360

一、激励的基本方针 360

二、制度性激励的主要形式 362

第四节 激励的适度控制 372

一、激励的广度 373

二、激励的深度 374

三、激励的频度 375

四、激励的平衡度 377

五、激励的透明度 378

一、人才权益与公民权利 379

第十三章 人才权益 379

第一节 人才权益的内涵 379

二、应有权益、法定权益和实有权益 381

三、人才权益的基本内容 382

第二节 人才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385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385

二、社会进步的“常识” 387

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89

四、现代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393

第三节 中国的人才权益保障 394

一、中国人才权益保障的基本原则 394

二、政治权利的保障 397

三、经济和社会权益的保障 402

后记 4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