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本体学](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12/s6c5d364.jpg)
![中国绘画本体学](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12/s6c5d364.jpg)
中国绘画本体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欣宾,郑奇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052979X
- 页数:532 页
总 序 索 菲 1
第一章 中国绘画认识论 1
引言 1
第一节 “中国画”的定义 2
一、“中国画”概念的提出 2
二、“中国画”与“西洋画”并列、对偶的历史必然性 3
三、关于“中国画”科学与不科学的讨论 5
前 言 郑 奇 7
四、“中国画”、“中国绘画”、“文人画”、“水墨画”的定义 10
导 语 郑 奇 14
第二节 美性论 14
一、从人类文化的三大板块谈起 15
二、美性思维 18
三、美性绘画体系的形成(中西绘画的差异) 26
四、中国画的本质 33
(一)应物象形 33
(二)通德类情 35
第三节 中国画的特色 37
一、画中有诗 38
二、山水居首 40
三、书画同体 43
四、水墨为上 44
五、以形写神 46
六、笔墨意境 47
第四节 中国画的功能 49
一、政教功能 49
二、审美功能 54
三、自娱和自我表现功能 56
四、认知功能 57
五、交换功能 58
六、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 59
第二章 中国绘画方法论 63
第一节 类 相 63
一、类相与自相 63
二、各种类相法 65
第二节 大数定律 73
第三节 负性绘画体系 77
第四节 程式 79
第一节 笔与墨、纸、砚 82
一、笔、墨、纸、砚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82
第三章 中国绘画笔力学 82
二、笔墨与笔力的关系 88
三、笔墨在中国画中的特殊地位 91
第二节 笔 力 94
一、笔力的内在机制与视觉构成 95
二、物理力 96
三、心理力 99
四、学理力 101
一、绘画笔力与普通笔力的区别 103
第三节 笔力与笔法 103
二、笔法的由来与发展 104
三、笔法的种类 110
第四节 笔力与点 115
一、点的种类 115
二、点与形 117
三、点与生命情感 118
第五节 线条与形 120
一、线条——特殊的形 121
二、用线条创造形的方法 126
第六节 线条与情感 134
一、造型的线条与抒情的线条 135
二、线条的调性 137
三、线条张力 140
第七节 线条的自律 143
一、线条的他律 143
二、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 147
三、线条的自律 147
第八节 笔力的训练 152
一、笔感与笔力的训练 152
二、练心与练手 153
三、临摹与观察生活的训练 155
一、“形”与“型” 157
第四章 中国绘画造型学 157
第一节 中国画造型技艺的产生与发展 157
二、书法与造型 158
三、中国画造型之演变 160
第二节 中国画造型原理 169
一、应物象形 170
二、应物象形在绘画学中的地位 173
三、中国画造型特点 175
第三节 中国画造型手法 178
一、写实 179
二、意象 184
三、简化 187
四、夸张变形 199
五、程式化 202
第四节 典型造型分析 210
第五章 中国绘画色彩学 227
第一节 中国绘画色彩学原理 228
一、释“随类赋彩” 228
二、类相色 236
第二节 中国绘画的用色特点 245
一、黑为主色——知白守黑 246
二、一采为主——复还本色 249
三、墨不障色——色不障墨 251
四、浓淡深浅——干湿枯润 252
五、融变求活——简淡高古 254
第三节 中国绘画色彩表现法 256
一、色法 256
二、墨法 272
第四节 中国绘画颜料 288
一、颜料品类 289
二、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颜料 294
三、颜料的使用方法 296
第六章 中国绘画构图学 303
第一节 中国绘画构图学概述 303
一、构图的概念与称谓 303
二、中国画构图观念的演变 303
三、中国画构图的宗旨与意义 310
第二节 中国画构图的哲学基础 311
一、易学与构图的平衡观 312
二、儒学与构图的主次观 314
三、道学与构图的虚实观 316
四、佛学与构图的境界观 317
第三节 中西绘画构图体系之比较 319
第四节 中国画构图的观照方法 327
一、仰观俯察与远取近求 328
二、以大观小与以小观大 329
三、三远法 331
第五节 中国画构图的章法形式 335
一、开与合 335
二、主与宾 341
三、动与静 347
四、整与乱 351
五、虚与实 353
六、疏与密 358
七、气与势 361
第七章 中国绘画创作学 365
第一节 中国绘画创作原理——传移模写 365
一、创作学的本体学地位 365
二、历史上对传移模写的误解 366
三、传移模写的本质意义 368
第二节 创作思想及创作类型 371
一、创作思想的重要性 371
二、创作类型 372
第三节 创作前准备 404
一、技法训练 404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 417
三、素材的搜集 425
第四节 创作过程 435
一、立意与审题 435
二、构图 437
三、制作正稿 441
四、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 448
一、创新的意义和内容 453
第五节 创作与创新 453
二、创新的目标 457
三、不同的创新观念及类型 466
第八章 中国绘画鉴赏学 472
第一节 中国画鉴赏的目的、任务、意义 472
一、鉴赏的定义 472
二、鉴赏的意义、目的、任务 473
第二节 中国画的鉴赏标准 480
一、中国古代的品评标准 480
二、古代绘画品评标准的优劣以及建立科学标准的必要性 485
三、董欣宾、郑奇的六品论 486
第三节 中国画的鉴赏方法 492
一、中国画的鉴赏过程——澄怀味象 492
二、中国画鉴赏的角度——由六法展开 497
第四节 鉴赏过程中的再创造 506
一、鉴赏是一种再创造 506
二、鉴赏者自身素质的训练 509
附录:论艺术大师的标准 郑 奇 516
插图目录 523
主要参考文献 531
- 《柏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描摹本 第2册 头手足结构》杨建飞主编 2019
- 《隐秘的知识 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英)大卫·霍克尼著;万木春,张俊,兰友利译 2018
- 《艺术本体论的争议及其方法》黄华侨著 2020
- 《西方绘画技法经典教程 唯美的女人体素描》(日)山本雄三著;季成蹊译 2019
- 《柏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描摹本 第4册 全身动态与大师素描》杨建飞主编 2019
- 《溯源 重生 岩彩绘画课程体系实践轨迹 续 平凡物语》胡明哲主编;张新武,陈静,鲍营编著 2019
- 《奇妙艺术与科学 绘画》《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编 2017
- 《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孙谆责任编辑;(中国)鲁迅,丰子恺 2019
- 《动漫人物四季服装 绘画设计 基本知识+配色设计+穿搭方案 全彩版》韩李贤美著;胡梅丽译 2017
- 《Photoshop创意绘画设计》(日)井上能伎亚著;王娜译 2020
- 《英汉轻动词对比研究》朱乐奇著 2019
- 《蓬莱学院》古月奇著 2019
- 《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保障研究》魏志奇著 2018
- 《蒙格斯文集之李义奇 中》李义奇著 2019
- 《城市的语言》(英)迪耶·萨迪奇著 2020
- 《清史研究发展与趋势 2019》周群主编;吴四伍,鱼宏亮,吕文利,董欣洁副主编 2019
- 《幂等分析 英文》(苏)V.P.马斯洛夫,(苏)S.N.森博思奇著 2019
- 《我国地方体育院校转型发展研究》邹奇著 2019
- 《阅读照亮教育人生》吴奇著 2019
- 《郦城花嫁》桃奇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