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认知语言学研究
认知语言学研究

认知语言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建武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677446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
《认知语言学研究》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第1章 认知语言学的源与流 1

1.1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认知语言学 2

1.1.1 语言、认知和现实的关系 4

1.1.2 从通感看语言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6

1.1.3 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比较 10

1.1.4 认知语言学的信条和研究课题 16

1.2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 17

1.2.1 从认知看语法——认知语法 17

1.2.2 认知语法的意义观 18

1.2.3 从认知看语法和语用的关系 20

1.3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 23

1.3.1 隐喻思维的普遍性 23

1.3.2 意象图式和隐喻运作机制 24

1.3.3 概念隐喻的分类 25

1.3.4 隐喻与借代的比较 29

1.4 Talmy的认知语义学 34

1.4.1 图式系统 35

1.4.2 运动事件 38

1.4.3 认知文化系统 39

1.4.4 研究方法 39

1.5 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和概念合成理论 40

1.5.1 心理空间理论 41

1.5.2 合成空间理论 44

1.6 认知连通论和认知语言学 46

1.6.1 连通主义理论背景和主要思想 47

1.6.2 连通主义的优势及其重要模型 53

1.6.3 连通主义对传统研究的反思 57

1.6.4 连通主义和认知语言学的合流 59

1.6.5 连通主义和符号研究的互补性问题 61

第2章 语境研究的新思路——认知语境 64

2.1 语境研究的缘起和发展 65

2.2 传统语境研究的局限性 66

2.2.1 传统语境对词义的定位方式 66

2.2.2 语境的动态性和传统研究的不足 70

2.3 认知语境的操作方式 71

2.3.1 知识草案 73

2.3.2 心理图式 74

第3章 隐喻的逻辑哲学研究 77

3.1 动态概念语义学的基本内容 78

3.2 从动态概念语义学看隐喻 80

3.2.1 从Robert is a wolf的三种解释谈起 81

3.2.2 传统隐喻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83

3.2.3 喻性概念的建构模式 85

3.2.4 隐喻:经验层面的多义生成 87

3.3 隐喻的形式化问题 90

第4章 语用推理的认知透视 92

4.1 语言使用中逻辑推理的有效性 93

4.1.1 语言使用中的概率推理 95

4.1.2 逻辑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 97

4.2 范畴知识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 101

4.2.1 范畴知识的分类分析 102

4.2.2 范畴知识对语言使用及理解的效用 103

4.2.3 范畴知识协助推理的局限性 106

第5章 转述语篇的认知分析 112

5.1 对语言转述现象的再认识 112

5.1.1 转述语的传统研究 113

5.1.2 转述的重新界定和分类 114

5.2 转述语篇的认知解析 118

5.2.1 从语用规约化看转述现象 119

5.2.2 转述人编码的经济原则 121

5.2.3 转述话语的意识逻辑 123

5.2.4 语言转述中的隐喻现象 124

5.2.5 翻译——一种特殊的转述行为 125

5.3 学术话语中的转述语篇 128

5.3.1 学术话语中的转述形式 129

5.3.2 学术交流中引语的功能 132

第6章 草案研究的认知模型 142

6.1 对认知草案解释力的反思 142

6.1.1 不同草案的相互叠加 146

6.1.2 事件序列的重新组合 146

6.1.3 因果链中的断环现象 147

6.1.4 草案协助推理的失误 148

6.2 认知草案的连通主义模型 149

6.2.1 关于网络的训练问题 149

6.2.2 特定草案的表征 150

6.2.3 等级特征映射 153

6.2.4 等级特征映射对草案的解释力 156

第7章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对比与翻译 159

7.1 表达细度和参照层面 160

7.2 观察视角和方式不同 162

7.3 隐喻和非隐喻表达的转换 164

7.4 语义成分的突显问题 165

7.5 语言编码中的概念借代 167

第8章 心理空间理论对语篇视角的解读 170

8.1 语篇视角传统研究的不足 170

8.2 语篇视角的重新界定 171

8.3 语篇视角的心理空间分析模式 172

8.3.1 视角的嵌入力度 172

8.3.2 话语视角的隐含性 174

8.3.3 内嵌空间的可及性 175

第9章 信息界域理论与礼貌 178

9.1 日本学者对语言的认知研究 178

9.2 信息界域理论简述 179

9.3 从信息界域理论看礼貌 182

9.3.1 礼貌研究的简要回顾 182

9.3.2 传统礼貌研究的局限性 183

9.3.3 礼貌和证据标记的关系 184

9.3.4 礼貌分析应用实例 185

第10章 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88

10.1 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和启示 189

10.1.1 语言研究的发展概况 189

10.1.2 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理论发展的贡献 191

10.1.3 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93

10.2 连通主义的词汇教学策略 195

10.2.1 有关词汇能力的几个方面 196

10.2.2 认知连通论的词汇观 197

10.2.3 连通论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201

10.2.4 固定用语的语用和交际功能 209

10.3 外语语法教学中的语言意识 216

10.3.1 语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 217

10.3.2 语言意识和语法教学 219

10.4 图式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24

10.4.1 翻译与理解 225

10.4.2 认知图式与原文理解 226

10.4.3 文化缺省与理解障碍 227

10.4.4 样本示例与图式激活 228

10.4.5 图式变化与译文重构 229

10.5 赘言、信息和外语教学 231

10.5.1 赘言的判定标准 232

10.5.2 赘言与反复的界定 234

10.5.3 用信息论指导外语教学 235

10.6 结语 237

第11章 应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 238

参考文献 2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