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加)杰格迪什·汉达(Jagdish Handa)著;郭庆旺,刘晓路,陈卫东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0063616
- 页数:823 页
目录 1
第1篇 导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1
第1章 导论 3
1.1.1 货币职能 5
1.1 什么是货币以及货币是干什么的? 5
1.2 货币供给和货币存量 6
1.1.2 货币的定义 6
1.3 货币供给的名义值与实际值 7
1.5 货币定义简史 8
1.4 货币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市场 8
1.5.2 货币定义的理论和经济计量发展 10
1.5.1 1945年以来货币和准货币的演变 10
1.6 货币的实用定义及相关概念 11
1.7.1 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转变 13
1.7 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资产的创造 13
1.7.2 金融资产的多倍创造 14
1.8 经济分析的不同模型 15
1.7.3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特殊作用 15
1.9 古典范式和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17
1.10.1 运用经济与人体的对比方法 19
1.10 凯恩斯范式和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19
1.10.2 凯恩斯模型的常见主题 20
1.12 IS—LM阐述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 21
1.11 我们相信哪种宏观范式或模型? 21
1.13 财政货币政策 22
1.15 主要结论 23
1.14 结语 23
第2章 货币和价格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 27
2.1 数量方程 28
2.1.1 数量方程的几种变体 29
2.2.1 数量论的交易法 31
2.2 数量论 31
2.2.2 数量论的现金余额(剑桥)法 34
2.3 魏克塞尔的纯信用经济 36
2.3.2 产出决定与数量论转向现代宏观经济学 38
2.3.1 累积性价格上升或通货膨胀过程 38
2.4.1 凯恩斯的交易性货币需求 39
2.4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 39
2.4.2 凯恩斯的预防性货币需求 40
2.4.3 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41
2.4.4 托宾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形式化 42
2.4.5 凯恩斯的货币总需求 43
2.4.6 流动性陷阱 44
2.5 弗里德曼与对货币数量论的“重述” 45
2.4.7 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 45
2.5.2 货币流通速度 47
2.5.1 永久性收入而非当期收入是货币需求的规模性决定因素 47
2.5.5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论货币稳定性和流通速度函数 48
2.5.4 弗里德曼论货币供给 48
2.5.3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相比 48
2.6 货币供给变化对国民收入影响的传导机制 49
2.6.2 间接传导渠道 50
2.6.1 直接传导渠道 50
2.7 结语 51
2.6.3 贷款渠道 51
2.8 主要结论 53
第2篇 经济中的货币 59
第3章 经济中的货币:一般均衡分析 61
3.1.1 物品的定义 62
3.1 经济中的货币和其他物品 62
3.1.4 货币作为耐用品 63
3.1.3 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中的货币 63
3.1.2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货币和其他物品 63
3.2.1 效用函数中的货币 64
3.2 货币纳入个人效用函数 64
3.2.2 间接效用函数中的货币 65
3.3 价格的不同概念 67
3.5.1 推导供求函数 68
3.5 个人对货币和其他商品的供求 68
3.4 货币的使用者成本 68
3.5.2 价格水平 69
3.5.4 相对价格和计价标准 70
3.5.3 供求函数的零阶齐次性 70
3.6.1 生产函数中的货币 71
3.6 企业的货币和其他物品的供求函数 71
3.6.2 间接生产函数中的货币 72
3.6.3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73
3.6.4 企业的货币和其他物品的供求函数 74
3.7 经济中货币和其他物品的总供求函数 75
3.9 经济的一般均衡 76
3.8 名义余额和实际余额的供给 76
3.9.1 初始禀赋在一般均衡分析中的作用 77
3.9.3 债券市场和利率 78
3.9.2 实际余额效应 78
3.10.2 货币超中性 79
3.10.1 货币中性 79
3.10 货币中性和超中性 79
3.10.3 偏离货币中性和超中性的几个原因 80
3.11 实物部门和货币部门的二分法 82
3.11.1 实物部门与货币部门的强二分法和独立性 83
3.11.3 强二分法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决定 84
3.11.2 强二分法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84
3.12 简化宏观经济分析的货币总需求函数 85
3.11.5 实际余额效应和对强二分法的总体评价 85
3.11.4 强二分法和价格水平的不确定性 85
3.12.1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86
3.12.3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87
3.12.2 生命周期货币需求函数 87
3.13 结语 88
3.14 主要结论 89
第3篇 货币需求 95
第4章 货币的交易需求 97
4.1 货币交易需求的基本存货分析 98
4.2 交易余额需求的一些特例 101
4.3 通货需求与活期存款需求 102
4.5 多分号企业的有效资金管理 103
4.4 规模经济和收入分配 103
4.6 货币需求和活期存款的利息支付 104
4.7 技术创新与通货需求、活期存款需求和储蓄存款需求 105
4.9 即将发生的金融创新 106
4.8 活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106
4.10 结语 107
4.11 主要结论 109
第5章 资产组合选择与货币的投机需求 111
5.1 概率、均值和方差 113
5.2.1 假说1:预期财富最大化 114
5.2 财富最大化与预期效用最大化 114
5.3 风险偏好、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 115
5.2.2 假说2:预期效用假说 115
5.3.1 风险规避者的无差异曲线 116
5.4 资产组合选择的预期效用假说 117
5.5.1 资产组合的期望值和标准差 118
5.5 有效机会曲线 118
5.5.3 风险资产的机会曲线 119
5.5.2 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机会曲线 119
5.5.4 有效机会曲线 122
5.5.5 最优选择 124
5.6 托宾对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需求分析 125
5.7.1 预期效用假说和风险厌恶的测度 129
5.7 预期效用假说和效用函数的特殊形式 129
5.7.2 不变的绝对风险厌恶(CARA) 130
5.7.3 不变的相对风险厌恶(CRRA) 132
5.7.4 二次效用函数 133
5.8 货币需求函数的易变性 134
5.10 结语 135
5.9 重要提示:在现代经济中投机性余额的需求是正数吗? 135
5.11 主要结论 136
第6章 货币的预防需求和缓冲存货需求 141
6.1 交易需求模型扩展到预防需求 143
6.2 透支情况下货币的预防需求 146
6.3 无透支情况下货币的预防需求 148
6.4 缓冲存货模型 149
6.5.1 阿克洛夫和米尔本的规则模型 151
6.5 缓冲存货规则模型 151
6.5.2 米勒和奥尔的规则模型 153
6.6.1 卡思伯森和泰勒的平稳模型 156
6.6 缓冲存货平稳或目标模型 156
6.6.2 坎尼艾宁和塔卡(1986)的平稳模型 157
6.7 结语 160
6.8 主要结论 161
第7章 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 165
7.1 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永久性收入或预期收入 166
7.1.2 预期收入作为尺度变量 167
7.1.1 永久性收入作为尺度变量 167
7.2.1 理性预期理论 168
7.2 理性预期 168
7.2.2 理性预期:问题和近似 172
7.3 推导永久性收入的适应性预期(几何分布滞后) 173
7.3.2 适应性预期作为误差学习模型 174
7.3.1 评价适应性预期方法的有效性 174
7.5.1 一阶部分调整模型 175
7.5 调整滞后与改变货币余额的成本 175
7.4 回归预期和外推预期 175
7.5.2 二阶部分调整模型 176
7.6 一阶部分调整模型下的货币需求 177
7.5.4 评估部分调整模型的有效性 177
7.5.3 误差反馈模型 177
7.7 一阶部分调整模型下的货币需求与永久性收入的适应性预期 178
7.8 一般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179
7.9 买主当心:估计货币需求时常见的经济计量差错 180
7.9.1 回顾货币需求函数的理论含义 181
7.9.3 货币和债券的资产组合需求函数的估计限制 182
7.9.2 单一方程估计和联立方程估计 182
7.9.4 货币需求函数的潜在易变性 183
7.9.6 识别问题 184
7.9.5 平稳性 184
7.10 货币需求函数的函数形式 185
7.9.8 序列相关 185
7.9.7 多重共线性 185
7.12 主要结论 187
7.11 结语 187
第8章 货币总量 191
8.1 货币的恰当定义:理论考察 193
8.3 弱可分性 194
8.2 货币作为名义国民收入的解释变量 194
8.4 简单相加货币总量 197
8.5 可变替代弹性和准货币 198
8.6 使用者成本 201
8.7 指数理论和迪维西亚总量 202
8.8.2 货币总量、政策工具和目标的可控性 204
8.8.1 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204
8.8 货币总量的判别 204
8.8.3 从货币到收入的因果关系 205
8.8.4 经济指标的信息含量 206
8.8.6 比较迪维西亚总量和简单相加总量的证据 207
8.8.5 圣路易斯货币主义方程 207
8.9 结语 209
8.10 主要结论 210
附录:迪维西亚总量 211
第9章 货币需求函数:经验研究结果 219
9.1 收入和(或)财富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220
9.2 货币需求函数中的相关利率 221
9.4 货币需求与预期通货膨胀率 222
9.3 流动性陷阱 222
9.5 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动 223
9.6.1 通货替代理论 224
9.6 汇率变动和货币需求函数中的通货替代 224
9.6.2 估计方法和问题 225
9.7 货币需求估计的简要历史回顾 227
9.6.3 通货替代的经验结果 227
9.7.2 利率弹性 229
9.7.1 收入弹性 229
9.7.5 流通速度 230
9.7.4 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动 230
9.7.3 M1的收入弹性和M2的收入弹性 230
9.8.1 非稳态 231
9.8 单位根、协整和误差校正技术概要 231
9.8.3 协整简介 232
9.8.2 单位根检验 232
9.8.4 误差校正模型 234
9.9 货币需求函数的一些协整研究 235
9.10 货币需求缓冲存货模型的经验研究 236
9.11 结语 241
9.12 主要结论 243
第4篇 货币供给和中央银行 249
第10章 货币供给过程 251
10.1 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 252
10.2 公众的通货需求 253
10.3 商业银行:准备金需求 255
10.3.1 自由准备金假说 256
10.3.2 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 257
10.4.1 基本活期存款方程 258
10.4 货币供给的机械论:货币供给恒等式 258
10.3.3 银行准备金的需求函数 258
10.4.2 普通货币供给方程 259
10.4.3 比较复杂的货币供给方程 260
10.4.4 更加复杂的货币供给方程 261
10.5 货币供给的行为理论 262
10.6 一般货币供给函数及其经验估计 263
10.7 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 264
10.8 货币供给的协整和误差校正模型 266
10.7.2 比较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弹性 266
10.7.1 货币供给函数中的滞后 266
10.9 结语 267
10.10 主要结论 268
第11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准则 272
11.1 历史上中央银行的目标 273
11.1.3 英格兰银行的演变和英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274
11.1.2 加拿大银行的原始授权 274
11.1.1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原始授权 274
11.1.4 欠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其他授权 275
11.2.1 多重目标传统及其演变 276
11.2 中央银行的目标演变 276
11.2.2 经济理论的修正及其对目标的限制 277
11.2.4 加拿大银行的目标演变 278
11.2.3 英国货币当局的目标演变 278
11.2.6 美国近期货币政策目标格局 279
11.2.5 新西兰的价格稳定目标试验 279
11.3 目标的层次 280
11.2.7 为什么只强调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目标? 280
11.4.1 公开市场操作 281
11.4 货币政策的工具或手段 281
11.4.2 法定准备金 283
11.4.3 贴现率/银行利率 284
11.4.4 道德规劝 286
11.5.1 支持私人货币竞争供给的理由 287
11.5 竞争性货币供给与金融部门的效率和竞争 287
11.4.5 选择性控制 287
11.5.2 支持管制货币供给的理由 288
11.5.3 为了货币政策而管制银行 289
11.6 管制利率和经济运行 290
11.7 相对于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银行管制 291
11.8 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准则 293
11.9 英国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和准则 294
11.10 加拿大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准则 296
11.11 欧洲中央银行系统和欧洲中央银行 297
11.12 货币委员会 298
11.13 结语 299
11.14 主要结论 300
第12章 中央银行:政策的目标、冲突、独立性和时间一致性 305
12.1 货币政策的准则 306
12.2 政策的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准则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实施的难点 307
12.3.1 货币政策的常见目标 308
12.3 货币政策的目标 308
12.3.2 货币总量和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理论分析 309
12.3.3 总需求和价格稳定作为目标的理论分析 311
12.4.2 基础货币或银行准备金作为目标 314
12.4.1 货币总量作为目标 314
12.4 货币总量和准备金总量作为目标 314
12.4.3 货币(包括准备金)总量作为目标的问题 315
12.5.1 用利率管理经济的问题 316
12.5 利率作为目标 316
12.5.2 以利率为目标和以货币供给为目标的总体比较 317
12.6 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率作为目标 318
12.7 名义国民收入作为目标 319
12.9 多重目标间的选择 321
12.8 以产出偏离充分就业为目标 321
12.9.2 在菲利普斯曲线替换中选择最佳目标值 322
12.9.1 在通货膨胀和失业间做出选择 322
12.9.3 经济中存在替换时目标选择的一般性分析 323
12.9.5 估计决策者在多重目标间进行取舍的方法 324
12.9.4 在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下的选择 324
12.10 决策者之间的冲突:理论分析 325
12.11.1 美国的例子 327
12.11 决策者之间的冲突:经验说明 327
12.11.2 加拿大的例子 328
12.11.3 英国的冲突 329
12.12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330
12.12.2 中央银行在实践中的独立性 331
12.12.1 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弥补财政赤字和中央银行独立性 331
12.13 时间一致性政策与相机抉择政策以及政策规则 332
12.13.1 关于时间一致性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的一些说明 334
12.13.3 反馈政策 335
12.13.2 时间一致性政策结论的前提条件 335
12.13.5 经济的短期限制和长期限制的区别 336
12.13.4 政策规则 336
12.14 货币政策的信誉 337
12.14.1 信誉和抑制通货膨胀的成本 338
12.14.3 信誉、渐进法政策与突然法政策 339
12.14.2 信誉问题的来源 339
12.14.4 信誉的收益 340
12.14.5 供给冲击和理性预期下的信誉分析 341
12.15 结语 344
12.16 主要结论 346
第5篇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 351
第13章 宏观经济学中的古典范式:新古典和古典模型 353
13.1 古典范武的沿革 355
13.2 短期宏观经济模型的界限 356
13.3 宏观经济模型中短期的界定 358
13.4.1 商品市场的均衡 359
13.4 商品部门 359
13.4.2 商品市场的行为函数 360
13.4.4 商品市场(局部)乘数 361
13.4.3 IS关系 361
13.5 货币部门 362
13.4.5 IS曲线 362
13.6 商品部门和货币部门综合在一起:商品的总需求 364
13.7.1 生产函数 365
13.7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供给方面 365
13.7.2 劳动市场 366
13.7.4 新古典模型对产出和就业的图形分析 367
13.7.3 就业和产出的均衡水平 367
13.8 一般均衡:总供求分析 368
13.7.5 充分就业均衡对总需求影响产出和就业的含义 368
13.8.2 总供求曲线 369
13.8.1 需求—供给分析 369
13.9.1 需求变动 370
13.9 比较静态政策效应 370
13.8.3 均衡产出和价格 370
13.9.2 供给变动 371
13.10 新古典模型的叠代结构 372
13.10.1 政策含义:财政货币政策在改变产出和就业中的无效性 373
13.10.3 自然失业率 374
13.10.2 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 374
13.11 新古典模型的比较静态:图解 375
13.10.4 现实失业率 375
13.11.1 扩张性货币政策 376
13.11.2 扩张性财政政策 377
13.12.2 流动性陷阱 378
13.12.1 LM曲线的古典(数量论)区间 378
13.12 IS—LM分析的特例与新古典—凯恩斯主义综合 378
13.13 新古典模型的瓦尔拉斯均衡的四个基本假定 379
13.12.3 总需求的新古典—凯恩斯主义综合 379
13.14.1 庇古效应和实际余额效应 380
13.14 新古典模型中的非均衡和货币的非中性 380
13.14.2 新古典模型的非均衡分析 381
13.14.4 新古典模型非均衡中的乘数 383
13.14.3 非均衡、弹性价格和工资与缺乏瞬时协调机制 383
13.14.5 新古典模型非均衡中的货币非中性 384
13.15 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前人的思想 385
13.16 古典和新古典传统、经济自由主义与自由放任 386
13.17 李嘉图等价与古典正统观念的复归 388
13.18.1 传统(或前凯恩斯)古典模型 391
13.18 定义和划分古典范式模型 391
13.18.3 现代古典模型和新的古典模型 392
13.18.2 新古典模型 392
13.19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货币主义 393
13.20 结语 396
附录:李嘉图等价命题和公债的累积 397
13.21 主要结论 397
第14章 短期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和新凯恩斯方法 404
14.1.1 生产就业部门:名义工资假说 407
14.1 凯恩斯模型Ⅰ:名义工资模型 407
14.1.2 一个例子:名义工资和劳动供给函数下的工资和就业 408
14.1.3 图解:名义工资劳动供给函数下的产出和就业 409
14.1.4 名义工资假定下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410
14.1.5 包含名义工资劳动供给函数的IS—LM模型分析 412
14.1.6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 413
14.2.1 菲利普斯曲线 414
14.2 凯恩斯模型Ⅱ:包含菲利普斯曲线的凯恩斯模型 414
14.1.7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 414
14.2.2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415
14.3 凯恩斯模型Ⅲ:劳动市场没有出清的凯恩斯模型 416
14.4 凯恩斯模型Ⅳ:数量约束型分析 417
14.4.1 总需求下降后的动态分析 418
14.4.2 比较凯恩斯模型和新古典模型对需求不足的分析 419
14.4.3 需求不足、工资和价格刚性以及理性行为 420
14.4.4 现代古典(均衡新古典)模型和凯恩斯模型的区别 422
14.4.6 凯恩斯主义需求不足经济中的最优货币政策 423
14.4.5 新古典模型非均衡分析和凯恩斯主义需求不足分析的区别 423
14.5 新凯恩斯经济学 424
14.4.7 经济对需求不足或需求增加反应的不对称性 424
14.5.1 效率工资理论 425
14.5.2 价格黏性 427
14.5.4 新凯恩斯模型的货币政策 429
14.5.3 隐性合同和劳动力储藏 429
14.6 凯恩斯方法和新古典方法中产出和就业的简化方程 430
14.6.2 新古典估计方程 431
14.6.1 凯恩斯主义的简化方程 431
14.7 凯恩斯经济学和李嘉图等价 432
14.6.3 凯恩斯价格方程 432
14.8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433
14.9.1 凯恩斯对工资协议和工资刚性的论述 435
14.9 结语 435
14.9.3 雷昂胡夫德论凯恩斯和凯恩斯经济学 436
14.9.2 IS—LM分析技术 436
14.9.5 总需求下降时动态分析的重要作用 437
14.9.4 托宾论工资和失业 437
14.9.7 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 438
14.9.6 新凯恩斯经济学 438
14.9.8 我们最终该相信什么? 439
14.10 主要结论 440
第15章 宏观经济学中的预期和货币政策 446
15.1 经济学中的风险、不确定性和预期的性质 447
15.2.2 理性预期和凯恩斯主义方法 448
15.2.1 理性预期与古典和新古典主义方法 448
15.2 预期假说 448
15.3.1 在工资合同情况下的产出和就业 449
15.3 预期和劳动市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449
15.2.3 理性预期在古典和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运用的差异 449
15.3.3 附加预期的就业和产出函数 454
15.3.2 弗里德曼供给规则 454
15.3.4 现实失业率与弗里德曼的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 455
15.4 价格预期和商品市场:卢卡斯供给函数 456
15.4.1 卢卡斯供给函数或规则 457
15.5 卢卡斯模型中产出、价格和总需求变化之间的关系 459
15.4.3 比较弗里德曼和卢卡斯的供给函数 459
15.4.2 卢卡斯供给函数的另一种解释 459
15.5.1 不对称信息和系统需求增加对产出的影响 460
15.5.2 卢卡斯模型的失业含义 461
15.5.3 卢卡斯对估计方程作为政策工具的批评 462
15.6.1 把货币供给变化分割成预料到和未预料到两部分的方法 463
15.6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假说检验:基于卢卡斯模型的估计 463
15.6.3 巴罗对卢卡斯模型的检验:对中性和理性预期的联合检验 464
15.6.2 套形卢卡斯模型 464
15.6.4 米什金对卢卡斯模型的检验:把中性从理性预期中分离出来 465
15.7 区分正负货币供给冲击的影响 466
15.8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假说的检验:包含菲利普斯曲线的凯恩斯模型估计 467
15.10 关于货币中性和理性预期经验证据的总结 469
15.9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假说的检验:其他检验方法的结果 469
15.11 结语 470
15.12 主要结论 471
第16章 宏观模型、政策规则和货币中性展望 479
16.1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与简单货币政策规则 480
16.1.2 米尔顿·弗里德曼论货币政策 481
16.1.1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481
16.1.3 现代古典主义和新的古典主义方法的自由放任规则 482
16.2.1 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模型与理性预期 483
16.2 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LSW)模型 483
16.2.2 含静态预期的LSW模型 487
16.2.3 LSW模型的紧形式 488
16.3.2 含静态预期的LSW模型中的卢卡斯批评 489
16.3.1 含理性预期的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模型中的卢卡斯批评 489
16.3 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模型中的卢卡斯批评 489
16.4 伪凯恩斯供给函数的政策无关性和卢卡斯批评 490
16.5 货币政策规则 491
16.5.1 含反馈的凯恩斯主义最优政策规则 492
16.5.2 没有反馈的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政策规则 493
16.6 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 495
16.7 长时滞与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模型 497
16.8 结语 498
16.9 主要结论 502
第17章 瓦尔拉斯法则与各种市场间相互作用 507
17.1 瓦尔拉斯法则 508
17.1.1 推导五种物品经济的瓦尔拉斯法则 509
17.1.3 瓦尔拉斯法则对特定市场的含义 511
17.1.2 在有四种物品的模型中,瓦尔拉斯法则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常见陈述 511
17.2 瓦尔拉斯法则在IS—LM模型中的应用:债券的超额需求 512
17.3 瓦尔拉斯法则与模型中的市场选择 514
17.4.2 瓦尔拉斯法则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效率 515
17.4.1 瓦尔拉斯法则和持续充分就业假设 515
17.4 瓦尔拉斯法则的两个含义 515
17.4.3 瓦尔拉斯法则与财富约束 516
17.5 萨伊定律 517
17.5.2 萨伊定律的强形式:作为恒等式的萨伊定律 518
17.5.1 萨伊定律的弱形式:作为均衡条件的萨伊定律 518
17.5.4 萨伊定律的某些无效性的含义 519
17.5.3 萨伊定律的评价 519
17.6 实物部门与货币部门的二分法 520
17.7 实际余额效应 521
17.8 货币中性和实际余额效应 523
17.10 瓦尔拉斯法则真的是一种法则吗?它何时也许不成立? 524
17.9 财富效应 524
17.10.1 违背瓦尔拉斯法则的两个例证 525
17.10.2 有些市场未出清时对经济主体约束的修正 527
17.10.4 再评价瓦尔拉斯法则 528
17.10.3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纯理论的供求函数 528
17.11.1 克洛尔有效函数 529
17.11 重新表述瓦尔拉斯法则:克洛尔和德雷兹的有效供求函数 529
17.12 结语 530
17.11.2 德雷兹有效函数和瓦尔拉斯法则 530
17.13 主要结论 531
第6篇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 537
第18章 开放经济:汇率和国际收支 539
18.1.1 汇率的三个概念 541
18.1 汇率 541
18.1.2 购买力平价与实际汇率 542
18.2 国际收支 543
18.1.3 固定汇率、弹性汇率和管理汇率 543
18.3 会计意义上的国际收支 545
18.4.2 外汇储备的变化与国际收支 547
18.4.1 外汇的需求与供给 547
18.4 外汇的供求与外汇储备的变化 547
18.5.1 外汇市场 548
18.5 弹性汇率 548
18.5.2 供求弹性 549
18.5.3 净出口的J曲线 550
18.5.4 弹性汇率与固定汇率的理由 551
18.6 购买力平价(PPP) 552
18.8 固定汇率 553
18.7 利率平价(IRP) 553
18.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54
18.10 结语 557
18.11 主要结论 558
第19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 561
19.1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 562
19.1.1 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 563
19.1.2 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 564
19.1.3 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 566
19.1.4 开放经济中的劳动部门和生产函数 568
19.2.1 弹性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 569
19.2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569
19.2.2 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 570
19.3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弹性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571
19.4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572
19.6 充分就业和利率平价情况下小型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 574
19.5 总供给纳入分析 574
19.6.1 固定汇率情况 575
19.7.1 固定汇率情况下的世界通货膨胀率 576
19.7 购买力平价、世界通货膨胀率和各国通货膨胀率的趋同 576
19.6.2 弹性汇率情况 576
19.7.3 弹性汇率和趋同 577
19.7.2 经济集团、固定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趋同 577
19.8.1 固定汇率情况 578
19.8 本国经济失衡与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稳定 578
19.9 固定汇率制度与弹性汇率制度之间的选择 580
19.8.2 本国价格有弹性下的弹性汇率 580
19.10.1 货币方法的基本形式 582
19.10 开放经济的紧型模型:汇率的货币方法(MAER) 582
19.10.2 利率平价下的货币方法 583
19.11 开放经济的紧型模型:多恩布什模型 584
19.10.3 货币方法与作为随机游动的汇率 584
19.11.1 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 585
19.11.2 内生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 590
19.12 购买力平价的经验证据 591
19.11.3 其他模型 591
19.14 结语 593
19.13 利率平价的经验证据 593
19.15 主要结论 594
第7篇 经济中的利率 601
第20章 利率的宏观经济理论 603
20.1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604
20.2.1 流量与存量 605
20.2 利率的可贷资金理论 605
20.2.2 资金流量对利率的决定 606
20.3.1 传统的古典长期利息理论 608
20.3 历史的形成:传统古典的利率可贷资金理论 608
20.2.3 长期与短期的利率决定 608
20.3.2 传统的古典主义短期利息理论 609
20.3.3 大卫·休谟论利率 610
20.3.4 从传统古典到现代古典可贷资金利息论 612
20.4 利率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614
20.5 比较静态分析中利率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 615
20.6 动态分析中利率的流动性偏好与可贷资金理论 617
20.7 IS—LM图中的债券市场 618
20.8 利率动态变化的图解分析 620
20.9 凭直觉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之间做出选择 621
20.10 实际利率的货币中性 622
20.11 名义利率的费雪方程检验 624
20.12 流动性偏好和可贷资金理论的检验 625
20.13 结语 627
20.14 主要结论 628
第21章 利率结构 632
21.1 利率的一些概念 634
21.2.1 收益曲线 635
21.2 利率的期限结构 635
21.2.2 (纯粹)预期假说 636
21.2.3 预期假说的流动性偏好形式 638
21.2.5 习惯性偏好假说 640
21.2.4 市场分割假说 640
21.3 金融资产价格 641
21.2.6 利率期限结构假说对货币政策的含义 641
21.4.1 结构估计法 642
21.4 经验估计和检验 642
21.4.2 收益期限结构估计的简化方法 644
21.5.1 斜率敏感性检验 646
21.5 在固定溢价和理性预期情况下预期假说的检验 646
21.5.2 有效和理性信息使用检验 647
21.6 长期利率的随机游动假说 648
21.7 预期通货膨胀率期限结构的信息量 651
21.8 利率的风险结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652
21.9 结语 655
附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656
21.10 主要结论 656
第8篇 货币的叠代模型 663
第22章 法定货币的叠代模型 665
22.1.1 微观经济行为:个人储蓄与货币需求 668
22.1 基本叠代模型 668
22.1.2 宏观经济分析:价格水平与货币价值 671
22.1.4 价格水平和法定货币价值的不确定性 672
22.1.3 稳定状态 672
22.1.5 货币的竞争发行 673
22.2 包含人口不断增长的基本叠代模型 674
22.3 基本叠代模型中的福利 675
22.4 包含货币供给增加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叠代模型 677
22.5 货币扩张的无效率(货币转让情况) 678
22.7 时间偏好率为正值情况下叠代模型中的货币需求 681
22.6 货币扩张和人口增长情况下价格稳定的无效率 681
22.9 结语 683
22.8 多种法定货币 683
22.10 主要结论 685
第23章 叠代模型:铸币税、债券和法定货币中性 689
23.1 法定货币产生的铸币税及其用途 690
23.1.1 征收铸币税、销毁政府购买的商品情况下的货币价值 691
23.1.2 铸币税作为一种税收工具情况下货币扩张的无效率 692
23.1.3 铸币税变化与货币扩张率 693
23.1.4 货币扩张产生的铸币税与一次总付税 694
23.2.1 货币与债券是完全替代情况下价格水平的决定 695
23.2 法定货币与债券 695
23.2.3 现实经济中货币和债券的不同作用 696
23.2.2 本模型中债券供给变化的无效率 696
23.3.1 商品储存情况下公开市场业务的W-M-M理论 697
23.3 关于公开市场业务的华莱士-莫迪利亚尼-米勒(W-M-M)定理 697
23.3.2 货币—债券叠代模型中公开市场业务的W-M-M定理 699
23.4.1 假设 700
23.4 例证:包含货币、资本和生产的叠代模型 700
23.4.2 价格与货币价值增长率 701
23.4.4 货币和资本的需求同时为正的条件 702
23.4.3 经济中的实际工资和利率 702
23.4.5 经济中的资本与产出 703
23.4.7 包含货币的交易均衡的帕累托解与独立解相比占优 704
23.4.6 线性生产函数下的资本或货币需求 704
23.5 叠代模型中的货币中性和非中性 705
23.6 叠代模型解释了货币经济的主要方面 706
23.6.2 货币与不同收益率债券的同时存在 707
23.6.1 货币的交换(支付)媒介作用 707
23.6.6 包含货币的叠代模型、短期IS—LM模型和经济周期 708
23.6.5 货币、流通速度和支付体系的创新 708
23.6.3 在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持续使用 708
23.6.4 即使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货币扩张也会减少福利吗 708
23.7 结语 709
23.6.7 为叠代模型辩护 709
23.8 主要结论 712
第24章 货币的叠代模型:使之更加现实 715
24.1 T期现金先行货币—债券模型 717
24.1.1 扩展的多时期叠代现金先行货币—债券模型分析 719
24.1.2 扩展的叠代现金先行货币—债券模型中的华莱士-莫迪利亚尼-米勒(W-M-M)定理 722
24.2 包含消费者交易时间和间接MIUF的扩展叠代模型 724
24.2.1 货币间接纳入效用函数的扩展叠代模型 725
24.2.2 一个例证 727
24.3.1 实际余额纳入生产函数的理由 728
24.3 包含间接MIPF的企业扩展叠代模型 728
24.3.2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与货币需求 730
24.3.3 经验证据 731
24.4 包含间接MIUF和MIPF的基本叠代模型 733
24.5 结语 734
24.6 主要结论 735
第9篇 增长理论中的货币和金融机构 739
第25章 没有货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741
25.1 划清宏观经济增长理论的边界 743
25.2 基本的(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 744
25.2.1 储蓄率和劳动力增长率变动的影响 746
25.2.2 上述增长模型的一些含义与经验证据 747
25.2.3 阐示 748
25.3.1 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增的情形 749
25.3 资本边际生产率(MPK)递增情况下的增长理论 749
25.3.2 企业更为一般的生产函数 750
25.3.3 各国间人均产出的趋同和趋异 751
25.4 评价技术进步在基本新古典模型中的重要性 752
25.5 包含外生技术进步的基本新古典增长模型 753
25.5.2 稳定状态增长与外生变化的水平效应 754
25.5.1 人力资本的作用 754
25.6 内生增长理论 755
25.6.2 创新与发明作为技术进步的两种形式 756
25.6.1 新知识的外部性 756
25.6.3 新古典框架下内生技术进步的建模 757
25.7 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 758
25.7.1 正式的内生增长模型 759
25.7.2 内生增长模型中资本的收益与增长率 762
25.8.1 模型A:增长率不同 763
25.8 另一内生增长模型 763
25.9 内生技术进步过程及其负外部性 764
25.8.2 模型B:增长率趋同 764
25.10 内生增长理论的宏观经济政策含义 765
25.11 国际关联性与增长 767
25.12 结语 768
25.13 主要结论 770
第26章 货币增长理论 774
26.1 商品—货币、实际余额和增长理论 777
26.2 可支配收入中的实际法定货币余额与增长 779
26.2.1 稳定状态通货膨胀率 780
26.2.2 模型预测 780
26.3 静态生产函数中的实际法定货币余额 781
26.4 货币包含在静态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中的新古典模型的重新表述 782
26.4.1 货币包含在效用函数和静态生产函数中的稳定状态 782
26.4.2 稳定状态中的实际余额和通货膨胀 783
26.5 货币为何以及如何有助于人均产出及其增长率的提高 784
26.6 货币的使用如何改变用于生产的劳动供给 786
26.7 内部货币和外部货币的区别 786
26.8 增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金融中介 787
26.8.2 实际余额和银行业服务 788
26.8.3 金融部门纳入经济生产中的基本原理 788
26.8.1 银行、其他金融中介和金融发展 788
26.9 货币和金融部门促进增长的重要性:经验证据 791
26.9.1 货币数量、通货膨胀和增长的经验证据 791
26.9.2 金融部门在增长中作用的经验证据:从经济史推断的一些结论 792
26.9.3 金融部门在增长中的作用:近来的经验证据 792
26.10 包含金融部门的简化的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型 793
26.11 投资、金融中介和经济发展 794
26.12 结语 795
26.13 主要结论 797
词汇表 802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经济侵略与中国》高尔松,高尔柏 1925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环境启动经济》张继亮 2019
- 《微观经济学》(美)罗伯特·S. 平狄克,(美)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 2019
- 《“知识新探索”百科丛书 经济学的世界 全彩版》(英)泰吉万·帕丁格 2019
- 《海河干流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于航白景峰,张春意 2019
-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规制政策问题研究》冯卓著 2019
- 《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蔡昉主编 2019
- 《克里蒙奇钢琴教程》(美)吴菀夷,(加)陈若心编著 2019
- 《空气动力学 7 飘浮的秘密》(加)克里斯·费里著 2019
- 《弗里达·卡罗》(加)苏珊娜·巴贝扎特著;朱一凡,玩静雯,李梦幻译 2020
- 《快乐的陷阱》(加)兰迪·帕特森(RandyJ.Paterson) 2019
- 《克里蒙奇钢琴教程 第2册》(美)吴菀夷,(加)陈若心编著 2019
- 《弗利克家族》(德)托马斯·拉姆什著 2018
- 《铁型覆砂铸造及其应用》黄列群,潘东杰,沈永华 2019
- 《中国名记者系列丛书 中国名记者 第9卷》柳斌杰,李东东 2019
- 《因为天空曾经真实》(加)衣田·拉朗德(Etienne Lalonde)著 2018
- 《为什么迈克尔要穿白袜子》张彦翔,周连杰责编;李力丰译者;(日)野吕英四郎 2020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