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武侠电影史
中国武侠电影史

中国武侠电影史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磊磊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3926392
  • 页数:391 页
图书介绍:中国电影走过了百年历史,但是,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走上类型化道路的成熟片种则非武侠电影莫属。本书从理论及史料两个方面阐述了武侠电影的发展历史。
《中国武侠电影史》目录

前言: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的叙事策略 1

上篇: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历程 23

第一章 源流 25

一、乱世豪侠 27

二、江湖义士 31

三、绿林好汉 34

第二章 初创(1920—1927) 39

一、影戏一体武舞同台 41

二、推进舞台空间与银幕空间的历史性“叠画” 44

第三章 形成(1928—1931) 49

一、武侠电影的第一次创作浪潮 51

二、中国第一代导演的武侠梦 54

三、中国武侠电影的社会成因 57

四、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取向 59

第四章 动荡(1932—1949) 63

一、孤岛剑影 65

二、港岛侠风 68

第五章 分流(1950—1980) 71

一、传奇与革命、豪侠与英雄的历史切换 73

二、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二次创作浪潮 75

三、香港动作导演的历史性演进 78

四、张彻:倾心尽力“阳刚电影” 84

五、胡金铨:豪情热血写江湖 89

六、袁和平:谐趣喜剧融会侠义动作 93

七、成龙:倾注电影精神的动作奇观 97

八、徐克:涉猎古今 出入江湖 102

第六章 复兴(1981—1989) 107

一、电影语境的变迁与武侠动作电影的先声 109

二、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三次创作浪潮 112

三、中国武术对抗西方拳击 115

四、浪峰间的低谷 118

五、“缝合”社会主题与道德主题 122

六、凸显电影的娱乐功能 127

七、第四代导演武侠电影的“历史时段” 130

第七章 繁荣(1990—1999) 133

一、归隐情结 135

二、何平:苍凉古镇上的血光 137

三、刀剑武侠风云再起 140

四、中国武侠电影的第四次创作浪潮 142

五、武侠系列片重现影坛 148

六、内地动作导演的发展 153

七、塞夫、麦丽丝的“马上动作片” 157

八、影史奇迹:百变英雄黄飞鸿 161

九、武侠电影的“两分天下” 165

十、刘家良:“功夫片最正统的继承人” 169

十一、低潮中的英雄传奇 171

第八章 汇聚(2000—2003) 175

一、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五次创作浪潮 177

二、李安:剑与心的双重本文 179

三、数码技术开创武侠电影新样式 182

四、吴宇森:武侠电影的原罪与赎罪 184

五、市场《英雄》 黑色武侠 188

六、程小东演绎飘逸武舞 193

七、主流武侠电影的“流行款式” 195

第九章 武舞天地——中国武侠电影的“经典场景” 201

一、盘肠大战 203

二、竹林大战 206

三、飞檐走壁 209

四、凌波微步 211

五、剑光斗法 213

六、客栈大战 215

七、舞狮大战 219

八、擂台比武 221

九、英雄取义 223

十、双雄对决 225

第十章 “暴雨剪辑”——中国武侠电影的剪辑技巧 229

一、疾风暴雨般的影像空间 231

二、“一秒定乾坤”的镜头时间 234

第十一章 武舞争锋——中国武侠电影的“演变形式” 239

一、技击动作与心理动作的“平行移动” 241

二、武打动作与主旋律的“交叉剪辑” 244

第十二章 武舞伦理——中国武侠电影的宗教意识 249

一、推进叙事的“第三种力量” 251

二、佛家伦理与认同逻辑 254

三、皈依宗教的“出世情结” 256

四、世俗伦理与宗教伦理 259

下篇:中国武侠电影作者口述史 261

第十三章 电影的“连锁式创作”与谐趣武侠——袁和平访谈 263

第十四章 在钢丝上跳舞——程小东访谈 267

第十五章 写时代风情铸丹心侠骨——张鑫炎访谈 277

第十六章 大漠言志长河抒情——何平访谈 285

第十七章 “马上动作片”:民族风格与类型电影的重合——塞夫、麦丽丝访谈 297

第十八章 武术的最高境界是用心杀人——张华勋访谈 305

第十九章 中国武舞不是“舞武”——孙沙访谈 317

第二十章 武侠精神是一种人生观——于承惠访谈 325

第二十一章 内地武侠电影首席动作导演——赵箭访谈 333

第二十二章 最难演的是动作喜剧——元彪访谈 351

第二十三章 最好的永远是下一部——于荣光访谈 361

第二十四章 一生立志突破自我——计春华访谈 371

第二十五章 拒绝当“第二”——吴京访谈 381

后记 389

主要参考文献 39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