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人口五十年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路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0799492
- 页数:691 页
目录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人口学科学体系 1
一、人口学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二、本书人口学科学体系结构 8
第二节 中国人口转变 23
一、人口转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3
二、20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转变的起始时间 28
三、50~6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的前期阶段 37
四、70~9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的深入阶段 38
五、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转变的后期阶段 41
一、新中国人口问题与中国历史人口 47
第三节 新中国人口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47
二、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中国人口问题 50
三、“左”倾错误与中国人口发展 54
四、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 60
五、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63
六、中国人口现代化问题 67
第二章 人口规模 72
第一节 50年代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73
一、人口总数从估计值到准确结果 73
二、令人堪忧的人口压力 75
三、50年代人口增长的趋势 76
四、关于中国人口规模的争论 78
第二节 60年代人口规模增长大起大落 83
一、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规模总量减少 83
二、人口增长的补偿性回升 85
三、1964年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及比较 87
四、“文化大革命”中人口规模的再度急剧膨胀 91
五、人口规模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压力 92
第三节 70年代人口规模增长由快向慢转变 94
一、全面开展计划生育 94
二、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人口净增量逐年下降 96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97
四、人口增长变化的解释 98
第四节 80年代人口增长的波动与反复 101
一、“控制人口规模”急刹车的社会效应 102
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 103
三、控制人口增长过程中的曲折 106
一、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 110
第五节 90年代人口规模的惯性增长和人口内在增长趋势 110
二、人口规模由实质性增长转变为惯性增长 111
三、对90年代中国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量的估计与修正 114
四、2000年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规模的统计结果 116
五、中国人口增长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 117
六、中国人口规模控制的成本与代价 118
历史的结论 120
第三章 妇女生育水平 124
第一节 生育水平的转变 131
一、50年代和60年代的高生育水平时期 134
二、70年代的生育水平下降时期 138
三、80年代的生育水平徘徊时期 140
四、90年代的低生育水平时期 143
五、稳定当前的低生育水平任重道远 147
第二节 生育模式的演变 149
第三节 妇女生育水平的转变特点 155
一、迅速转变性 156
二、控制干预性 158
三、不彻底性 159
四、不稳定性 160
五、不平衡性 161
第四节 妇女生育转变的原因 163
历史的结论 168
第四章 人口死亡水平 174
第一节 旧中国的人口死亡状况 174
一、粗死亡率 175
二、平均预期寿命 176
三、婴儿死亡率 178
四、死亡原因 179
第二节 50年来的人口死亡变动 182
一、死亡率迅速下降期(1949~1957年) 184
二、死亡率变化的反复期(1958~1965年) 185
三、死亡率的稳定下降期(1966~1981年) 188
四、迈入人口低死亡率时期(1982~2000年) 192
第三节 城乡人口死亡率及其变动 194
一、城镇人口死亡率 194
二、农村人口死亡率 197
第四节 地区人口死亡率及其变动 198
一、东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 199
二、中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 200
三、西部地区的人口死亡率 201
四、关于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别 203
第五节 各民族人口死亡率 204
一、各民族人口死亡率及其变动 205
二、各民族人口预期寿命及其变动 207
历史的结论 213
第五章 人口身体健康素质 216
第一节 人口生长发育水平 216
一、形态发育的动态变化 217
二、生理机能发育的动态变化 226
三、运动素质的动态变化 228
四、人口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 228
第二节 人口寿命 232
一、预期寿命的动态变化 232
二、去死因寿命的动态变化 240
三、寿命表死亡概率及生存人数的动态变化 242
第三节 婴幼儿死亡率 244
一、婴幼儿死亡率总体变化 245
二、婴幼儿死亡的分布差别 248
三、婴幼儿死亡原因 262
四、挑战与展望 264
第四节 人口粗死亡率 265
一、人口粗死亡率 266
二、死因构成和顺位 268
三、死因别死亡率 273
四、潜在寿命损失率 277
第五节 疾病与残疾 280
一、发病与患病 280
二、残疾现患率和残疾构成 287
一、政策与体制 290
第六节 身体健康素质影响因素 290
二、经济水平和卫生投入 291
三、生态环境 292
四、遗传因素 292
五、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 293
历史的结论 294
第六章 人口教育科技素质 296
第一节 初显成效时期(1949~1965年) 297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17年教育科技事业的调整和发展 297
二、扫盲工作的显著成效 301
三、受教育人口的迅速增加 305
四、科学技术队伍的发展壮大 314
一、教育科技事业遭受的严重冲击 317
第二节 遭受挫折时期(1966~1976年) 317
二、一代新文盲产生 320
三、受教育人口质量下降 320
第三节 稳步提高时期(1977~2000年) 325
一、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春天 325
二、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 328
三、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大幅度提高 332
四、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队伍 353
历史的结论 358
第七章 人口性别结构 363
第一节 人口性别结构变动中的常用指标概念 36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时的人口性别结构状况 371
第三节 50~6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76
第四节 7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78
第五节 8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86
第六节 90年代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96
历史的结论 408
第八章 人口年龄结构 412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的总体变迁 412
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412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414
三、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的变化 41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口年龄结构 417
第三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420
第四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426
第五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430
第六节 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年龄结构 435
历史的结论……………………………………………………(441 )第九章 人口地理分布 444
一、人口分布变动的基本态势及主要影响因素 44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促成活跃的人口再分布(1949~1958年) 445
二、人口分布变动较突出的代表性省区 451
三、人口分布变动的社会经济效益 454
第二节 经济困难时期人口分布不正常的波动(1959~1961年) 456
一、暂时经济困难对不同地区经济形势的影响 456
二、经济困难对不同地区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459
三、三年困难时期,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465
第三节 政策因素促使人口分布重心移向内地边疆(1962~1978年) 467
一、中国人口自然变动的地区差异有所扩大 467
二、人口迁移加快了内地边疆的人口发展速度 471
三、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及其评价 474
第四节 新时期人口地理分布的新格局(1979~2000年) 480
一、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深刻变化 480
二、人口分布格局变动的主要特点 484
三、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分析 492
历史的结论 495
第十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508
一、本章的有关概念及重点考察、研究的对象 509
二、本章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 511
第一节 人口可自由迁移,以农村人口迁移为主(1949~1957年) 513
一、恢复时期(1949~1952年)的人口迁移 513
二、“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的人口迁移 518
第二节 人口迁移潮起、潮落(1958~1965年) 525
一、“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的人口迁移 526
二、“二五”计划后半期和调整期(1961~1965年)的人口迁移 530
第三节 非经济性迁移构成人口迁移主流(1966~1977年) 539
一、以经济建设为目的的人口迁移 540
二、上山下乡人口迁移 542
第四节 “民工潮”、“出国潮”蓬勃兴起(1978~2000年) 551
一、人口迁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 552
二、农村人口的非户籍乡—城迁移始终为迁移主流 557
三、迁移原因及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 560
四、人口迁移流动的城乡—区域模式出现新的变化 563
五、工程移民与“出国潮” 567
历史的结论 573
第十一章 人口城市化 581
第一节 平稳城市化时期(1949~1957年) 582
一、政治经济形势 582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584
第二节 城市化虚涨与挫折时期(1958~1965年) 590
一、政治经济形势 590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592
第三节 城市化停滞时期(1966~1977年) 598
一、政治经济形势 598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600
第四节 加速城市化时期(1978~1992年) 605
一、政治经济形势 605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608
第五节 高速城市化时期(1993~2000年) 616
一、政治经济形势 616
二、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618
历史的结论 625
第十二章 婚姻人口 635
第一节 结婚 635
一、结婚率 635
二、初婚 641
三、再婚 649
第二节 未婚和终身不婚 653
一、未婚 653
二、终身不婚 659
第三节 离婚 662
一、粗离婚率 662
二、离婚人口基本特征 669
第四节 丧偶 673
一、丧偶率 673
二、丧偶人口基本特征 675
第五节 夫妻年龄差及婚姻挤压 680
一、夫妻年龄差 680
二、婚姻挤压 685
历史的结论 687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莼江曲谱 1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