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
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

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却 尔(Juhl,P.D.)著;吴启之,顾洪洁译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3908289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
《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目录

目录 1

译者前言 1

序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1.问题的性质 1

2.分析文学解释概念的必要性 7

3.我所维护的观点 8

第二章 E·D·赫希的理论 12

1.赫希的论点 12

2.作者的意图是唯一的真正的鉴别标准吗? 15

3.作者的意图是一种随意性标准吗? 18

4.意义与意味:对于解释分歧的解释 21

5.意义和意味: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26

6.赫希的主张: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会改变 30

7.结论 35

第三章 作者意图的证据与作品的意义是否无关 37

1.引言 37

2.反意图论 40

3.讲话者陈述自己的意图能否使其讲过的话的意义更明确? 43

4.句子——意义与表达——意义 45

5.暗示 48

6.反讽 52

第四章 求助于本文:我们求助的是什么? 55

1.引言 55

2.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55

3.本文特点的解释和说明 58

4.在说明本文特点时作者的意图所起的作用 61

5.是否需要说明本文特点 63

6.复杂性标准 67

7.对偶然产生的本文的解释:它能否成为一个整体 68

8.结论 71

第五章 语言环境和语言规则 75

1.某种表达的语境与其意义的关系是什么决定的? 75

2.说话者的思想、个性及其对语言的理解 79

3.说话者与作者 84

4.能否根据语言规则排除某种解释? 88

5.结论 94

第六章 批评实践中的美学论据及其他 95

1.美学论据 95

1.1 作为意图证据的美学理由 96

1.2 美学理由与意图证据 101

1.3 美学理由是决定因素吗? 105

2.意图和认识:作者能表达多少? 107

2.1 本文细节的意义是无意中形成的吗? 108

2.2 计划和意图 111

2.3 作者的态度与本文的联系 113

2.4 《失乐园》和本文—作为—羊皮纸的理论 116

3.对作者自述意图的否定 118

4.作者能在本文中表达他想表达的任何意思吗? 121

5.结论 126

第七章 生活、文学及暗含的作者:(虚构的)文学作品能否提出真实的主张? 130

1.问题的提出 130

2.暗含的作者和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131

3.暗含的作者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135

4.主张与暗含的作者 139

5.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是谁表达了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主张? 142

5.1 燕卜逊论豪斯曼 143

5.2 克兰论斯威夫特 149

5.3 布思论菲尔丁及其他 153

6.对作者在作品中表达思想的假定 158

7.为什么假定文学作品有一个暗含的作者 161

8.结论 166

1.引言 167

第八章 文学作品是否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解释 167

2.意义的多样性与解释的矛盾性 169

3.合理的理解与批评的选择 173

4.批评的分歧与可接受的理解 177

5.相似段落 182

6.诗与思想的表达:卡勒的基本规则 186

7.文学作品的生命力 190

8.文学作品的无限性 192

9.为什么大多数文学作品会有多种解释? 197

10.结论 202

1.引言 204

附录 关于理解的学说和文学解释的客观性 204

2.索迪的理解观及其在验证解释主张中所起的作用 206

3.不做循环论证能否确定某一事实是某种解释的证据?探讨确定性的“解释循环”理论 212

3.1 早期读本的意义能否成为后期读本的意义的客观证据? 213

3.2 其他段落能否在客观上证实或否定对一给定段落的解释? 220

3.3 关于荷尔德林《和平的节日》第一节的争论:索迪对拜斯纳尔的反驳 227

4.作品的意义与作者的意图之间的概念联系 236

5.对作为文学作品的解释证据的各种事实的解释 242

6.结束语 2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