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宋朝诸臣奏议  下
宋朝诸臣奏议  下

宋朝诸臣奏议 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4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赵汝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2523535
  • 页数:177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床上巨星赵合德下一篇:阅读城市
《宋朝诸臣奏议 下》目录
标签:奏议

第一卷 1

君道门 1

君道一 1

上仁宗论人君之大德有三&司马光 1

上仁宗论致治之道有三&司马光 2

上仁宗五规&司马光 3

上神宗论人君修心治国之要三&司马光 8

上神宗五事&刘述 8

第二卷 11

君道门 11

君道二 11

上神宗论要务十事&钱顗 11

上神宗论人主不当为血气所变&孙觉 13

上神宗论求治不可太急&范纯仁 14

上神宗论人君在知道得贤务修法度&陈襄 15

上神宗论王霸之辨在审其初&程颢 17

上神宗论修身配天始于至诚无息&李常 18

上神宗论五帝亲事之说&文彦博 19

上神宗论人君在至诚至仁&吕公著 20

上哲宗论人君修心治国之要三&司马光 21

第三卷 23

君道门 23

君道三 23

上哲宗论修德为治之要十事&吕公著 23

上宣仁皇后论治道在审识人情&韩维 27

上哲宗论为君难四事&王岩叟 28

上哲宗论治道贵清静俭约&王岩叟 28

上宣仁皇后论治性之道&傅尧俞 28

上哲宗论君道在立己知人&曾肇 29

上哲宗论洪范三德&王岩叟 31

上宣仁皇后乞先正君心&范祖禹 32

上哲宗论王道六事&苏轼 33

上哲宗论四者归心之道&梁焘 33

第四卷 36

君道门 36

君道四 36

上徽宗论人君之要道三&李朴 36

上徽宗论豫戒六事&陈次升 38

上钦宗论致太平在得民心&陈公辅 42

上钦宗论君道本于明&胡安国 43

第五卷 44

君道门 44

帝学上 44

上神宗论人主有高世之资求治之意在成之以学&孙觉 44

上神宗论诚明之学&陈襄 45

上神宗论君道之大在稽古正学&程颢 45

上哲宗论学本于正心&范祖禹 46

上哲宗论进学之时不可失&梁焘 47

上宣仁皇后论皇帝进学之时&梁焘 48

上哲宗论人主尽道在修身修身在正学&彭汝砺 49

上哲宗论黄帝尧舜养生禔身之道&范百禄 50

上徽宗论帝王为学之本&邹浩 50

上徽宗论治天下在好学广问&上官均 51

上钦宗论圣学以正心为要&胡安国 52

第六卷 53

君道门 53

帝学中 阅经史 53

上真宗进经史子集要语&田锡 53

上哲宗进无逸图&文彦博 54

上哲宗乞置无逸孝经图&范祖禹 54

上哲宗乞诏儒臣讨论唐故事以备圣览&苏颂 55

上哲宗进经书要言以备圣览&范祖禹 55

上哲宗乞常观图史&范祖禹 56

上哲宗乞进读陆贽奏议&苏轼 56

上徽宗乞观正观政要陆贽奏议&曾肇 57

上徽宗乞读资治通鉴&陈瓘 58

上徽宗乞观无逸及汉文宣唐太宗事&陈瓘 58

上徽宗论宣取画图&陈师锡 59

第七卷 60

君道门 60

帝学下 亲儒生 60

上神宗乞择经术耆艾之士以备顾问&钱勰 60

上哲宗论人主学问在择人&彭汝砺 60

上哲宗论人主务学在亲师友&彭汝砺 61

上哲宗乞召讲官询访以进圣学&朱光庭 61

上哲宗乞选端良博古之士以参讽议&曾肇 62

第八卷 64

君道门 64

政体 64

上太宗乞体貌大臣简略细务&张观 64

上仁宗论治必有为而後无为&文彦博 65

上仁宗论不宜下行有司事&范镇 66

上英宗论政要在择人赏善罚恶&司马光 66

上神宗论人君之职不当详察细务&司马光 67

上神宗论所急者近效所勤者小数&孙觉 67

上神宗论亲决庶政&范纯仁 68

上神宗论体要&司马光 69

上哲宗论宽猛二道&上官均 73

上哲宗论圣人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苏轼 73

上徽宗乞通下情防太察&江公望 75

第九卷 76

君道门 76

慈孝上 76

上英宗论谨始数事&司马光 76

上英宗论两宫当相恃为安&司马光 77

上慈圣皇后乞益加慈爱&司马光 78

上英宗乞益致孝谨&司马光 79

上英宗乞上奉慈闱以全孝德&吕诲 80

上慈圣皇后乞调治圣躬建立储副&吕诲 81

上英宗乞奉养始终如礼&司马光 82

上英宗乞谨奉养勤听断&司马光 83

上英宗乞谨奉养勤听断系第二状&司马光 84

上英宗乞亲决政事而内尽子道&吕诲 84

第十卷 86

君道门 86

慈孝下 86

上英宗乞讲奉养隆显皇太后之礼&傅尧俞 86

上英宗论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司马光 86

上慈圣皇后乞母子之间恩信相接&司马光 88

上英宗乞因降逐任守忠诣皇太后阁陈谢&司马光 90

上哲宗缴进明道诏书&范纯仁 91

上钦宗论父子天性宜一于诚&杨时 91

上钦宗乞迎奉上皇笃其孝心&陈公辅 92

上钦宗乞迎奉上皇笃其孝心 系第二状&陈公辅 93

第十一卷 94

君道门 94

恭俭 94

上仁宗乞罢雇珠玉匠&庞籍 94

上仁宗封进草子乞抑奢侈&范仲淹 94

上仁宗论宫中所费宜取先朝为则&庞籍 95

上仁宗谏猎&何郯 95

上仁宗论乞悉罢燕饮安神养气&司马光等 96

上神宗论百姓侈靡乞身先俭约&刘述 97

上神宗论买灯&苏轼 98

上宣仁皇后乞崇俭戒奢&范祖禹 99

上哲宗论龙船费用&陈次升 100

上徽宗论玩物害治&江公望 101

上徽宗谏猎&江公望 101

第十二卷 104

君道门 104

法祖宗 104

上仁宗请改复祖宗旧制&庞籍 104

上仁宗乞编类三朝典故&富弼 105

上神宗乞兢兢寅畏以保祖宗基业&曾巩 105

上哲宗乞讲筵开陈祖宗故事&丁骘 108

上哲宗乞法仁宗五事&范祖禹 108

上哲宗乞专法仁宗&范祖禹 109

第十三卷 110

君道门 110

用人一 110

上真宗乞用宿旧大臣以小人为戒&谢泌 110

上仁宗乞令韩琦范仲淹更任内外事&富弼 111

上仁宗乞令韩琦范仲淹更任内外事&蔡襄 111

上仁宗论用韩琦范仲淹不宜使後有谗间不尽所长&蔡襄 112

上仁宗乞令韩琦居中范仲淹在外&欧阳修 113

上仁宗乞力拒浮议终责任范仲淹等&欧阳修 113

上仁宗乞平时蓄养贤俊&余靖 114

上仁宗论用人太察之弊&尹洙 115

上仁宗论诚与疑乃治乱兴亡之本&何郯 116

上仁宗论宰执进贤当去形迹&包拯 117

上仁宗论吴充不当以谴责礼生被逐&刘敞 118

上仁宗论人主不宜好疑自用与下争胜&欧阳修 119

上仁宗论欲用忠贤当去左右之私言&马遵 121

上仁宗论用人之要在先察毁誉之人&欧阳修 121

第十四卷 123

君道门 123

用人二 123

上仁宗论包拯不当代宋祁为三司使&欧阳修 123

上英宗论优待大臣以礼不必过为虚饰&吕大防 125

上神宗论采听既多当辨君子小人&富弼 125

上神宗论除拜大臣当密&富弼 127

上神宗论今世亦有房杜之才&郑獬 128

上神宗论知人在务学&孙觉 129

上神宗论人主不宜有轻群臣之心&孙觉 130

上神宗论君臣相疑之弊&孙觉 131

上神宗论任贤使能之异&孙觉 131

第十五卷 133

君道门 133

用人三 133

上神宗论果于用善断于去恶&孙觉 133

上神宗论内外大小臣不和由君子小人并处&富弼 134

上神宗论责君子太重奖小人太深&范纯仁 137

上神宗论推择太精群材难进&吕公著 138

上神宗论臧否人物宜谨密&吕公著 139

上神宗论不当召对小臣询两府台阁人物&孙觉 139

上神宗论不当遣张载按狱&程颢 139

上神宗论御臣之要&吕大防 140

上神宗乞谨好恶重任用&刘挚 141

上神宗乞参举才德之士&钱勰 142

上神宗乞召对之人量加试用&刘孝孙 142

上神宗乞广收人才&吕公著 143

上神宗乞选用前日论议之人不终遗弃&吕公著 143

上神宗论自古治乱在用谀佞谠直之人&富弼 144

第十六卷 146

君道门 146

用人四 146

上宣仁皇后论察贤佞之说&王岩叟 146

上哲宗论求贤当去六蔽&王岩叟 147

上哲宗乞审于进贤果于去奸&王岩叟 147

上哲宗乞亲贤疏佞坚其始终&梁焘 148

上哲宗乞以善利二者别邪正之臣&朱光庭 149

上哲宗论大臣以兼容小人为宽渐致邪正不分&范祖禹 149

上哲宗分别邪正条目&范百禄 150

上哲宗乞谨用左右近臣无杂邪正&苏辙 151

上哲宗乞谨用左右近臣无杂邪正 系第二状&苏辙 152

上哲宗乞用君子保泰道&王岩叟 154

第十七卷 155

君道门 155

用人五 155

上哲宗论为政之要在辨邪正之实&梁焘 155

上哲宗论臣寮上殿不得差遣&蔡蹈 156

上徽宗论君子之道直而难合小人之言逊而易入&曾肇 157

上徽宗论惟材是用无系一偏&曾肇 158

上徽宗乞示好恶明忠邪&龚夬 159

上徽宗论任贤去邪在于果断&陈师锡 159

上徽宗乞为政取人无熙丰元祐之间&江公望 160

上钦宗论用人太易&杨时 162

上钦宗论用人太易&余应求 163

第十八卷 164

君道门 164

广言路上 164

上真宗乞追寝章疏不得留中诏书&李邈 164

上仁宗乞免上封事人李安世罪&孙沔 165

上仁宗论范仲淹不当以言获罪&余靖 165

上仁宗乞追寝戒越职言事诏书&苏舜钦 166

上仁宗论大臣不当排言者&刘敞 167

同前 系第二状&刘敞 168

上仁宗论章疏多留中不降出&孙抃 169

上仁宗乞不罪王起上言虚妄&赵抃 169

上英宗乞诏中外咸上封事&吕诲 170

上神宗乞令侍从台阁条对当今急务&刘述 170

上神宗乞施行封事&司马光 171

上神宗论听言之道未至者三&彭汝砺 171

上神宗论近岁用言好同恶异&彭汝砺 173

上哲宗乞下求言诏书&司马光 174

上哲宗论宋彭年等言事获罪乞速下求言之诏&司马光 175

上哲宗乞删去求言诏书中六事&司马光 177

上哲宗乞删去求言诏书中六事&韩维 177

第十九卷 179

君道门 179

广言路下 179

上哲宗乞诏内外百官条陈本职及所经历利害&范纯仁 179

上哲宗论臣民封事乞降出施行&司马光 180

上哲宗乞早施行四方所言疾苦事&王岩叟 181

上哲宗论看详臣民封事乞留备规戒或议施行&司马光 181

上哲宗乞养诚心以求谏&王岩叟 182

上哲宗乞於求言诏书内除去限百日指挥&朱光庭 182

上哲宗论为君难不可不求言&范祖禹 183

上徽宗论求言之诏未及旧弼&陈瓘 184

上徽宗乞罢编类元祐臣僚章疏&曾肇 184

上徽宗乞至诚终始纳谏&邹浩 185

上徽宗乞法神宗旌赏直言&曾肇 186

上徽宗论太学生不当以言事殿举&邹浩 186

上徽宗论太学生不当以言事殿举&上官均 187

上徽宗乞养直臣以素&江公望 187

上徽宗乞辟众正之路开不讳之门&李光 188

上钦宗论学校谤伤事&许翰 189

上钦宗乞官陈东还吴若旧职&余应求 189

上钦宗乞官陈东&陈公辅 190

第二十卷 191

君道门 191

勤政 191

上真宗论勤政&韩援 191

上真宗乞恭勤守治&陈充 192

上仁宗乞每旦亲政振举纲目&孙沔 193

上仁宗乞勿以治平自怠&宋绶 195

上哲宗论成于忧勤失于怠忽&彭汝砺 195

上哲宗论太平百年所当戒惧&彭汝砺 195

上哲宗论守治至难&梁焘 196

第二十一卷 198

君道门 198

听断 198

上英宗乞裁决机务&司马光 198

上英宗乞博采群言伸以义断&郑獬 198

上英宗乞伸威断&傅尧俞 199

上神宗论政府言职迭相攻毁乞断以大公至正之道&司马光 200

上神宗乞审察是非取其至当&张方平 201

上神宗论察言考实则无妄毁誉&郑獬 201

上哲宗乞精察群臣之言决以圣意&司马光 202

上宣仁皇后乞皇帝同御前殿以发听断&彭汝砺 203

上哲宗乞听言考实&上官均 204

上徽宗论好问不可不择其人迩言不可不察其实&王觌 205

上徽宗乞先恤公议而後谨独断&邹浩 206

上钦宗论不断之过&曹辅 206

第二十二卷 208

君道门 208

诏令上 208

上仁宗乞诏令先定议而後行&孙沔 208

上仁宗论中使传宣诸司烦数&张方平 208

上神宗乞追还陈习误罚昭示信令&韩维 209

上神宗乞追还陈习误罚昭示信令&王安石 210

上哲宗乞出令必使大臣协谋门下封驳&刘安世 210

上哲宗论安反侧不必降诏&刘挚 211

上哲宗论安反侧不必降诏 系第三状&刘挚 212

上哲宗论安反侧不必降诏&朱光庭 213

上哲宗论安反侧不必降诏&林旦 213

上哲宗论安反侧不必降诏&王岩叟 215

上哲宗论安反侧不必降诏 系第二状&王岩叟 215

上哲宗论安反侧不必降诏 系第三状&王岩叟 217

上哲宗论安反侧不必降诏&王觌 218

上哲宗论不可每事降诏&苏轼 219

上哲宗论敕榜当取信天下&陈次升 220

上哲宗乞寝罢编排元祐臣僚章疏指挥&陈次升 220

第二十三卷 222

君道门 222

诏令下 内降 222

上仁宗论干求内降乞降诏止绝&韩琦 222

上仁宗乞止绝内降&包拯 222

上仁宗乞谨守杜绝内降诏&吴奎 223

上仁宗论传宣与内臣转官二府不执奏乞正其罪&范镇 223

上仁宗论法令数变&范镇 224

上仁宗论内降旨挥差台官勘张怀恩等事&马遵 224

同前 系第二状&马遵 224

上仁宗论内降旨挥差台官勘张怀恩等事&赵抃 225

上仁宗乞执奏干求内降并根究因缘干请之人&欧阳修 225

上仁宗论内臣梁举直事封回内降&欧阳修 226

上仁宗乞止绝内降凡进用悉与大臣议其可否&傅尧俞 227

上哲宗进仁宗朝戒饬内降诏书事迹乞禁止请谒&曾肇 227

上哲宗论李倬妄干求内降挟私罔上&刘安世 229

上哲宗论李倬妄干求内降挟私罔上 系第二状&刘安世 230

上哲宗论内降乞有司执奏&李常 231

上徽宗论内降指挥不可直付有司&曾肇 231

上徽宗乞法仁宗下诏禁绝干求内降&曾肇 232

上徽宗乞今後内降所属无得辄受&任伯雨 233

上钦宗论御笔中旨&余应求 233

上钦宗论御笔手诏不由三省而下者取旨方行&许翰 234

第二十四卷 235

君道门 235

风俗 235

上仁宗论谨习&司马光 235

上神宗论以质厚德礼示人回天下之俗&彭汝砺 238

上哲宗论帝王之治必先正风俗&苏辙 239

上徽宗论士风之坏&游酢 240

上徽宗论士气不振节义不立&张叔夜 241

上钦宗论风俗由大臣倡导&余应求 241

上钦宗乞革欺罔之风&范宗尹 242

第二十五卷 243

帝系门 243

尊号 243

上太宗论省去尊号只称帝字&宋白 243

上仁宗论频有灾异乞直降御札不受徽号&韩琦 244

上仁宗乞固辞徽号&刘敞 244

上仁宗乞固辞徽号 系第二状&刘敞 245

上仁宗乞固辞徽号 系第三状&刘敞 245

上英宗乞不受尊号&司马光 246

上英宗乞不受尊号更下诏书深自咎责&司马光 246

上神宗乞断以圣意勿受尊号之请&司马光 247

上神宗乞深思灾变之大勿受徽号&韩维 248

第二十六卷 249

帝系门 249

皇太后 249

上章献皇后乞还政&刘随 249

上慈圣皇后论任人赏罚要在至公名体礼数当自抑损&司马光 249

上英宗乞勿烦皇太后听政&傅尧俞 251

上慈圣皇后乞还政疏&傅尧俞 251

上慈圣皇后乞少避东殿&吕诲 252

上慈圣皇后乞罢帘前奏事&龚鼎臣 253

上慈圣皇后乞罢帘前奏事&傅尧俞 253

上慈圣皇后乞归符宝&吕诲 254

上宣仁皇后论文德殿受册&范纯仁 254

同前&陆佃 255

同前&曾肇 255

上宣仁皇后论坤成节百官上寿&曾肇 257

上宣仁皇后乞还政&梁焘 258

同前 系第二状&梁焘 258

上钦宗论宣仁诬谤未明瑶华位号未复&杨时 259

第二十七卷 260

帝系门 260

皇后上 260

上英宗乞不泛于诸臣家为颍王择妃&韩维 260

上英宗乞下太常礼院修撰颍王聘纳仪范&邵亢 261

上宣仁皇后乞蚤择后而素教之&彭汝砺 261

上宣仁皇后论纳后宜先知者四事&范祖禹 262

上宣仁皇后论立后当采用德阀不当勘选&吕希纯 264

上哲宗论纳后仪制&范祖禹 265

上哲宗进家人卦解义&范祖禹 266

第二十八卷 269

帝系门 269

皇后下 269

上仁宗论废郭皇后&段少连等 269

上仁宗论废后有大不可者二&段少连 270

上仁宗论废嫡后逐谏臣&富弼 271

上哲宗论瑶华之狱不当付阉宦之手&陈次升 272

上哲宗乞追停贤妃刘氏册礼别选贤族&邹浩 273

第二十九卷 275

帝系门 275

嫔御 275

上仁宗乞序正宫掖&庞籍 275

上仁宗论宫禁五事&孙沔 275

上仁宗乞止绝宫人出入&孙沔 277

上仁宗论美人张氏恩宠宜加裁损&欧阳修 278

上仁宗论女御以御宝白制除才人&范师道 278

上英宗论後宫等级&司马光 279

上神宗乞减放宫人&钱顗 280

上神宗乞罢十阁之制&吕诲 280

上神宗乞放内人景氏&杨绘 280

上哲宗乞进德爱身&范祖禹 281

上宣仁皇后乞保护圣体&范祖禹 283

同前 系第二状&范祖禹 284

上哲宗再论进德爱身&刘安世 285

同前 系第二状&刘安世 285

上哲宗论内中车子争道乱行&苏轼 286

第三十卷 287

帝系门 287

皇太子上 287

上真宗乞早建储闱&田锡 287

上仁宗乞遴择宗亲试以职务&张述 287

同前 系第二状&张述 288

上仁宗乞参考祖宗故事以定大计&范镇 288

同前 系第四状&范镇 289

上仁宗论天下之本贵于前定&赵抃 290

上仁宗乞谨择储贰或典宿卫尹京邑以镇安人心&司马光 290

上仁宗乞历选宜为嗣者&庞籍 292

上仁宗论水灾乞速定副贰之位 系第六状&范镇 292

同前&李大临 293

上仁宗乞立太祖太宗之曾孙&吴奎 293

上仁宗论根本未建 系第二状&司马光 294

上仁宗论彗出主兵乞速定大议 系第七状&范镇 295

同前 系第九状&范镇 295

上仁宗乞早定至策 系第三状&司马光 296

上仁宗辞侍御史知杂事乞速定大议 系第二十状&范镇 297

第三十一卷 299

帝系门 299

皇太子下 299

上仁宗乞因兖国公主出降选立皇子&欧阳修 299

上仁宗乞择亲贤优以封爵使入侍禁中&吴及 300

上仁宗乞表异亲贤巩固王室&包拯 300

上仁宗乞择艺祖太宗子孙立为皇子&张述 301

上仁宗乞罢祷祠立副君&胡宿 302

上仁宗论皇嗣如已有所属乞宣示中书密院奉行&韩琦 302

上仁宗乞检会至和中三状早赐施行&司马光 303

同前 系第二状&司马光 303

上仁宗乞鉴东汉之祸蚤立皇子&陈洙 304

上仁宗乞检会前後臣僚奏议早为定断&吕诲 305

上仁宗论既择宗子知宗正寺不可复犹豫迟疑&王陶 306

上仁宗乞遣近上内臣召皇侄就职&司马光 307

上仁宗乞早令皇子入内&司马光等 308

上英宗乞淮阳郡王出阁&傅尧俞 308

上英宗乞早立淮阳郡王为皇太子&吕诲 309

上神宗乞早定国本&张方平 310

第三十二卷 311

帝系门 311

宗室 311

上仁宗乞分王宗室壮观洪业&刘随 311

上仁宗乞令宗室勾当在京诸司&富弼 311

上仁宗乞令宗子以次补外&范镇 312

上仁宗论宗室滥赏&赵抃 312

上仁宗论宗室爵秩禄廪乞守旧制&马遵 312

上英宗论皇第二子恩意礼秩当与颍王差远&傅尧俞 313

上英宗论皇子三位当示降差&赵瞻 313

上神宗论封太祖後&刘攽 314

上神宗乞酌古今之宜限服纪之礼&杨绘 315

上神宗乞立宗子课试法&赵彦若 316

上神宗乞特燕宗室以齿&黄履 316

上哲宗乞早安存遭火灾宗室&王岩叟 317

上哲宗应诏论宗室二事&王岩叟 317

上哲宗荐令畤&苏轼 318

上哲宗论宗景以妾为妻&陈次升 318

上徽宗乞不根治蔡王之狱&江公望 319

上徽宗论宗子有文行才术者乞加旌别&仲涣 320

第三十三卷 321

帝系门 321

公主 321

上仁宗论福康公主选尚乞依五礼之名存其物数&吴奎等 321

上仁宗论皇女生疏决赐予&刘敞 321

上仁宗论兖国公主议行册礼&胡宿 322

上仁宗论召还兖国公主宅内臣&司马光 323

同前&司马光 323

上仁宗论主婿无过被谴隶臣有罪得还&傅尧俞 324

上仁宗论兖国公主入居禁中&司马光 325

上哲宗论罢黜韩嘉彦&彭汝砺 325

郡县主 326

上仁宗论李绶冒国亲事&包拯 326

上神宗乞郡县主只于见任文武官僚中选择为亲&刘述 327

上哲宗乞详定袒免亲婚姻条贯&彭汝砺 327

第三十四卷 329

帝系门 329

外戚上 329

上仁宗论杨景宗恣横不恭&韩琦 329

上仁宗论张尧佐不当与府界提点&余靖 330

上仁宗论后族戚里非次改官&何郯 330

上仁宗论连姻臣僚更不得除授典掌侍卫及枢要之任&何郯 331

上仁宗论不可令李璋管军&钱彦远 331

上仁宗论张尧佐不可进处二府&何郯 331

上仁宗论张尧佐除四使不当&包拯 332

同前&王举正 333

同前&司马光 334

上仁宗论张尧佐再除宣徽使&王举正 335

同前&包拯等 335

同前 系第二状&包拯等 336

上仁宗论驸马李玮指使门客&范镇 336

上仁宗乞因祫享大庆恩恤先后之家&江休复 337

上仁宗论李珣刘永年无功除授&杨畋 337

上仁宗论刘永年再除防御使&傅尧俞 337

同前&傅尧俞 338

同前&王畴 338

上仁宗论妃不可同皇后皆赠三代&司马光 339

上英宗论未可推恩后族&司马光 340

上神宗论向传范除知郓州&杨绘 340

上哲宗论侯偁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数&苏辙 341

上哲宗论侯偁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数&曾肇 341

第三十五卷 343

帝系门 343

外戚下 343

上哲宗论韩忠彦为左丞以其弟嘉彦尚主未当&傅尧俞 343

上哲宗乞罢韩忠彦政事&范祖禹 343

同前&范祖禹 344

上徽宗论士大夫交结向族子弟&邹浩 344

上徽宗乞罢王师约枢密都承旨&陈瓘 345

同前 系第二状&陈瓘 346

上徽宗论向宗良兄弟交通宾客&陈瓘 346

上钦圣皇后乞戒饬外家&丰稷 349

上徽宗论蔡京交结外戚&陈瓘 350

上钦圣皇后乞不以陈瓘之言为念&陈次升 351

上徽宗论郑居中除同知枢密院事&吴执中 352

第三十六卷 353

天道门 353

祥瑞 353

上太宗论麟&徐铉等 353

上真宗论周伯星现&张知白 353

上真宗论受天书&戚纶 355

上真宗论群臣数奏祥瑞&孙奭 355

上真宗论天书&孙奭 356

上仁宗论金芝&韩琦 357

上仁宗论石龟&韩琦 357

上仁宗论澧州瑞木&欧阳修 358

上仁宗论麒麟&齐唐 359

上神宗乞不宣取瑞木&曾公亮等 360

上徽宗论幸潜宫观芝草&陈师锡 360

第三十七卷 361

天道门 361

灾异一 361

上太宗应诏论火灾&田锡 361

上太宗论彗星&赵普 363

上太宗论旱灾&田锡 365

上真宗应诏论彗星旱灾&朱台符 366

上真宗论黄州虎斗鸡鸣冬雷之异&王禹偁 369

上仁宗论水旱虫螟之异&刘随 370

上仁宗论星变&刘随 371

上仁宗论玉清宫灾&苏舜钦 372

第三十八卷 374

天道门 374

灾异二 374

上仁宗论火灾地震&韩琦 374

上仁宗论星变&韩琦 375

上仁宗论星变地震冬无积雪&韩琦 376

上仁宗论并忻州地震&庞籍 377

上仁宗论众星流散月入南斗&韩琦 377

上仁宗论星变地震火灾&宋祁 378

上仁宗应诏论地震春雷之异&苏舜钦 380

上仁宗应诏论地震春雷之异&宋祁 382

上仁宗应诏论地震春雷之异 系第二状&宋祁 384

第三十九卷 386

天道门 386

灾异三 386

上仁宗答诏论地震春雷之异&张方平 386

上仁宗答诏论地震春雷之异&韩琦 392

上仁宗论日食&叶清臣 393

上仁宗论久阴&孙沔 394

上仁宗论赤雪地震之异&孙甫 394

上仁宗论赤雪地震之异 系第二状&孙甫 395

上仁宗论飞蝗&蔡襄等 395

上仁宗论飞蝗 系第二状&蔡襄等 397

上仁宗论灾异後合行四事&范仲淹 397

上仁宗论定襄地震孟夏雷未发声&李京 399

上仁宗论地震&张方平 399

第四十卷 401

天道门 401

灾异四 401

上仁宗答诏论旱灾&钱彦远 401

上仁宗论旱灾得雨&包拯 403

上仁宗答诏论星变&文彦博等 404

上仁宗论水灾&吴奎 407

上仁宗论天久不雨&刘敞 408

上仁宗论水旱乞裁节国用&范镇 408

上仁宗论黑气蔽日及风雨寒暑变异&范镇 409

上仁宗论水旱之本&刘敞 410

上仁宗论水旱之本&范镇 411

上仁宗论水灾&欧阳修 411

第四十一卷 414

天道门 414

灾异五 414

上仁宗论水灾 系第二状&欧阳修 414

上仁宗论灾变宜使儒臣据经义以言&刘敞 415

上仁宗论日食遇阴云不见乞不称贺&司马光 416

上英宗应诏论水灾&吕诲 417

上英宗应诏论水灾&吕大防 418

上英宗应诏论水灾&程珦 420

上英宗应诏论水灾&郑獬 425

第四十二卷 427

天道门 427

灾异六 427

上英宗应诏论水灾&吕公著 427

上英宗论星变&张方平 427

上神宗乞访四方雨水&司马光 428

上神宗论地震&钱顗 429

上神宗论水灾地震&郑獬 429

上神宗论淫雨地震&吕公著 431

上神宗论灾变非时数&富弼 432

上神宗乞以无灾为惧&孙觉 435

上神宗论华州山变&吕大防 435

上神宗答诏论彗星&富弼 437

上神宗答诏论彗星&吕公著 438

第四十三卷 440

天道门 440

灾异七 440

上神宗答诏论彗星上三说九宜&吕大防 440

上神宗答诏论彗星上三说九宜&邢恕 442

上神宗答诏论彗星上三说九宜&吕大钧 446

上哲宗论亢旱&刘挚 447

上哲宗论华山摧&梁焘 448

上哲宗论旱为不肃之罚&王觌 449

上哲宗论水旱乞许群臣面对言事&苏辙 450

上哲宗论阴雪&苏辙 451

上哲宗论岁旱地震星陨&刘安世 452

第四十四卷 454

天道门 454

灾异八 454

上哲宗论日食&梁焘 454

上哲宗论月食&王岩叟 455

上哲宗论畏天&范祖禹 456

上哲宗论日食&范祖禹 457

上哲宗答诏论彗星陈四说&陈并 457

上徽宗答诏论日食&韩宗武 462

上徽宗论应天以实&王涣之 464

上徽宗论星变&陈瓘 464

上徽宗论天象乞申敕太史无有讳避&邹浩 466

上徽宗论赤气之异&任伯雨 467

上徽宗论赤气之异 系第二状&任伯雨 468

第四十五卷 469

天道门 469

灾异九 469

上徽宗论建火星观以禳赤气&任伯雨 469

上徽宗论月晕围昴毕&任伯雨 470

上徽宗论日食赤气之异&曾肇 472

上徽宗答诏论彗星四事&毛注 473

上徽宗论水灾&李纲 474

上徽宗论水灾 系第二状&李纲 475

上钦宗论阴盛&陈公辅 477

上钦宗论彗星&吕好问 478

上钦宗论彗星&王襄 479

第四十六卷 483

百官门 483

宰执上 483

上太宗荐张齐贤可任为相&赵普 483

上太宗论宰相枢密接见宾客&谢泌 484

上仁宗乞留王曾&刘随 484

上仁宗乞迭召两府坐论治道&杜衍 485

上仁宗乞令宰相兼枢密使&富弼 486

上仁宗乞省枢密院归中书&张方平 486

上仁宗论宰相不进贤者为将来之资&孙沔 487

上仁宗乞延召大臣从容论议&张方平 489

上仁宗乞令中书枢密院依旧聚厅议事&张方平 490

上仁宗论宰相宜择贤材而久其任&何郯 490

上仁宗论狄青为枢密使&庞籍 492

上仁宗论安危之几在于命相&马遵 492

上仁宗论谏诤乃大臣之任&马遵 493

上仁宗乞中书枢密院通知兵民财利&范镇 493

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欧阳修 494

上仁宗乞罢百官郊迎宰相仍许私第见客&范镇 495

上仁宗论两省两制官不得与两府大臣相见&马遵 496

上神宗论富弼入相久谢病不出&范纯仁 496

上神宗论大臣皆以利进&陈襄 497

第四十七卷 499

百官门 499

宰执中 499

上神宗论除授不经二府&蔡承禧 499

上哲宗乞三省事同上奏禀&吕公著 500

上哲宗论枢密院侵紊政体&刘挚 501

上哲宗论大臣情志不同事多壅滞&刘挚 502

上哲宗乞以五事论相之得失&梁焘 502

上哲宗论择相不可不谨&王岩叟 504

上哲宗论宰相不当关决细务&上官均 505

上哲宗乞合两省为一&司马光等 506

上哲宗论司马光薨当谨于命相&朱光庭 508

上哲宗论司马光薨当谨于命相&刘挚 509

上宣仁皇后论大臣辅政不当顾虑形迹&范纯仁 510

上哲宗论韩维不当罢门下侍郎&吕公著 511

上哲宗论韩维不当罢门下侍郎&吕大防 512

上哲宗论韩维不当罢门下侍郎&范纯仁 512

上哲宗论韩维不当罢门下侍郎&王存 513

上哲宗论韩维不当罢门下侍郎 系第二状&曾肇 513

第四十八卷 515

百官门 515

宰执下 515

上哲宗论吕大防刘挚&范祖禹 515

上哲宗论执政事简得留心远业&刘安世 516

上哲宗论宰相以礼去者可以复用&梁焘 517

上哲宗论刘挚苏辙&王岩叟 519

上哲宗论选用股肱须极天下精选&范纯仁 519

上哲宗乞留范纯仁&张舜民 520

上钦宗乞复李纲旧职&陈东等 521

上钦宗乞择相&雷观 522

上钦宗论卜天下安危在置相得失&许翰 524

上钦宗论将相当同心协谋&余应求 525

第四十九卷 527

百官门 527

侍从 527

上仁宗乞令侍从与闻边事&余靖 527

上仁宗乞许两制两省上章论事&何郯 527

上仁宗论吕溱等补外&刘敞 528

上仁宗论吕溱等补外 系第二状&赵抃 529

上英宗乞诏侍从直宿以备访问&司马光 530

上英宗乞诏侍从直宿以备访问&司马光 530

上英宗乞诏侍从直宿以备访问&司马光 531

上神宗乞降诏督责侍从论朝廷阙失&范纯仁 532

上哲宗乞轮侍从官进对&孔武仲 532

上哲宗论近臣不当以直言罢黜&彭汝砺 533

上徽宗乞如神考故事诏侍从言事&邹浩 534

学士待制 535

上仁宗论学士不可令中书依资差除&欧阳修 535

上仁宗乞限定学士待制员数&钱彦远 536

上仁宗乞依旧制命学士独员举台官&欧阳修 536

上仁宗乞限定学士待制员数&欧阳修 537

上英宗论范镇乞郡&韩维 537

上哲宗论职事官带职&朱光庭等 538

第五十卷 540

百官门 540

经筵 540

上仁宗乞命臣僚讲诵无有隐讳&赵抃 540

上英宗乞开讲筵不可以寒暑为辞&司马光 541

上英宗论既开讲筵未宜遽罢&司马光 541

上英宗乞御迩英询问讲读臣僚&韩维 542

上哲宗乞于两制以上选择讲读官&刘挚 543

上宣仁皇后进经筵三札子&程颐 544

上宣仁皇后论经筵辅养之道&程颐 546

上宣仁皇后辩顾临所言非是&程颐 549

上宣仁皇后乞遇六参日许讲读官上殿&程颐 552

第五十一卷 553

百官门 553

台谏一 553

上真宗乞以赏罚责谏臣举职&任随 553

上仁宗论当今所切在于纳谏&刘随 554

上仁宗乞顾问谏官&刘随 555

上仁宗缴进天禧诏书乞防漏泄&刘随 556

上仁宗乞行谏臣之言&孙沔 557

上仁宗论谏官好名好进彰君过三说&蔡襄 558

上仁宗乞令中丞举属官宽其资限&蔡襄 559

上仁宗乞谏官缀两省班次&田况 560

上仁宗乞令中丞举台官或特选举主&欧阳修 560

上仁宗论台谏论列贵在事初&欧阳修 561

上仁宗乞留谏官欧阳修&蔡襄等 562

上仁宗论台谏不许风闻言人过失是非&钱彦远 562

上仁宗论台官言事有旨诘责&胡宿 563

上仁宗乞阔略唐介之罪&刘敞 564

上仁宗乞簿上台谏章奏&范镇 564

上仁宗论宰相逐谏官乞与辨明&马遵 565

上仁宗论宰相逐谏官乞与辨明 系第四状&马遵 565

第五十二卷 566

百官门 566

台谏二 566

上仁宗乞择守节难进之臣置之谏省&欧阳修 566

上仁宗乞召还唐介等&欧阳修 567

上英宗乞察言责实时有惩劝&吕诲 568

上英宗乞亲择御史&吕诲 569

上英宗乞添置言事官&吕诲 570

上神宗论举台官不必校资序&吕公著 570

上神宗论谏官贬秩不当再举其职&孙觉 571

上神宗论孙觉令吏人书写章疏&王安石 573

上神宗论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司马光 573

上神宗论人君听纳不当以谏臣为暴己取名&陈襄 574

上神宗乞留吕诲&刘述 574

上神宗缴李定词头&宋敏求 575

上神宗缴李定词头&苏颂 575

上神宗缴李定词头&李大临 576

上神宗缴李定词头&苏颂 577

上神宗缴李定词头&苏颂等 578

上神宗缴李定词头&苏颂 579

上神宗缴李定词头&李大临 580

上神宗论不当复札下舍人院须令草李定词头&司马光 580

第五十三卷 582

百官门 582

台谏三 582

上神宗论台谏阙员宜速选用&吕诲 582

上神宗论谏官当人主自择&杨绘 583

上神宗论台谏言事不当问得之何人&彭汝砺 583

上哲宗乞选置台谏罢御史察案&吕公著 584

上哲宗乞增谏员及许察官言事&刘挚 585

上哲宗乞依六典备置谏官&孙觉 585

上哲宗乞令台谏专对&孙升 586

上哲宗乞令台谏专对&王岩叟 587

上哲宗乞收还给事中新命且在谏职&孙觉 587

上哲宗乞令给事中凡差除政令即时关报台谏&朱光庭 588

上哲宗论隔截谏官直舍&王岩叟 588

上哲宗论隔截谏官直舍&王觌 589

上哲宗论不当于耳目之官置党附之疑&孙升 591

第五十四卷 593

百官门 593

台谏四 593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傅尧俞 593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 系第四状&傅尧俞 593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王岩叟 594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朱光庭 595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梁焘 595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王岩叟 596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 系第五状&王岩叟 597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傅尧俞等 598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 系第三状&傅尧俞等 598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傅尧俞 599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 系第二状&傅尧俞 600

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 系第七状&梁焘 601

上哲宗论群罢台谏是自塞绝言路&刘挚 602

上哲宗乞召用傅尧俞等以销奸党&刘挚 603

上哲宗论屡罢言事官&刘安世 604

第五十五卷 606

百官门 606

台谏五 606

上哲宗乞宽王觌之罪&范纯仁 606

上哲宗缴王觌外任词头&曾肇 607

上哲宗乞终始从谏&梁焘 608

上哲宗论杨畏除监察御史&刘安世等 609

上哲宗论台谏言事乞明辨是非&苏辙 610

上哲宗论执政自择台谏&苏辙 610

上哲宗乞明降召用裴纶为御史因依&孙升 611

上哲宗乞六察官兼言事&龚夬 611

上徽宗乞留龚夬&陈瓘 612

上徽宗论张庭坚送吏部&任伯雨 612

上徽宗论除授台谏三省不得进拟&陈次升 613

上徽宗乞重惜宪台之权&陈尧臣 613

上钦宗乞监察御史言事&胡舜陟 615

上钦宗论贬逐台谏乞不施行日下出门指挥&李光 615

上钦宗乞内中置籍录台谏章疏&程瑀 616

第五十六卷 618

百官门 618

给舍上 618

上太宗论封驳故事&柴成务等 618

上仁宗乞宣敕并送封驳司审省&余靖 618

上仁宗论舍人不得申请除改文字&王安石 619

上英宗乞知制诰详择人材&张方平 620

上英宗论吕诲等敕不由封驳司&韩维 620

上英宗论吕诲等敕不由封驳司&韩维 621

上英宗论吕诲等敕不由封驳司&韩维 621

上神宗论司马光告敕不经由封驳司&吕公著 622

上神宗论差提举常平官敕不由封驳司&李常 623

上哲宗论除吕公著文字不经书读&范纯仁 623

上哲宗缴驳安焘除知枢密院&王岩叟 623

上哲宗论安焘敕命不送给事中书读&王岩叟 624

上哲宗论安焘敕命不送给事中书读&刘挚等 625

上哲宗论安焘敕命不送给事中书读&苏辙等 625

上哲宗乞追还安焘等告命及施行经历付受官吏之罪&刘挚 626

上哲宗再辞书读乞差官权给事中&王岩叟 627

第五十七卷 629

百官门 629

给舍下 629

上哲宗再论安焘除命&王岩叟 629

上哲宗再论安焘除命&朱光庭 629

上哲宗乞议经历付受官吏之罪以正纪纲&刘挚等 630

上哲宗乞议经历付受官吏之罪以正纪纲 系第二状&刘挚等 630

上哲宗乞议经历付受官吏之罪以正纪纲 系第三状&刘挚等 631

上哲宗乞议经历付受官吏之罪以正纪纲&吕陶 632

上哲宗乞议经历付受官吏之罪以正纪纲&孙升 633

上哲宗乞议经历付受官吏之罪以正纪纲&孙觉等 633

上哲宗论安焘除命大臣宜以朝廷法度纪纲为意&孙升 634

上哲宗论告命不经门下辞同知枢密院&范纯仁 634

上哲宗论顾临不当补外&梁焘 635

上哲宗论给事中张问&孙升 636

上徽宗论中书舍人不当书门下录黄&曾肇 637

上徽宗论行令不由门下&龚原 637

上徽宗论龚原罢给事中&曾肇 637

上徽宗论先书空黄&张叔夜 638

第五十八卷 640

百官门 640

六部 640

上哲宗论户部钱谷宜归一&司马光 640

上哲宗乞六曹长官专达&司马光 641

上哲宗乞令户部太府检察内藏诸库&上官均 642

上哲宗论户部三弊&苏辙 642

上哲宗乞责吏部荐拔才能&彭汝砺等 644

上哲宗论内藏库不隶户部太府寺&蔡蹈 644

寺监 645

上神宗论军器监事不必谋及殿前马步军司&曾孝宽 645

上神宗乞御前制造悉付所司&蔡承禧 646

上哲宗论寺监之职有当省者&刘安世 646

第五十九卷 648

百官门 648

馆阁 648

上仁宗乞开内馆恢景德之制&谢绛 648

上英宗进馆阁取士札子&欧阳修 648

上神宗乞增馆阁之选&吕公著 650

上哲宗乞依治平故事诏执政举馆职&王岩叟 651

同前 系第二状&王岩叟 651

上哲宗论馆职乞依旧召试&刘安世 651

上哲宗论馆职乞依旧召试 系第二状&刘安世 652

上哲宗乞诏大臣首荐名士&孙升 652

上哲宗论差道士校黄本道书&范祖禹 653

第六十卷 655

百官门 655

史官 655

上太祖乞委宰执抄录言动送付史馆&扈蒙 655

上太宗乞复左右史之职&张佖 655

上仁宗论修日历&欧阳修 656

上徽宗乞别行删修绍圣神宗实录&陈瓘 657

上徽宗论哲宗实录不当止差蔡京兼修&陈瓘 658

上徽宗论神宗实录多用王安石日录&陈次升 658

上徽宗请复还史馆之职&石公弼 659

上徽宗论起居注书祥瑞不应经典&宇文粹中 660

上钦宗乞改正宣仁皇后谤史&杨时 661

上钦宗乞改正宣仁皇后谤史&陈过庭 662

东宫官属 662

上真宗乞置东宫师保&陈靖 662

上英宗乞委伴读官提举皇子左右之人&司马光 663

上英宗论淮阳王当且设师友未宜建置僚属&吕诲 664

上英宗乞选置颍王府官属&吕大防 664

上英宗乞推择颍王府翊善&张方平 665

上神宗乞为皇太子立傅&黄履 665

第六十一卷 667

百官门 667

内侍上 667

上仁宗论都知以下不可无名优加使额&韩琦 667

上仁宗论都知押班不可升于閤门引进之上&孙沔 668

上仁宗乞都知押班奏荫一仍旧制&张方平 668

上仁宗论内臣权任稍过乞加裁抑&包拯 669

上仁宗乞罢王守忠两使留後俸料&何郯 669

上仁宗论王守忠预紫宸殿上宴&何郯 670

上仁宗论不宜贷何诚用&何郯 671

上仁宗乞不许内外臣寮奏举近上内臣&何郯 671

上仁宗论内臣曾经落职更不许充入内内侍省都知&何郯 672

上仁宗论杨怀敏复内侍名职&胡宿 672

上仁宗论王守忠不当除节度使&孙抃 673

上仁宗乞禁止辄宫童幼&吴及 673

上仁宗论石全斌等护葬妄冀恩泽&范镇 674

上仁宗论石全斌不当除入内副都知&刘敞 675

上仁宗论带御器械须得老成谨畏之人&赵抃等 675

上仁宗乞罢内臣暗转官例&吕诲 676

上仁宗乞罢内臣暗转官例&吕诲 676

上仁宗论押班须年五十&司马光 677

上仁宗论朱颖士干求内降乞行勘责&傅尧俞 678

上仁宗论李允恭不合荐孙永昌&傅尧俞 678

上仁宗再论朱颖士李允恭&傅尧俞 678

上仁宗再论李允恭 文阙&傅尧俞 679

第六十二卷 680

百官门 680

内侍中 680

上仁宗论赵继宠不合越次勾当天章阁&傅尧俞 680

上仁宗再论李允恭赵继宠&傅尧俞 680

上仁宗再论李允恭赵继宠&傅尧俞 681

上仁宗论御药院刘保信等与授外任不得暗理官资&司马光 682

上英宗论张茂则年未五十不可为押班&司马光等 682

上英宗论任守忠十罪&司马光 683

上英宗乞御药院等处亲加选擢&司马光 684

上英宗论差中官为陕西钤辖&吕诲 684

上英宗论差中官为陕西钤辖&傅尧俞 685

上英宗论差中官为陕西钤辖&赵瞻 686

上英宗论差中官为陕西钤辖&赵瞻 686

上神宗论御药院高居简&司马光 687

上神宗论御药院高居简&司马光 687

上神宗论御药院高居简&司马光 688

上神宗论御药院王中正乞尽罢寄资令补外官&司马光 689

上神宗再论王中正及不当令内臣采访外事&司马光 690

上神宗论不当差王中正等往外勾事&杨绘 690

上神宗乞定著内臣员数年未四十不得入诸闺阁&孙觉 691

上神宗论遣李宪措置边事&周尹等 691

上神宗论遣李宪措置边事 系第二状&周尹等 692

第六十三卷 694

百官门 694

内侍下 694

上神宗论遣李宪措置边事&蔡承禧 694

上神宗论遣李宪措置边事 系第二状&蔡承禧 694

上神宗论遣李宪措置边事 系第三状&蔡承禧 695

上神宗论遣李宪措置边事&彭汝砺 696

上哲宗弹奏王中正等四宦官之罪&刘挚 697

上哲宗论李宪王中正以罪降黜不当假以使名&苏辙 699

上哲宗论陈衍采访外事&梁焘 699

上哲宗论自古及今用内臣之害&范祖禹 700

上哲宗论监设狱中使不当受大理囚诉&蔡蹈 702

上徽宗乞谨择左右近习之人&江公望 702

上徽宗论郝随特许复官&任伯雨 703

上钦宗论不可复近奄人&杨时 704

上钦宗论不可复近奄人 系第二状&杨时 704

上钦宗论中人预军政之渐&余应求 705

上钦宗乞罢随军承受&余应求 706

上钦宗论宦人蛊惑人主&陈公辅 706

第六十四卷 708

百官门 708

三衙 708

上仁宗乞择人分总禁卫&张方平 708

上哲宗乞定差管军臣僚&苏辙 708

上哲宗论曹诵权马军司有二不可&范祖禹 709

诸将 710

上真宗乞参用儒将&孙何 710

上真宗乞询求将相&田锡 711

上仁宗乞督责管军臣僚举智勇之人&范仲淹 712

上仁宗乞别议求将之法&欧阳修 713

上神宗乞择将久任&钱顗 714

上哲宗乞罢将官&司马光 715

上哲宗请内外臣僚各举堪任将帅者&张舜民 716

第六十五卷 718

百官门 718

帅臣 718

上仁宗乞韩琦兼领大帅镇秦州&余靖 718

上仁宗论郭承祐不可帅真定&欧阳修 719

上仁宗论郑戬不可为四路招讨&欧阳修 720

上仁宗论狄青不可独当一路&余靖 721

上仁宗论狄青宣抚当置副使&刘敞 722

上英宗论五路置帅不当更以冯京为安抚&赵瞻 723

上神宗乞令孙永依旧知秦州以责後效&范纯仁 723

上神宗论安抚领使如古之州伯&彭汝砺 724

上哲宗论祖宗不任武人为大帅用意深远&刘挚 724

上哲宗论帅臣当使便宜行事&孙觉 725

上哲宗论不可以走马一言轻易元帅&王岩叟 725

上哲宗请于监司中养才以备将帅&范祖禹 726

上徽宗论西北帅不可用武人&任伯雨 727

上钦宗论四道置帅&胡安国 728

第六十六卷 729

百官门 729

奉使 729

上仁宗乞戒谕所遣使推扬德音悉究利害&蔡襄 729

上仁宗乞置诸路按察使&欧阳修 730

上仁宗乞置诸路按察使&欧阳修 731

上仁宗乞置诸路按察使&欧阳修 732

上仁宗论台官所言按察使不当&欧阳修 734

上神宗论不必每事遣使&孙觉 734

上神宗乞重使者之任&周尹 735

上神宗论遣使之烦&彭汝砺 735

第六十七卷 737

百官门 737

监司 737

上仁宗论转运得人许自择知州&范仲淹 737

上仁宗荐张昷之等九人可充转运使副&富弼 738

上仁宗论转运所按吏不必更令提刑体量&欧阳修 739

上仁宗乞监司不用苛细矫激之人&包拯 740

上仁宗论转运使选用责任考课三法&陈升之 741

上神宗乞假监司之权令察守令&刘述 741

上神宗论除监司条制&吕公著 742

上哲宗乞推择监司与民休息&刘挚 743

上哲宗乞罢提举官&司马光 744

上徽宗论监司不得人而走马奏事&石公弼 745

上钦宗论杂科监司不可不尽罢&吕好问 746

上钦宗乞择监司郡守按察赃吏&吕好问 746

第六十八卷 748

百官门 748

守令 748

上真宗论资荫人与知州流外人注县令&孙何 748

上真宗乞委大臣铨择守宰&鲁宗道 748

上仁宗乞非历县令不得为长吏&包拯 749

上仁宗条奏牧宰利害&钱彦远 749

上神宗乞宽假长民之官&吕公著 751

上哲宗乞十科外增拨烦一科&上官均 751

上哲宗乞十科外增拨烦一科 系第二状&上官均 752

上哲宗乞察守令能否&朱光庭 753

上哲宗乞差知州先举主後资任&吕陶 753

第六十九卷 755

百官门 755

官制 755

上仁宗论详定官制&刘敞等 755

上哲宗论官制之失荫补之滥&毕仲游 757

上哲宗论寄禄官宜分左右&丁骘 759

上哲宗论犯赃人于寄禄官削去左右字&刘安世 760

谨名器 760

上仁宗论吕夷简仆人受官&欧阳修 760

上仁宗论两府迁官&何郯等 761

上仁宗论明堂覃恩太滥&包拯 762

上仁宗论不宜给麦允言卤簿&司马光 763

上英宗论两府迁官&司马光 763

上英宗论近臣滥恩&司马光 764

上英宗论重名器&何郯 765

上神宗论王广渊章服职名&司马光 765

上神宗论郭昭选除閤职&司马光 766

上哲宗论执政转官&刘挚 766

第七十卷 768

百官门 768

省官 768

上仁宗论官冗四弊&李柬之 768

上哲宗乞清入仕之源&上官均 769

优礼 771

上仁宗乞优礼李允则晁迥&刘随 771

上仁宗乞加礼杜衍等&马遵 772

上英宗论呼官过礼&张方平 772

上哲宗乞优待文彦博而勿烦以事&吕陶 773

上哲宗乞令文彦博朝朔望&刘挚 773

上哲宗乞以陪祠召张方平&刘挚 774

上哲宗乞加张方平恩礼&苏轼 775

上哲宗乞许文彦博等辞避免拜&苏轼 775

上哲宗乞听文彦博以太师就第留备访问&范祖禹 776

第七十一卷 778

百官门 778

荐举 778

上真宗论举官当精择举主乃得其人&李谘 778

上仁宗论待制以上更不举官事&欧阳修 779

上仁宗乞在朝文武官举州县官二人为京官&钱彦远 780

上仁宗乞诸司长官举寮属&傅尧俞 781

上英宗乞以臣寮所举官置簿亲加选择&司马光 781

上神宗乞令两省官岁各举五人以备器使&吕诲 782

上神宗乞诏内外之臣各举所知&范纯仁 782

上神宗乞六部长贰自举属寮&曾巩 783

上哲宗乞以十科举人&司马光 784

上哲宗乞举官限三日关报御史台&上官均 786

第七十二卷 787

百官门 787

考课 787

上太祖请行百官考绩&赵普 787

上太宗乞天下官属三年替移一年一考&陈靖 788

上神宗乞别定县令考课&苏颂 790

上神宗乞以守长考之上中下而别其善恶&范百禄 791

上哲宗乞立监司考绩之制&刘挚 791

上哲宗乞定州县考课之法&上官均 792

上哲宗乞著监司考课之法&刘安世 793

上哲宗乞行考课监司郡守之法&范祖禹 794

上徽宗乞以田畴垦废多寡为守令进退之法&江公望 796

第七十三卷 798

百官门 798

重外任 798

上真宗论重内轻外&张知白 798

上英宗乞中外之臣出入更任&吕诲 798

上哲宗论人情乐内轻外&颜复 799

上哲宗乞由县令然後居寺监由郡守然後至台省&毕仲游 800

上徽宗论朋党之患本于重内轻外&叶梦得 801

久任 801

上神宗论方面之寄勿遽更易&刘孝孙 801

上神宗论守令许保明再任&彭汝砺 802

上哲宗乞中外官久任&文彦博 802

上哲宗乞讲求内外久任之法&上官均 803

上哲宗乞监司久任&王觌 803

上哲宗论边帅屡易&李之纯 804

第七十四卷 805

百官门 805

致仕 805

上仁宗论以礼法待君子&吴奎 805

上英宗乞许张昪程戡致仕&赵瞻 805

上神宗乞致仕官给四分俸钱&吕公著 806

上神宗乞致仕&范镇 807

上神宗乞致仕&吕诲 807

上神宗论旧臣多求退&杨绘 808

荫补 809

上仁宗乞定文武荫子弟人数&孙沔 809

上仁宗乞臣僚奏荫亲属以年月远近为限&何郯 809

上仁宗论荫补旁亲之滥&范镇 810

上英宗乞罢进表奏补外亲&司马光 811

第七十五卷 812

百官门 812

戒敕 812

上仁宗乞戒止奔竞&刘随 812

上仁宗乞戒饬臣寮不和&欧阳修 813

上仁宗乞禁止无名子伤毁近臣&欧阳修 813

上哲宗乞复赐臣寮儒行中庸篇及文武七条&文彦博 814

辞免 815

上英宗乞罢枢密使&富弼 815

上神宗叙述前後辞免恩命以辩谗谤&富弼 816

上神宗辞免枢密副使&司马光 819

上神宗辞免枢密副使 系第五状&司马光 820

上神宗辞免枢密副使 系第六状&司马光 821

上神宗辞直舍人院天章阁侍讲&陈襄 821

第七十六卷 823

百官门 823

朋党 823

上仁宗论公论朋党系于上意&尹洙 823

上仁宗乞别白朋党&韩琦 824

上仁宗论小人欲害忠贤必指为朋党&欧阳修 825

上仁宗论彼此立则朋党分&张方平 827

上哲宗进欧阳修朋党论&范纯仁 827

上哲宗乞明论朋党所在&王存 828

上哲宗论不宜分辨党人有伤仁化&范纯仁 829

上宣仁皇后论党与类不同&刘安世 830

上徽宗论不可去元祐之党&陈祐 831

上徽宗乞戒朋党之弊&商倚 831

上钦宗论朋党宜辨之于早&余应求 832

上钦宗乞分别邪正消除党与&杨时 832

第七十七卷 834

百官门 834

转对 834

上英宗乞令朝臣转对&司马光 834

上英宗乞降诏令臣寮各上封事及依次转对&范纯仁 835

上神宗乞因转对召访以事阅其能否&杨绘 835

上神宗乞收百官转对封章留中采择&王存 836

上哲宗乞复转对&曾肇 837

上哲宗乞审议转对之制&范百禄 838

上哲宗乞诏天下皆得直言及百官次对&曾肇 839

上徽宗乞修转对之制诏百官民庶极言时政&曾肇 840

上徽宗乞因日食命百官转对&江公望 841

见谢辞 842

上仁宗乞许边臣过阙朝见&韩琦 842

上仁宗论张耆等乞免衙谢辞&贾昌朝 842

上仁宗论乞上殿三班外亦听谏臣求对&钱明逸 843

上英宗乞复知州人上殿&吕诲 843

上神宗乞察官依谏官例登对&张戬等 843

上哲宗乞令台谏先次上殿&朱光庭 844

上哲宗乞令台谏先次上殿&孙觉 844

上哲宗乞依旧制许臣寮上殿&苏轼 845

上哲宗乞依天圣旧制引对臣寮&孙升 846

上徽宗论减罢监司守臣上殿&曾肇 846

第七十八卷 848

儒学门 848

学校上 848

上真宗请申明太学议&孙何 848

上仁宗请诸州各辟教官&刘敞 849

上神宗请修学校以为王化之本&程颢 850

上神宗答诏论学校贡举之法&吕公著 851

上神宗答诏论学校贡举之法&司马光 853

第七十九卷 858

儒学门 858

学校下 858

上神宗答诏论学校贡举之法&苏轼 858

上神宗论上舍当罢糊名之法&彭汝砺 860

上哲宗乞罢博士诸生不相见之禁&刘挚 861

上哲宗乞择名师主太学&朱光庭 861

上哲宗乞罢三舍法&王岩叟 862

上哲宗三学看详条制&程颐 863

上哲宗请用荐举之士为学官乞罢试法&王岩叟 863

上哲宗乞循祖宗故事视学&范百禄 864

第八十卷 865

儒学门 865

贡举上 865

上仁宗乞革科举之法令牧守监司举士&富弼 865

上仁宗乞荐举行实之士&吕诲 866

上仁宗乞举孝廉及更立明经格式&司马光 866

上神宗论取士之弊宜有改更&孙觉 868

上神宗乞设特举之科分路考校取人&范纯仁 869

上哲宗论选举六事&吕大临 870

第八十一卷 875

儒学门 875

贡举下 875

上哲宗乞置经明行修科&司马光 875

上哲宗论经明行修科宜罢投牒乞试糊名誊录之制&曾肇 878

上哲宗论奏举经明行修不宜用升朝官泛举&刘挚 879

上哲宗论特奏名举人&苏轼等 880

上哲宗论殿试宜依神宗故事用策&傅尧俞等 881

第八十二卷 883

儒学门 883

制科 883

上真宗请复设制科&孙何 883

上真宗论制科当依汉制取人&田锡 884

上仁宗论制科之设不专因灾异宜随科举下诏&吴育 884

上仁宗论制策当取直言&司马光 887

上仁宗乞施行制策所言&司马光 887

上神宗论制科之士不可以直言弃黜&韩维 888

上哲宗乞复置制科&刘挚 888

上哲宗乞别详定制科考格&王存 889

上哲宗论制科取士乞加立策等增取人数&苏颂 889

武举 890

上仁宗论武举武学&富弼 890

上仁宗乞诏陕西等路奏举才武&富弼 893

上仁宗乞选边上有智勇人与讲说兵书&范仲淹 894

第八十三卷 895

儒学门 895

学术 895

上仁宗乞删去九经正义中谶纬之文&欧阳修 895

上仁宗论龙昌期学术乖僻&刘敞 896

上神宗论近岁士人习高奇之论诵老庄之言&司马光 896

上神宗论王安石之文有异志&杨绘 897

上哲宗乞戒学者遵守正道&朱光庭 898

上钦宗论王安石学术之谬&杨时 899

上钦宗论王氏及元祐之学&崔鶠 900

上钦宗论王氏及元祐之学&李光 901

第八十四卷 902

儒学门 902

释老 902

上仁宗论僧绍宗妖妄惑众&韩琦 902

上仁宗乞罢迎开宝寺塔舍利&蔡襄 902

同前系第二状&蔡襄 903

上仁宗乞罢迎开宝寺塔舍利&余靖 903

上仁宗请焚瘗物故妖僧&钱彦远 904

上仁宗论道士传授符箓惑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