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楠森,王东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1643413
  • 页数:6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发展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新编一字歌三字经下一篇:易图明辨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目录

目录 3

第一篇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运用和验证 3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运用和验证 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

第二节 邓小平学习、信奉、坚持和运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验证 25

一 哲学命题最后也只有用实践来检验 26

二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再一次验证 31

第二篇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43

第二章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发展 43

第一节 思想路线的哲学意义 4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思想路线 45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45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 49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或精髓 50

第三节 毛泽东论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51

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52

二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53

三 对立统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54

第四节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发展 56

第五节 邓小平的思想路线理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 59

第三章 邓小平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64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辩证法 64

一 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矛盾同一性的把握 68

二 党的基本路线是把握矛盾统一性的典范 69

三 “一国两制”是矛盾同一性思维的光辉运用 70

第二节 着眼质变但贵在把握过程中的量变 71

第三节 我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77

第四节 “弱者道之用”的当代演绎 82

第一节 生产力首位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85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91

第三节 生产力首位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历史哲学的基石 99

第五章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 10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矛盾 109

第二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113

一 科学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 113

二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性质 114

三 系统地论述了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114

第三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17

一 准确抓住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7

二 具体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提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19

三 具体分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当代中国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1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含义 127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 130

第三节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探索 13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创立是当代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135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所包含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是对当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136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137

第五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的丰富和发展 145

第六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之深厚的哲学蕴涵 147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问题 14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正确解决了社会主义实践之“度”的问题 150

三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启迪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保持高度的理性自觉 151

第七章 邓小平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发展 153

第一节 经典作家论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53

一 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153

二 人民群众创造英雄人物 156

三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性 158

第二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发展 159

一 毛泽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160

二 毛泽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 162

第三节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64

一 为了人民:使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生活 165

二 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166

三 尊重人民: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169

四 学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 172

五 塑造人民:培育“四有”新人 174

第三篇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 179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根据 179

第一节 从历史成就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可能性 179

第二节 从历史变化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要性 183

第三节 从问题现状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迫切性 185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前提 192

第一节 必须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 192

第二节 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6

第三节 必须对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体系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201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目标 203

第一节 “回归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的统一 203

第二节 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化新形态 20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新形态的七条标准 207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途径 209

第一节 解读模式创新 209

第二节 文本体系创新 211

第三节 文献资料创新 214

第四节 中西马综合创新 217

第五节 哲学问题创新 219

第六节 哲学体系创新 221

第七节 教学体系创新 222

一 哲学本科教学创新 223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教学创新 224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教学创新 227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教学创新 231

五 面向哲学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创新 233

六 面向全校通选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创新 234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走向 237

第一节 提出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创新目标 237

一 创造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238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关系问题 243

三 两个主要生长点:全球化问题与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 25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百家争鸣 255

一 创新目标 256

二 创新途径 262

三 创新价值 268

四 创新的主要生长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哲学基础 272

第三节 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突破口与生长点 276

一 解读法 277

二 哲学观 282

三 存在论 286

四 创新观 291

五 全球化 293

六 中国化 297

七 文明观 299

第四篇 邓小平理论与哲学创新的突破口、生长点 305

第十三章 必须坚持发展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 305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预见和现代科技革命本质特征 305

第二节 现代科技创新的两大阶段、两大潮头、两大航程 312

第三节 劳动方式的现代创新 315

第四节 生活方式的现代变革 318

第五节 思维方式的历史转换 320

第六节 现代新型世界观、存在论的哲学呼唤 324

一 胡塞尔现象学:首倡20世纪现代哲学向人的存在本体论转向 325

二 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呼唤与革新 326

三 萨特存在主义:呼唤存在论的三部曲 327

四 卡尔纳普的语言构架本体论:从坚决拒斥形而上学到承认本体论的必要性 329

五 斯特劳森:分析哲学与形而上学走向兼容 330

六 弗雷格逻辑本体论:语言分析哲学源头上与存在论的兼容性 331

七 蒯因:超越逻辑实证主义的本体论承诺 332

八 伽达默尔:理解本体论 335

九 利科:新解释学本体论 337

十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新世界观 339

十一 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 341

第十四章 主体性与客观性统一的新存在观 349

第一节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349

第二节 走向主体性与客观性的更高综合 360

一 现代科学革命的焦点问题 361

二 主体知识库问题的凸现 362

三 主体性:人脑与电脑的根本分野 367

四 透视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新窗口 373

第十五章 寻求天人合一、人化自然的新实践观 379

第一节 实践前提新论——生态环境是劳动实践的外部前提与自然基础 380

第二节 实践中介新论——主客体的三大中介系统和双向运动 385

一 主体和客体的多种存在形式 385

二 主客体的三大中介系统 387

三 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和双重改造 391

第三节 实践逻辑新论——从客观逻辑到思想逻辑的中介桥梁 393

第四节 实践目的新论——天人和谐的新型生态文明 400

第十六章 与时俱进的新时代观 409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时代观 409

第二节 时代观上的新判断 411

第三节 呼唤新型文明的四大潮头 423

一 全球时代——全球化趋势成为时代主潮 424

二 科技革命——科技大变革带动了生产力大革命 426

三 文化经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型经济 427

四 新型文明——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世界新型文明 431

第四节 世界新型文明难产期的四大危机 434

一 天人对立的现代生态危机 435

二 持续不断的战争危机 441

三 重新走向激化的南北关系危机 445

四 排斥异己的文明冲突危机 452

第十七章 面向全球化的新世界史观 456

第一节 全球化理论的真正源头 456

第二节 全球化理论的三大流派 468

一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 469

二 新“左”派全球化理论 473

三 西方主流派全球化理论 476

第三节 当代经济全球化新特点 479

一 信息网络化 480

三 分工体系国际化 481

二 科技全球化 481

四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 482

五 市场全球化 483

六 国际贸易全球化 484

七 金融全球化 485

八 交往全球化 486

九 经济全球化、政治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并存趋势 486

第四节 面对“三先”挑战,抓住“三后”机遇——中国应对全球化新方略 487

一 全球化矛盾过程观 488

二 全球化过程二重性观 489

三 经济全球化“三先”现状观 490

四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三后”方略观 492

第十八章 个别与一般统一的新共殊观 495

第一节 一般与个别范畴的历史追索——从古希腊到黑格尔 495

一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中的一般与个别范畴 495

二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普遍、特殊和单一范畴 499

第二节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的一般与个别范畴 502

第三节 独具特色的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 507

一 个别具有一般不可比拟的具体性、特殊性、丰富性 508

二 一般与个别对立统一关系的“独特公式” 509

三 个别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过程的真正归宿 512

四 “一般”这个认识阶段具有二重性,特别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僵死性、不纯粹性、不完全性的一面 513

五 必须区分具体普遍和抽象普遍两种概念,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两种思维方式 515

六 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是理解辩证逻辑的概念论的钥匙,是展开辩证逻辑体系的思想枢纽之一 517

第四节 辩证逻辑的思想主脉 519

第十九章 寻求对立面和谐结合的新矛盾观 525

第一节 新矛盾观的三个生长点——新型矛盾观、和谐结合观、矛盾中介观 525

一 新矛盾观的三个主要生长点 525

二 新型矛盾论 526

三 和谐结合论 528

四 矛盾中介论 530

第二节 中、西、马三大辩证法的综合创新 532

第三节 超越“斗争哲学”与“和的哲学”的两极对立 538

一 强调东西文化根本对立的文明冲突论 538

二 回应文明冲突论的两种尝试:河东河西论与和合学 540

三 对立统一规律:超越“斗争哲学”与“和的哲学”的综合创新 541

四 东西文明对立统一关系的七个层次 543

第二十章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 549

第一节 富于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新发展观 550

第二节 全面性总体性的新发展目标 552

第三节 可持续性的新发展道路 557

第四节 走上新发展道路的十大转变 559

一 从投入主导、速度优先的粗放型发展,走向科教主导、效益优先的集约型发展 559

二 从天人对立型的间断性发展,走向天人和谐型持续性发展 560

三 从强调速度为先的数量增长型发展,转向更加注重结构更新的质量优化型发展 561

四 从经济重心在东西两极之间振荡的重点倾斜式发展,转向东西互助、共同腾飞的整体协调式发展 563

五 从国家强制型、单一动力型发展,走向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双重动力型发展 564

六 从清一色的单一模式的发展,走向主体性与多样性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565

复杂模式的发展 565

七 从国家畸重畸轻的非均衡发展,走向国家、企业、个人三层主体的均衡发展 566

八 从缺少主体性的孤立型或依赖型发展,走向开放型的主体性发展 568

九 从单纯经济增长、物质文明的单打一式发展,走向社会全面进步、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全面和谐发展 569

十 从见物不见人的、单纯注重实物增长的外物型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以造就新人为最高价值尺度的主体性发展 570

第二十一章 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新文化观 573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与古今中外法 573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中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587

第三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科教兴国论与全面创新论 600

第四节 综合创新是文化发展普遍规律 611

一 多元文化的综合创新,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 612

二 多元文化的综合创新,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特殊规律 614

三 多元文化的综合创新,也是文化价值创造的个体活动规律 618

四 创造性是文化价值源泉和价值尺度,精神生产是以语言符号系统为特殊工具的智力创造活动 619

第二十二章 义利统一的新价值观 621

第一节 文化的深层实质: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622

第二节 “三个有利于”的思想真谛——价值观念的根本创新 628

第三节 “三个有利于”的精神实质——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 636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 640

第二十三章 以人为本的新社会主义观 644

第一节 “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647

第二节 实现人的解放的历史条件 656

第三节 改革开放是走向人的解放的历史必由之路 665

第四节 从权力本位、金钱本位到以人为本——价值本位的根本创新 673

一 价值体系和价值本位 673

二 分析价值本位的一把钥匙 673

三 古代封建社会:权力本位的价值体系 677

四 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本位的价值体系 679

五 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新型价值体系 682

后记 6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