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  2003年卷  上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  2003年卷  上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 2003年卷 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秉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876295
  • 页数:5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精选了2002年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对刑事法治建设有重大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 2003年卷 上》目录

论刑法立法的完善问题 高铭暄 张智辉 1

一、从立法思想看我国刑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1

(一)罪刑法定原则没有在刑法中一以贯之 3

(二)市场经济的要求没有充分反映 8

(三)重刑主义没有完全清除 14

二、从立法结果看我国刑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21

(一)某些条文的规定违反刑法的精神 22

(二)某些条文的设计不科学 25

(三)某些条文的规定不合理 29

(四)某些条文的用语不规范 30

三、完善我国刑法立法的思考 33

(一)关于刑法的严密性问题 33

(二)关于刑罚的轻重问题 37

(三)关于刑法规范的科学性 39

刑法立法解释探讨 赵秉志 杨丹 42

一、前言 42

二、刑法立法解释的必要性及条件 43

(一)刑法立法解释的必要性问题 43

(二)刑法立法解释的条件 50

三、刑法立法解释的原则 54

(一)合法性原则 55

(二)必要性原则 57

(三)科学性原则 60

四、刑法立法解释的程序 63

(一)刑法立法解释程序的法律依据 63

(二)刑法立法解释的程序 64

五、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 67

(一)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等级 68

(二)刑法立法解释的效力范围 69

六、结语:我国刑法立法解释面临的困境和完善展望 76

关于在定罪活动中考虑人格问题的探讨 翟中东 78

一、问题的提出 78

二、人格的概念及其特点 84

(一)人格的概念 84

(二)人格的特点 87

三、人格在定罪中的运用 94

(一)国外有关情况 94

(二)国内的研究 102

(三)本文的基本见解 106

(四)适用中的具体问题 117

一、前言 126

我国短期自由刑问题应对方案研究 赵秉志 陈志军 126

二、短期自由刑利弊、存废之争的考察评析 127

(一)短期自由刑的利弊之争 127

(二)短期自由刑的存废之争 135

三、刑事立法层面的应对方案 140

(一)建立短期自由刑易科非监禁刑制度 140

(二)健全刑事犹豫制度 145

四、刑事司法层面的应对方案 149

(一)在量刑时尽量减少短期自由刑的宣告 149

(二)改革短期自由刑的执行方式 151

(三)改善短期自由刑犯的执行条件 153

量刑建议权研究 邹开红 154

一、前言 154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 159

二、国外量刑建议制度 159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 161

(三)未设置量刑建议制度的国家 164

三、量刑建议制度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 164

(一)量刑建议制度的理论依据 164

(二)量刑建议制度的价值取向 167

四、量刑建议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174

(一)量刑建议权与审判权 174

(二)量刑建议权与辩护权 176

五、量刑建议权的法律后果 179

(一)量刑建议是向审判机关的“建议” 179

(二)量刑建议权是对审判权有效的外部监督 180

(三)量刑建议权是对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自我约束 181

(二)量刑建议的行使阶段 182

六、量刑建议权的程序设计 182

(一)量刑建议的主体 182

(三)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的工作机制 185

(四)行使量刑建议权的具体方式 187

七、量刑建议制度的前景 190

(一)现行立法空间 190

(二)现行司法实践 190

(三)立法建议 194

我国累犯实务疑难问题研究 赵秉志 苏彩霞 195

一、累犯立法实务疑难问题研究 195

(一)应否扩大特殊累犯的范围 195

(二)应否增设单位累犯 199

(三)应否修改未成年人可构成累犯的现行规定 204

(四)累犯不得假释的规定是否科学 207

(五)条文用语是否严谨周密 209

二、累犯司法实务疑难问题研究 211

(一)累犯认定中新旧刑法的冲突及其解决 211

(二)缓刑期满后又故意犯罪是否构成累犯 214

(三)假释以后又故意犯罪是否构成累犯 217

(四)我国四法域之间的累犯问题 219

(五)判决生效后发现为累犯的如何处理 221

(六)数罪累犯的从重处罚问题 224

(七)刑法第356条与累犯制度的关系问题 226

(八)关于盗窃罪司法解释第6条合理性之评析 230

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问题探讨 赵秉志 左坚卫 234

一、前言 234

二、缓刑类型的完善 235

三、缓刑适用制度的完善 236

(一)缓刑适用形式条件的完善 237

(二)对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完善 242

(三)建立法人缓刑制度 247

(四)增设缓刑适用的程序性规定 249

四、缓刑考察制度的完善 252

(一)完善缓刑考验期的规定 252

(二)增设关于缓刑负担的规定 253

(三)完善有关缓刑指示的规定 256

(四)完善有关缓刑撤销的规定 257

(五)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缓刑人又犯新罪或者尚有漏罪,在将前罪与后罪实行数罪并罚后,是否仍然可以宣告缓刑,有待进一步明确 259

(六)增设有关保障缓刑人基本权利的规定 260

五、关于我国刑法中缓刑规定的具体构想 260

一、引言 264

中国行刑社会化的政策与策略研究——兼论中国刑罚制度的改革 卢建平 袁登明 264

二、我国刑罚适用的现状与问题——以行刑社会化为视角的考察 265

(一)非监禁刑适用问题 266

(二)监狱整体设置的问题 274

(三)监狱行刑模式的问题 278

(四)行刑体制与行刑立法的问题 282

三、小康社会和政治文明取向下的刑事政策 285

(一)刑罚执行与刑事政策 285

(二)社会转型中的刑事政策选择 286

四、行刑社会化与我国行刑改革——兼及刑罚制度的完善 293

(一)观念的变革 294

(二)社区刑罚制度的健全完善 301

(三)监狱设置的合理化调整 314

(四)行刑社会化与监狱行刑制度的创新 317

(五)健全行刑体制与完善行刑立法 324

论选择犯的司法认定与刑罚适用 黄京平 吴情树 331

一、选择犯概述 331

(一)整体罪名中包含着多个亚罪名 331

(二)各项犯罪具有相同的犯罪性质 331

(三)各项犯罪所对应的法定刑相同 333

二、选择犯的司法认定 334

(一)选择犯的罪名确定 334

(二)选择犯与犯罪停止形态 339

(三)选择犯与共同犯罪形态 344

(四)选择犯与连续犯的关系 347

三、选择犯的刑罚适用 349

(一)选择犯的刑罚适用方法 349

(二)选择犯处罚的注意事项 351

四、结语:选择犯的立法评判与完善 361

(一)选择犯的立法评判 361

(二)选择犯的立法完善 364

中国内地与港澳特别行政区刑事管辖权的合理划分论纲 赵秉志 366

一、引言 366

二、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指导思想 367

(一)“一国两制”是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指导思想 367

(二)贯彻“一国两制”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基本内涵 368

(三)贯彻“一国两制”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派生要求 371

三、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的原则 376

(一)地域管辖应为基本原则 376

(二)合理、有效地惩治防范犯罪应为辅助性原则 378

(一)三地互涉刑事案件的界定 379

四、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辖划分 379

(二)关于跨境犯罪的管辖 380

(三)关于数罪分涉三地的刑事案件的管辖 381

(四)关于互派人员犯罪案件的管辖 381

(五)关于涉国防、外交犯罪案件的管辖 382

(六)关于背叛国家、分裂国家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管辖 383

(七)关于港澳中国居民涉外犯罪案件的管辖 383

(八)关于港澳中国居民在国外实施国际犯罪后逃回国内案件的管辖 384

五、结语 384

正确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之制度构想 赵秉志 时延安 386

一、前言 386

二、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388

(一)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问题应确立的政治原则 389

(二)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的法律原则 400

(三)解决中国区际跨境犯罪的具体规则 408

三、刑事管辖权冲突之解决与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 413

(一)刑事管辖之确定与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的关系 415

(二)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与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应坚持共通的政治原则 420

四、确定刑事管辖的具体程序 424

(一)刑事管辖确定之具体程序设想 425

(二)刑事管辖确定程序应采取的刑事司法互助模式 428

五、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之立法完善 434

(一)宪法性法律文件与相关基本法律的完善建议 434

(二)关于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之司法互助协定内容的初步设想 440

国际刑事法院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高铭暄 赵秉志 王秀梅 445

一、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445

(一)《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诞生 447

二、国际刑事法院的诞生和近期工作情况 447

(二)国际刑事法院近期工作情况 449

三、各国签署、批准《罗马规约》的情况 454

(一)积极签署《罗马规约》 455

(二)批准加入《罗马规约》,但对个别问题作出声明 456

(三)缔约国修订本国法律以执行《罗马规约》 463

(四)部分国家明确表示反对的态度 465

四、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暨国家之间的关系 469

(一)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 469

(二)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国家刑事司法管辖权的关系问题 471

五、关于中国是否参加《罗马规约》及其方式的探讨 478

(一)创建国际刑事法院的积极法律意义 478

(二)《罗马规约》存在的问题 486

(三)关于中国是否批准《罗马规约》的前景分析 493

附件一:91个批准加入《罗马规约》的国家一览 497

六、附件 497

附件二:国际刑事法院遴选的18名法官 506

附件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22(2002)号决议 506

附件四: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87(2003)号决议 507

中国劳动教养制度司法化改革方案 赵秉志 陈志军 万云峰 廖万里 514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沿革及其改革必要性 514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沿革 514

(二)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515

二、关于劳动教养制度各种改革方案的述评 520

三、改革方案的设计 527

(一)诉讼的法律依据 527

(二)诉讼的基本原则 527

(四)管辖 531

(三)诉讼主体 531

(五)回避 532

(六)辩护制度 532

(七)审判组织 533

(八)审级制度 533

(九)审判程序 534

(十)上诉 534

(十一)抗诉 535

(十二)审理方式 535

(十三)诉讼期限 536

(十四)劳动教养裁判的执行 536

(十五)劳动教养期限的减少或延长 536

四、关于劳动教养改革中、长期目标的初步设想 537

(一)在保留劳动教养制度前提下对劳教实体问题的变革 537

(二)基于法治国家的长远目标废除劳教制度的初步设想 5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