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国际法
国际法

国际法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国青主编;班文战等撰稿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40159767
  • 页数:6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主要课程规划教材之一,按照《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主要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点,力求做到内容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概念准确,资料新颖,阐述简明。全书包括16章内容,分别是:导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主体(包括国际法上的继承与承认制度);国家管辖权(包括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制度);国际法律责任;国家领土;海洋法;空间法;国际环境法;国际法上的居民;国际人权法;条约法;外交与领事关系;国际组织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战争法。同时,本书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适当引入案例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和增加对教材内容理解的目的。
《国际法》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 1

一、国际法的定义 1

目录 1

二、国际法的特征 3

三、国际法的类别 5

四、国际法与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 6

第二节 国际法的性质 8

一、国际法否定论 8

二、国际法的法律性质 9

三、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13

一、概述 16

第三节 国际法的渊源 16

二、国际习惯 19

三、国际条约 21

四、一般法律原则 23

五、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 24

六、国际组织的决议 26

第四节 国际法的编纂 28

一、国际法编纂的含义与类型 28

二、国际法编纂的发展 30

三、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及其编纂活动 31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 34

第五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34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联系 36

三、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冲突 39

四、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各国实践 44

第二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49

第一节 概述 49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征 49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 51

三、《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52

四、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强行法 52

第二节 《国际法原则宣言》 53

一、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 54

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56

三、不干涉内政原则 57

四、国际合作原则 59

五、民族自决原则 60

六、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63

七、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65

第三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6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产生 66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含义 68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69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75

第一节 概述 75

第三章 国际法的主体 75

二、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77

第二节 国家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79

一、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79

二、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80

第三节 其他实体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83

一、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83

二、争取独立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86

第四节 个人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 87

一、承认的概念 91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91

二、承认的种类 92

三、承认的方式和原则 95

四、承认的法律效果 98

第六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98

一、继承的概念 98

二、国家继承 99

三、政府继承 103

第四章 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06

第一节 国家概况 106

一、国家的概念和要素 106

一、概述 108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08

二、国家的类型 108

二、独立权 111

三、平等权 112

四、自卫权 114

五、管辖权 116

第三节 国家管辖豁免 133

一、概述 133

二、国家管辖豁免的形式和内容 135

三、国家管辖豁免的主体 136

四、绝对豁免主义和限制豁免主义 138

五、国家管辖豁免的放弃 141

一、国家领土的概念 145

第五章 国家领土 145

第一节 国家领土概说 145

二、国家领土的构成 146

三、内水 149

第二节 领土的取得和变更 156

一、国家领土的历史和法律特性 156

二、传统国际法取得领土的方式 157

三、现代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 164

第三节 领土主权的限制 166

一、概述 166

二、共管 166

三、租借 167

五、国际地役 168

四、势力范围 168

第四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 170

一、边界的概念 170

二、边界的划分 171

三、边境制度 173

四、边界争端与中国的边界问题 175

第五节 南北极制度 180

一、南极 180

二、北极 183

一、海洋及其意义 186

第六章 海洋法 186

第一节 概说 186

二、海洋法的概念 187

三、海洋法的历史发展 188

四、海洋法的编纂 191

第二节 基线 193

一、基线的概念 193

二、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 194

三、特殊情形下的基线 196

第三节 领海和毗连区 199

一、领海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199

二、领海的宽度 200

三、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 201

四、领海内的管辖权 203

五、毗连区 204

第四节 专属经济区 205

一、专属经济区及其由来 205

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 206

三、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 207

四、专属经济区的划界 208

第五节 大陆架 208

一、大陆架的概念 208

二、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210

三、大陆架的法律制度 211

四、相邻或相向国家间的大陆架划界问题 211

五、我国的大陆架 213

第六节 海峡 214

一、海峡 214

二、用于国际通行的海峡及其制度 215

第七节 公海 217

一、公海的概念 217

二、公海的法律地位 218

三、公海的法律制度 219

四、公海上的管辖权 222

一、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 226

第八节 国际海底区域 226

二、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 227

三、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一般原则 227

四、国际海底开发制度 228

五、国际海底管理局 229

六、《关于实施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的协定》 231

第七章 空间法 233

第一节 空气空间法 233

一、概述 233

二、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234

三、国际航空的基本法律制度 235

四、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制度 239

五、维护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法律制度 242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251

第二节外层空间法 252

一、概述 252

二、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254

三、外层空间法的主要原则 255

四、外层空间法的主要制度 257

五、外层空间活动的其他法律问题 261

第八章 国际环境法 263

第一节 概述 263

一、国际环境法的产生 263

二、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 265

三、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与渊源 267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273

一、环境主权原则 273

二、环境公平原则 274

三、国际合作原则 275

四、保护和保全环境原则 275

第三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275

一、国际大气环境保护制度 275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制度 279

三、保护土地和森林的国际法律制度 282

四、保护海洋和淡水的国际法律制度 283

五、废弃物的国际法律管制 285

六、保护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律制度 287

七、贸易与环境 289

八、战争与环境 291

第九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294

第一节 国籍 294

一、国籍的概念 294

二、关于国籍的立法 296

三、国籍的取得 296

四、国籍的丧失 299

五、国籍的冲突和解决 301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303

一、外国人及其法律地位概说 304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304

二、外国人法律地位的一般原则 305

三、对外国人的管理 307

四、外交保护 309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313

一、引渡 313

二、庇护 319

第四节 难民 320

一、难民的概念和种类 320

二、难民身份的确定 321

三、保护难民的一般原则 322

一、国际人权法的概念 325

第十章 国际人权法 325

第一节 概述 325

二、国际人权法的形成与发展 326

三、国际人权法的渊源 330

第二节 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 336

一、个人人权 336

二、集体人权 338

三、关于“和平权”、“环境权”和“发展权” 343

第三节 国际人权法中的人权保护措施和监督机制 344

一、国内保护措施 344

二、国际监督机制 347

三、国内保护措施与国际监督机制之间的关系 351

第四节 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与实践 353

一、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 353

二、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实践 354

第十一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363

第一节 概述 363

一、外交与外交关系 363

二、外交关系法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364

第二节 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 365

一、国内外交机关 365

二、外交代表机关 367

三、特别使团 371

四、外交团 373

第三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374

一、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 374

二、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375

三、使馆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376

四、特别使团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381

五、外交代表机关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 384

第四节 领事关系法 385

一、概述 385

二、领事关系的建立和领馆的设立 387

三、领事人员 387

四、领事职务及其终止 389

五、领事特权与豁免 390

六、领馆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 393

第五节 维护正常外交关系的法律制度 393

一、概述 393

二、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罪的定义和特征 394

三、控制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罪的国际法机制 396

第六节 中国外交、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39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39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401

一、条约的概念与特征 404

第一节 概述 404

第十二章 条约法 404

二、条约的名称与分类 406

三、条约法的编纂 408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409

一、缔约能力和缔约权 409

二、缔约程序 410

三、条约的加入 412

四、条约的登记与公布 413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414

第三节 条约的生效和暂时适用 416

一、条约的生效 416

二、条约的暂时适用 417

三、条约的有效期 418

第四节 条约的保留 418

一、保留的定义 418

二、保留的范围 420

三、保留的接受与反对 421

四、保留及反对保留的法律效果 421

第五节 条约的遵守与适用 422

一、条约必须遵守 422

二、条约的适用 424

一、条约相对效力原则 426

第六节 条约与第三国 426

二、条约为第三国创设义务 427

三、条约为第三国创设权利 428

四、取消或变更对第三国的义务或权利 428

五、条约的规定成为国际习惯法 429

第七节 条约的解释 429

一、条约解释的含义 429

二、条约解释的主体 430

三、条约解释的原则与方法 431

第八节 条约的修订 434

一、条约的修正 434

第九节 条约的终止与无效 435

一、条约的终止与停止施行 435

二、条约的修改 435

二、条约的无效 439

第十三章 国际组织法 441

第一节 概述 441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441

二、国际组织法的概念与特征 450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一般制度 452

一、国际组织一般制度的概念 452

二、国际组织一般制度的具体内容 452

第三节 联合国及其法律制度 467

一、联合国与《联合国宪章》 467

二、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469

三、联合国的会员国 470

四、联合国的主要机关及其职权 472

五、联合国法律制度在现代国际法中的独特地位 481

第四节 专门性国际组织 483

一、概说 483

二、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基本体制 484

三、联合国专门机构 485

第五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 487

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487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 488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与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关系 489

一、国际责任法的性质与特点 491

第十四章 国际责任法 491

第一节 概述 491

二、国际责任法的历史发展与编纂 494

第二节 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 496

一、国家责任的主观要素——行为归于国家 496

二、国家责任的客观要素——违背国际义务 498

第三节 国家责任的免除 500

一、同意 500

二、自卫 501

三、反措施 502

五、危难 503

四、不可抗力 503

六、危急情况 504

第四节 国家责任的形式 505

一、停止不法行为 505

二、赔偿 506

三、保证不再重犯 512

四、不受国内法的制约 513

第五节 国际责任法的新领域 513

一、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问题 513

二、国际组织的责任问题 521

三、国际刑事责任问题 522

二、国际争端的类型 526

一、国际争端的概念 526

第十五章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526

第一节 概述 526

三、国际争端的特征 527

第二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528

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意义 528

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529

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含义 531

第三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 532

一、解决争端的强制方法 532

二、解决争端的和平方法 537

一、概述 555

第四节 联合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 555

二、和平解决争端是联合国的一项基本原则 556

三、联合国的管辖权 558

四、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职权 560

五、区域性办法 584

第十六章 战争法 587

第一节 概述 587

一、战争的概念 587

二、战争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589

三、战争法的概念与编纂 592

第二节 战争的开始及其法律后果 595

一、战争的开始 595

二、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597

三、战争的结束 598

第三节 作战手段和方法 600

一、战争法的基本原则 600

二、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602

三、海战和空战的特殊规则 606

第四节 交战者和战争受难者地位 609

一、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609

二、交战者地位 610

三、战俘待遇 611

五、战时平民地位 613

四、伤病者的待遇 613

第五节 中立 615

一、中立的概念与特征 615

二、中立国的权利与义务 616

三、战时封锁 617

四、战时禁制品 618

第六节 战争犯罪及其责任 619

一、战争犯罪的概念 619

二、纽伦堡、东京审判原则及其意义 622

三、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 624

四、国际刑事法院 629

主要参考文献 6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