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研究
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研究

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放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1769656
  • 页数:2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进行研究。
《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研究》目录

1.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问题的提出 1

目录 1

1.1.2 现实意义 2

1.2 工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4

1.2.1 工资水平的含义 4

1.2.2 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7

1.2.3 工资水平的趋势 11

1.3 工资水平与经济起飞 12

1.3.1 经济起飞的含义 12

1.3.2 工资水平与经济起飞 15

1.4 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19

2.1 古典经济学家的工资决定理论 23

2.工资水平决定的理论回顾 23

2.2 马克思的工资决定理论 27

2.3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29

2.4 现代制度学派的工资理论 33

2.5 凯恩斯的工资理论 34

2.6 分享工资论 36

2.7 人力资本工资决定论 38

2.8 效率工资论 39

3.刘易斯工资不变假说与李嘉图生存工资的经验分析 43

3.1 刘易斯模型与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的决定 43

3.1.1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与工资水平 43

3.1.2 刘易斯以工资为传导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44

3.1.3 刘易斯模型下的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的特征 46

3.2 李嘉图生存工资经验分析——以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为例 47

4.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以拉美、东亚为例 61

4.1 拉美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 62

4.1.1 拉美国家工业化发展模式 62

4.1.2 拉美城市化、非正规经济部门与就业 66

4.1.3 拉美国家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 69

4.2 东亚“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 74

4.2.1 东亚工业化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比较优势 75

4.2.2 东亚“四小龙”的工业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78

4.2.3 东亚“四小龙”工业化进程中工资水平的决定及其特点 84

4.3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模式对要素相对价格的影响 89

4.4 启示与反思 91

5.1 我国计划体制下工资水平的决定及其影响 95

5.1.1 我国计划体制下工资制度 95

5.我国计划体制下的工资水平与市场化改革 95

5.1.2 我国计划体制下的低工资、高就业政策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98

5.1.3 我国计划体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影响 100

5.1.4 传统的工资机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02

5.2 工资决定机制和就业机制的市场化 106

5.2.1 工资决定机制的变革 106

5.2.2 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15

5.2.3 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 116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121

6.1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进程与绩效 121

6.2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效应 124

6.2.1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 124

6.2.2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效应分析 131

6.3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138

7.1 改革开放以来工资水平的变化 143

7.2 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水平 150

7.3 工资与劳动力配置 159

7.4 现阶段我国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 163

8.现阶段我国工资水平高低的判断与分析 169

8.1 现阶段工资水平高低的判断 169

8.1.1 工资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 169

8.1.2 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 174

8.1.3 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180

8.2 我国工资水平偏低的原因分析 184

8.2.1 工资水平较低的客观原因 184

8.2.2 高积累政策是导致工资水平长期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185

8.2.3 分配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工资水平偏低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188

8.2.4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是导致工资水平偏低的第三个主要原因 190

9.1.1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195

9.工资水平高低对经济起飞的影响 195

9.1 工资水平与扩大内需 195

9.1.2 低工资、低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197

9.2 工资水平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200

9.2.1 需求的变动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200

9.2.2 收入水平及其差异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202

9.2.3 低工资水平、产业结构与国际竞争力 207

9.3 工资水平与对外贸易 209

9.3.1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 209

9.3.2 客观评价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209

9.3.3 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体现了劳动力价格低廉的负面影响 212

9.4 工资水平与社会保障 213

9.4.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215

9.4.3 低工资水平是社会保障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17

9.5.1 农民市民化的成因与动力 218

9.5 工资水平与农民市民化 218

9.5.2 农民市民化制约因素 220

9.5.3 低工资和低福利待遇阻碍着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及其后果 222

9.6 工资水平与环境成本 223

9.6.1 经济增长与环境 223

9.6.2 环境破坏的代价 224

9.6.3 低工资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26

10.经济起飞阶段工资水平的决定 227

10.1 适度工资水平的确定 227

10.1.1 适度的工资水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27

10.1.2 适度的工资水平必须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230

10.1.3 劳动力无限供给与适度工资水平的确定 231

10.2.1 公务员与私企职工工资水平平衡比较 234

10.2 工资水平的宏观调控——平衡比较制度与公务员工资水平 234

10.2.2 借鉴平衡比较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 237

10.3 工资水平的微观决定——集体协商制度与工资水平 238

10.3.1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及其内涵 238

10.3.2 工资集体协商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39

10.3.3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240

10.4 经济发展与工资政策调整 242

10.4.1 积极工资政策的含义 242

10.4.2 实施积极工资政策的现实前提和经济基础 243

10.4.3 实施积极工资政策的积极效应 244

10.4.4 实施积极工资政策需要考虑的其他效应问题 246

参考文献 249

致谢 2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