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家钰编著
  • 出 版 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8429540
  • 页数:3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等学校教材,介绍了城市道路包括道路网规划、城市快速路、高架道路、道路交叉口、道路立体交叉和道路绿化、照明、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等道路附属设施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读者对象:城市规划、城镇建设、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生,以及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的设计人员和城市建设、市政建设部门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城市道路设计》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城市化和道路交通 1

第二节 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4

一、城市道路交通特点 4

二、城市道路分类 5

三、公路分类 6

第三节 设计速度、设计车辆、交通量 7

一、设计速度 7

二、设计车辆 8

三、设计小时交通量 9

第二章 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11

第一节 概述 11

一、通行能力概述 11

二、服务水平概述 13

第二节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15

一、基本通行能力 15

二、可能通行能力 16

三、设计通行能力 17

四、多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18

第三节 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0

一、概述 20

二、无信号管制的交叉口通行能力 20

三、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3

第四节 环行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8

一、无信号控制环行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8

二、信号控制环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9

三、交叉口的有序度 30

第五节 立体交叉的设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 30

四、立交通行能力的计算 31

三、设计交通量 31

一、车辆运行特征分析 31

二、匝道与主线的关系 31

第六节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 37

一、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 37

第七节 人行道通行能力 38

一、人行道基本通行能力 38

二、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 38

三、交叉口影响的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38

二、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 38

三、人行道设计通行能力 39

四、人行立体交叉通行能力 39

五、行人横道通行能力 39

六、行人横道服务水平评价 43

第三章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44

第一节 路网分类 44

一、城市布局与城市道路网的关系 44

三、城市道路网络分类 45

二、土地使用规划与城市交通 45

第二节 城市道路规划和指标 49

一、规划指标 49

二、规划原则 51

三、各类道路的规划要求 52

第三节 环形放射干道系统 54

一、环路 55

二、放射路的布设 57

三、环路与射路互补关系 58

四、环射路路段构造形式与横断面 59

五、辅路 59

六、交叉与连接 59

七、国内外主要大城市环形放射干道系统 62

第四节 公共交通专用道 64

一、概述 64

二、城市公共交通专用车道的基本概念 67

四、城市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规划 69

三、城市公共交通专用车道的产生和发展 69

五、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设计 75

第五节 自行车专用道 78

一、自行车交通的优势 78

二、世界各地自行车专用道发展概况 79

三、自行车交通在我国城市交通中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 79

四、我国自行车交通现状 80

五、自行车交通体系和对策 81

六、自行车道路规划 82

七、建立自行车路网的基本原则及措施 84

八、自行车道路设计 84

第六节 城市道路单行道系统规划与设计 90

一、国内外实行单行道的简况 90

二、单行道系统的特点及其特有的作用 91

三、设置单行道的条件 92

四、实行单向交通注意的问题 92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94

第四章 城市道路设计 94

一、横断面规划 95

二、横断面设计 108

第二节 平面设计 116

一、平面设计原则 116

二、平面定线 116

三、选线原则 117

四、道路的圆曲线和平曲线 117

五、直线、平面线的布设与连接 119

六、平面图的绘制 120

第三节 纵断面设计 121

一、纵断面设计原则 121

二、纵断面设计具体要求 122

三、坡度和坡长 122

四、竖曲线 123

五、纵断面设计步骤和方法 125

六、街沟设计 127

第五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131

第一节 概述 131

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特性分析 131

第三节 平面交叉口的规划 133

一、交叉口的形式和使用 133

二、交叉口形式的选择和改建原则 134

三、交叉口的间距选择 135

四、平面交叉口的规划和设计流程 135

第四节 交叉口交通组织 137

一、机动车辆交通组织 137

二、非机动车辆交通组织 141

三、行人交通组织 143

四、交叉口处公共交通组织 143

第五节 交叉口设计 146

一、交叉口的车道数 146

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147

三、交叉口的视距和缘石半径 148

四、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149

第六节 环形交叉设计 154

一、环形交叉口的设计 155

二、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157

第七节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159

一、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159

二、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形式 159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方法及步骤 162

四、环形交叉口竖向设计 173

第六章 分离式立交和人行立交 179

第一节 分离式立交 179

一、分离式立交的设置条件 179

二、铁路与道路立交方式的选择 180

三、分离式立交方式的比较 180

第二节 下穿式立交 182

一、下穿式地道的设计 182

二、道路与道路分离式立交 184

第三节 人行立交 187

一、设置城市人行立交的目的 188

二、设置人行立交的条件 189

三、设置原则 189

四、人行天桥与地道的取舍原则 189

五、人行立体交叉规划方法和原则 190

六、人行立交的建筑设计 191

第四节 人行天桥设计 195

一、人行天桥设计的原则 195

二、人行天桥设计 195

第五节 人行地道设计 200

一、人行地道设计的原则 201

二、地道建筑设计的原则 201

三、地道设计的原则 201

四、梯(坡)道、平台与进出口设计的原则 201

一、立交的分类 206

第一节 互通立交的分类与分级 206

第七章 互通式立体交叉 206

二、立体交叉分级 208

三、互通立交的几何形式与特点 209

第二节 立交的选型 229

一、影响立交选型的因素 229

二、立交选型的基本原则 229

三、立交选型的方法步骤 230

四、城市大型互通式立交选型 235

第三节 匝道设计 237

一、匝道运行特性 237

二、匝道的基本形式 238

三、匝道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239

四、匝道的平纵设计 240

五、匝道的横断面设计 244

六、匝道的端部设计 249

一、立交的最小间距 255

第四节 立体交叉设计 255

二、辅助车道 259

三、集散车道 262

四、互通式立交范围内的主线设计 264

五、喇叭形立交设计 268

第八章 高架道路 274

第一节 概述 274

一、高架道路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274

二、高架道路定义和组成 274

三、高架道路的设置条件 275

四、高架道路的功能 275

第二节 高架匝道的布置 277

一、匝道配置对高架的影响 277

二、匝道的布置原则 278

三、匝道的布置形式 278

四、匝道的最小间距 280

六、高架道路与地面道路衔接的因素 281

五、高架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地段的交通特征分析 281

七、高架下匝道交通组织方式 283

第三节 高架道路的建设标准 284

一、高架道路的总体设计 284

二、高架道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86

第四节 高架道路设计 287

一、高架道路线形设计 287

二、平面线形 288

三、纵断面设计 288

四、横断面设计 290

五、高架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292

六、高架道路变速车道设计 295

七、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295

第九章 城市轨道工程 297

第一节 概述 297

一、城间铁路 299

第二节 轨道交通定义、类型和发展概况 299

二、市郊铁路 300

三、地铁 301

四、现代有轨电车和轻轨 304

五、独轨铁路系统 305

六、磁浮系统 308

七、自动导向运输系统 310

一、规划轨道交通路网应考虑的因素 312

第三节 轨道交通路网规划 312

二、轨道交通路网设计原则 313

三、线网规划应研究的内容 315

四、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特点 316

五、规划范围与年限 316

六、规划层次与方法 317

第四节 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 318

一、钢轨和轨枕 318

三、道床 319

二、连接构件 319

四、道岔 321

第五节 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 322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特点 322

二、站位及线路 323

三、高架线路横断面布置 324

四、线路的平面设计 325

五、线路的纵断面设计 331

六、轨道交通限界 334

第六节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置 338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338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组成 345

三、绘制车站总平面布置图 350

第十章 道路附属设施 353

第一节 道路停车场 353

一、停车设施类型 353

二、停车场的基本类型 354

三、停车场规划原则 357

四、停车场设计 360

五、自行车停车场 364

六、公共交通站点布置 365

第二节 道路绿化 367

一、道路绿化的功能 367

二、街道绿化 368

三、道路绿化的一般原则 370

第三节 道路照明 372

一、道路照明标准 372

二、道路照明方式 372

三、照明装置形式与设置方式 375

第四节 无障碍设施 377

一、排水系统的选择 383

二、两种排水体制的比较 383

第十一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383

第一节 概述 383

三、排水体制的选择 384

四、不同排水系统的衔接 384

五、街道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 385

第二节 雨水管及其构筑物沿道路的布置 385

一、雨水管的布置 385

二、雨水口和检查井的布置 387

一、雨水流量公式 390

第三节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的计算 390

二、综合径流系数 391

三、设计降雨重现期 391

四、设计降雨历时 392

第四节 雨水排水设计方法和实例 392

一、主要设计原则 392

二、雨水管道设计技术标准 393

三、设计步骤 393

参考文献 39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