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概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学森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8034686
- 页数:491 页
目录 1
上编 书法学体系 1
第一章 汉字产生及字体演变 1
甲骨卜辞·商 2
大盂鼎·西周康王 2
峄山刻石·秦朝 2
乙瑛碑·153年 2
图版目录 2
神策军碑·843年 3
王羲之·兰亭序 3
一、汉字起源问题 4
第一节 汉字的产生及其特质 4
张旭·古诗四帖 4
二、商代的文字 5
三、汉字与书法 6
第二节 古文字阶段的字体 8
一、甲骨文 8
二、金文 10
三、小篆 13
(一)小篆的形成、特征和发展 13
(二)小篆的命名 15
第三节 简、帛与隶变 16
(一)简牍的称名原因、书写用具、使用阶段 16
一、简牍 16
(二)简牍的不同形制 17
(三)简牍的原料、制作、编连 18
(四)简牍的书体、书风 18
(五)重要的简牍出土 19
二、帛书 20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 20
三、隶变 21
一、隶书 23
第四节 今文字阶段 23
史孝山出师颂 26
二、章草 26
三、今草 27
淳化阁帖·冠军帖 28
四、行书 29
五、楷书 30
一、飞白 32
第五节 其它一些字体、书体概念问题 32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699年 33
二、破体 35
第六节 书法的融汇众体之美 36
吴昌硕行书律诗卷 40
第二章 文房器具 41
第一节 笔 41
一、毛笔的制作、种类和保藏 42
二、选择毛笔 44
三、寄托于毛笔的文人情怀 45
(一)先秦——舐笔和墨 46
四、毛笔制作、使用简史 46
(二)秦汉——蒙恬和蔡邕 47
(三)魏晋南朝——从实用向修饰 48
(四)唐朝——笔头短硬 50
(五)宋代——宣笔独尊 53
(六)元朝——湖笔突起 57
第二节 纸 58
一、宣纸的种类和使用 59
(一)楮皮宣、青檀宣与宣纸发源问题 59
(二)宣纸的几种分类方法 61
(三)宣纸的选择与使用 62
(一)东汉以前的所谓“丝绵纸”、麻纸 63
二、纸的制作使用史 63
(二)皮纸与东汉造纸工艺的成熟及古纸鉴定 64
(三)两晋南北朝——麻纸为主 67
王珣·伯远帖 69
(四)隋唐——生纸、熟纸问题 69
东山松帖 70
虞世南·公主墓志稿·637年 73
(五)五代——澄心堂纸与皮纸新里程 73
(六)宋代——皮纸愈见精良 74
黄庭坚·苦笋赋 75
宋·李建中·同年帖 76
(七)元明清——宣纸大兴 78
一、墨的种类与使用、收藏 80
第三节 墨 80
(一)先秦——石墨时代 82
二、墨的制造史 82
(三)魏晋至隋唐——易墨为上品松烟 83
(二)秦汉——人工制墨出现 83
(五)宋代——油烟墨为主 85
(四)五代——李廷珪墨风采照人 85
(六)明代——徽墨的两大派系 87
(七)清代——四大墨王 88
第四节 砚 89
一、砚的种类与养护 90
(三)六朝——凹心砚池 92
二、砚的发展史 92
(二)两汉——浑朴的装饰 92
(一)汉代以前——砚者研也 92
(四)隋唐——陶砚流行 93
(五)唐代的端砚 94
(六)唐代歙砚、洮砚、澄泥砚与秦砖汉瓦砚 97
(七)五代——砚铭题记 99
(八)宋代——雕砚史的辉煌一页 100
(九)元明——优雅精致 102
(十)清代——洋洋大观 103
第五节 其它用具 104
第三章 碑、帖 107
一、碑、帖异同 108
第一节 碑帖概述 108
二、碑、帖制作 109
熹平石经·175年 109
三、拓片问题 110
唐太宗·温泉铭 111
一、石刻的种类及其形制 112
第二节 碑 112
(一)刻石 112
(二)碑碣 113
麃孝禹刻石·前26年 113
鲜于璜碑·165年 114
(三)墓志 115
元倪墓志·523年 116
石门铭·509年 117
(四)摩崖 117
(五)造像记 118
魏灵藏造像记 118
张迁碑·186年 119
二、石刻的文辞 119
第三节 帖 120
一、帖的类别 120
二、刻帖与时代书风 121
王羲之·十七帖 122
集王圣教序 122
三、刻帖的主要帖目、谱系 125
(一)《淳化阁帖》 125
淳化阁帖·嫂安和帖 127
(二)《阁帖》的翻刻 127
(三)历代丛帖 129
(四)其它刻帖举要 130
钟绍京·灵飞经·738年 131
第四章 执笔与临摹 132
第一节 笔的执、使 132
一、执笔方法 133
二、笔法的传承 135
林藻·深慰帖 137
第二节 临摹 138
第三节 笔顺 140
第四节 结体 141
杨沂孙小篆对联 142
吴大澂小篆对联 142
九成宫醴泉铭·632年 143
褚遂良·雁塔圣教·653年 144
蜀素帖·1088年 146
第五节 用笔 147
一、线条与笔画 148
袁安碑·92年 151
大克鼎·孝王 151
史晨碑·169年 152
竹枝词 152
颜真卿·祭侄稿·758年 152
二、笔势 152
三、用笔的神采、气质 153
第六节 章法 156
一、字距行距 157
衡方碑·168年 158
曹全碑·185年 158
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158
小草千字文·779年 158
二、行气 159
三、行内变化 161
李白忆旧游诗 162
怀素·自叙帖·777年 162
四、行间穿插 163
五、整篇全局一体 163
第五章 书作幅面内容及其安排 164
第一节 书写的主体内容 164
陆机·平复帖 165
王羲之·得示帖 166
三国魏·钟繇·贺捷表 167
王羲之·黄庭经 171
淳化阁帖·奉对帖 173
张即之·金刚经 175
草堂十志图跋·947年 175
第二节 落款与印章 180
(一)相关传统文化 181
一、纪时、名字、谦词、敬语等问题 181
(二)纪日方法 183
(三)纪月方法 187
(四)季节 192
(五)纪年方法 193
(六)名、字、号以及表敬用词 194
二、款和布白印 196
(一)款的字体、字形大小、内容 196
(二)款的书写格式问题 196
米芾·向太后挽词 197
王羲之·姨母帖 198
(四)题款的发展演变 199
(三)布白印的位置 199
高闲·草书千字文 201
(五)布白印的发展演变 202
第六章 装裱与题跋 203
第一节 书画装裱品式 204
一、手卷 204
二、挂轴 206
三、册页 210
四、其它 211
一、汉以前——以简册、帛卷为主的时代 212
第二节 书画鉴藏与装裱的起源和发展 212
三、南北朝——押署与包首 214
二、魏晋——卷轴装已有流传 214
王徽之·新月帖 216
四、隋唐——挂轴、册页在盛唐出现 216
五、五代 220
六、两宋——宣和装与绍兴装 221
冯子振·题展子虔游春图 224
七、元朝 224
八、明朝——卷轴出现引首 225
九、清朝——双隔水的出现 226
第三节 题跋与鉴藏印 227
一、题跋的位置 227
二、收藏鉴赏印 228
三、题跋的发展演变 229
四、题跋内容的角度 230
五、款、跋、用印与作品鉴定 234
第七章 古代书法理论 236
第八章 古代书法教育 257
张孝祥·关彻帖 263
沈度·敬斋箴 264
第一节 殷墟甲骨文 265
下编 中国古代书法史 265
一、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265
第九章 商代书法 265
二、甲骨文举例释读(略) 267
三、殷墟甲骨文书风分期 267
宰丰刻辞·商末 269
二、商代青铜器的书法风格 270
第二节 商代后期金文 270
一、商代青铜器概述及举例释读 270
四祀?其卣·商末 271
司母戊鼎·商中 271
第三节 商代甲骨文、金文书风比较 272
一、笔意表现汉字的象形性 272
二、正体、俗体的正用、俗用与象形性追求 273
第十章 西周书法 274
第一节 西周政治、文化对书法的影响 274
第二节 西周书法 276
一、为数极少的西周甲骨文 276
二、西周金文 277
(一)西周金文的书风分期 277
散氏盘·厉王 279
(二)西周金文的典型作品 279
毛公鼎·宣王 279
虢季子白盘·夷王 282
逨盘·宣王 283
一、春秋、战国金文内容 284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金文书法 284
第十一章 春秋、战国书法 284
二、春秋、战国金文书风 285
(一)西土系 286
(二)南土系 287
王孙遗者钟·春秋楚国 288
(三)中原系 289
第二节 秦国的《石鼓文》、《诅楚文》等石刻文 290
一、石鼓文 290
(一)石鼓的发现与保护 290
石鼓文·秦国 291
(二)《石鼓文》的内容 291
(三)《石鼓文》的时代 293
(四)《石鼓文》的拓本与书法风格 294
二、诅楚文 295
一、帛书 296
诅楚文·战国中后秦国 296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盟书和帛书墨迹 296
楚帛书·战国中晚期 297
二、盟书 298
(一)盟书的一般性知识 298
(二)《侯马盟书》 299
第四节 战国的简牍书法 301
侯马盟书·春秋末晋国 301
一、战国早期:信阳楚简、仰天湖楚简 302
二、战国中晚期:青川秦牍 302
仰天湖楚简·战国早期 302
睡虎地秦简·战国晚 303
青川秦牍·战国中晚 303
三、战国晚期:云梦睡虎地秦简 303
第五节 先秦书法的概述 304
第一节 秦朝的文化措施及其通用字体 307
第十二章 秦朝书法 307
权量铭文·秦朝 308
第二节 秦朝书家 310
一、秦朝小篆 311
(一)秦刻石和虎符的小篆 311
第三节 秦朝书迹 311
泰山刻石·秦朝 313
(二)秦朝权量诏版 314
二、秦朝的隶书 314
第十三章 汉代书法 315
第一节 汉代的知名书家 316
第二节 汉代篆书 318
群臣上醻刻石·前158 319
新莽·嘉量铭文·9年 320
第三节 汉代隶书 320
一、西汉石刻的隶书 321
五凤刻石·前56年 322
莱子侯刻石·16年 322
二、汉代简帛等载体上的隶书 323
(一)《马王堆帛书》 323
(二)汉简隶书 325
三、东汉碑刻的隶书 325
(一)风格分类 325
(二)汉隶典型代表 327
石门颂·148年 328
礼器碑·156年 328
华山碑·165年 329
第四节 汉代的章草、草书、行书、楷书 331
张芝·八月九日帖 336
第十四章 三国、西晋书法 337
第一节 三国著名书家、书作 337
一、三国时期重要书家 337
二、三国书法遗迹 339
(一)皇象的章草 339
钟繇·宣示表 340
三国吴·皇象·急就章 340
(二)钟繇的小楷、行书 340
淳化阁帖·长风帖 342
钟繇·墓田丙舍帖 344
(三)篆隶碑版 346
魏·上尊号碑·220年 347
吴·天发神谶碑·276年 348
一、西晋书家 349
第二节 西晋(265-316)书法 349
二、西晋书迹 351
西晋·郛休碑·270年 351
索靖·月仪帖 352
第十五章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书法 355
一、东晋南朝行、草综述 356
第一节 东晋、南朝的行、草 356
(一)王羲之等人的行、草 360
二、二王等著名书家及其行、草遗迹 360
东晋·王羲之·豹奴帖 362
(二)王献之等 363
王献之·鹅群帖 365
(一)南朝宋(420-479) 366
三、南朝著名书家及其行、草遗迹 366
(二)南朝齐(479-502) 367
(四)南朝陈(557-589) 368
(三)南朝梁(502-557) 368
南朝·智永·真草千字文 369
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北方的行、草遗迹 370
前凉·王念卖驼券·367年 371
第三节 东晋、南朝的隶、楷 372
一、二王小楷以及钟王比较 372
王献之·洛神赋 375
王羲之·东方朔画像赞 375
二、东晋南朝的碑版 377
南朝宋·爨龙颜碑·458年 378
东晋·爨宝子碑·405年 378
南朝梁·瘗鹤铭·514年 380
第四节 北碑 381
一、北朝碑碣 382
张猛龙碑·522年 384
二、北朝墓志 385
元显俊墓志·513年 386
北魏·崔敬邕墓志·517年 387
三、北朝造像题记 388
杨大眼造像记·500-506年 389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 391
四、北朝摩崖 394
孙秋生造像记·502年 394
(一)褒斜道《石门铭》 394
(二)云峰四山48种北朝摩崖 395
郑道昭·郑羲下碑·511年 397
东堪石室铭 400
(三)邹城五山摩崖 400
北周·铁山摩崖 401
(四)泰山经石峪北齐金刚经 402
第五节 南北书派问题 403
一、南北书派之说 403
二、南北书风及其成因和影响 404
三、南北书风的融合 406
赵文渊·华山庙碑·567年 407
第十六章 隋唐五代书法 408
第一节 概述与分期 408
第二节 隋代书法 411
一、隋代书法概述 411
隋·龙藏寺碑·586年 413
二、隋代重要碑版 413
董美人墓志·597年 415
第三节 初唐百年(618-711)书法 418
唐·欧阳询·张翰思鲈帖 422
唐高宗·江叔帖 425
孙过庭·书谱·687年 426
薛曜·夏日石淙诗·700年 426
赵丑胡贷练契·665年 427
第四节 盛唐(712-805)九十年书法 428
李邕·李思训碑·738年 429
贺知章·草书孝经 431
唐玄宗·青城山勅·724年 432
颜家庙碑·781年 433
食鱼帖 436
第五节 晚唐、五代百六十年(806-960)书法 437
柳公权·玄秘塔碑·841年 438
蒙诏帖 439
第一节 宋初百年书法 442
第十七章 宋代书法 442
蔡襄·致资政谏议尺牍 445
一、“病韵”转向“不俗” 446
第二节 北宋后期六十年书法 446
二、“厚重”转向“清简” 453
蔡卞·雪意帖 457
宋徽宗·千字文 458
草书团扇 458
第三节 南宋前期六十年 459
第四节 宋末九十年 460
第十八章 元、明书法 462
第一节 元、明书法概述 462
一、元代书法 465
第二节 元、明书法分期 465
三门记 466
元·赵孟頫·汲黯传 466
明·宋克·急就章 467
二、明前期百二十年 467
三、明中叶书法 469
唐寅·致余山大人尺牍 470
文征明·诗屏 471
徐渭·咏墨词轴 472
四、晚明书法 472
黄道周·喜雨诗 474
张瑞图·诗轴 474
倪元璐·自书诗扇面 475
一、康、乾二帝与帖学传统 476
第十九章 清代书法 476
第一节 清代书法的特色及成因 476
二、馆阁板滞与求变之心 478
三、朴学流行,篆、隶复兴 480
四、“北碑南帖”,标举魏碑 482
第二节 清代书法的分期和概述 483
一、清初百年 约顺治—雍正(1644-1735) 484
(一)居主流地位的帖学正脉 484
(二)非主流书家反叛传统 485
(一)帖学主流的延续 486
二、中期八十年 乾嘉时期(1736-1820) 486
清·傅山·龙王社鼓诗轴 486
王铎·题柏林寺水诗轴 486
(二)对行、草的尝试性变化、融合 487
郑燮·新修城隍庙记 487
(三)碑学初兴 488
邓石如·大舜舞干戚赞 488
三、后期九十年 道光至宣统五朝(1821-1911) 489
(一)碑学成为主流 489
(二)融碑入帖 489
何绍基·致平斋尺牍 490
- 《中国民间书法全集 7 卷1 砖铭书法卷》孙晓 2018
- 《书法主义图像叙述》洛齐 2019
- 《高考英语自学丛书 概要写作》祝嘉 2018
-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规划教材 书法教程》(中国)梁腾昆 2019
- 《爨体书法字库》梁培生著 2019
- 《书法主义宣言》洛齐著;洛齐主编 2019
- 《敦煌书法精品集 摩诃摩耶经》黄征 2018
-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要》董国柱著 2019
- 《沈尹默书法》沈尹默著 2008
- 《近现代书法研究大系 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张韬 2019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北京模式》吴建繁,王德海,朱岩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八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