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身份之争”  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
“身份之争”  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

“身份之争” 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伟和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1099308
  • 页数:2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旅游信息化的基础知识和内容框架,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主要运用,旅游政府信息化建设与国家“金旅工程”,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运用与管理,旅游网络营销与旅游电子商务,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身份之争” 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2

一、下岗失业职工过得还好么? 2

二、如何理解家庭生计问题? 5

三、相同的社区、不同的生计 7

四、论文的结构和纲要 12

第二章 扩展个案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16

第一节 由个案建构理论的不同传统 16

一、“如何走出个案” 16

二、扩展个案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一般原则 19

三、反思社会科学和证伪主义的不同 23

第二节 不断折磨的研究过程 25

一、如何武装自己的头脑 26

二、介入社区生活 29

三、过程模式的型构(configuration) 33

四、如何连接宏观社会制度和结构 35

五、社会转型理论和社会政策理论的再思 37

本章小结 38

第三章 嵌入与连接——生计研究的理论视角 40

第一节 福利、工作与生计——社会政策领域关于生计研究的转变序列 40

一、生计调查和贫困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经典模式 40

二、由福利到工作(From Welfare to Workfare)——福利政策转向的动力和争议 43

三、可持续生计框架(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反贫困政策的新话语 45

四、穷人生计的真正出路?还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翻版?——关于可持续生计的挑战 47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劳动力的商品化 49

一、市场转型和社会保护——博兰尼市场转型理论中的核心议题 50

二、劳动力的商品化和去商品化——马克思主义社会政策观关于劳动力就业机制的立场和观点 52

三、“非正式化”——资本全球化条件下劳动力再商品化的新面貌 53

第三节 嵌入与连接——生计研究框架的新尝试 56

一、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家庭生计研究的启示 57

二、如何走出布迪厄的社会结构再生产的悖论 58

本章小结 61

第四章 诱惑与强制——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国企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动力 64

第一节 中国社会市场转型中劳动力的双重商品化过程 64

一、行政主导下的市场转型过程 65

二、契约化和灵活化——市场转型中劳动力的“双重商品化”过程 67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职工的生计模式演变过程 69

一、有组织的依附——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国企工人的生计模式和策略 69

二、依附与跨越——改革前期(1978—1993)的城市国企工人的生计模式和策略 71

三、抵制与退出——改革后期(1994—)的城市国企下岗失业工人的生计模式和策略 72

本章小结 74

第五章 “逆商品化”——回归社区后北京市下岗失业职工的生计模式 76

第一节 “逆商品化”的生计模式 76

一、“逆商品化”的生计模式 76

二、经济结构的变迁影响了中心城区的下岗失业人员的正式就业 83

三、缺乏劳动保护的积极就业政策无法真正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迈向市场就业 85

四、劳动就业条件的恶化阻碍市场化就业方向 88

五、垄断性社区资源配置结构和区分身份的社区生活规范和行为习性阻碍了下岗失业职工的社区化就业 90

第二节 多元化的生计手段 94

一、家庭分工的调整 94

二、家庭资源的调整 96

三、联合家庭的互助合作关系 98

四、无奈的地下经济活动 101

第三节 一种不同的抗逆性的可持续生计 104

一、抗逆力的方向在哪里? 105

二、抗逆力的基础在哪里? 107

三、抗逆力的意义在哪里? 108

本章小结 109

第六章 “区隔和维护”——回归社区后北京市下岗失业职工的日常生活实践 113

第一节 有形的交往、无形的边界 113

一、社区交易 114

二、社区休闲 118

三、社区文体活动 121

第二节 社区资源的垄断性配置结构 124

一、社区资源的隐性垄断性配置结构 125

二、社区资源垄断条件下三类群体的社会互动机制 127

第三节 断裂与保存——社区不同群体的生活转变和生计策略 129

一、生活模式的断裂和行动习性的保存 129

二、身份资本的差别与动员 134

三、社会资本的差别与动员 139

本章小结 141

第七章 “分类大战”——回归社区后北京市下岗失业职工的身份再造与抵制 144

第一节 什么是北京国企工人身份 144

一、高贵的北京人?抑或懒惰的北京人? 144

二、是企业的主人?还是工人贵族? 147

第二节 市场转型中北京国企工人身份的再造 152

一、和当地退休人员的身份争执 152

二、和外来商贩之间的身份区分 155

三、和社区组织互动中的身份协商 160

第三节 身份之争的意义所在 164

一、身份政治的生计实践意义 165

二、身份政治的公民身份权利建构意义 167

本章小结 169

第八章 支配与抵抗——『由福利到工作』社会政策转变的社区实践基础 172

第一节 社区分裂机制——分类救助政策推行过程的社区实践基础 172

一、由议行合一到功能分化——中国城市社区体制的演变 173

二、民主福利委员的苦衷——缺乏耻辱感引起的低保救助过程的基层冲突 176

三、社区分裂——把下岗失业职工剔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机制 180

第二节 社区委婉化机制——就业促进政策推行过程的社区实践基础 182

一、“照章办事”——缺乏动力的社区就业促进工作 182

二、“志愿工作”——委婉化地推行非正式、灵活、低薪就业 185

三、“热心劝导”——貌合神离的就业促进工作 188

第三节 是驯服?还是谨慎、务实的博弈?——“由福利到工作”过程中下岗失业职工的挣扎 191

一、利益比较下的理性抉择 192

二、通过公共援助就业建构在地生活 193

三、利用幕后交往发展道义政治 194

本章小结 200

第九章 由单位制转向社区制——关于中国社会市场化转型的理论反思 202

一、由单位生活模式转为社区生活模式 202

二、博兰尼的市场转型理论对研究中国市场转型的启发 204

三、社区日常生活实践的宏观制度基础——中国社会市场化转型的特殊性 205

四、两种传统资源、两种动员方式 206

五、社会政策的渐进改革模式,提供了身份抗争的基础 209

六、社区生活是一种能动的底层社会?还是消极的社会倒退? 210

本章小结 212

第十章 对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建议 214

第一节 相关社会政策的讨论和建议 214

一、“由福利到工作”的再思 214

二、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具体建议 220

第二节 对中国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建议 223

一、中国社区服务的曲折历程 224

二、经由多元社区组织发育改进社区服务 227

三、把社区转化成真正的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基础 229

四、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建议 231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期待 232

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233

二、研究地区的特殊性 235

三、弱势社群的生计研究期待 236

本章小结 2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