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散文史  上
中国散文史  上

中国散文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预衡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532530965
  • 页数:580 页
图书介绍:全书分上、中、下三册。本书为上册,包括“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三编;作者从汉语文章的实际出发、从史的发展角度出发,结合作品进行论断,对中国散文史进行了论述。
《中国散文史 上》目录
标签:散文

上册 目录 1

第一编 先秦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二章 巫卜记事和文章的发展 13

第一节 从卜辞到卦爻辞 13

第二节 文体之赋 2 17

第二节 《易传》哲理之文 18

第三节 老、庄谈玄论道之文 23

一、老子 23

二、庄子 30

第四节 《山海经》的传奇志异之文 40

第五节 屈原、宋玉的赋体杂文 45

一、屈原 46

二、宋玉 51

第三章 史家记事和文章的发展 56

一、未经加工的钟鼎彝器之铭 57

第一节 虞、夏、商、周之书 57

二、经过加工的虞、夏、商、周之书 59

三、《尚书》以外的杂史之文 68

第二节 春秋战国之史 74

一、《春秋》 74

二、《国语》 77

三、《左传》 84

四、《战国策》 100

第四章 私家著书和文章的发展 114

第一节 《论语》、《墨子》 114

一、《论语》 115

二、《墨子》 121

第二节 《孟子》、《荀子》 131

一、《孟子》 131

二、《荀子》 139

第三节 《商君书》、《韩非子》 147

一、《商君书》 147

二、《韩非子》 151

第四节 《孙子》、《公孙龙子》 159

一、《孙子》 159

二、《公孙龙子》 160

第五节 《管子》、《吕氏春秋》 163

一、《管子》 163

二、《吕氏春秋》 166

第五章 余论 171

第一节 《公羊传》、《穀梁传》 171

一、《公羊传》 172

二、《穀梁传》 174

一、《礼记》 175

第二节 《礼记》、《大戴礼记》 175

二、《大戴礼记》 178

第三节 《新序》、《说苑》 179

一、《新序》 179

二、《说苑》 180

第四节 《列子》、《晏子春秋》 181

一、《列子》 181

二、《晏子春秋》 184

第二编 秦汉 187

第一章 概论 187

一、歌颂之赋 198

第二章 赋体之文的发展 198

第一节 赋体之文 198

(一)枚乘 199

(二)司马相如 201

(三)扬雄 205

(四)班固 206

(五)王褒 207

二、牢骚之赋 208

(一)贾谊 209

(二)严忌 210

(三)董仲舒 211

(四)司马迁 211

(五)扬雄 212

(六)张衡 213

(七)蔡邕 215

(八)赵壹 216

一、歌颂之文 217

(一)李斯 217

(二)司马相如 219

(三)扬雄 220

(四)班固 221

二、牢骚之文 223

(一)东方朔 223

(二)扬雄 225

(三)班固 227

(四)王充 228

第一节 总结历史经验时期 230

第三章 论说杂文的发展 230

一、陆贾 231

二、贾山 232

三、贾谊 234

四、晁错 240

五、邹阳 245

六、枚乘 247

七、司马相如 248

第二节 罢黜百家时期 250

一、董仲舒 251

二、司马谈、司马迁 253

三、淮南王刘安 258

四、桓宽 260

五、刘向 264

六、谷永 267

第三节 文风复古时期 268

一、刘歆 269

二、扬雄 271

三、桓谭 275

四、王充 277

第四节 揭露时弊时期 284

一、王符 285

二、荀悦 286

三、仲长统 288

四、崔寔 290

第四章 史传文章的发展 292

第一节 司马迁《史记》 292

一、“史家之绝唱” 295

二、“无韵之《离骚》” 308

三、传记文学的新成就 316

第二节 班固《汉书》 323

一、《汉书》不同于《史记》的文章 324

二、《汉书》同于《史记》的文章 329

三、《汉书》文章的新特点 334

第五章 余论 347

第一节 奏疏之文 347

一、李斯《谏逐客书》、《狱中上疏》 347

二、公孙弘《上疏乞骸骨》 349

三、东方朔《上书自荐》 350

四、徐乐《上武帝书言世务》 350

五、张敞《条奏故昌邑王居处状》 351

六、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352

七、贡禹《上书乞骸骨》 352

八、皇甫规《上书自讼》 353

九、陈蕃《理李膺等疏》 354

第二节 书信之文 354

一、杨恽《报孙会宗书》 354

二、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 355

三、朱浮《与彭宠书》 355

四、朱穆《与刘伯宗绝交书》 356

五、李固《遗黄琼书》 357

六、秦嘉《与妻徐淑书》 357

第三节 其他杂文 358

一、王褒《僮约》 358

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359

二、杜邺《临终作基石文》 359

四、班固《封燕然山铭并序》 360

五、朱穆《崇厚论》 360

六、马第伯《封禅仪记》 361

七、蔡邕《郭泰碑》 361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 363

第一章 概论 363

第二章 魏晋 374

第一节 汉魏之际 374

一、曹氏父子 374

二、建安诸子 391

三、建安诸子以外各家 401

第二节 魏晋之际 406

一、何晏、王弼、夏侯玄 407

二、阮籍、嵇康 413

三、两派以外的作者 420

第三节 两晋 424

一、西晋的潘、陆、张、左 424

二、两晋之际的刘琨、郭璞 437

三、东晋的王羲之、孙绰 441

四、晋宋之际的陶渊明 449

第三章 南朝 456

第一节 宋 456

一、何承天、傅亮 456

二、谢灵运、颜延之 460

三、谢惠连、谢庄 465

四、鲍照 468

一、萧子良 472

第二节 齐 472

二、张融、孔稚珪 474

三、王俭、王融 478

四、谢朓 481

第三节 梁 482

一、梁武帝萧衍父子 482

二、江淹、刘峻、王僧孺 491

三、沈约、任昉、陆倕 499

四、邱迟、何逊、吴均 508

五、王筠、刘孝绰、庾肩吾 511

六、范缜、陶宏景、裴子野 516

第四节 陈 520

一、沈炯 520

二、徐陵 522

三、江总 526

四、陈后主 527

第四章 北朝 530

第一节 几个北方正统的作者 530

一、高允 530

二、温子异 532

三、邢邵 533

四、魏收 534

五、苏绰 536

第二节 三个由南入北的名家 537

一、王褒 537

二、庾信 539

三、颜之推 543

第三节 两部专门著作的文章 546

一、郦道元《水经注》 547

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550

第五章 余论 555

第一节 史家之文 555

一、陈寿《三国志》 555

二、范晔《后汉书》 557

第二节 小说家之文 560

一、干宝《搜神记》 561

二、刘义庆《世说新语》 563

第三节 文论家之文 565

一、刘勰《文心雕龙》 565

二、锺嵘《诗品》 566

一、诸葛亮《出师表》 568

第四节 传统的名篇 568

二、刘伶《酒德颂》 569

三、向秀《思旧赋》 570

四、傅玄《马钩传》 571

五、李密《陈情表》 572

六、张华《鹪鹩赋》 573

七、张敏《头责子羽文》 573

八、束皙《饼赋》 575

九、裴頠《崇有论》 575

十、木华《海赋》 576

十一、鲁褒《钱神论》 577

十二、葛洪《抱朴子·诘鲍》 578

十三、释慧远《庐山记》 579

十四、释僧祐《弘明集序》 5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