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诗歌的审美境界
中国诗歌的审美境界

中国诗歌的审美境界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禹克坤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4320315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诗歌的审美境界》目录

(上) 1

1.中国诗歌的意象 1

1.1意象释名 1

1.2意象创造过程 5

1.3意象的要素 8

6.1诗语与常语 16

1.4意象的类型 19

2.中国诗歌的比兴原则 40

2.1什么是比兴 40

2.2比兴原则的形成及发展 49

2.3比兴原则的范式 57

3.中国诗歌的审美境界 76

3.1意境与境界 76

3.2王国维的意境理论 82

3.3审美境界四维 92

4.中国诗体与诗词格律 106

4.1 诗体的发展及类别 106

4.2诗词格律原理 112

5.中国诗学的法式与性情 129

5.1 法式与性情 129

5.2法式论批判 133

5.3性情论批判 137

5.4 审美决策 142

6.诗的语言美 146

6.2诗语的节奏美 152

6.3诗语的形容美 158

6.4诗语的比况美 165

6.5诗语的典故美 170

6.6诗语的对称美 179

7.1 先秦两汉文学批评 187

7.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鸟瞰 187

7.2魏晋隋唐文学批评 190

7.3 宋辽金元文学批评 194

7.4明代文学批评 196

7.5清代及近代文学批评 199

(下) 204

8.老子与中国文学之魂 204

8.1散韵意象与朦胧诗风 205

8.2道法自然与桃源幻梦 209

8.3 大音希声与现代主义 217

9.十六国时期民族文学与《木兰辞》 226

9.1匈奴族 227

9.2羯族 228

9.3鲜卑慕容部 229

9.4鲜卑族 230

9.5氐族 231

9.6梁鼓角横吹曲 234

9.7《木兰辞》 236

10.1 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 240

10.唐代三大诗人 240

10.2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 253

10.3 白居易:欲开壅蔽达人情 271

11.唐代边塞诗与民族问题 286

11.1 问题的提出 286

11.2战争性质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 288

11.3边塞诗中的爱国问题 291

11.4和平往来的踪迹 296

12.《蜀道难》广论 301

12.1《蜀道难》作于开元十八年 301

12.2李白乐府的意象方式 305

12.3《蜀道难》别无寓意 312

13.论叶燮的《原诗》 317

13.1诗贵独创 318

13.2既要陈熟又要生新 323

13.3虚名与定位 328

14.评叶燮关于诗法的论述 334

14.1诗法问题的由来 334

14.2虚名之法 337

14.3活法 339

14.4诗法理论的局限 342

15.纳兰性德的文艺思想 346

15.1 两部《原诗》的比较 347

15.2 诗乃心声 351

15.3 文艺发展观 354

15.4 在文艺发展史上的地位 357

16.论《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360

16.1 成吉思汗 361

16.2 大骏马 363

16.3 小骏马 366

16.4 爱国主义 3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