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新工业论  工业危机与新工业革命
新工业论  工业危机与新工业革命

新工业论 工业危机与新工业革命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民青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209052627
  • 页数:6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就当代人类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工业文明的本质与局限、工业危机以及新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与举措等内容作了详细探讨。
《新工业论 工业危机与新工业革命》目录

导论 1

第一篇 自然、人类与文明第一章 自然及其演化 7

一、自然的含义 7

二、宇宙的结构与演化 10

(一)现代宇宙观的演变和趋势 10

(二)宇宙层次与元宇宙存在的根据 13

(三)元宇宙的特征 20

(四)从宇宙层次与元宇宙理论作出的预测 22

(五)宇宙层次与元宇宙理论的意义 24

(六)本宇宙的生成、特征及其演化 24

三、物质形态的演化 27

(一)物质形态演化的基本线索 27

(二)物质形态的演化规律 28

第二章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33

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形成 33

(一)自然界中的关系 33

(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发生 34

(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与特征 37

二、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38

(一)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方式 38

(二)自然对人类的作用方式 40

三、从自然生产到人类生产 42

(一)自然生产的本质与特征 43

(二)自然生产的演化 45

(三)人类生产的本质与特征 47

(四)人类生产的演进 51

四、人类的地位:宇宙的果实与种子 56

(一)新人择原理 56

(二)从宇宙的演化看人类的位置 59

(三)人类的归宿与开拓新宇宙 61

第三章 个人与社会 64

一、人类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64

(一)个体在类中的特点和地位 64

(二)群体的层次与社会形态 69

二、人的社会角色 74

(一)社会角色的形成与特征 74

(二)个人向社会角色的转变 78

(三)社会角色与人的价值实现 80

(四)人的个体与社会的二重性 82

三、社会结构的双重性 85

(一)社会组合的群体性与整体性 85

(二)社会结构的职能性与利益性 94

四、社会组合的调控 99

(一)社会组合的管理 99

(二)社会组合的改革 103

(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07

第四章 文化的起源、本质和形态 111

一、文化的起源 111

(一)文化起源的机制 111

(二)文化起源的过程 113

二、文化的本质 123

(一)以人类为依据的文化概念 123

(二)以物质进化为依据的文化概念 130

三、文化类型与文明形态 138

(一)文化类型 138

(二)文明形态 140

第五章 文化演进的机制 142

一、文化演进的方向 142

(一)文化的发展是否有方向 142

(二)从人类发展的本质看文化发展的方向 143

(三)文化沿着适应人的需要和扩大人的力量的方向发展 147

(四)文化朝向独立化方向发展 148

(五)文化循着由浅入深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发展 151

二、文化演进的动力 153

(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 153

(二)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 155

(三)文化与人的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 156

(四)文化自身的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 158

三、文化演进的规律 159

(一)文化发展的特点 159

(二)“自然—人化”律 161

(三)“功能—结构”律 163

(四)“转移”律 165

(五)“主流—传播”律 168

(六)“目的—自然决定”律 170

第六章 文明演进的历程 174

一、人类和文明演进的阶段性 174

(一)人类发展的多维性视野 174

(二)从人类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把握人类发展的主线 175

(三)从人类发展的主线把握文明形态的演化及其阶段性 176

二、生物文明 180

(一)生物文明的特点 180

(二)天然生物文明:采猎时代 181

(三)人工生物文明:农业时代 191

三、化学文明 201

(一)化学文明的特点 201

(二)天然化学文明:工业时代 203

(三)人工化学文明:新工业时代 208

四、物理文明 208

(一)物理文明的特点 208

(二)天然物理文明 210

(三)人工物理文明 211

第二篇 工业危机第一章 工业文明的演进 215

一、工业文明的演进历程 215

(一)工业文明的孕育 215

(二)工业文明的诞生 226

(三)工业文明的发展 230

二、工业文明的演进规律 238

(一)工业化产业递进规律 238

(二)工业化人口递增规律 242

(三)工业化演进的方向 243

第二章 工业文明的本质、局限与危机 244

一、工业文明的本质 244

(一)大规模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生产方式 244

(二)拓展人类生存的生产方式 248

(三)大规模市场化的生产方式 251

(四)大规模资本化的生产方式 259

(五)高度国际化的生产方式 265

二、工业文明的局限 268

(一)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268

(二)市场化资本化的局限性 271

(三)国际化的局限性 275

(四)当代工业化局限的集中表现 277

三、工业文明的危机 283

(一)工业危机的必然性 283

(二)工业危机已经来临 285

第三章 工业化的资源危机 288

一、工业化资源危机的形成 288

(一)资源的涵义和特点 288

(二)工业化资源的状况、开发与消耗 291

(三)工业化资源危机的形成与特点 297

二、工业化资源危机的现状 299

(一)矿物能源日益短缺 299

(二)矿物材料日益短缺 300

(三)淡水资源日益短缺 302

(四)生态赤字日益扩大 303

(五)以中国为例看资源危机的现状 303

三、工业化资源危机的趋势 305

(一)矿物能源危机的趋势 305

(二)矿物材料危机的趋势 307

(三)淡水资源危机的趋势 310

(四)土地资源危机的趋势 311

(五)以中国为例看资源危机的趋势 312

第四章 工业化的环境危机 317

一、工业化环境危机的形成 317

(一)环境和环境危机的涵义 317

(二)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320

二、工业化环境危机的现状 325

(一)大气污染 325

(二)水污染 326

(三)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327

(四)土壤退化和荒漠化 328

(五)物种灭绝 328

(六)以中国为例看环境危机的现状 329

三、工业化环境危机的趋势 335

(一)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趋势 335

(二)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338

第五章 工业化的体制危机 341

一、工业化的经济体制危机 341

(一)工业化的经济体制及其危机的发生 341

(二)单向生产组织方式的危机 345

(三)过度消费化的危机 347

(四)过度市场化的危机 350

(五)过度资本化的危机 352

二、工业化的政治体制危机 355

(一)工业化与强势狭隘民族主义的形成 355

(二)强势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及危机 358

第六章 工业化的价值观危机 364

一、个体主义价值观的危机 364

(一)个体主义的西方价值观 365

(二)崇尚整体的中国价值观 367

(三)个体主义价值观面临严重危机 368

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危机 372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372

(二)人类中心主义体现的是自然的价值 374

(三)工业化的反自然性 377

第七章 应对工业危机的战略抉择 380

一、应对工业危机的挑战 380

(一)充分认识工业危机的严峻性 380

(二)应对工业危机的两个战略抉择 382

二、被动的调适性工业化发展战略 387

(一)调适性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387

(二)发达国家:降低工业化发展战略 391

(三)新兴国家:适度工业化发展战略 396

(四)落后国家:平衡的有特色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402

(五)落实调适性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举措 407

三、主动的新工业化发展战略 411

(一)应对工业危机必须走向新工业化 411

(二)21世纪的现代化就是新工业化 414

第三篇 新工业革命第一章 新工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 419

一、关于新文明的若干理论 419

(一)“后工业社会”理论 419

(二)“信息社会”理论 420

(三)“第三次浪潮”理论 421

(四)“知识价值社会”理论 422

(五)“循环型社会”理论 423

(六)“B模式:生态文明”理论 423

(七)“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425

二、新兴经济的崛起和实质 426

(一)众多“新兴经济”在崛起 426

(二)“新兴经济”的内在统一:新工业化经济 428

三、新工业文明的本质 430

(一)新工业时代:人工化学时代 430

(二)新工业化:深工业化 431

四、新工业化的社会体系 433

(一)新工业化社会的主要特征 433

(二)新工业化社会的主要指标 437

第二章 新工业革命的兴起 440

一、日本的新工业革命趋势 440

(一)关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440

(二)应对工业危机的新工业化实践 442

(三)未来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446

二、美国的新工业革命趋势 447

(一)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447

(二)以新科技革命引领新产业革命 448

(三)美国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冲突 452

三、欧盟的新工业革命趋势 455

(一)欧洲一体化趋势 455

(二)工业化历史久远与工业危机增大 456

(三)积极应对工业危机与开拓新工业化 457

四、俄罗斯的新工业革命趋势 460

(一)推进新工业化的特点 460

(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62

(三)俄罗斯面对的抉择 463

五、中国的新工业革命趋势 464

(一)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 464

(二)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 466

(三)中国新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470

六、印度的新工业革命趋势 472

(一)新工业化举措 472

(二)发展中的问题及趋势 474

(三)印度独特的发展模式及启示 476

第三章 新工业化的科技革命 480

一、新工业化:知识主义时代 480

(一)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 480

(二)知识劳动者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483

(三)新科技革命孕育新产业革命 483

(四)新科技革命应对工业危机 486

二、新工业化的科技支撑体系 488

(一)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内涵 488

(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特点 489

(三)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结构 490

三、新工业化科技革命的战略构想 495

(一)21世纪上半叶科技发展的宏观展望 495

(二)积极建设“创造为本型社会” 496

(三)新工业化科技发展的战略举措 498

第四章 新工业化的产业革命 503

一、树立科学的产业发展观 503

(一)产业演进的规律 503

(二)当前的“新产业革命”是什么 505

(三)正确认识当代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508

二、新工业化产业革命的战略 510

(一)怎样确立新产业革命的战略 510

(二)新工业化的产业发展战略 512

(三)积极建设新工业产业体系 512

三、实施新工业化产业革命的举措 518

(一)推进新工业产业发展的措施 518

(二)新工业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522

第五章 新工业化的资源革命 524

一、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524

二、新工业化的能源革命 525

(一)科学的能源发展观 525

(二)从工业化的能源危机到新工业化的能源革命 527

(三)新工业化的能源发展战略 528

三、新工业化的材料革命 537

(一)科学的材料发展观 537

(二)新工业化的材料发展战略 540

四、新工业化的水资源革命 546

(一)新工业化的水资源观 546

(二)新工业化的水资源发展战略 549

第六章 新工业化的环境革命 554

一、科学的生态环境观 554

(一)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工业危机 554

(二)新工业化是走向生态化的必由之路 555

(三)生态文明属于新工业文明 556

二、新工业化生态建设的战略构想 557

(一)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557

(二)生态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558

(三)生态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559

三、新工业化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 570

(一)建立完备的生态化指标体系 570

(二)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571

(三)建立完善的环保生态法规体系 571

(四)建立有效的生态建设经济体制 572

(五)有步骤地实施生态化建设战略 573

第七章 新工业化的体制革命 574

一、新工业化的经济体制革命 574

(一)从单向经济体制到循环经济体制 574

(二)经济职能结构的双层化 578

(三)经济利益结构的双层化 583

二、新工业化的政治体制革命 589

(一)建立民主与集中的循环体制 589

(二)从爱国主义到全球主义 594

第八章 新工业化的文化革命 601

一、新工业化的教育革命 601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新思考 601

(二)关于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603

(三)关于教育趋势的新判断 604

(四)新工业革命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607

(五)新工业化教育发展的主要举措 608

二、新工业化的价值观革命 611

(一)以个人为基础以社会为主导 611

(二)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大自然主义 617

(三)以类为本和以创造为本 620

第九章 从工业危机到新工业化 622

一、向新工业化转变的基本原则 622

(一)建设调适性工业化与开拓新工业化相结合 622

(二)科技引领与应对工业危机相结合 623

(三)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 623

(四)统一规划和分步骤实施相结合 624

二、向新工业化转变的基本方式 624

(一)转移式发展 624

(二)深层化发展 625

(三)循环化生态化发展 625

(四)智能化发展 626

(五)太空化发展 626

(六)创造本位化发展 626

(七)限制—淘汰—改造式发展 627

(八)应对—替代式发展 627

(九)跨越式发展 627

(十)革命式发展 628

三、向新工业化转变的基本步骤 628

(一)制定和实施全球新工业化发展战略 628

(二)分层次推进全球新工业化进程 630

(三)推动新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模式 634

第十章 中国:走在新工业革命的前列 636

一、中国崛起是一场大革命 636

(一)深入思考中国崛起的战略问题 636

(二)中国崛起是一场历史的大革命 637

(三)中国崛起是一场艰难的大革命 638

二、中国在世界新工业革命中的地位 639

(一)当代人类文明转移的特点 639

(二)中国可能并应该成为新工业革命的中心 641

三、肩负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责任 641

(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641

(二)能动积极地开拓新工业时代 648

(三)中国崛起的全球主义道路 649

结束语 654

附录 全球新工业化议程(建议稿) 6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