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 1840-1949年](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5/s64bf712.jpg)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 1840-1949年](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5/s64bf712.jpg)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 1840-1949年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一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30126149
- 页数:680 页
第一章 近代中国城市的演变与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 1
第一节 城市性质和类型的变化 1
一、农业时代中国城市的性质和特征 1
二、工业时代中国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变化 14
三、近代中国城市类型的多元化 27
第二节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与优先发展的条件 47
一、农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规律 47
二、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规律 56
三、外力与内力对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双重作用 64
第三节 近代中国大城市崛起的主要条件 69
一、开放是优先发展成为大城市的重要条件 70
二、门户位置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城市的优先发展 72
三、以贸易为先导是优先发展成为大城市的重要原因 79
四、近代工业的兴起成为经济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的主要动力 83
第四节 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87
一、近代开埠通商城市的分布与特点 87
二、开埠通商城市的发展与早期现代化的启动 98
第二章 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112
第一节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起步与发展 112
一、城市化的一般理论与经验 112
二、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起点 119
三、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起步 124
四、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初步发展 131
五、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衰退与曲折发展 140
第二节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165
一、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66
二、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172
三、城市体系发展的不平衡 181
四、城市内部结构的不平衡 187
第三章 近代中国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变与区域城市的发展 193
第一节 近代中国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变 193
一、大城市的兴起 193
二、小城镇的普遍发展 203
一、近代区域城市发展与城市体系初步形成的条件 213
第二节 区域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 213
二、区域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 217
三、东北地区城市的兴起 233
四、其他区域城市的发展 243
第四章 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趋势 251
第一节 中国城市管理早期现代化的开启 251
一、传统地方行政体制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251
二、西方近代城市行政的示范与楔入 255
三、晚清的警察制度与城市早期现代化管理 259
四、城市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与城市早期现代化管理 264
第二节 中国市政现代管理体制的初步确立 271
一、世界城市改革浪潮对中国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 271
二、城市行政独立化的改革 278
三、现代城市管理体制的初步确立 290
第三节 城市行政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发展趋势 303
一、城市行政体制与民主选举相联系 303
二、城市立法与行政相互制约体制的初步确立 305
三、市民阶层参政议政的兴起 310
四、行政合议制度的初步形成 313
五、城市行政法制精神的初步确立 315
第四节 市政改革运动与城市现代化 318
一、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趋势 318
二、近代城市管理改革的局限与制约因素 331
第五章 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 337
第一节 近代城市社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趋势 337
一、城市社会的解体与重构 338
二、等级职业结构的变化 341
第二节 统治阶层的变化 345
一、前近代时期城市中的统治阶层 346
二、晚清时期城市中统治阶层的变化 348
三、民国时期城市中统治阶层的变化 352
第三节 知识阶层的变化 360
一、近代知识阶层演变的趋势 360
二、近代城市新式知识阶层的来源构成 364
三、近代城市知识阶层的职业分布 368
第四节 工商阶层的变化 371
一、封建城市中的工商阶层 372
二、传统商人在近代城市中的变化 373
三、新的工商阶层的崛起 376
四、新一代民族企业家的崛起 380
第五节 劳工阶层的变化 383
一、封建城市中的劳工阶层 383
二、近代城市劳工阶层的变化及其构成 386
三、近代城市劳工阶层的来源构成 392
第六节 游民阶层的变化 394
一、近代城市游民的变化 395
二、近代城市游民阶层的来源构成 398
三、游民的种类及其谋生方式 401
第七节 城市特殊阶层 404
一、娼妓业繁荣的背景分析 405
二、近代娼妓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411
第六章 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 415
第一节 前近代时期的城乡关系及其动因 415
一、农业时代的城乡关系 415
二、近代城乡关系变化的动因 418
第二节 近代城乡关系变动的趋势 427
一、城乡经济的双向流动 427
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及人口回流 429
三、城市对农村的掠夺和破坏 436
四、扭曲状态下的农村社会变迁 442
第三节 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与影响 451
一、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 451
二、近代城乡关系对城乡发展的影响 462
第七章 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 468
第一节 变迁中的城市居民生活观念 468
一、辛亥革命前城市居民生活观念的变化 468
二、辛亥革命后城市居民生活观念的变化 472
三、抗日战争前十年间城市居民生活观念的变化 477
第二节 变迁中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 479
一、交往方式的变化 479
二、闲暇娱乐方式的变化 483
三、消费方式的变化 487
四、家庭消费娱乐功能的变化 495
五、城市居民消费生活的双重化 503
第三节 近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分析 513
一、物价与居民收入 513
二、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指数及生活水平考察 525
第四节 近代城市劳动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影响 535
一、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劳动生活方式的变化 536
二、近代劳动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546
三、劳动生活方式变化对近代城市化的影响 549
四、劳动生活方式变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51
第八章 近代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之变迁 559
第一节 近代城市婚姻观念的变迁 559
一、“婚姻革命”新观念的勃兴 560
二、“家庭革命”思想的兴起 564
三、民国时期婚姻家庭变革新思潮 570
第二节 近代城市婚姻与婚姻质量考察 582
一、近代城市婚姻的变迁 582
二、近代城市婚姻质量分析 588
第三节 近代中国城市离婚及影响 599
一、近代城市离婚问题概述 599
二、近代城市离婚案增多的原因 615
三、近代城市离婚的消极影响与积极意义 630
四、近代城市离婚问题的基本特征 634
第四节 近代城市家庭的变迁 641
一、家庭规模结构的变化 641
二、家庭功能的变化 653
三、近代城市家庭关系的变化 663
四、城市移民的婚姻与家庭 667
五、近代城市婚姻家庭变迁的特点 67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