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道德学习论
道德学习论

道德学习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健敏著(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3846141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砀山教育下一篇:化学教学论
《道德学习论》目录

第一章 道德学习的本质与特点 1

一、道德学习是一种价值学习 1

(一)道德学习以社会规范为载体 1

前言 1

(二)社会规范是一种价值标准 3

二、道德学习的实质是品德建构 5

(一)学习的本质是心理建构 5

(二)品德结构及其形成 6

三、道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10

(一)体验源于远古时代的“养” 11

(二)体验式学习的内涵 11

(三)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12

(四)道德学习的特殊性 14

(一)倡导性规范与移情学习 16

四、道德学习的两类范式 16

(二)禁止性规范与抗诱惑学习 20

五、道德学习的社会功能与个体意义 22

(一)道德学习是社会稳定之基础 22

(二)道德学习是个体成人之必需 24

第二章 道德学习的发生发展 27

一、人性论与道德学习观 27

(一)“教育”的本源 27

(二)“性善论”与“内发论” 28

(三)“性恶论”与“外烁论” 29

二、道德学习是“内化”与“建构”的统一 30

(一)道德学习是一种内化过程 30

(二)道德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 33

(一)道德源于对规则的尊重 35

三、个体道德发生学考察 35

(二)亲子依恋是社会信赖感建立的基础 37

(三)亲社会行为源于人与人的理解 37

(四)家庭是个体道德成长的摇篮 38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性 43

(一)学校道德教育职能的历史考察 43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45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47

(四)学校道德教育主导性的实现条件 48

第三章 道德学习的三种状态 53

一、依从性道德学习 53

(一)依从心理概述 53

(二)依从的特点 55

(三)依从的作用 57

(四)依从性道德学习的条件 58

二、认同性道德学习 64

(一)认同研究的历史渊源 64

(二)认同心理概述 65

(三)认同的特点 67

(四)认同的作用 68

(五)认同性道德学习的条件 69

三、信奉性道德学习 76

(一)信奉心理概述 76

(二)信奉的特点 78

(三)信奉的作用 79

(四)信奉性道德学习的条件 79

一、道德教育的人本化 86

(一)德育人本化的概念 86

第四章 道德学习的人本化主题 86

(二)德育的本质是促进德性完善 87

(三)崇尚“以人为目的”的教育 87

(四)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89

二、品格教育与道德学习 90

(一)教育的根本在于造就品格 90

(二)品格学习的内涵与实质 92

(三)品格学习的基本内容 94

(四)品格学习从行为人手 98

三、关爱教育与道德学习 99

(一)关爱教育的提出 99

(二)关爱教育的内涵 102

(三)爱的学习 103

(一)追求儿童幸福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109

四、幸福教育与道德学习 109

(二)幸福教育是人性的体现 110

(三)幸福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 111

第五章 道德学习的课程模式 117

一、道德学习的呈现形态 117

(一)课程形态还是生活形态 117

(二)学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118

二、道德学习的课程理念 122

(一)课程模式内涵 122

(二)传统德育课的主要问题 123

(三)现代道德学习的课程特征 123

三、道德学习的心理过程 125

(一)体验式学习的心理过程 125

(二)道德学习的多种开端 126

四、道德学习的模式 127

(一)情境感受 128

(二)活动体悟 137

(三)价值辨析 141

(四)道德反思 146

第六章 基于各科教学的道德学习 149

一、学科德育的提出 149

(一)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 149

(二)教学的教育性功能 150

(三)从“学科渗透”到“学科德育” 151

二、学科德育的理论基础 151

(一)学科学习与价值学习的内在统一性 151

(二)学科德育的特性 153

(二)以人文学科实现德育的精神性 156

(一)学科特色与育德优势功能的发挥 156

三、构建真善美融合的大德育 156

(三)以自然学科实现德育的神圣性 162

(四)以艺术学科实现德育的审美性 164

四、各科教学过程中的道德生活 175

(一)课堂教学中的民主与尊重 175

(二)课堂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 177

(三)课堂生活中的精神愉悦 180

第七章 校园道德生活场 183

一、校园生活在道德学习中的特殊意义 183

(一)校园生活是一种隐性课程 183

(二)校园生活构建一种生态效度 185

二、建筑文化与校园物化环境 186

(一)从建筑美学看校舍文化 187

(二)中国文庙建筑的精神信仰 188

(三)校园处处有文化 189

三、礼仪文化与校园仪式教育 190

(一)礼仪的源起与其人文意义 191

(二)礼仪的文化内涵 192

(三)“世俗”道德与“神圣”道德 193

(四)仪式教育 195

四、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 200

(一)建构人性化校园 200

(二)优化校园人际环境 203

五、校园的学生文化与精神生活 205

(一)营造有活力的学生文化 205

(二)丰富校园精神生活 206

(三)书香校园与精神提升 207

(四)与大自然交友 208

(一)道德学习必须以师生关系为中介 210

第八章 道德学习中的教师 210

一、道德学习对教师的特殊要求 210

(二)道德学习需要师生的全身心投入 211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11

(一)尊重与倾听 212

(二)接纳与同感 215

(三)理解与对话 216

(四)期望与等待 221

三、教师的师表美与人格魅力 222

(一)师表美的内涵 223

(二)师表美的体现 225

(三)道德人格与感染力 227

四、教师的教学能力 232

(一)活动设计能力 233

(二)活动导悟能力 234

(三)课程开发能力 235

五、教师的德育智慧 237

(一)道德学习的随机性特点 238

(二)随机教学操作过程 239

(三)教师的随机教学素养 240

第九章 道德学习的评价 242

一、道德学习评价概述 242

(一)道德学习评价的内涵与功能 242

(二)道德学习评价的历史与现状 244

(三)道德学习评价的数量化与科学性 247

二、道德学习评价的指标体系 248

(一)评价指标确立的依据 248

(二)道德学习评价的具体指标 254

(三)评价标准的编制 257

(四)道德学习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258

三、道德学习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259

(一)道德学习评价的一般策略 259

(二)道德学习评价的常用方法 262

四、构建发展性道德学习评价系统 264

(一)道德学习评价的新理念 264

(二)道德学习评价的生态环境建构 266

(三)道德学习评价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269

(四)重视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定 272

第十章 道德学习不良及其矫正 276

一、道德学习不良的概述 276

(一)道德学习不良的含义 276

(二)道德学习不良的类型 276

(三)道德学习不良的危害 278

(一)道德学习不良的外部动因 279

二、道德学习不良的成因 279

(二)道德学习不良的内部动因 281

三、道德学习不良的一般教育对策 283

(一)区分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 283

(二)加强心理辅导,关注儿童的心理需要 284

(三)改革传统道德教育 288

(四)加强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289

四、道德学习不良的再认识与生态化矫治策略 291

(一)儿童的“可教性” 291

(二)善待学生的过失 292

(三)教育即创造“可教育能力” 292

(四)打破动力定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295

(五)基于重塑行为的惩罚 299

一、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301

第十一章 网络背景下的道德学习 301

(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呈现状态 302

(二)以交互性、虚拟性为特征的信息运作模式 303

(三)以多边性、全时性为特征的信息享用机制 303

二、网络环境下的道德 304

(一)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特点 304

(二)网络环境下的道德问题 306

三、规范网络道德,强化道德自律 307

(一)网络道德是一种生态伦理 308

(二)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 308

(三)推广上网规则,规范网络行为 309

(四)加强道德“慎独”修养 312

(五)加快校园网建设 313

(一)基于网络的国际课堂 314

四、基于互联网的道德学习方式 314

(二)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 317

(三)基于网络的开放性道德学习 321

(四)基于网络的快乐道德学习 326

五、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信息素养 331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331

(二)教师的信息素养 332

附录 道德认同学习实验研究报告 335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335

一、教育改革呼唤德育创新 335

二、品德心理研究的新视角 336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综述 336

一、国内外心理学界对认同的理解 336

二、社会学习中的模仿 340

一、道德认同的实质与结构 344

第三部分 总体设计 344

二、道德认同产生的心理机制 348

三、道德认同发生的学习条件 354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358

实验一 道德认同心理过程研究 358

实验二 道德认同学习模式研究 370

实验三 道德认同随机性策略研究 381

第五部分 综合分析与讨论 393

一、道德认同的实质及其形成机制 393

二、道德认同发生的学习条件 395

三、基本结论 397

四、本研究的局限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98

后记 40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