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经济地理  第5版
中国经济地理  第5版

中国经济地理 第5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欣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4290230X
  • 页数:6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内容有:经济布局概论;农业布局;能源布局;制造业布局;交通运输业布局;乡镇企业发展和布局调整;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地域差异;行政区、经济区、经济地带;对外开放格局等。
《中国经济地理 第5版》目录

绪论 1

一、研究经济布局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1

目录 1

二、介于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之间的学科 2

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 3

三、地理学轻视区域地理研究,经济学重视区域经济 3

一、经济发展及世界地缘经济新格局 5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展开 5

第一章 经济布局概论 5

二、大区域布局失衡与“西部大开发”,经济重心沿海化与经济区域多元化 6

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7

第二节 影响经济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 8

四、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趋势及问题 8

一、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影响增大 9

二、人力资源能力,知识与智力因素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力更趋明显,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资本的载体,并直接影响科技含量高的一些部门的配置 10

三、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的变化 13

四、政治环境和政策变化 14

五、地域文化及商帮影响 18

一、布局问题涵盖 19

第三节 经济布局合理化:理想与现实 19

二、重要教训 20

三、基本思路 21

二、农业经济发展及其结构演变 31

一、农业内涵的变化 31

第二章 农业布局 31

第一节 农业经济结构和布局的变化 31

入世促使我国加快农业改革及结构调整 32

三、 32

四、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33

一、区域特色及区域比较优势 34

第二节 区域比较优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34

五、问题与忧虑 34

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35

二、向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5

二、水稻育种技术突破与稻作地理,长江流域水稻带 36

一、谷物生产国际比较 36

第三节 世界主要谷物生产国 36

三、小麦生产地理分布,专用小麦带建设、布局 40

四、玉米生产地理分布,专用玉米优势区建设、布局 42

五、大豆生产长期萎缩,大豆振兴计划与优势区域布局 43

一、人均耕地递减,耕地总体质量不高 44

第四节 建设商品粮基地,粮食增长中心北移 44

二、二十年建成商品粮基地 45

四、全国粮食增长中心北移,“南粮北调”悄然结束 46

三、粮食减产与粮食安全 46

五、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 48

第五节 经济作物生产与布局 49

二、棉区布局大调整 50

一、我国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和布局特征 50

三、油料作物种植及其地理分布 56

四、糖料作物地理分布,蔗区布局大调整 58

五、烟草、茶叶种植和蚕茧生产及其地理分布的变化 59

六、水果生产及其地理分布 62

二、森林的非采伐性贡献开始受到重视 64

一、林业定位重大转变 64

第六节 林业定位变化,分区域林业建设与布局 64

三、森林资源及其配置状况是林业发展基础 65

四、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及林业布局 66

五、中止数十年超强度采伐,保护天然林,营造人工林 70

七、荒漠化危害及对策 72

六、总体布局设想与分区域林业建设 72

一、牧业经济发展和布局现状 73

第七节 牧业发展中的过牧危害及生态灾难,牧业基地建设 73

三、牧业地理分布,过牧危害与草原生态灾难 74

二、牧业结构变化,新的产业链及产业化模式 74

四、牧业发展前瞻,重点建设的牧业基地 77

第八节 渔业:由捕捞转向养殖 79

二、渔业产业结构变化 80

一、渔产居世界之首,但加工差距大 80

三、发展渔业的资源条件 81

四、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海底生态荒漠化趋势,休渔与轮渔 82

五、长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83

七、专属经济区制度对海洋捕捞业的重要影响 84

六、从资源条件变化到发展战略调整,建立三个优势区 84

八、渔业地理分布的变化 85

九、主要渔港、渔场、渔获物产地 88

一、能源资源总量大,但油气资源相对不足 90

第一节 能源资源与能源结构 90

第三章 能源布局 90

二、能源结构矛盾突出 91

第二节 煤业布局由北向西延伸 92

三、能源结构正在改善,但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 92

二、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格局长期存在 93

一、保有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但优质资源渐少,必须考虑煤炭资源安全 93

三、主要产煤基地 94

四、体制调整与布局变化 96

六、煤业发展与布局前瞻 97

五、生产集中度仍较低 97

一、油气资源探明不足,东部油藏减少 98

第三节 石油:探明资源不足,布局几经转移 98

三、石油安全与经济安全 99

二、石油工业发展及地位变化,勘探开发布局转移 99

四、石油工业地区分布概况 100

五、陆上主力油田 102

七、主要石油企业市场份额及经营格局 103

六、海上油田 103

九、在周边国家寻求稳定油源,石油输入选择与战略 105

八、新的石油发展格局:国内增产,国际合作开发 105

一、天然气工业发展滞后,“油气产量比”失调 107

第四节 天然气:气源偏西,用户居东,西气东输布局态势分析 107

三、已发现的天然气富集地 108

二、资源总量仍然不足,运输距离过长 108

四、陆上主力气田 109

五、海底天然气田 111

六、周边气源,俄气南下与澳气北上 112

二、主要炼油基地的形成 114

一、炼厂布局原则变迁 114

第五节 炼厂布局 114

四、新厂择深水岸线而建 115

三、炼厂沿江、沿海布局比较分析 115

一、二次能源及其布局特征 116

第六节 电力:优化区域结构与电源结构 116

二、电力瓶颈一相对富余一区域缺电 117

四、优化区域结构与电源结构 118

三、水火电之比几经起伏 118

五、火电布局及环境选择,燃煤电厂选址 119

六、水电布局与主要水电基地,有利地段过密,开发亦有隐忧 121

七、三大核电基地,核电站选址 125

八、绿色电力——风电:资源、政策、布局 128

九、潮汐、潮流、地热发电 130

十一、利用新能源发电,减少对石油依赖 131

十、抽水蓄能电站开发 131

二、跨省电网及其布局 132

一、能源地理分布的局限性,大地域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132

第七节 西电东送,全国联网 132

三、全国联网、西电东送主要涉及的地理区,效益与负面影响 135

四、西电东送主通道 136

五、西电东送与宏观经济布局 138

一、制造业全球生产经营的传统方式 139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布局的新变化 139

第四章 制造业布局 139

一、制造业发展概况 140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结构重组及地位变化 140

二、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新变化 140

三、制造业主要部门结构、地域结构概貌 141

二、在世界制造业中地位变化 141

五、尚未成为“世界工厂” 142

四、制造业人工成本优势明显 142

第三节 冶金:产业集中度仍较低 143

一、钢铁业从“夕阳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45

二、钢铁工业的特殊敏感性,其发展的国际比较和布局变化 146

三、产业集中度仍较低,过度、无序投资扰乱合理布局 148

四、结构调整,布局转移 149

五、主要钢铁企业、生产基地特色 150

金属工业 151

六、关联度高的有色 151

七、有色金属工业布局变迁 153

一、机械工业发展水平,布局变化 158

第四节 机械电子:组建企业集团,调整布局 158

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的结构、布局演变 159

三、汽车工业格局初步确立,跨国公司在华布局基本完成 162

四、船舶制造业基地的分散与整合 164

一、化工大发展及其结构、布局特征 166

第五节 化工:结构调整对布局有重大影响 166

二、主要化工行业地域分布 167

四、化肥生产发展快,但存在结构与布局问题 168

三、基本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168

五、有机化工生产基地,石化基地形成规模效益 169

七、周边石化产业集群对我国石化的影响 171

六、化工园区的建设与布局 171

二、主要建材部门的生产及地理分布 172

一、建材资源分布 172

第六节 “建筑时代”来临与建材业发展及布局变化 172

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及其结构、布局调整 174

第七节 纺织:生产力布局区域性转移 174

二、棉纺织业及其主要生产基地 175

四、麻纺织业及其生产中心 178

三、毛纺织业及其生产中心 178

五、茧丝绸产业格局 179

七、区域性“纺织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延伸 180

六、化学纤维纺织业及其生产基地 180

三、糖业布局的区域性转移 181

二、轻工业布局演变 181

第八节 轻工:结构调整与布局调整 181

一、我国轻工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181

四、食品工业原料特征及其加工业布局 183

五、烟草加工业布局西移和全球最大烟草市场 186

六、造纸业对环境的重污染促使其原料结构与生产布局发生变化 187

一、运输线路延长 189

第一节 运输网布局改善 189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 189

二、运网构成及布局变化 190

一、铁路运输地位有所下降 191

第二节 铁路主通道与高速铁路 191

二、路网布局特点及前瞻 192

四、提速铁路网络 194

三、八纵八横主通道,近期路网建设及布局改善 194

五、高速铁路发展与布局 195

二、公路网建设及分布,亚洲公路网形成对我国公路网建设与布局的影响 198

一、公路运输地位呈上升趋势 198

第三节 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国道主干线架构 198

三、高速公路 201

一、发展水运的条件 202

第四节 水运主通道建设与布局 202

二、水运业发展概况 203

四、主要水运企业 204

三、从泊位不足到重复建设,但公用码头设施和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仍不足 204

五、港口、航线布局 206

七、水运主通道建设与布局 213

六、港口码头发展与布局中的问题 213

三、主要航空集团,航线资源及枢纽基地 214

二、周转量居世界前列 214

第五节 航线资源与机场布局 214

一、快速运输的优势 214

四、机场布局与空域资源优化配置 216

五、主要航空线(218)六、支线航空 219

七、国际航线 220

三、中国管道运输发展与布局 221

二、战后世界管道运输蓬勃发展 221

第六节 管道运输快速发展及布局抉择 221

一、管道运输优势无可替代 221

四、新建陆地输油管线,西油东送主管 222

五、国际输油管(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地理走向之争,中哈线战略意义 223

六、西气东输主干线 226

八、海底输油气管道、固体浆料管道 228

七、俄气、澳气输送管网路径意向 228

二、新的经济增长点 230

一、在城乡分割的体制环境下发展起来 230

第六章 乡镇企业发展和布局调整 230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及其特征 230

三、过度分散型的工业化与“农村病”蔓延 231

二、结构分析 232

一、发展趋势 232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结构和地域组合 232

比较 234

三、地域组合:东、中、西部 234

四、高聚集地区:苏浙粤比较 236

五、温州模式、苏南模式 237

一、布局分散化、乡土化及忽视环保的不良后果 238

第三节 乡镇企业布局调整 238

二、与布局调整有关的变化 239

四、工业园区、特色园区的规划、布局,专业镇“集群经济” 240

三、新建乡镇企业布局原则 240

一、城市的出现与城市发展阶段 242

第一节 城市发展历程 242

第七章 城市发展与城市布局 242

二、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243

一、城市化内涵与误区 244

第二节 城市化 244

三、中外城市化进程比较 245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 245

四、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246

一、城市发展定位等认识上的偏差 247

第三节 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47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 248

三、有些城市发展脱离区域,各自建设管理,城乡差距拉大 249

四、许多城市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落后 250

五、城市个性发展被忽视,“失忆症”与特色危机 251

六、城市病出现及原因分析 252

七、明星城市、贫困城市同时出现 255

八、城市化政策研究滞后 256

一、城市设置标准长期以来只考虑少数指标 257

第四节 城市设置与分类 257

二、中外城市设置比较 259

三、设市城市划分,按行政级别分组 262

四、按城市市辖区总人口分组 263

五、按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分组 266

二、大城市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脊梁,我国大城市仍有待于充分发育 270

一、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270

六、国外城市划分比对 270

第五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和布局 270

组团式结构 273

三、外溢式还是 273

四、国际大都市应具有国际公认性 274

五、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275

一、城市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 276

第六节 城市化地域差异和城市布局调整 276

三、我国城市布局的调整,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目标 279

二、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 279

四、西部城市发展策略 281

第一节 区域内涵 283

第八章 区域、区域经济联系 283

一、行政区与行政区经济,行政区划调整创新势在必然 284

第二节 行政区与经济区 284

二、经济区与经济区划的涵义 285

三、确定经济区划的原则 286

一、经济区网络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 288

第三节 经济区网络,七大经济区 288

二、经济技术协作区的几个层次,七大经济区 290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表现 294

第四节 三大经济地带 294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拉大 296

四、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分析 297

三、流动人口特征 297

五、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标 298

一、世界区域经济联系变化与经济中心转移 299

第五节 区域经济联系变迁 299

二、中国区域经济联系变化与经济中心转移,区域增长极 301

三、经济热点地区及经济中心转移规律 302

一、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 306

第一节 沿海开放格局 306

第九章 对外开放格局,国际产业转移 306

一、沿江开放城市 307

第二节 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格局 307

二、扩大沿海开放地区 307

三、由点到面的开放格局 307

一、开放地区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基本态势 308

第三节 开放地区经济发展及布局 308

二、沿边开放城镇 308

三、内陆开放城市 308

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区域影响 310

三、国际产业转移及其部门结构与地域特征 311

四、国际资本流量及流动的地域趋势 312

五、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征、投资方式、领域、地域变化 313

七、大区域布局失衡,“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地域多元化 314

六、区域开放模式及其利弊 314

一、以“产业集聚”为目的的特定地理区域,中、美开发区比较 316

第四节 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发展 316

二、各类开发区发展及地理分布 317

四、开发区建设与布局的政策和措施 319

三、开发区建设、发展和布局的主要特点 319

一、气候条件与地貌特征对经济发展有利,但洪涝灾害频繁 325

第一节 受惠于自然 325

第十章 华东地区经济 325

二、受惠于海洋,却污染海域 327

一、具有全国专门化意义的机械电子工业 328

第二节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28

二、全国最大的化工生产区 329

三、重点开发的石油、煤炭和电力工业 330

四、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但近年出现投资过“热” 333

六、传统纺织工业对产品结构和布局进行了大调整 334

五、铜基地建设对我国铜工业布局的影响 334

一、农业发展地位突出 335

第三节 商品化、多样化的农业经济 335

二、渔业经济专门化程度高 337

一、路网布局改善,平衡运力 338

第四节 发育良好的综合运输网 338

三、农业区划 338

二、杭州湾公路大通道,烟大铁路轮渡 340

三、水运设施布局扩展快,但有重复建设 341

四、洋山深水港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345

五、沪浙关于深水港布局之争 346

六、航空网络形成,长三角机场密度过大 347

二、省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前景 348

一、区内差异及其特征 348

第五节 区内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348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协作区、都市圈 355

一、城市化进程较快 360

第六节 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开发区与经济特区 360

二、城市内在扩张力强,竞争力居前列 361

四、主要经济中心、增长中心 362

三、城镇空间布局引导,都市圈发展策略 362

五、经济特区(374)六、主要开发区 377

第一节 区位因素有利 382

第十一章 中南地区经济 382

第二节 粮、棉、油、糖、热带作物综合开发 384

一、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385

二、甘蔗、棉花和油料的重要生产区域 386

一、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三峡”最优水位方案选择 387

第三节 能源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387

三、全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387

二、“有色金属之乡” 390

三、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工业 392

四、以汽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制造业 393

五、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规模效益 394

六、有机化工崛起 395

七、布局大调整的制糖业 396

二、经向陆路构成我国南北交通主轴 398

一、陆经水纬 398

第四节 完善南北通道 398

三、水运:内河、海运并行发展,沿海货柜码头布局呈过密趋势 400

五、空运由弱到强,南部国际机场布局过密 403

四、高速公路基本成网 403

一、区内差异及其特征 406

第五节 区内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406

二、省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前景 408

三、区域经济技术协作、城市经济协作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411

一、城市与城市化概况 416

第六节 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经济特区与开发区 416

三、主要经济中心、增长中心 417

力强 417

二、部分地域城市化进程快,城市竞争 417

四、经济特区 425

五、主要开发区 430

一、首都周边,地缘优势 435

第一节 京畿之地 435

第十二章 华北地区经济 435

二、生态屏障严重受损 436

三、地下资源富饶 438

一、煤炭资源的开发及布局 439

第二节 全国能源基地 439

二、电力工业布局及煤电联营 442

三、陆、海油气资源开发初具规模 443

四、其他工业基地 444

二、牧业布局变迁 448

一、粮食、经济作物布局 448

第三节 农牧业发展布局及其教训 448

一、交通运输地位显要 449

第四节 新的陆、空、海交通网络 449

三、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与荒漠化,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 449

二、以运能干线为主的铁路网 450

三、以首都为中心的航空运输 451

四、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公路网 452

五、海运量大,海港布局有过密倾向 453

一、区内差异,省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前景 455

第五节 区内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455

二、经济区、经济协作区 458

一、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很大 462

第六节 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开发区 462

三、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 463

二、城市发展缺乏大区域意识及涵盖整个区域的总体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463

四、京津冀北地区城市空间发展 471

五、主要开发区 472

第一节 自然资源优势迅速弱化 478

第十三章东北地区经济 478

二、冶金工业基地地位下降 480

一、曾是中国最发达地区 480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的衰退与改革 480

四、石油开采地位和重要性下降 482

三、曾长期是国家的装备工业基地 482

五、化工基地 483

六、煤炭工业衰落 484

七、全国最大森林工业基地衰变 485

一、粮、豆生产商品率高 487

第三节 全国商品粮、豆主产区 487

三、不同的作物类型组合区 488

二、主要农作物地理分布 488

第四节 铁路主导型交通网络 489

四、新的“大豆、玉米轮作计划” 489

二、为完善路网功能而构筑快速入关通道、南部跨海通道、东部边境通道 490

一、铁路五横七纵布局 490

三、北方最便利的水运系统 491

五、国际陆海联运 493

四、公路运输 493

六、民航和早已发展的管道网 494

一、东北三省差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及存在问题 495

第五节 区内差异与经济联系 495

二、经济区、城市经济技术协作联合体 498

一、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早,城市化水平较高 500

第六节 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开发区 500

二、四大经济中心城市 501

三、资源型城市 506

四、主要开发区 507

一、盆地精华 511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主要地域载体 511

第十四章 西南地区经济 511

二、三江并流遗产 512

三、资源集中度高 514

四、已有初步开发 515

五、重点加强勘查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集中区 516

六、荒漠化、地质灾害、生态恶化等对经济发展布局的约束作用 516

第二节 新兴能源、金属、化工基地 517

一、构筑宏大的能源产业平台,“西电东送”与跨国输电主要源头 517

二、攀西大裂谷以及新兴的冶金工业基地 524

三、以磷、硫为特色的化学工业 525

四、“军转民”机械、电子工业,装备制造业基地 526

五、建设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527

六、少数轻纺部门优势及地缘因素 527

第三节 种植业、养畜业和桑蚕、柑橘产区 528

二、中稻为主,薯类占先 529

一、经济作物地位上升,烟草、橡胶产业布局扩展 529

三、林业发展曾走入破坏生态的误区 530

第四节 构筑出海和外运通道 531

五、草原过牧与沙化危害 531

一、从“茶马古道”到外运、出海通道 531

四、牧业发展和布局特色 531

二、铁路主通道 532

三、进藏铁路布局及选线方案比较 536

四、公路“西南出海大通道”及国际通道 537

五、从“驼峰航线”到现代航空运输 539

六、内河运输、出海通道及国际水运 541

第五节 区内差异与经济联系 543

一、区内差异,省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前景 543

二、经济协作区 547

第六节 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开发区 548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滞后 548

二、经济中心、增长中心、资源型城市 549

三、主要开发区 555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亦为生态环境脆弱之地 557

一、价值34万亿元的矿物财富 557

第十五章 西北地区经济 557

二、水是开发利用大西北的关键 558

三、黄河上的“水力富矿” 559

四、生态环境恶化,农牧业资源有待保护和适度利用 560

五、荒漠化危害严重 561

六、经济布局应相对集中 561

第二节 特色农牧业经济 562

一、优质长绒棉商品基地 562

七、重点加强勘探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集中区 562

二、“面包小麦” 563

三、采用滴灌技术,开发节水农业 563

四、细毛羊基地和牧业生产条件衰退 564

五、水源涵养,三江源生态保护,塔里木河生态治理 565

第三节 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开发初具规模 565

一、“西气东输”最大源头,陆地石油战略接替区 566

二、“西煤东运”、“西电东送”重要基地 567

三、以镍、铜、铝、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基地 569

四、盐湖化工与石油化学 572

五、其他工业基地 574

六、主要产业群体及其地理分布 574

第四节 延伸西北通道 575

一、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在的西北大通道 575

二、铁路网骨架 576

三、大区域公路枢纽建设 579

四、国家与地方共同进行机场布局规划建设 580

五、新建大口径长输管道 581

第五节 区内差异与经济联系 582

一、区内差异及其特征 582

二、省域经济特征及其比较优势 584

一、城市化进展缓慢,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滞后 587

二、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化 587

第六节 主要城市与经济中心、开发区 587

三、主要中心城市 588

四、主要开发区 591

第一节 香港经济: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 593

一、香港经济发展结构及其地理基础 593

第十六章 特别行政区域经济 593

二、全球名列前茅的自由经济区域 594

三、国际金融中心(595) 四、国际贸易中心 595

五、制造业兴衰与工业再配置构想 596

六、香港与内地,“自由贸易区”与“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 597

七、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业成为优势产业 598

八、旅游购物中心 600

九、城市用地开拓 600

十、创意中心,数码港 601

十一、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 601

第二节 澳门经济:独具特色的旅游博彩业 602

一、“缩微经济”及其演变 603

二、以客流兴旺为特色的航空运输 603

三、旅游博彩业,赌业经济发展演变 605

四、特有产业链及地缘关系 606

五、“文化澳门”及其地缘关系 606

六、城市建设与城市布局变迁 607

一、深受海洋之惠 608

二、经济发展历程,产业升级;资金外流、产业外移 608

第三节 台湾经济:技术密集产品输出基地 608

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结构演变 610

四、未来 612

产业发展目标 612

五、经济布局特征及“群聚效应” 613

六、新竹科学园区崛起 613

七、工业布局向境外延伸 615

八、两岸科技产业研发资源布局态势 615

九、对外贸易与地域结构(616)十、海峡两岸经济贸易 616

十一、台资登陆 617

十二、交通运输网络 618

十三、城镇体系,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 619

十四、六大都会区 621

十五、主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比较分析 622

一、“泛珠”概念缘起及地域涵盖 623

二、中国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工程 623

第四节 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以“泛珠”为例)经济合作 6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