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武树臣法学文集
武树臣法学文集

武树臣法学文集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树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202278X
  • 页数:900 页
图书介绍:
《武树臣法学文集》目录
标签:法学 文集

序言:往返于法台与讲台之间 1

怀念恩师张国华先生 1

传说时代的社会状况与法的起源 6

中国法的起源及其特征 14

“法”字新考 24

寻找最初的“法”——对古“法”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 26

廌:一个古老图腾的足迹 33

寻找最初的德——对先秦德观念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 44

“横的法”与“纵的法”——先秦法律文化的冲突与终结 58

再论“横的法”:对先秦法律文化的再探讨——对杨师群先生的答复 70

中国成文法的起源 98

中国成文法探源 107

名辩思潮与“成文法”的诞生 111

从“判例法”时代到“成文法”时代——对春秋法制改革的再探索 121

从“以刑统例”到“以罪统刑”——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变革 128

贵族精神与判例法传统 133

“三辟”与“参辟”——以《左传·昭公六年》的一段文字为中心 142

说“象刑” 146

“五辞”辨正 149

《易经》与我国古代法制 151

从“荒阅”到“质要”——中国奴隶制法一瞥 161

“父与夫孰亲”——先秦宗法伦理观的一次裂变 165

孔子与铸刑鼎 169

“尊尊”与“亲亲”——孔子的“直”与封建法制 181

《论语》“五十以学易”当为“卒以学易”说——读《论语集注》、《洙泗考信录》后 184

“有教无类”新解 186

“束脩”新解 188

古往今来说“无讼” 190

刑讯的产生、原因及其禁绝 201

晋国文化:“法治”思潮的发祥地和输出港 207

云梦秦简对法史研究的价值 213

劲士精神与成文法传统 215

法家法治思想的再评判——兼与杨师群同志商榷 223

二千年来之法,荀法也——荀子与中国封建法律文化 240

“直文化”与“隐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两大基因 248

中国古代的“人治”与“法治”之争 257

中国古代的法学、律学、吏学和谳学 263

法律文化述要 271

中国法律文化探索 277

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论纲 307

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320

关于“法律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327

重视法律文化学的研究 336

法律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向 338

中国法律实践活动的历史足迹 342

中国法律文化的总体风貌与未来走向 362

地域文化与比较法律文化研究 373

中国政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纵横 37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构成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39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成因 40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基础 411

让历史预言未来——论中国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与宏观样式 418

中国法系的特征及其价值 429

中国传统法律意识探索 431

中国传统法律意识批判 441

历史没有捷径——论中国法观念的整体落伍与局部早熟 449

法源:中国法观念的萌动、萎缩与觉醒 457

一部“礼治”的盛衰史——论中国法律思想史的主旋律 466

中国法律样式的反思与重构 476

现代中国的法律样式 483

中国古代法律样式的理论诠释 495

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探索 512

中国法律传统与欧洲法治精神 516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法观念的启蒙 528

“历史决定论”的是与非——读《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540

儒家法律传统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548

儒家经典与中国古代法律实践活动 560

循吏、酷吏与汉代法律文化 564

朱熹法律思想探索 574

两个转变,三个课题——关于中国法史研究的几点想法 590

中国法史研究要注意五个相结合 594

淡化专业与课程体系的调整 596

“生命固应重,人格尤宜尊”——中国近代法观念的一大变革 601

沈家本的得与失——兼论如何对待中外法律文化成果 604

移植与枯萎——个人本位法律观在中国的命运 608

中国法律样式一百年 616

判例法与我国法制建设 619

三十年的评说——“阶级本位·政策法”时代的法律文化 62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637

正视传统,开创未来——《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座谈会纪要 639

“失序”的法文化透视与对策 641

大力扩充“以法治国”的“法” 643

中国的“混合法”——兼及中国法系在世界的地位 645

走出“法系”——论世界主要法律样式 653

走向东方 走向“混合法”——从中国法律传统的角度看判例法 661

论世界三大法律样式 665

判例意识与判例价值——三谈本刊宗旨 682

对十年间大陆法学界关于借鉴判例制度之研讨的回顾与评说 684

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律文化建设 697

裁判自律引论 698

启动“裁判自律”工程,探索司法改革之路 718

论判例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地位 731

法律涵量、法官裁量与裁判自律 734

裁判自律与司法公正 743

铸造灰色之法 751

时代呼唤活的法律 759

关于中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763

法官认证方式实务调查分析及对策 772

自修自砺 努力提高两个素质 782

法院要向医院学习 796

倡导三种精神 提高队伍素质——在书记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培训班上的讲话 798

学历、能力及其他 804

开创首都法制建设一盘棋的新格局——充分发挥首都法律教学科研优势,提高首都政法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政法机关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动首都法制建设事业 810

怎样理解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性 813

海商法的制定与国际规约 815

日本明治初期的民法编纂 826

在贯彻北京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835

服务工作大局 继续团结奋斗 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宣传和调研工作——在我院审判调研和法制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841

认真总结经验 继续团结奋斗 努力开创我院陪审工作新局面——关于我院落实人民陪审制度工作情况的汇报 854

强化证据观念 实现公正高效——在证据操作规范发布暨座谈会上的讲话 861

永远谦虚谨慎 尽快进入角色——在新任命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863

判例意识的觉醒与判例机制的诞生 86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鸟瞰》日文版序 872

《中国法律样式》序 875

《中国法律样式》后记 878

附录一 高中作文 880

附录二 旧诗三首 881

附录三 北大给我沉重的使命 886

附录四 夜访北京二中院 892

附录五 研究成果目录 8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