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美国结构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
美国结构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

美国结构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庆林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2406694X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
《美国结构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目录

绪言 1

第1章 美国结构语言学及其方法论 5

1.1 美国结构语言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5

1.1.1 历史文化背景 7

1.1.2 语言教学 9

1.1.3 政治及经济的需要 10

1.2 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渊源 13

1.3 美国结构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步骤 21

1.4.1 直接成分分析法 27

1.4 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基本方法 27

1.4.2 替换分析法 32

1.4.3 对比 34

1.4.4 分布 38

1.5 美国结构语言学与听说教学法 41

1.5.1 回顾 41

1.5.2 听说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43

1.5.3 理论基础 44

1.5.4 目标及特点 45

1.5.5 方法及步骤 46

1.5.6 听说法的衰落 47

1.6 美国结构语言学的贡献 48

1.6.1 方言学研究 48

1.6.2 外语教学 51

1.6.3 词典编纂 52

1.6.4 结构语法 53

1.7 布龙菲尔德的贡献 56

1.7.1 生平 56

1.7.2 成就 58

1.7.3 《语言论》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 66

1.8 美国结构语法的局限性 75

第2章 美国语言学概述 87

2.1 鲍阿斯和萨丕尔时期(1911—1932) 88

2.2 布龙菲尔德时期(1933—1950) 105

2.3 海里斯时期(1951—1956) 119

2.4 乔姆斯基时期(1957—) 133

2.4.1 转换生成语法产生的背景 134

2.4.2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141

2.4.3 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148

2.4.3.1 古典理论时期(1957—1964) 148

2.4.3.2 标准理论时期(1965—1971) 155

2.4.3.3 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1972—1978) 162

2.5 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167

第3章 美国结构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181

3.1 酝酿萌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1897) 183

3.2 《马氏文通》与草创缔造时期(1898—1938) 186

3.3 文法革新时期与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初步引进(1938—1949) 196

3.3.1 文法革新讨论 197

3.3.2 吕叔湘、王力等与美国结构语言学 201

3.4 蓬勃发展时期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全面影响(1949—1966) 208

3.4.1 赵元任的《国语入门》 211

3.4.2 丁声树等人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213

3.4.3 语言认识方面的几次大讨论 221

3.4.3.1 关于词类问题的讨论 221

3.4.3.2 关于主语、宾语问题的讨论 221

3.4.3.3 关于单句、复句问题的讨论 223

3.4.3.4 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如何结合的讨论 225

3.4.4 朱德熙、吕叔湘与美国结构语言学在中国的实践 227

3.4.4.1 关于语素的分析 228

3.4.4.2 分布理论的全面展开 230

3.4.4.3 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235

3.5 新的发展时期(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继续渗透与汉语语法学研究的多元化)(1978年至今) 239

3.5.1 突出语言结构的层次性,注意意义和形式的结合 244

3.5.2 词组本位语法关系的确定 246

3.5.3 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248

3.5.4 汉语析句方法问题的讨论——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 251

第4章 美国结构语言学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反思以及汉语语法学今后的发展 261

4.1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262

4.1.1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因此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262

4.1.2 汉语中,词和句子成分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 263

4.1.3 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264

4.1.4 现代汉语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汉语拥有发达的量词体系 265

4.2 现代英语的语法特点 266

4.2.1 实词有屈折变化形式,个别实词可以异干互补 267

4.2.2 句法方面,语序依然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268

4.2.3 词与句子成分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269

4.3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论评 270

结语 276

全书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