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刘若愚  融合中西诗学之路
刘若愚  融合中西诗学之路

刘若愚 融合中西诗学之路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乐黛云主编;詹杭伦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5544883
  • 页数:2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介绍刘若愚学术生平的基础上,鉴于以往国内对刘若愚研究并不太多的情况,主要以刘的著作为线索,向国内读者介绍,评述了刘若愚的学术成就。书稿指出刘若愚开创了融会中西诗学以阐释中国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学术道路,他的比较诗学理论体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化也有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
《刘若愚 融合中西诗学之路》目录
标签:诗学 主编

目录 1

第一章 刘若愚的生平及其学术道路 1

小引 1

一、家世与教育背景 2

二、英国留学与任教 6

三、香港教学与研究 10

四、美国立足的经历 11

五、斯坦福大学的辉煌岁月 15

六、与祖国内地学者的交往 18

七、跨语种的批评家 22

八、遗著托付弟子完工 25

九、斯坦福大学保存刘若愚档案 27

十、刘若愚著作的中文翻译 28

结语 29

第二章 伊丽莎白时代与元代戏剧之比较 32

小引 32

一、伊丽莎白时代的思想观念及其在戏剧中之体现 32

二、古希腊及罗马文学对伊丽莎白戏剧的影响 37

三、伊丽莎白时代思想与文学观念与中国传统近似 38

四、伊丽莎白时代与元代戏剧中某些惯例的比较 40

五、对西班牙王室藏本《风月锦囊》的考证 44

结语 45

第三章 研究中国诗学的三个路向 48

小引 48

一、第一路向:把握中英语言文字各自的特性 49

二、第二路向:中国文论的系统化 63

三、第三路向:建构诗学观念和评诗方法 67

结语 75

第四章 中国社会的侠客文化 77

小引 77

一、刘若愚撰写《中国之侠》的初衷 80

二、《中国之侠》内容概述 81

三、对游侠的理性认识 83

四、游侠与儒、法、墨、道各家的比较 90

五、中国游侠与西方骑士的比较 93

结语 99

第五章 晚唐诗家个案分析 102

小引 102

一、第一部分:唐代社会背景及李商隐生平 103

二、第二部分:李诗英译 114

三、第三部分:批评理论 118

结语 131

第六章 北宋词家境界探索 135

小引 135

一、词人的分类和依据的诗观 136

二、晏殊、欧阳修的词境——情操和敏感 139

三、柳永和秦观的词境——情感写实与风格创新 141

四、苏轼的词境——理性与机智 143

五、周邦彦的词境——微妙与细致 145

六、北宋词对南宋词的影响 147

七、对《北宋六大词家》的评价 148

结语:后续的英文词学专著 151

第七章 中国文论的系统化 157

小引 157

一、《中国文学理论》的撰写目的及研究重点 158

二、对《镜与灯》“四要素”分析图式的改造 161

三、“形上理论”的检讨 164

四、“决定理论”的补充 167

五、“表现理论”的比较 169

六、“技巧理论”与“表现理论”的结合 171

七、“审美理论”宜改称“接受理论” 172

八、“实用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分野 174

九、“模仿理论”和“客观理论”的增列 177

结语 178

第八章 中国文学的精华呈现 189

小引 189

一、评析作品的理论观点 190

二、古典诗歌分析 193

三、古典散文分析 201

四、古典小说分析 203

五、古典戏剧分析 211

结语 214

第九章 跨语种批评家的自觉 216

小引 216

一、该书的架构和背景 217

二、语际批评家身份的认同 217

三、文学理论的四维循环架构 223

四、作为读者的批评家 226

五、作为翻译者的批评家 230

六、作为阐释者的批评家 233

七、作为品评者的批评家 238

八、一个批评的演示 242

结语 243

第十章 中国诗学的哲理思考 246

小引 246

一、语言悖论 248

二、诗学元悖论 250

三、悖论诗学 251

四、阐释悖论 256

五、个性与非个性 261

六、学术界的反响 263

结语 266

刘若愚著作目录 272

后记 2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