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目击台海风云
目击台海风云

目击台海风云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立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426711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变幻的风云后面有人,翻卷的波浪后面有事。人们对台湾海峡的关注,无一不是关注的人和事。换言之,只有对相关的人和事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了解台海风云变幻的原因,才能清楚波诡云谲的事件的底蕴。唯其如此,对海峡两岸的人和事,不可不察。李立同志的“目击台海风云”就是了解海峡两岸重大事件及其相关的人和事的一个窗口。...
《目击台海风云》目录

目录 1

序 1

贾亦斌与蒋经国的恩怨情仇 1

初识蒋经国,彼此投缘 1

蒋经国为贾亦斌主持婚礼 4

见证庐山风云 5

与蒋经国的第一次冲突 10

陪同蒋经国视察青年军 12

蒋经国力荐贾亦斌 14

与蒋经国同吃同住 18

蒋经国拒见美国顾问 22

替蒋经国查办贪污案 25

首赴台湾,领略宝岛风光 28

反对成立“铁血救国会”,裂痕初现 30

贾亦斌怒拍桌子,最后决裂 32

掌握武装,积蓄力量 40

酝酿南京“西安事变” 42

积极准备,等待时机 43

溪口“考察”,化险为夷 47

断然起义,义无反顾 50

蒋经国痛哭流涕作检讨 53

良村血战,死里逃生 56

蒋经国悬赏香港暗杀贾亦斌 61

跨海传话,重续友谊 62

蒋经国派人北京探问贾亦斌 68

“尚有余篇惜未成” 69

海峡两岸秘密接触内幕 71

毛泽东点将,张治中受命作谋和试探 71

陈毅:“台湾嘛,让它烂下去” 72

曹聚仁独家报道 73

宋希濂胞兄进京摸底 75

“文革”中断两岸秘密接触 78

毛泽东请章士钊赴港架桥 79

毛泽东评点蒋介石 84

石一宸将军亲历三次“台海危机” 89

第一次“台海危机”:解放一江山、大陈岛 89

横扫残敌如卷席 89

受命攻取金塘岛 90

拿下金塘,尽得舟山 92

夺取制空权、制海权 95

彭德怀: “用宰牛的刀子去杀鸡” 97

大陈岛之敌跑了 101

第二次“台海危机”:“炮击金门” 102

准备再攻金门 103

“炮击金门”,“一石三鸟” 104

毛主席高瞻远瞩定决策 107

彭老总亲自部署三军作战 110

云顶岩上取俘供 110

飞炮炸金门 113

美国人傻眼了 117

“打而不登,封而不死” 118

“炮弹金门钻进,美国冒出” 120

第三次“台海危机”:痛击“反攻大陆” 122

蒋介石落井下石 123

毛泽东:“包围歼灭” 125

“抓大股,反小股” 126

斩断海上运输线 127

空中袭扰一败涂地 128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132

童小鹏在周恩来身边见证两岸风云 132

陪同总理接见特赦战犯 136

周恩来做台湾上层工作 141

周恩来绝密之行 143

李宗仁“叶落归根” 146

参加四届人大筹备工作 148

全部特赦释放在押战犯 152

举国同悲悼总理 154

落实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 159

特赦战犯始末 161

“一个不杀,分批释放” 162

“改恶从善”,一视同仁 165

周恩来亲切接见特赦战犯 169

周恩来当红娘,战犯重续姻缘 172

中国无在押战犯 173

黄昏天伦乐 178

“特赦”震台岛 181

欢送战犯回台 183

望断天涯路 187

张铁石之死 190

重返大陆,多情应笑我 196

美蒋特务重获新生 198

程思远当李宗仁归国特使 205

“英雄”末路,远走美国 205

丢掉幻想,转变立场 208

李宗仁主张国共和谈 210

一上北京:群贤云集紫光阁 212

三上北京:“不要对肯尼迪政府抱有幻想” 214

二上北京:李宗仁欲献文物 214

四上北京:转达“四可”原则 215

五上北京:准备迎接李宗仁归国 217

离美赴欧,李宗仁秘密回国 218

周恩来上海、北京亲迎李宗仁 219

“末代总统”与末代皇帝握手 223

毛泽东两次接见李宗仁 224

周恩来“文革”力保李宗仁 229

李幼邻揭秘其父归国内情 233

周恩来对台湾问题的最后嘱托 234

蔡省三判断蒋经国“三不会” 235

周恩来:“托、托、托” 241

罗青长最后一次见总理 244

伤心最是一月八 245

送总理最后一程 251

不留骨灰,心系台湾 252

何振梁见证两岸体育交往的台前幕后 255

来之不易的名古屋决议 255

萨马兰奇的倡议 257

签订两岸第一个书面协议 258

泪洒蒙特卡罗 261

揭开“一票之谜” 263

何振梁“没有遗憾了” 268

北京申奥成功的幕后故事 275

邓颖超当“对台小组组长”的日子 285

出任“对台小组组长” 285

童小鹏聆听“邓大姐”教诲 288

“润物细无声” 291

邓颖超与张学良、宋美龄的友谊 293

“邓大姐”永生 298

百年“小超” 303

廖承志致蒋经国信的幕后故事 310

“叶九条”出台前后 310

“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313

同窗私谊,民族大义 316

蒋经国:“时代在变,潮流在变” 318

附: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320

震惊两岸的“华航事件” 322

老兵想家驾机回大陆 323

田纪云:“顺乎历史潮流之举” 324

大陆:冷静、平和、主动 325

“不让第三者插手” 326

众说纷纭话“华航” 332

杨斯德的“一点体会” 333

吕正操将军纽约秘晤张学良 337

民族大义,出于共同秉性 337

隔海唱和,彼此心照不宣 339

吕正操携信赴纽约 340

“我最遗憾的是没能直接参加抗日” 343

“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 344

“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 346

“国民党到台湾更加腐败” 347

“蒋先生败在两个人身上” 348

“假使哪天用得着我,我愿意尽力” 349

张学良不回大陆之谜 350

“我这一生只剩下一件事”——邓小平晚年与台湾问题纪实 360

邓小平牛刀小试 361

万斯“碰一鼻子灰” 368

中美建交谈判,邓小平举重若轻 370

伍德科克忐忑不安,邓小平一锤定音 376

首次访美,刮起“邓小平旋风” 382

《与台湾关系法》出笼,中美关系横添“违章建筑” 387

“八·一七公报”签署,中美关系雨过天晴 390

“解决台湾问题无非两种方式” 395

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399

“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 404

邓小平亲自宣讲对台政策 406

“21世纪靠你们年轻人” 409

小平百年 411

后记 4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