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两汉象数易学研究  上
两汉象数易学研究  上

两汉象数易学研究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玉建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43524562
  • 页数:512 页
图书介绍:
《两汉象数易学研究 上》目录
标签:易学 研究

目录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子夏易学 1

第一节 子夏生平事迹 1

一、子夏生平简介 1

二、有关子夏生平事迹资料 1

第二节《子夏易传》及其辑本 10

一、关于《子夏易传》的真伪 10

二、关于《子夏易传》的辑本 22

三、《周易集解》中引文 24

第三节 当位说 25

一、关于《易传》的当位说 25

二、《子夏易传》中的当位说 29

第四节 相应说 30

一、《易传》中的相应说 30

二、《子夏易传》中的相应说 32

第五节 十二消息卦 33

一、关于十二消息卦的起源 33

二、《易传》中的十二消息卦 35

三、《子夏易传》中的十二消息说 46

第六节 六日七分法、七十二候、互体及逸象 48

一、《子夏易传》与六日七分法及七十二候 48

二、互体的起源及《易传》中的互体说 50

三、《子夏易传》中的互体说 56

四、《子夏易传》逸象 58

第七节《子夏易传》对后世易学的影响 62

一、《子夏易传》对孟喜的影响 62

二、《子夏易传》对京房的影响 62

三、《子夏易传》对马融的影响 63

四、《子夏易传》对郑玄的影响 65

五、《子夏易传》对荀爽的影响 66

六、《子夏易传》对虞翻的影响 69

七、《子夏易传》对陆绩的影响 71

八、《子夏易传》对姚信的影响 72

九、《子夏易传》对宋忠的影响 72

一○、《子夏易传》对翟元的影响 73

一一、《子夏易传》对《九家易》的影响 73

一二、《子夏易传》对王肃、蜀才的影响 74

一三、《子夏易传》对孔颖达、陆德明、崔憬、李鼎祚的影响 75

一四、《子夏易传》对宋以后易学家的影响 77

一、蔡景君其人 79

第一节 蔡景君其人及其《易》注辑本 79

第二章 蔡景君易学 79

二、蔡景君《易》注辑本 80

第二节 蔡景君卦变说 82

一、卦变与卦变说 82

二、《左传》《国语》中的卦变 83

三、《彖传》中的卦变说 102

四、蔡景君卦变说 105

第一节 孔安国生平事迹及《伪孔传》 107

一、孔安国生平事迹 107

第三章 孔安国易学 107

二、关于《伪孔传》 109

第二节 孔安国《易》注及其辑本 110

一、孔安国《易》注 110

二、孔安国《易》注辑本 115

第四章 孟喜易学 116

第一节 孟喜生平事迹 116

一、孟喜生平概述 116

二、《汉书》孟喜父子《传》 117

一、张惠言辑本 119

二、孙堂辑本 119

第二节 孟喜《易》注辑本 119

三、马国翰辑本 120

四、黄奭辑本 120

五、《周易集解》中的引文 121

第三节 四正卦说 121

一、文王后天八卦方位说 121

二、四正卦说 123

三、《易纬》中的四正卦说 126

第四节 十二消息卦说 129

一、十二消息卦说 129

二、《易纬》中的十二消息说 131

第五节 六日七分法 134

一、六日七分法 134

二、《易纬》中的六日七分法 137

第六节 七十二候说 141

一、二十四节气 141

二、七十二候 143

三、七十二候说 144

第七节 爵位说 150

一、《易经》中的五爻尊贵之位 150

二、《易传》中的爻位贵贱 152

一、《周易》与五经的关系 155

三、爵位说 155

第八节 以《礼》解《易》及逸象 155

二、以《礼》解《易》 156

三、逸象 158

第九节 孟氏易在两汉时期的传承 159

一、孟喜两大弟子白光与翟牧 159

二、孟喜弟子盖宽饶 160

三、占筮大家焦延寿问《易》于孟喜 160

六、孟氏易东汉传人洼丹 161

七、孟氏易东汉传人觟阳鸿 161

五、孟喜的冒名弟子赵宾 161

四、象数易学大师京房自称为孟氏学 161

八、孟氏易东汉传人夏恭 162

九、孟氏易东汉传人梁竦 162

一○、孟氏易东汉传人许慎 162

一一、孟氏易东汉传人袁氏家族 162

一二、孟氏易东汉传人任安 163

一三、孟氏易东汉传人虞氏家族 163

二、十二消息卦说对后世易学家的影响 164

三、六日七分法对后世易学家的影响 164

第十节 孟氏易学对后世的影响 164

一、四正卦说对后世易学家的影响 164

第五章 焦延寿易学 165

第一节焦延寿生平事迹 165

一、焦延寿生平概述 165

二、焦延寿生平事迹史料 166

第二节《焦氏易林》及焦氏《易》注 167

一、《焦氏易林》的真伪 167

第三节《易林》六十四卦值日法及其易例 170

一、《易林》六十四卦值日法 170

二、《周易集解》中的引文 170

二、旁通 172

三、反对之象 173

四、半象 174

五、互体 174

六、纳甲 175

七、十二消息卦 175

八、大象 176

第四节关于《易林》易学价值的探讨 178

一、西汉易学至东汉并未失传 178

二、不知而不用与知之而不用是两回事 180

三、《易林》中的易例传至东汉 182

四、易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184

第六章 京房易学 186

第一节 京房生平事迹 186

一、京房生平概述 186

二、京房生平事迹史料 187

第二节京房《易》注及其辑本 192

一、京房《易》注及其著述 192

二、关于《京氏易传》的真伪 194

三、京房《易》注辑本 199

一、干支的起源 200

第三节 纳甲说与纳支说 200

四、《周易集解》中的引文 200

二、干支的字义 201

三、干支与四季、四方、五行的相配 206

四、纳甲说 213

五、纳支说 214

六、京氏纳甲说的由来及意义 217

第四节 八宫说 220

一、八宫卦的排列 220

二、本位卦 223

三、世卦 224

四、游魂及归魂 225

五、卦主说 227

六、世应说 232

七、爵位说 232

第五节五行说 233

一、五行说的起源 233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 234

三、文王八卦方位与五行及其相生的关系 236

四、八宫六十四卦纳五行 238

六、五行生克与六亲说 240

五、爻纳五行 240

七、五行休王说 244

八、五行与筮占吉凶的关系 247

第六节 阴阳气说 253

一、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 253

二、阴阳之气的进退升降 255

三、阴阳的统一和谐 257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260

五、阳尊阴卑 262

第七节 飞伏说 264

一、飞伏卦 264

二、飞伏爻 265

三、飞伏说的由来 266

第八节 互体说 268

一、三爻互体 268

二、五爻互体 270

三、半象及半象互体 272

第九节 建候及世卦起月例 275

一、建候 275

二、世卦起月例 278

第十节 六日七分法、八卦卦气说及六子卦气说 285

一、六日七分法 285

二、八卦卦气说 287

三、六子卦气说 289

第十一节 五星配卦说及二十八宿配卦说 292

一、五大行星及五星配卦说 292

二、二十八宿及二十八宿配卦说 295

第十二节消息说与文王八卦方位说 297

一、消息说 297

二、文王八卦方位说 298

第十三节 以钱代蓍法、蒙气说及卦身说 299

一、以钱代著法 299

二、蒙气说 302

三、卦身说 304

一、卦变说 305

第十四节 卦变说与爻变说 305

二、爻变说 307

第十五节 当位说及“大衍之数五十” 309

一、当位说 309

二、“大衍之数五十” 310

第十六节 卦时说 311

一、《易经》中的卦时说 311

二、《易传》中的卦时说 312

三、京房卦时说 314

二、《易经》中的中位说 317

第十七节 中位说 317

一、易学中的两种中位说 317

三、《易传》中的中位说 318

四、京房的中位说 322

第十八节 比、承、乘 323

一、《周易》中的比说 323

二、《易传》中的承说 325

三、《易传》中的乘说 327

四、京房的承、乘、隔说 328

三、东汉戴凭 330

二、西汉谷永 330

第十九节 京氏易学在两汉的传承 330

一、西汉殷嘉、姚平、乘弘、张博及任良 330

四、东汉魏满 331

五、东汉刘辅 331

六、东汉郎宗 332

七、东汉郎? 332

八、东汉第五元先与郑玄 333

九、东汉杨秉 333

一○、东汉折象 333

一二、东汉韦著 334

一一、东汉徐稚 334

一三、东汉孙期 335

一四、东汉崔瑗 336

一五、东汉刘宽 336

一六、东汉唐檀 337

一七、东汉杜乔 337

一八、东汉樊英 338

一九、东汉李昺 340

二○、东汉范冉 340

二一、东汉度尚 340

二三、东汉张纮 341

二二、东汉傅燮 341

一、纳甲说与八宫说对后世易学的影响 342

第二十节 京氏易学对汉唐易学家的影响 342

二、卦主说与爵位说对后世易学的影响 343

三、五行说对后世易学的影响 343

四、飞伏说与互体说对后世易学的影响 343

五、六日七分法与八卦卦气说对后世易学的影响 344

六、蒙气说与星宿配卦说对后世易学的影响 345

七、其他 346

一、马融生平概述 347

二、马融生平事迹史料 347

第一节 马融生平事迹 347

第七章 马融易学 347

第二节 马融《易》注及其辑本 349

一、马融《易》注 349

二、马融《易》注辑本 349

第三节 马融与费氏学 351

一、费直及其易学特征 351

二、马融与费氏学 353

一、郑玄取马融说 357

第四节马融易学训诂对汉唐易学的影响 357

二、荀爽取马融说 359

三、虞翻取马融说 360

四、《九家易》取马融说 364

五、宋忠取马融说 364

六、王肃取马融说 364

七、刘表取马融说 366

八、陆绩取马融说 366

九、姚信取马融说 367

一○、王弼取马融说 367

一三、侯果取马融说 368

一一、干宝取马融说 368

一二、孔颖达取马融说 368

一四、李鼎祚取马融说 369

第五节 马融以义理解《易》 369

一、《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解 369

二、《遁》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解 371

三、《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解 371

四、《革》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解 371

五、《系辞下传》“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解 372

一、阴阳之气 374

第六节 马融兼采象数解《易》 374

二、五行说 375

三、互体说 376

四、旁通说与飞伏说 376

五、依卦爻象立义 377

六、文王八卦方位及马融纳甲 377

七、十二消息卦 378

八、逸象 378

第一节 郑玄生平事迹 380

一、郑玄生平概述 380

第八章 郑玄易学 380

二、郑玄生平事迹史料 381

第二节 郑玄《易》注及其辑本 384

一、郑玄《易》注及辑本 384

二、《周易集解》中的引文 385

第三节 互体说 388

一、三爻互体 388

二、四爻互体 390

第四节 爻体说 391

一、爻体说 391

二、爻体说的由来及影响 394

一、爻辰说 395

第五节 爻辰说 395

二、郑玄爻辰说的由来 405

三、郑玄爻辰说的影响与评价 410

第六节四正卦与十二消息卦 411

一、四正卦 411

二、十二消息卦 413

第七节 六日七分法与七十二候 414

一、六日七分法 414

第八节 五行说 415

一、以五行说解说卦爻辞 415

二、七十二候 415

二、五行与数的关系 416

三、以五行说解释“天地之数” 420

四、以五行说解释“大衍之数” 422

第九节爵位说与三才说 424

一、爵位说 424

二、三才说 425

第十节 爻位说 427

一、当位 427

二、中位 427

三、相应 428

四、承 429

五、乘 430

六、据 430

第十一节 易象说 432

一、立象说 432

二、反对之象 440

三、逸象 441

第十二节 以义理解《易》 447

一、义理与象数 447

二、以史注《易》 451

三、以《礼》注《易》 458

四、以其他经书注《易》 486

五、以十翼解《易》 487

第十三节 其他《易》说 491

一、关于《易》作者 491

二、关于三代《易》名 494

三、关于《易》一名三义 497

四、关于彖象附经及《易传》篇序 503

五、关于“太极” 507

六、关于九六之变 5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