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志清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040092018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教育部师范司规划的中学都是“专升本”教材之一。全书由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16-18世纪西欧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以德国古典哲学五部组成,以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为线索,注重各派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比较完整、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理论。本书可供中学教师“专升本”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使用。
上一篇:美学下一篇:生命的底色
《西方哲学史》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一、西方哲学史研究的对象 1

二、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 6

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 9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哲学 19

第一章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 19

第一节 米利都学派的哲学思想 19

一、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20

二、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本原说 21

三、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 23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 24

一、“数”本原论 25

二、对立与和谐的思想 27

三、灵魂学说 28

第三节 爱非斯学派的哲学思想 29

一、“火”本原论 29

二、辩证法思想 30

三、认识论思想 32

第四节 爱利亚学派的哲学思想 32

一、色诺芬尼关于“神”的思想 33

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34

三、芝诺对存在论的论证 37

第二章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 40

第一节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 41

一、原子论哲学的先驱 41

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43

第二节 智者学派的哲学 47

一、普罗塔戈拉的感觉论 48

二、高尔吉亚的“无物存在”论 50

第三节 苏格拉底的哲学 51

一、目的论 52

二、美德论 53

三、方法论 54

第四节 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 56

一、理念论 56

二、知识论 61

三、理想国 63

第三章 古希腊哲学的高峰 68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 69

一、实体学说 70

二、“四因”学说 73

三、“潜能和现实”学说 75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77

一、原初物质和元素说 77

二、运动观 77

三、宇宙论 79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逻辑学 80

一、认识论 80

二、逻辑学 81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观 83

一、社会政治观 83

二、伦理观 85

第四章 古希腊哲学的衰落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 88

一、伊壁鸠鲁的哲学 89

第一节 晚期希腊的哲学 89

二、斯多亚派的哲学 94

三、怀疑派的哲学 97

第二节 古罗马时期的哲学 98

一、卢克莱修的哲学 98

二、唯心主义诸流派 101

第三节 基督教和“教父学” 108

一、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 108

二、“教父学” 109

第五章 经院哲学 117

第一节 早期经院哲学 117

第二编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117

一、经院哲学的形成和特点 118

二、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 119

第二节 经院哲学的系统化——托马斯的哲学 124

一、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125

二、温和实在论 127

三、认识论 127

四、神学历史观 129

第三节 反正统经院哲学的思潮 130

一、阿威洛伊主义 131

二、神秘主义 132

三、异端、异教 133

第四节 经院哲学的衰落和唯名论的复起 134

一、罗吉尔·培根 135

二、邓斯·司各脱 136

三、威廉·奥康 138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142

第一节 人文主义思潮 142

一、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 143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144

第二节 自然哲学思潮 147

一、库萨的尼古拉的泛神论 148

二、达·芬奇的实验科学观 149

三、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150

四、布鲁诺的泛神论唯物主义 152

第三节 宗教改革思潮 156

一、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156

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理论 158

第一节 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 165

第三编 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165

第七章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兴起 165

一、“四假相说”——对经院哲学的批判 166

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169

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 171

四、《新工具》——归纳法 173

第二节 笛卡尔的唯心主义唯理论 175

一、“形而上学”中的二元论世界观 176

二、“物理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 180

三、唯理主义的认识论和理性演绎法 183

第八章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发展 186

第一节 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 186

一、机械论的自然观 187

二、机械论的认识论 189

三、社会历史观 191

第二节 洛克对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系统化 193

一、论认识的起源 194

二、论“第一性质的观念”和“第二性质的观念” 196

三、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198

四、论知识 201

五、社会历史观 203

第三节 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 205

一、唯物主义的实体论 205

二、唯理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09

三、以理制情的伦理观 211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唯理论 214

第九章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归宿 214

一、唯心主义的单子论 215

二、唯理主义的认识论 219

三、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 222

第二节 贝克莱的唯心主义经验论 223

一、“存在就是被感知” 224

二、物质是“虚无” 227

三、观念与精神 229

第三节 休谟的不可知论 232

一、知觉之外,一切不可知 232

二、因果联系是习惯性联想 236

第四编 18世纪法国哲学 245

第十章 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 245

一、自然神论 246

第一节 伏尔泰的自然神论和社会历史观 246

二、社会历史观 249

第二节 孟德斯鸠“法”的思想和社会历史观 250

一、“法”主宰自然和社会 250

二、“三权分立”的学说 253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 254

第三节 卢梭的人本主义历史观 256

一、人本主义历史观 257

二、以人为本的自然教育思想 263

第十一章 “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 267

第一节 拉·美特利的机械唯物主义 267

一、物质是惟一的实体 268

二、心灵依赖于机体 270

三、感觉经验是惟一可靠的向导 271

第二节 “闪耀着辩证法光辉”的狄德罗哲学思想 273

一、物质是具有感受性和运动能力的实体 274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78

三、对宗教神学的批判 280

第三节 爱尔维修感觉主义的社会伦理观 281

一、感觉是全部精神活动的基础 282

二、肉体感受性是道德的基础 283

三、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287

第四节 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289

一、自然是物质和运动的总汇 290

二、感觉是理性思维的基础 294

三、宗教是“神圣的瘟疫” 295

第十二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303

第一节 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的哲学 303

第五编 德国古典哲学 303

一、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 304

二、批判哲学的形成及其特征 306

第二节 批判哲学的认识论 310

一、“先天综合判断” 310

二、关于“感性”的学说 313

三、关于“知性”的学说 316

四、关于“理性”的学说 320

第三节 批判哲学的伦理学 324

一、“善良意志”论 325

二、“至善”论 328

第四节 批判哲学的美学和目的论 330

一、“判断力” 330

二、美学观 332

三、目的论 336

第十三章 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 339

第一节 费希特的“自我”哲学 339

一、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340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哲学 341

三、辩证法思想 344

第二节 谢林的“同一哲学” 346

一、对康德、费希特哲学的批判 346

二、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 348

三、辩证法思想 351

第十四章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353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的形成与特征 354

一、黑格尔哲学的形成 354

二、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 358

三、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 362

第二节 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365

一、“绝对精神”在逻辑阶段的发展 366

二、“绝对精神”在自然阶段的发展 369

三、“绝对精神”在人的精神阶段的发展 372

第三节 辩证法“合理内核” 373

一、关于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373

二、关于质量互变的思想 374

三、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 374

四、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思想 376

五、关于范畴的辩证思想 377

第四节 社会历史观 379

一、“理性是世界的主宰” 379

二、辩证的历史发展观 380

三、国家观 383

第十五章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386

第一节 费尔巴哈哲学的形成 387

一、对宗教神学的批判 387

二、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 392

第二节 “人本学”唯物主义 395

一、人是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基础 395

二、自然是人的基础 398

三、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400

第三节 “人本学”唯心史观 403

一、人的本质学说 403

二、爱的宗教观 405

三、利己主义的伦理观 4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