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工业史  现代卷
中国工业史  现代卷

中国工业史 现代卷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国良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4538572
  • 页数:7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后(1949~1999)全国工业发展的各方面情况,包括中央的方针、政策,各地区、各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以及工业发展的各方面详实资料。
《中国工业史 现代卷》目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的恢复 2

第一节 工业经济环境的整治和稳定 2

一、平抑物价,制止通货膨胀,建立正常的工业经济环境 4

二、统一收支,建立集中的工业经济财政管理体系 6

三、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维护社会主义工业经济新秩序 9

第二节 工业产品市场的统一和拓宽 14

一、建立以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相配套的工业产品销售和工业原料收购体系 15

二、农业生产恢复,轻工业原料及产品市场趋于活跃 23

三、交通运输恢复正常为工业恢复提供了条件 25

第三节 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 26

一、政府管理工业的组织体系 28

二、政府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预决算计划管理 37

三、政府对国营工业企业财务收支的统一管理 41

四、政府对工业企业物资器材供应的初步统一管理 44

五、政府对国营工业企业劳动工资计划的初步统一管理 45

六、政府对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初步统一管理 49

七、工业税收管理体制的建立及税收政策的调整 5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体系的建立 57

一、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来源及分类 59

二、国营企业内部的政治改造 62

三、国营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改革 64

四、建立统一的国营工业企业管理体制 76

五、国营工业企业的计件工资和奖励工资制度 81

第五节 私营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85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业的政策 85

二、私营工业在调整中恢复 90

第六节 手工业自然复苏及手工业合作社的初步发展 109

一、手工业生产的自然复苏 109

二、手工业合作社的初步发展 120

第七节 工人的地位与作用 128

一、工人生活水平仍然很低,但有了保障 129

二、工会法与工会的作用 136

三、工人的生产热情高涨 139

第八节 中国工业的恢复及问题 140

一、中国工业的恢复及特点 140

二、工业布局不合理一时难以改变 151

三、新政府对重工业的重视 155

第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 159

第一节 以重工业建设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59

一、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背景 159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重工业建设 162

第二节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 168

一、政府中工业经济管理机构的健全 170

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计划管理体制 178

三、政府对企业财务的统一管理 182

四、工业物资供应和管理的集中化 192

五、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统一管理体制的健全 196

六、政府对企业劳动力和工资的统一管理 203

七、企业管理实行“一长制” 211

第三节 苏联对中国工业建设的帮助 214

一、苏联对中国工业建设的帮助 215

二、156项援建工程 217

三、苏联援助的历史意义 220

第四节 工业基本建设的实施及成就 223

一、初次冒进 224

二、1956年再次冒进 229

三、“一五”期间的工业建设成就 235

第五节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分布和部门结构 236

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分布 236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部门结构 240

第六节 工业生产的发展及其特征 258

一、工业生产的发展 261

二、工业生产发展的特征 271

第七节 轻工业原材料的统购统销 283

一、棉、纱、布的统购统销 283

二、对主要的农产轻工原材料实行派购、统一收购和预购 286

第八节 私营工业的公有化改造 287

一、加工订货的发展 288

二、私营工业公有化改造 294

第九节 传统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09

一、手工业全面合作化 309

二、手工业行业的发展特征 319

三、手工业生产协作关系的调整 324

四、统购统销与“三就地”原则对手工业生产的影响 326

第三章 “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工业 334

第一节 工业“大跃进”的历史过程 334

一、工业“大跃进”的酝酿 335

二、工业“大跃进”全面开展的第一个高潮 346

三、警报四起,适度调整 361

四、庐山会议后再度跃进,竭泽而渔 368

第二节 工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失误 373

一、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373

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初衷 385

三、盲目实施,弊端丛生 390

第三节 工业“大跃进”的中心——全民大炼钢铁 401

一、全民大炼钢铁的由来 401

二、“以钢为纲”的主要措施 406

三、全民炼钢的严重后果 411

第四节 投资规模的盲目扩大及负面效应 413

一、投资管理混乱,规模失控 414

二、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负面效应 418

第五节 手工业经济体制的过度变革及调整 422

一、手工业经济体制再次变革,严重阻碍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422

二、初步纠正与手工业者的关系,调整手工业所有制结构 424

第六节 工业“大跃进”的恶果 426

一、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减产导致轻重工业生产下跌 426

二、规模过大,支撑工业的主要环节步入困境 428

三、工业内部比例失调,矛盾尖锐 430

第四章 改弦更张 五年调整 432

第一节 工业经济调整战略的制定及实施 432

一、1961年开始工业调整,但措施不力 433

二、1962年退够退足,成效明显 437

三、1963年至1965年在继续调整中创新 441

第二节 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调整 444

一、强化高度集中统一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 445

二、继续调整时期试办托拉斯 459

第三节 工业结构的调整 465

一、压缩规模,降低指标 467

二、面向农业,面向短线 470

三、加强设备修理,提高配件供应能力 471

四、调整矿山采掘关系,加强煤炭工业生产 472

五、发展关键产品,实行重点突破 475

第四节 工业基本建设的调整 478

一、强化高度集中的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体制 478

二、压缩投资规模 480

第五节 政治和经济运动推动企业管理 485

一、“工业七十条” 485

二、企业管理在政治与经济运动中曲折开展 488

第六节 工业经济调整的成就 498

一、工业经济的恢复和稳步增长 499

二、关键性工业部门的突破与长足发展 501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工业 510

第一节 工业在动乱中曲折发展 510

一、1966年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被打断 510

二、“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导致工业经济秩序大混乱,工业产量大幅下降 517

三、工业生产的短暂恢复 525

四、“四五”计划高指标,“三个突破”再调整 532

五、“批林批孔”,工业生产再度恶化 542

六、全面整顿,经济回升;倒邓批邓,生产停顿 545

第二节 以下放权力为中心的工业经济体制变动 550

一、中央简政放权 550

二、财政收支、物资分配和基建投资“大包干” 554

三、简化企业税收和劳动工资制度 559

四、地方小型工业的兴起 560

第三节 以建立内地军事工业体系为目标的“三线”建设 563

一、“三线”建设的决策与计划 564

二、“三线”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571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576

一、“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576

二、“文化大革命”末期中国工业的问题 579

第六章 经济改革开放中工业持续发展 590

第一节 “洋跃进”及其调整 590

一、华国锋的“洋跃进” 591

二、为期7年的调整 595

第二节 工业经济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体制 602

一、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策的形成 602

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 608

第三节 工业管理体制向分权与行业管理转变 625

一、机构改革向着行业管理的方向进行 625

二、轻纺工业系统行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632

三、地方行业协会 634

四、工业管理体制的分权化改革 635

第四节 国有企业艰难的改革 638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 639

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 648

三、改革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实行利改税 653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56

五、国有企业行业化控股组织的建立 662

六、20世纪末中国国有工业基本状况与问题 669

第五节 非国有制工业的崛起 673

一、乡镇企业在夹缝中发展壮大 674

二、“三资”企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681

三、私营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692

第六节 20世纪末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与特征 701

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发展水平 701

二、1976年~1997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征 703

后记 7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