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东北现代文学史论
东北现代文学史论

东北现代文学史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毓茂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沈阳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44106039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
《东北现代文学史论》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小说史论(上) 39

第一节 短篇小说创作大势 40

一 历史的机遇和必然 40

二 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潮 42

第二节 东北现代短篇小说的崛起 43

一 新小说运动的风采 43

二 年轻作家的觉醒和创作实绩 45

第三节 日伪统治下的不屈心声 48

一 沦陷时期短篇小说的基本轮廓 48

二 难以泯灭的追求光明的信念 50

三 哀婉绰约的悲歌 53

第四节 故乡不了情:流亡小说家的“东北情结” 57

一 东北作家群短篇小说素描 57

二 抗战小说的先声 60

三 魂系北国的“回忆”型短篇小说 63

第五节 短篇小说的新世界 66

一 东北解放区短篇小说面面观 67

二 北国时代风云的摄录 70

第二章 小说史论(中) 75

第一节 蛮荒土地上的收获 76

一 艰难的起步 76

二 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问题小说 79

三 独具特色的“小天体” 82

四 对现代梦幻主义小说的贡献 85

一 “饥馑”与“死灭”中的前行 88

第二节 在民族危难中走向成熟与繁盛 88

二 根植于黑土地的异乡之花 96

三 忧郁、晦暗的地狱之花 107

第三节 在回思中拥抱时代 118

一 文坛突变的纵横追因 118

二 追思恶梦与拷问灵魂 120

三 明朗、亮丽艺术世界的创造 123

第三章 小说史论(下) 129

第一节 先行者的足迹 130

一 对五四文学观念的回应与实践 130

二 穆儒丐:现代长篇小说的先驱者 132

三 冷佛:传统道德伦理意识观照下的社会暴露者 138

四 城市特征、俗文学色彩和自传式文体 142

一 流亡中铸就辉煌 145

第二节 交汇在现实社会的横坐标上 145

二 枷锁下的民族之舞 150

三 走向开放中的长篇小说 155

第三节 创造新世界的放歌 157

一 新时代农民运动的史诗 157

二 敌旧军事营垒的民族观照及罪恶写生 161

第四章 散文史论 165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整体观 166

一 历史走向:觉醒、救亡、解放 166

二 时代特质:改革、抗争、歌唱 168

第二节 散文现代形式的变革 171

一 艰难的过渡期 171

二 拓荒者的贡献 176

一 民族危亡中的散文现代革命 177

第三节 愤怒与抗争的散文 177

二 思乡曲与抗战歌的交融: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181

三 匕首与投枪式的战斗风格 183

四 曲折隐晦:特殊历史时期的散文笔法 188

五 哀婉低吟的情调 191

第四节 呼唤胜利的散文 194

一 悲喜交集时刻的迷惑 194

二 英雄岁月的记录 196

第五章 诗歌史论 199

第一节 汹涌奔突的东北新诗潮 200

一 来自黑土地深层的对于五四新诗潮的回应 200

二 雄健强悍的新写实主义诗风 204

三 穆木天和塞克:东北新诗的报春者 210

一 交织着“大地”和“温室”气息的新诗创作 214

第二节 禁锢、窒息中孕育、催生的诗的新生命(上) 214

二 诗歌刊行会:朦胧和“显豁”交织的 220

诗风 220

三 作风刊行会等:东北诗坛的别一种诗风 227

第三节 禁锢、窒息中孕育、催生的诗的新生命(下) 234

一 诗季社:乡土情结乡土味 234

二 超越“闺怨诗”的女性诗歌 245

第四节 面对新时代、新课题的新诗创作 249

一 灵魂的觉醒和诗的新生 249

二 战歌和颂歌:新的抒情规范 252

三 公木、方冰等人的诗作:延安诗风的体现 258

第六章 戏剧史论 261

一 从观念到创作实践的双重变化 262

第一节 草创时期闪耀出的戏剧异彩 262

二 思辨性、呈现性、现实性 265

三 杨晦剧作:戏剧地域生活化的成功实践 269

第二节 政治重压下的生存和发展 274

一 戏剧活动的滥觞和兴盛 274

二 生活化:在政治夹缝中摆脱困境的努力 278

三 乡土剧:李乔、安犀等的创作 284

四 从北满作家群到东北作家群的剧作:御侮抗敌的呐喊 290

第三节 政治化、民族化的戏剧艺术 296

一 小型剧运动:延安文艺精神和东北移民文化的结合 296

二 话剧新领域的拓展 299

三 亮色:文学的寓意性、规范性和叙述性 304

第七章 文学理论与运动史论 311

第一节 文学理论与运动的历史品格 312

第二节 变革时期的文艺运动及理论风采 315

一 涌动着现代艺术精神的文艺思潮 315

二 初露锋芒的新文体表达方式 317

三 呼应着时代脉搏的文学趋势 321

第三节 国难乡愁中新文学运动的走向与理论探索 325

一 东北作家群的文学活动与理论批评 325

二 沦陷初期北满作家群的理论批评 327

三 “乡土文学”理论的现实活力与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329

第四节 走向大众的文艺趋势及理论批评的革新 340

一 东北文艺运动和理论批评的新使命 340

二 文艺大众化与工农兵方向的理论确认 347

结束语 在历史积淀中走向未来 353

后记 3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