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高频地震
高频地震

高频地震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别尔宗,И.С.著;俞寿朋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2
  • ISBN:15165·1529
  • 页数:216 页
图书介绍:
《高频地震》目录
标签:地震

目录 5

绪论 5

第一章 创立高频地震法的前提 8

§1.地震波振幅吸收系数与频率的关系的数据简述 8

§2.高频地震仪器的频率特性 11

第一篇 实际介质中弹性波传播速度参数测定 15

第二章 在小基线上测量速度时的观察和解释方法 15

§1.测量方法 16

§2.解释方法 19

§3.据小基线上的参数测量数据测定速度的准确度 21

第三章 在各种岩石中测量速度的结果 24

§1.在小基线上测量沉积岩中的速度 24

§2.在水平坑道内测量沉积岩中的速度 25

§3.在露头上测量沉积岩中的速度 33

§4.沉积岩中速度参数测量的地?地质成果 38

§5.在变质岩中测量速度 39

§6.在露头上和不深的露天采掘坑中测量变质岩中的速度 43

§7.在矿井内测量变质岩中的速度 46

§8.变质岩中速度参数测量的地震地质成果 49

§9.方法上和物理上的结论 51

第二篇 水平层状介质的研究 53

第四章 研究水平层状介质时地震法的分辨能力 53

§1.表征地震研究法分辨能力的基本参数 54

§2.反射波法的分辨能力 56

§3.折射波法的分辨能力 60

第五章 用高频地震法研究埋藏在小深度上的水平层 70

§1.观察方法 70

§4.方法上的结论 70

§2.相当于埋藏在小深度上的界面的高频波之记录图特性 75

§3.高频折射波随距离的衰减 80

§4.研究小深度时观察结果定量解释的准确度 84

§5.方法上和物理上的结论 88

第六章 用高频地震法研究埋藏在中等深度上的水平层 89

§1.观察方法 89

§2.相当于埋藏深度20<H≤300来界面的高频波之记录图特性 91

§3.记录高频反射波的某些特征 95

§4.高频折射波的始点 96

§5.折射波的干涉带 98

§6.记录高频波时的屏蔽效应 99

§7.与高频地震法数据相联系的几个中频折射波对比问题 104

§8.高频反射波和折射波相位时距曲线的定量解释 105

§9.当转到记录高频时地震法分辨能力变化的实验数据和观察数据的比较 108

§10.方法上和物理上的结论 110

第三篇 垂直层状介质的研究 112

第七章 垂直层状介质的几何地震学 112

§1.两种介质的一个垂直界面。爆炸点位于较低速的介质中 112

§2.两种介质的一个垂直界面。爆炸点位于较高速的介质中 119

§3.与较高速介质相接的低速垂直层 121

§4.多层垂直层状介质 126

§5.水平层复盖下的垂直层状介质 127

§6.方法上的结论 132

第八章 垂直层状介质中传播的波的一些动力学特征 133

§1.两个半空间的垂直界面 133

§2.垂直层 144

§3.有复盖介质时的垂直界面 152

§4.方法上的结论 157

§1.研究区的地震地质条件 158

第九章 垂直层状介质条件下的实验研究 158

§2.选择高频地震法的根据 159

§3.高频波在垂直层状变质岩中的传播 162

§4.复盖变质岩的介质对记录高频振动的影响 164

§5.频率范围的选择 166

§6.观察方法 167

§7.相当于变质岩和结晶岩顶面的波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时距曲线的特征 171

§8.纵测线上波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时距曲线的特征 177

§9.横测线上波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时距曲线的特征 181

§10.在纵、横测线法中所得记录图动力学特征的比较 183

§11.在记录不同主频的波时所得记录图的动力学特征 186

§12.测定界面速度的结果 191

§13.普通折射波置换时记录图动力学特征的物理性质 199

§14.不均匀垂直层状介质的制图方法 201

§15.据折射波动力学特征编制地层平面图的方法 204

§16.方法上和物理上的结论 207

结论 209

参考文献 211

译名对照表 2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