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陈廷敬史实年志
陈廷敬史实年志

陈廷敬史实年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卫庆怀编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03061205
  • 页数:5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有关陈廷敬的史料进行了系统记述,是一部有关陈廷敬的史学著术,对研究陈廷敬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陈廷敬史实年志》目录
标签:史实 编著

第一部分 陈廷敬的名、字、号及家世 1

陈廷敬之名 1

陈廷敬之字、号 3

陈廷敬原籍泽州,现籍阳城 6

陈廷敬家世 7

七世祖陈林 7

六世祖陈秀 7

五世祖陈珙 8

四世祖陈修 8

曾祖陈三乐 9

祖父陈经济 10

伯父陈昌言 10

父陈昌期 15

母张氏 21

堂兄陈元 22

二弟廷继 23

三弟廷荩 23

四弟廷愫 23

五弟廷扆 23

六弟廷统 24

七弟廷弼 24

八弟廷翰 25

第二部分 陈廷敬史实年志 27

明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一岁 27

陈廷敬诞生 27

明崇祯十二年至十五年(1639~1642)二岁至五岁 28

受母早教 28

明崇祯十六年(1643)六岁 28

从师受句读 28

明崇祯十七年即清顺治元年(1644)七岁 28

立志以薛瑄为师 28

其他 29

清顺治二年至三年(1645~1646)八岁至九岁 29

九岁作诗即有名句 29

清顺治四年(1647)十岁 30

清顺治五年(1648)十一岁 30

清顺治六年(1649)十二岁 30

亲历姜瓖反清之乱 30

清顺治七年(1650)十三岁 31

清顺治八年(1651)十四岁 31

应潞州童子试夺冠 31

其他 31

清顺治九年至十年(1652~1653)十五岁至十六岁 31

清顺治十一年(1654)十七岁 31

清顺治十二年(1655)十八岁 32

清顺治十三年(1655)十九岁 32

清顺治十四年(1657)二十岁 32

考中举人 32

清顺治十五年(1658)二十一岁 32

考中进士 32

选为庶吉士 33

其他 33

清顺治十六年(1659)二十二岁 34

奉旨更名为廷敬 34

与著名诗人相聚 34

其他 34

清顺治十七年(1660)二十三岁 37

清顺治十八年(1661)二十四岁 38

任会试同考官 38

授职秘书院检讨 38

清康熙元年(1662)二十五岁 39

请假回籍 39

《参野诗选》问世 39

其他 39

清康熙二年至三年(1663~1664)二十六岁至二十七岁 40

专心研究薛瑄理学 40

其他 41

清康熙四年(1665)二十八岁 42

复任内秘书院检讨 43

其他 43

清康熙五年(1666)二十九岁 44

清康熙六年(1667)三十岁 45

任《世祖实录》纂修官 46

考察一等称职加一级授文林郎 46

与龚芝麓、汪琬、王士祯等结为文社 46

其他 47

清康熙七年(1668)三十一岁 48

为白胤谦《念园存稿》作序 48

其他 49

清康熙八年(1669)三十二岁 52

升国子监司业 52

其他 52

清康熙九年(1670)三十三岁 54

迁弘文院侍读 55

受康熙帝表彰并封为奉政大夫 55

其他 55

清康熙十年(1671)三十四岁 57

改翰林院侍讲,转侍读,升侍讲学士 57

《说岩诗选》问世 57

其他 58

清康熙十一年(1672)三十五岁 61

参加《世祖实录》告成庆典 61

《世祖实录》告成康熙帝赐银币 62

加一级食俸 62

充日讲起居注官 62

康熙帝赐廷敬等貂裘等 63

其他 63

清康熙十二年(1673)三十六岁 65

参加康熙帝御宴 65

任武会试副考官 67

论武将须重文 67

康熙帝赐紫貂等 68

其他 69

清康熙十三年(1674)三十七岁 72

为李霨《山行杂记诗》作序 73

其他 73

清康熙十四年(1675)三十八岁 78

撰《祭少师卫公文》 78

升詹事府詹事 78

其他 79

清康熙十五年(1676)三十九岁 85

受康熙帝表彰特授通议大夫 85

奉命祭告北镇 86

编成《北镇集》 88

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91

充经筵讲官 91

其他 91

清康熙十六年(1677)四十岁 92

任翰林院掌院学士 92

充日讲起居注官 93

兼任教习庶吉士 93

给康熙帝进讲 93

康熙帝称赞陈廷敬等人的进讲 94

奉帝命刊刻四书讲章进呈 94

康熙帝与陈廷敬论伊尹与诸葛亮 94

进讲中,论“君子”、“小人” 95

康熙帝评廷敬等进讲 95

康熙帝赐字给廷敬等 96

进讲《书经》 97

任纂修《太宗实录》副总裁官 98

康熙帝称赞廷敬等进讲“甚有裨益” 98

进呈《刊完日讲四书解义疏》 99

为李霨《心远堂诗集》作序 99

其他 101

清康熙十七年(1678)四十一岁 113

向康熙帝举荐王士祯 113

《赐石榴子》诗,被康熙帝“褒美” 113

向康熙帝推荐汪琬 114

廷敬进讲《书经》“克明俊德”一节 115

君臣讨论《尚书讲章》、《尚书大全》及《尚书注疏》 116

君臣讨论阴阳 116

召入南书房,赐陈廷敬等天花蘑菇、樱桃 116

康熙帝向廷敬等赐御书 118

康熙帝频赐樱桃、乳酪茶等 119

陈廷敬等连续进讲 120

正式入直南书房,充纂修《皇舆表》总裁官 121

赐观西洋狮子 121

进讲《易经》阐发仁义礼智之意 121

陈廷敬等进讲,康熙帝悟皇帝“实心听纳”之理 122

观御制诗并作序 123

陈廷敬母张氏卒 124

康熙帝赐野雉 127

廷敬遭母丧,康熙帝特援对待满大臣例,派员往赐酒茶 127

进呈《谕祭谢恩疏》 128

康熙帝破例以学士品级赐恤陈廷敬母 129

其他 129

清康熙十八年(1679)四十二岁 138

清康熙十九年(1680)四十三岁 139

撰《古不修墓辨》 139

作《陟屺楼诗二十首》 140

拜会高平名学者毕振姬 143

关心家乡教育 145

撰《射虎记》等文章 147

其他 149

清康熙二十年(1681)四十四岁 150

上《遵例自陈疏》 150

再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 151

再任日讲起居注官 151

呈《岁终讲义循例题明疏》 152

献《平滇雅表》等 152

再任经筵讲官 153

封为通议大夫 153

其他 154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四十五岁 156

君臣共宴 156

君臣用柏梁体,和诗九十三韵 158

奉命传集诸臣阅御制升平嘉宴诗序 159

连续进讲,君臣共论学问 159

受命修朝会燕飨之乐 160

论君子必备仁义礼智四德 162

任会试副考官 163

讲君子必有难进易退之节,而后有匡王定国之勋 163

讲皇帝要慎言行 164

讲齐家治国必须遵礼 164

讲成大事毋见于小利 164

讲为臣要以礼义廉耻养之 165

讲圣人能使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165

讲君臣道合 166

任纂修《明史》总裁 166

撰成朝会等乐十四章 168

与王士祯等“文酒之会”,作《五客话旧图》 168

廷敬等与康熙帝论古代书法家 170

进讲,论君子与小人 172

撰《送汪悔斋使流求序》 172

讲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党 174

向康熙帝荐董文骥书法 174

再论君子与小人 174

任纂修《三朝圣训》副总裁 175

讲不去小人,君子难胜 175

讲小人害君子,在燕闲私语之时 176

与王士祯诸友于私第饮酒为诗 176

其他 178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四十六岁 190

康熙帝赐宴,又赐名马等 190

二月至四月又连续进讲 191

讲“忠君报主之念出于至诚” 192

赐观御书“忠孝守邦” 193

任礼部右侍郎 193

进讲“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93

其他 194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十七岁 200

调任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200

命兼管理京省钱法 200

上《为清理钱法事疏》 200

侍读学士常书评陈廷敬诗文 203

上《制钱销毁滋弊疏》 203

升都察院左都御史 205

奉命参议致祭孔子礼仪 205

诰封资政大夫 205

撰《钱法堂榷关监督札》、《二钱说》 205

进呈《幸阙里颂》 207

撰《榷关监督第二札》 207

撰《五城管兵记》 208

其他 209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四十八岁 210

上《劝廉祛弊详议定制疏》 210

上《请严考试亲民之官以收吏治实效疏》 213

进讲“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214

任纂修《政治典训》总裁官 215

撰《都察院堂示为严饬禁剔病民十大弊以靖地方以安民生事》 215

上《请严督抚之责成疏》、《请议水旱疏》、《抚臣亏饷负国据实纠参疏》 217

陈廷敬未曾庇护贪官山西巡抚穆尔赛 220

陈廷敬关于督抚保举府州县官建议被采纳 223

其他 224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四十九岁 229

进讲《书经》 229

充纂修《一统志》总裁官并与徐乾学专理修书馆务 230

上《为年终奏报事疏》 230

《与徐少宗伯论〈一统志〉书》 232

陈廷敬等进《鉴古辑览》 238

撰《赐游西苑记》 239

议先贤先儒从祀位次 240

升任工部尚书 241

奏修河事宜 241

其他 242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五十岁 245

调任户部尚书 245

支持康熙帝禁淫词小说 245

撰《户部堂谕》 246

奏请不向百姓加派治河费 246

康熙帝亲试陈廷敬等 246

论天与圣人合一 248

又撰《户部堂谕》 249

进讲“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250

调任吏部尚书 251

为魏象枢撰墓志铭 251

上《为题明事疏》 252

五十寿辰 255

亲家张汧案发 256

其他 258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五十一岁 263

参加殿试及殿试阅卷 263

康熙帝谕:张汧案不得“蔓延”牵累众人 263

自请解职仍任修书总裁 266

撰成《杜律诗话》 267

《御览诗》编成,撰《御览诗序》 273

授阶资政大夫 274

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撰传 274

其他 280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五十二岁 288

撰《花源草堂记》、《白鹦鹉记》、《青藤馆记》 288

撰《昆山徐相国贺序》 290

其他 291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五十三岁 295

再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295

以左都御史兼经筵讲官 295

充纂修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国史副总裁 295

上《直陈言官建白疏》 296

荐陆陇其、邵嗣尧 297

再任工部尚书 299

请扈从征噶尔丹,帝以其年力就衰未允 299

其他 299

清康熙三十年(1691)五十四岁 299

《尊闻堂集钞》编就 300

任会试正考官 300

撰《辛未会试录序》 301

调任刑部尚书 302

撰《刑部堂谕》 302

评两汉、三国时人物 304

撰《汉高帝得天下之正论》 323

撰《汉高帝知吕氏之祸乱论》 324

撰《翰林编修汪钝翁墓志铭》 325

其他 326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五十五岁 328

陈廷敬父卒,康熙帝遣大臣赐茶酒 328

回籍守制 329

撰《惠民祠记》 329

其他 330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十六岁 332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五十七岁 334

在籍期间撰《乾明寺修葺募疏》、《海会寺石堰募疏》 334

撰《体仁书院记》 336

再任户部尚书 337

其他 339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五十八岁 341

召赴畅春园,赐食瑞景轩 341

奉召至畅春园观御书,康熙帝赐御笔等物 342

康熙帝赐食于韵松轩 343

其他 343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五十九岁 349

贺北征大捷作诗二十首 349

其他 351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六十岁 352

献《大驾三临沙漠亲平僭逆圣武雅表》 352

授阶光禄大夫 353

负责纂修《明史》“本纪” 354

撰《合肥李相国诗序》 355

再充经筵讲官 357

《尊闻堂集》成 357

赵士麟为廷敬文集作序 358

《丁丑诗卷》问世 360

其他 360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六十一岁 362

任纂修《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362

复直内廷 362

其他 363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十二岁 364

撰《南巡歌》及序 364

再任吏部尚书 370

其他 370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六十三岁 372

上《恭进御书点翰堂法帖表》 372

其他 373

清康熙四十年(1701)六十四岁 375

撰《莱抚张先生遗诗序》 375

其他 377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六十五岁 379

金德嘉撰《午亭集序》 379

接替张英为南书房总督 380

康熙帝赐“清立堂”匾额 380

荐查慎行给康熙帝 381

其他 381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六十六岁 383

贺康熙帝五十寿辰恭进《圣德万寿诗表》 383

充会试正考官 386

进呈《癸未会试录序》 388

为王熙撰祭文 390

升任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390

赐御书金画扇,赐观御制南巡诗卷 391

撰《御书千字文跋》 392

撰《御书后跋》,再论“敬”之意 393

康熙帝面谕大学士马齐、陈廷敬等江南督抚等捐造洋船事 394

康熙帝赐羊、鹿、雉、兔、鲜鱼、鹿尾 394

其他 394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六十七岁 398

康熙帝撤御宴赐廷敬全家 398

充《佩文韵府》总汇阅官 399

康熙帝赐御书春联等 400

其他 400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六十八岁 404

康熙帝赞廷敬诗可与房、姚、李、杜相媲美 404

扈从康熙帝南巡 404

为治河事康熙帝面谕大学士马齐、陈廷敬等 405

撰《吴太伯世家后》 405

赐银千两、《皇舆表》一部 406

特准假廷敬等游西湖 406

康熙帝面谕扈从大学士马齐、陈廷敬等谈口外养马 407

康熙帝召入渊鉴斋赐馔 407

其他 408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六十九岁 412

大学士马齐、陈廷敬为挑河等事上奏 412

为宗人府题事及湖北兵丁“鼓噪”等事陈廷敬等请旨 413

任纂修《玉牒》副总裁 415

康熙帝与大学士们议改卫所为县利弊等事 415

康熙帝与大学士马齐、陈廷敬等议灾荒等事 417

康熙帝与大学士马齐、陈廷敬等议本年会试作弊等事 418

为补云南巡抚等事大学士们请旨 420

为重修《泽州府志》撰序 421

大学士马齐、陈廷敬等为处理侍卫赛必汉承袭等事请旨 422

陈廷敬等奉命校理康熙帝《咏物诗选》 424

大学士马齐、陈廷敬等为诸王、贝勒侧妃所生格格降封等事请旨 425

大学士马齐、陈廷敬等为郑克塽处分等事请旨 427

大学士们为山东巡抚请鼓铸大钱事请旨 428

大学士们为处理刑事犯等请旨 430

大学士们请康熙帝亲临溜淮套治河工地 431

撰《全唐诗录后序》 431

其他 432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七十岁 467

第二次扈从南巡 467

康熙帝面谕扈从大臣马齐、陈廷敬等 469

康熙帝赐白金、缎匹 471

撰《洪洞刘氏宗谱序》 471

张玉书等贺廷敬七十寿辰 472

其他 475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七十一岁 478

请致仕,未允准 478

撰成《平定朔漠方略》 479

《午亭文编》问世 480

其他 482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七十二岁 487

康熙帝面谕大学士温达、陈廷敬等 487

为朱彝尊撰墓志铭 488

撰《朱文恪诰命书后》 490

康熙帝面谕大学士温达、陈廷敬等谈州县亏空钱粮原因 490

其他 491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七十三岁 494

奉命纂修《康熙字典》任总阅官 494

子陈壮履受处分 495

三请致仕,康熙帝允准以原官致仕 495

康熙帝宣旨称廷敬为“老大人是极齐全底人” 496

其他 496

清康熙五十年(1711)七十四岁 501

赐御书“午亭山村”匾及楹联 501

撰《西陂类稿序》 503

再入阁又任大学士 504

其他 504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十五岁 514

陈廷敬病,康熙帝赠药方并派御医每日赴陈宅诊视 514

撰成《皇清文颖》 515

陈廷敬逝世 516

康熙帝遣皇子及各部院满汉大臣往吊陈廷敬并宣读《御制祭文》 518

康熙帝撰挽诗特赐葬礼币金一千两 519

康熙帝加祭一次再撰祭文 519

遣官护灵归里 520

其他 520

第三部分 当时人和后人对陈廷敬的评述康熙帝评述 524

大学士李霨评述 526

大学士张玉书评述 527

大学士李光地评述 527

徐乾学评述 529

王士祯、汪琬评述 529

缪彤评述 530

魏宪《百名家诗选》评述 530

曹禾评述 531

汪懋麟评述 532

姜宸英评述 532

赵士麟评述 534

林佶评述 536

元龙(惠周惕)评述 536

于振评述 536

《四库全书总目》评述 537

《皇朝文献通考》评述 537

李祖陶《午亭文录引》评述 537

延君寿《老生常谈》评述 538

查为仁《莲坡诗话》评述 540

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评述 540

李玉棻《欧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评述 540

吴修编《昭代名人尺牍小传》评述 540

郑方坤《国朝名家诗钞小传·午亭诗钞小传》评述 540

卢见曾补《感旧集》诗人传中评述 540

郭兆麒《梅崖诗话》评述 541

杨际昌《国朝诗话》评述 541

徐世昌《晚清簃诗汇》评述 541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评述 542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评述 542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评述 543

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评述 543

梁章钜评《杜律诗话》 544

《清诗话访佚初编》评述 545

日本学者伊滕长胤和松冈□评《杜律诗话》 546

后记 5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