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虎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7519287
  • 页数:4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项之一,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经验。全书立论鲜明、观点鲜明、正确、逻辑严密、文字简洁流畅。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宗教问题,党史和国史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两个范畴的释义 1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 2

三、本书的逻辑结构 4

四、应该解释的几个问题 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条件 7

第一节 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宗教的共同要求 7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普世性 7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需要科学的宗教理论指导 10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必要中介和初步探索 17

一、俄国十月革命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 17

二、新文化运动倡导用新思想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 21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传播和初步探索 23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7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7

二、宗教在当今中国和世界发生着深刻变化 31

三、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到执政理念的转变 37

本章结语 40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 4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本质观 43

一、宗教是有神论的思想体系 43

二、宗教是虚幻的信仰 46

三、宗教包含文化的因素 48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的发展历程 51

一、执政之前,政治任务主导的多元认识,强调虚幻性、非科学性 51

二、执政之初和曲折发展时期,意识形态主导的一元认识,强调阶级性 54

三、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中心的宽泛解读,注重文化性 57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的基本内容 61

一、宗教属于有神论的世界观 61

二、宗教是一种群众信仰 66

三、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1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的历史地位 79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 79

二、极大丰富了宗教本质观 82

三、为解决中国的宗教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石 86

本章结语 91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 9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历史观 93

一、在客观的现实生活特别是社会的阶级状况中寻找宗教的根源 93

二、根据社会历史条件说明宗教的发展 98

三、宗教消亡是必然的规律,但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102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的发展历程 105

一、执政以前,侧重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由此导向革命的行动 105

二、执政之初和曲折发展时期,强调宗教随经济基础变革而演变,关注宗教的消亡 106

三、改革开放以来,正视宗教长期存在,重视宗教自身表现出的适应性 108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的基本内容 110

一、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复杂的根源 110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也具有长期性 117

三、宗教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22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的历史地位 132

一、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的发展 132

二、对当代中国宗教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 136

本章结语 140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 14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价值观 141

一、对统治阶级而言,宗教是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141

二、对被统治阶级而言,宗教是具有麻醉作用的精神鸦片 143

三、宗教的其他消极作用 145

四、宗教在特定条件下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146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149

一、执政之前,整体上把宗教作为旧制度的维护者和载体看待 149

二、执政之初和曲折发展时期,改革宗教制度,重释教义,侧重于防止宗教的消极作用 152

三、改革开放以来,趋利避害,日益强调宗教的积极作用 155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57

一、宗教对社会有积极作用 157

二、宗教是有消极作用的 163

三、发挥积极作用,规避消极因素 170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的历史地位 176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价值观 176

二、有利于发挥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作用 179

本章结语 181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教观 18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教观 183

一、实行政教分离 183

二、无产阶级政党要同一切宗教偏见作坚决的斗争 191

三、无产阶级政党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94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教观的发展历程 199

一、执政之前,在思想上批判宗教唯心主义,在政治上团结宗教界人士 199

二、执政之初和曲折发展时期,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属于思想性质的原则 201

三、改革开放以来,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3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教观的基本内容 205

一、实现彻底的政教分离原则,正确处理宗教与国家政权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205

二、尊重个人的宗教信仰,正确处理不同信仰者之间的关系 211

三、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正确处理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 219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教观的历史地位 229

一、谱写了政教关系历史的新篇章 229

二、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巩固与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232

三、为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划清共产主义与宗教唯心主义的界限提供了理论指导 233

本章结语 236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 237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的发展历程 237

一、执政之前,明确帝国主义操纵的宗教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237

二、执政之初和曲折发展时期,强调要消除宗教领域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 241

三、改革开放以来,重视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宗教安全问题 244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的基本内容 249

一、宗教对国际社会安全的影响 249

二、宗教对中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影响 255

三、解决宗教威胁国际社会和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的途径 263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的历史地位 275

一、强调了宗教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75

二、指导了中国宗教与国家安全问题的成功解决 277

三、有利于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界的对外友好往来和抵御渗透 278

本章结语 281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 283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的提出和形成 283

一、宗教适应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283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的提出 286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的形成 291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的基本内容 294

一、相适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宗教要主动适应,党和国家要积极引导 294

二、相适应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296

三、相适应的重要前提、主要方法和基本原则 302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的历史地位 309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集中表现之一 30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政策的终极目的之一 31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工作的理论指南 316

本章结语 318

第八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观 319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观的发展历程 319

一、执政之前,正确处理宗教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319

二、执政之初和曲折发展时期,促进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和团结宗教界人士 324

三、改革开放以来,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329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观的基本内容 336

一、实现宗教和谐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的共同要求 336

二、宗教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不懈追求的目标 341

三、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347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观的历史地位 358

一、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一系列重大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 358

二、确立了宗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明确了中国宗教新的努力方向 363

本章结语 367

第九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地位、经验和展望 36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369

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境界 369

二、把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373

三、对世界宗教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378

四、形成了关于中国宗教问题的科学体系 38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385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必须体现时代性 385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必须把握规律性 388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必须富于创造性 391

第三节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396

一、要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396

二、认真总结和借鉴历史的经验 398

三、认真总结和吸取历史的教训 400

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03

五、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学术批评 408

本章结语 411

主要参考文献 413

一、经典著作 413

二、文献资料 414

三、报刊资料 416

四、宗教学著作 416

五、外国宗教学译著 419

六、学术论文 420

后记 4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