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作物栽培学:上
作物栽培学:上

作物栽培学:上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湖南省常德农业学校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6144·2073
  • 页数:528 页
图书介绍:
《作物栽培学:上》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作物栽培的意义 1

一、作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

二、我国作物栽培的成就与发展 2

第二节 作物栽培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4

一、作物栽培学的内容 4

二、作物栽培学的学习方法 5

第二章 农业“八字宪法”及作物栽培科学化 7

第一节 农业“八字宪法” 7

一、农业“八字宪法”的意义 7

二、农业“八字宪法”的内容 8

第二节 作物栽培科学化 12

第三章 种植制度 14

第一节 作物布局 14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14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15

三、南方主要作物的布局趋向 16

第二节 轮作换茬 18

一、轮作换茬的概念 18

二、轮作换茬的增产原因 18

三、轮作换茬的一般原则 22

第三节 间(混)、套作 23

一、间(混)、套作的概念 23

二、间(混)、套作的增产原因 24

三 间(混)、套作的技术要点 27

第四节 复种 30

一、复种的概念及其作用 30

二、我国南方主要的复种方式 31

三、复种的技术措施 34

第四章 水稻 36

第一节 概述 36

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36

二、我国水稻生产概况及提高产量的措施 37

三、我国稻作区域的划分 38

四、我国栽培稻的起源和类型 38

第二节 水稻的形态特征 43

一、根 43

二、茎 44

三、叶 45

四、穗和花 47

五、谷粒和米粒 49

第三节 水稻的生长发育 52

一、发芽 52

二、稻根的生长 55

三、叶的生长 59

四、分蘖 63

五、茎的生长 69

六、稻穗的分化形成 71

七、抽穗开花 81

八、灌浆结实 83

九、水稻的生育期及其变化规律 84

第四节 水稻高产栽培的肥、水条件及其管理原则 95

一、水稻的需肥规律及施肥原则 95

二、水稻的需水规律及水浆管理 103

笫五节 早稻栽培 110

一、选用良种,合理布局和搭配 110

二、培育早稻?秧 111

三、稻田整地和施基肥 136

四、适时插秧 合理密植 139

五、早稻田间管理 151

第六节 连作晚稻栽培 173

一、连作晚稻生产的意义及有利条件 173

二、品种的选择和搭配 173

三、培育连晚壮秧 177

四、及时抢插 保证质量 184

五、连作晚稻田间管理 185

第七节 杂交水稻栽培特点 190

一、杂交水稻的优势 190

二、杂交水稻的发育特性 192

三、目前推广的杂交组合 194

四、杂交水稻栽培特点 196

第八节 中稻栽培要点 202

一、中稻的优良特性和生育特点 202

二、栽培要点 204

第九节 单季晚稻栽培 205

一、单季晚稻的生育特性 206

二、单季晚稻的高产群体结构与看苗诊断技术 207

三、单季晚稻栽培技术 209

第十节 直播稻和再生稻栽培 213

一、直播稻栽培 213

二、再生稻栽培 213

第十一节 水稻特殊生理障碍及其诊断 219

一、酸害 219

二、盐碱害 220

三、烟害 222

第五章 小麦(附大麦) 224

第一节 概述 224

一、小麦生产的重要意义 224

二、小麦生产概况 225

三、我国小麦区划 226

第二节 小麦的特征特性 228

一、小麦的分类 228

二、小麦的生育期 229

三、小麦的阶段发育 230

四、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 236

第三节 小麦的栽培技术 263

一、整地 263

二、“四沟”、“三暗”配套 264

三、施肥 265

四、播种 267

五、冬季培育管理 273

六、春季培育管理 278

七、收获与贮藏 282

附:大麦 283

一、大麦的形态 284

二、大麦的类型 284

三、大麦的生长发育特点 285

四、大麦栽培技术要点 290

第六章 玉米 300

第一节 概述 300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300

二、玉米的栽培简史和分布 302

三、玉米的生产概况 304

第二节 玉米的特征特性 304

一、玉米的生长发育 304

二、玉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324

第三节 玉米的类型与品种选用 329

一、玉米的类型 329

二、品种的选用 330

第四节 玉米的栽培技术 332

一、玉米的间作套作 322

二、深耕改土、培肥土壤 333

三、适时播种 339

四、合理密植 342

五、田间管理 345

六、玉米空秆、秃顶和缺粒产生的原因及防止途径 351

七、收获与贮藏 353

附:青贮和青饲料玉米栽培 354

第七章 高粱 357

第一节 概述 357

一、高粱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357

二、高粱的分布和国内外生产概况 358

第二节 高粱的特征特性 360

一、高粱的植物学特征 360

二、高粱的生物学特性 364

第三节 高粱的分类和品种 374

一、高粱的分类 374

二、南方高粱主要品种及杂交种 376

第四节 高粱栽培技术 378

一、栽培制度 378

二、整地施肥 379

三、直播和育苗移栽 380

四、田间管理 382

五、适时收获与贮藏 386

六、再生高粱栽培要点 386

第八章 甘薯 390

第一节 概述 390

一、发展甘薯生产的重要意义 390

二、甘薯的分布和生产概况 391

第二节 甘薯的形态特征 391

一、根 392

二、茎 393

三、叶 393

四、花、果实、种子 393

第三节 甘薯的生物学特性 395

一、蔓叶的生长 395

二、块根的形成与膨大 396

三、蔓叶生长与块根产量的关系 401

四、甘薯生长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405

第四节 甘薯的育苗 410

一、对甘薯育苗的要求 410

二、薯块萌芽特性与薯块育苗 411

三、薯蔓育苗 423

第五节 甘薯大田栽培 427

一、深耕改土作垄 427

二、栽插 429

三、施基肥 432

四、田间管理 434

第六节 甘薯收获和贮藏 439

一、收获 439

二、贮藏 440

第九章 马铃薯 450

第一节 概述 450

一、马铃薯的经济价值 450

二、我国马铃薯的栽培简史和生产概况 450

三、我国马铃薯的分布区域 451

第二节 马铃薯的性状 452

一、形态特征 452

二、生长发育特性 459

第三节 春马铃薯栽培 465

一、轮作间作与套种 465

二、播前准备 466

三、播种 470

四、田间管理 471

五、收获 473

第四节 秋马铃薯栽培要点 473

一、选择适宜品种 474

二、防止烂种,确保全苗 474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476

四、施用速效肥,促进快发 477

五、加强管理,保证健壮生长 477

六、适时收获留种 478

第五节 马铃薯的贮藏 479

一、块茎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过程 479

二、块茎安全贮藏的基本条件 479

三、贮藏方法 480

第六节 马铃薯的退化及其防止措施 482

一、马铃薯退化现象和原因 482

二、马铃薯常见的退化类型 484

三、防止退化的措施 485

第十章 大豆 488

第一节 概述 488

一、发展大豆生产的重要意义 488

二、国内外大豆生产概况 489

三、我国大豆栽培简史和区域划分 490

第二节 大豆的形态特征和分类 491

一、大豆的形态特征 491

二、大豆的类型 496

第三节 大豆的生物学特性 498

一、生育期 498

二、大豆的生长发育 498

三、大豆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503

四、大豆的光周期特性 510

五、大豆的花荚脱落 511

六、大豆的褐斑粒 513

七、大豆的瘪粒 515

第四节 大豆的栽培技术 516

一、轮作、间作和隙地种植 516

二、深耕整地 516

三、播种 517

四、田间管理 522

五、收获贮藏 5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