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冯友兰思想研究
冯友兰思想研究

冯友兰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柴文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10086804
  • 页数:5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冯友兰的哲学观、形上学、方法论等多个方面入手,考察冯氏学说对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学术界的贡献和影响。一方面注重方法论的考察,关注冯友兰治中国哲学的思维进度以及这种方法对中国学人的影响,书中还特别对冯友兰和胡适的哲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比较;另一方面,本书开创性地系统研究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如墨家观、道家观、法家观、名家观、玄学观、佛学观、朱子学、阳明学等,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作了动态研究。
《冯友兰思想研究》目录

第一节 哲学观 1

一、对哲学的规范 1

二、哲学的文化地位 4

第二节 形上学 11

一、形上学的构造起点——经验事实 11

二、形上学的理论框架 13

三、对冯友兰形上学体系建构的反思 20

第三节 哲学方法 26

一、寻求点石成金的手指头——逻辑分析方法 26

二、对西方哲学方法的阐释 28

三、冯友兰的方法论 33

第四节 哲学人类学思想 39

一、理性人类学的概念系统 40

二、存在的理想状态及其进路 45

第五节 人生境界说 50

一、意义的主体性原则 50

二、群体至上的理论倾向 52

三、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结合 54

第六节 伦理观 58

一、伦理思想的缘起 59

二、伦理思想的基础 63

三、道德论 66

四、中国传统道德观 73

五、人生观及其伦理内蕴 77

六、分析与评价 90

第七节 文化观 96

一、文化分析论 96

二、西方文化观 100

三、中国文化观 106

第八节 中国哲学观 110

一、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 110

二、儒家哲学观 116

三、非儒哲学观 120

第九节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动态轨迹 122

一、参照系统的变迁 122

二、历史主义方法的演进 127

三、逻辑主义方法的深化 131

第十节 胡适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比较研究 134

一、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发展史 135

二、胡适、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现代化的贡献 140

三、胡适、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个性特征 147

四、对胡适、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评价 168

第十一节 墨家观 174

一、早期墨家观 175

二、晚期墨家观 198

第十二节 道家观 233

一、早期道家观 234

二、晚期道家观的转变 254

三、对冯友兰道家观的反思 294

第十三节 名家观 305

一、名家的思想渊源与概念范畴 305

二、区分“合同异”与“离坚白” 308

三、“名”与“道”的联系 309

第十四节 法家观 312

一、法家的界定 312

二、法家产生的历史背景 313

三、法家的三派及其发展 314

四、法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316

第十五节 玄学观 322

一、早期玄学观 322

二、晚期玄学观 331

三、早晚期玄学观的比较研究 376

四、对冯友兰玄学观的反思 383

第十六节 佛学观 391

一、中国佛学与中国人 391

二、禅宗——佛学中国化的最终结果 403

三、佛学观和人生境界说 409

第十七节 朱子学 412

一、《中国哲学史》时期的朱子学 412

二、《新理学》对朱子学的继承和发展 425

三、《中国哲学史新编》时期的朱子学 443

第十八节 阳明学 450

一、《中国哲学史》中的阳明学 450

二、《中国哲学简史》中的阳明学 454

三、与同时代中国哲学史家阳明学的简要比较 456

四、《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阳明学 459

第十九节 教育观 462

一、教育实践与成就 463

二、教育观的内容 475

三、蔡元培、胡适、冯友兰教育观的比较研究 506

主要参考文献 515

后记 5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