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施咏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807512105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是一个边缘交叉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本书以“中华民族”及其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在民族音乐学之理念,采用偏向于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突出心理现象的社会特质,力图从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更深的层次对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内部结构、活动方式和外化形态等作相对全面的探讨,构建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与个性的音乐审美心理学。全文共分八章,分别对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的学科构建的预设、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存在的基本特征、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音乐审美中的形式要素及其组织手段,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联觉、味觉心理,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与尚悲偏向以及民族性格对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上一篇:赵鹤清集下一篇:美术字学习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目录

概述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课题之缘起 2

一、释名与研究的性质、范围 2

二、课题之缘起 3

1.心理学与民族学——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 3

2.心理学与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心理学层面 4

3.民族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拓展 5

4.美学与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美学层面 6

5.美学、心理学、民族学与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的学科预设 6

三、相关研究状况的述评 7

第二节 本研究的方法论 10

一、非实证性方法 11

1.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 11

2.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 12

3.审美心理学与心理美学 13

4.小结语 14

二、宏观研究视角 16

三、跨文化研究方法 17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 19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0

第四节 几点说明 22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特质——“松散”之嫌 22

二、关于研究对象的范围——“宏大”之嫌 23

三、关于写作表述风格——“散文”之嫌 24

四、小结语 24

第二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 27

第一节 自然系统的作用 28

一、地理环境的作用 28

1.山脉、水系的影响——寄情山水 31

2.气候因素的影响——乐分南北 32

二、人种特征的作用 35

第二节 社会系统的作用 37

一、生产方式的制约 37

二、社会政治结构的规范 39

三、哲学、伦理思想的浸润 40

四、宗教、宗法的分流 42

五、原始神话的滋养 43

第三节 心理积淀——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44

第三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的基本特征——民族性与世界性 47

第一节 世界性 48

一、自然规律 49

1.律制 49

2.节奏 50

二、心理期待 51

1.音强、音高 51

2.速度 52

3.调式 52

三、思维方式 54

1.旋律 54

2.结构 54

四、音响心理 54

第二节 民族性 55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之辨析 56

二、民族性与“西—中”音乐文化误读 58

三、民族性与“中—西”音乐文化误读 63

第三节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融 67

一、交融的发展进程 68

二、交融的实例分析 70

三、交融的条件选择 72

四、交融的理想模式 72

第四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稳定性与变异性 75

第一节 稳定性 76

第二节 变异性 79

一、历时性变异 80

1.音色审美的变异性 80

2.调式审美的变异性 82

二、共时性变异 83

第三节 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统一 86

一、外向融合与内向固守 86

二、偏离创新与回归继承 88

第五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形式要素与组织手段 93

第一节 形式要素 95

一、音色 95

1.近人声 96

2.尚自然、多样化、个性化 101

3.偏高频的清、亮、透 104

4.甜、脆、圆 107

5.重鼻音 107

二、音程 109

第二节 组织手段 111

一、五声简约 112

二、调式从宫 114

1.社会背景 115

2.美学背景 115

3.宫调理论 116

4.调式理论 117

三、旋律至上 119

1.旋律是体现音乐民族性的第一要素 119

2.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旋律至上 123

四、旋法规律 128

1.游 129

2.圆 132

五、音乐结构 133

1.音乐结构中的统一与重复 133

2.中西音乐结构思维的差异 137

3.程式中的规范与创新 146

第六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联觉心理 151

第一节 联觉——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 152

一、对中国以往艺术通感研究的综述 153

二、中国人通感心理的描述与心理学分析 155

1.古代文献中的相关描述 155

2.近现代文献中的相关描述 161

三、中国人音乐通感心理的内在成因探悉 163

1.整体思维、多觉互用 163

2.艺术综合、同构共生 166

3.“成于乐”、“游于艺” 168

第二节 味觉——味觉与中国音乐审美 170

一、中西美学对照下的味觉地位 171

1.对西方美学“唯耳眼论”的辨析 171

2.中国美学中对味觉感知的重视 174

二、中国音乐中的味觉审美 178

1.中国音乐审美中味觉感知的传统 178

2.饮食口味的地域分布与民族音乐风格 180

3.口味—性格—审美偏向—音乐风格 187

第七章 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心理偏向 191

第一节 优美范畴的阴柔偏向 192

一、阴柔偏向的文化背景 193

二、“月”之母题与阴柔偏向 197

三、民歌中的阴柔偏向 200

四、戏曲中的阴柔偏向 203

五、当代乐坛的阴柔偏向 209

六、性别视角的学理阐释 211

七、阴阳共济、行天地之道 214

第二节 悲剧范畴的尚悲偏向 217

一、尚悲心理的历史渊源 218

1.先秦 218

2.两汉 219

3.魏晋 221

4.元明清 223

二、悲情音乐的题材分类 223

1.政怨 223

2.士怨 225

3.思愁 225

4.别恨 227

5.闺怨 228

6.悲秋 229

7.暮愁 230

8.夜怅 232

三、尚悲心理的民族特点 234

1.中西美学悲剧性之比较 234

2.中国悲剧的民族性 236

3.中国音乐悲情的表现手段 239

4.小结语 241

第八章 民族性格与音乐民族审美心理 243

第一节 普通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中的气质、性格的类型化 244

一、个体气质、性格的类型划分 245

二、民族性格与个体性格的关系 246

第二节 民族气质、性格类型与音乐审美心理关系的宏观比较 247

一、中西比较 247

二、世界民族比较 250

1.意大利 251

2.法国 251

3.德国 251

4.英国 252

5.俄罗斯 252

6.美国 253

7.非洲和澳洲 254

第三节 民族性格对音乐审美心理制约的个案研究 254

一、傣族 255

二、苗族 260

三、畲族 262

四、小结语 264

结语 267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