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欧洲精神  围绕切斯拉夫·米沃什,雅恩·帕托什卡和伊斯特万·毕波展开
欧洲精神  围绕切斯拉夫·米沃什,雅恩·帕托什卡和伊斯特万·毕波展开

欧洲精神 围绕切斯拉夫·米沃什,雅恩·帕托什卡和伊斯特万·毕波展开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法)亚历山德拉·莱涅尔-拉瓦斯汀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7621348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欧洲?为了探索欧洲建立的意义与价值,许许多多中欧知识分子贡献出了他们的作品、智慧、甚至生命。这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是到了该重新审视他们杰出成就的时候了。本书将重点介绍其中的三位代表人物:切斯洛夫·米沃什(1911~2004),波兰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雅恩·帕托什卡(1907~1977),捷克哲学家,伟大的不同政见思想启蒙家,最终被政治警察谋害致死;伊斯特万·毕波(1911~1979),匈牙利人,对“集体歇斯底里症”研究得最为透彻的思想家之一,这种症状对欧洲产生着持续不断的影响。三位思想家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良心,本书就将围绕着他们的思想轨迹与光辉展开。被淹没的欧洲文化将整个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在选择性相似与相互影响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卡夫卡、凯尔泰斯、科斯勒、昆德拉,还可以找到穆齐尔、米沃什、胡塞尔、帕托什卡、汉娜·阿伦特、伊斯特万·毕波、桑多·马芮以及齐格蒙·鲍曼。经过二十世纪诸多灾难的洗礼,这些思想家们重新将欧洲文明的道德基础摆上台面,其目的在于告诉今天的人们,欧洲的再次统一不应以人性与民主的消亡为代价。
《欧洲精神 围绕切斯拉夫·米沃什,雅恩·帕托什卡和伊斯特万·毕波展开》目录

前言 消失的大陆 1

倾听“东方” 3

我们这个年代的英雄 4

中欧经验:“无价之宝” 6

灿若繁星的知识分子 8

一位波兰人,一位捷克人和一位匈牙利人——三个时代 8

家庭氛围和选择性的联姻关系 11

西欧无处安身的轻浮 13

伊拉克:误会与不解 13

后台的遗臭 15

欧洲的意义 17

第一部分:切斯拉夫·米沃什 19

欧洲的孩子还是乌尔罗的子民? 24

一位不同政见分子的轨迹 28

从维尔诺到华沙 30

巴黎,一位波兰诗人的孤独 33

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及其返程 38

哲学之道 41

来自20世纪黑暗的中心 45

双重亲嗣关系 47

理性的阴影与光辉 52

限度问题 55

善与恶 59

如果纯洁比同情占上风 61

纳粹主义的决定性经历:菲奥里广场 62

当人性消失在人性的背景下:“黑格尔式的伤害” 71

历史与良心 75

世界,“一个充斥着形而上情感的混乱之地”? 79

对责任的再思考 87

对欧洲所失去界限的沉思意义 91

重新找到的限度 92

祖国相对国家抽象化 95

“记忆是我们的力量” 98

第二部分:雅恩·帕托什卡 103

不同政见派的哲学现实 107

欧洲,被质问的大陆 111

洞穴,还是开放的世界? 112

中欧: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空间 114

一位捷克哲学家的苏格拉底式旅程 117

从胡塞尔到马萨克:传统的继承者 118

慕尼黑、纳粹与斯大林的统治:被禁止的哲学家 120

七七宪章的建立:承诺 124

给我们时代的“遗产” 126

帕托什卡:生活世界的探索者 131

重归真实经验世界的道德和政治思考 131

人类存在的三种可能性 136

与欧洲共同重建:内在的逆转 144

欧洲理性主义的悲剧 147

蚕食一切的怪物 150

现代性作为冷漠的文化 156

文明的危机? 161

温和派与激进派 162

从深处被分裂的人 166

非本质之于本质的胜利 168

日常规则与野蛮化:一对隐秘的共犯 172

日常生活的痛苦:从狂喜到责任 175

如果生活即是全部 178

关于“动摇者团结会”的概念 183

打断恐吓者的合唱 184

民主要求的“高级”概念 190

充满内部斗争的自由生活:战斗的伦理学 192

第三部分:伊斯特万·毕波 199

民主的苦难与伟大 203

非凡的政治学教授 207

伊斯特万·毕波,悲剧性英雄 209

行动的魅力 211

战争:制造假证件的学者 213

“请在我的墓碑上刻上:伊斯特万·毕波,1945—1948” 216

1956年革命:部长毕波,孤家寡人 218

出狱:国内流亡 223

什么是“政治歇斯底里症”?毕波富有预见性的分析 226

如果恐惧抓住民主 226

从东欧的悲剧到“9·11”后 229

集体歇斯底里症如何显示出来?最初的症状 235

打破恐惧的恶性循环 241

道德现实主义重建:毕波面对种族大屠杀 249

“我们在过去历史中的责任” 252

政府,教会与知识分子 256

说教? 260

从毕波到凯尔泰斯:结束受害者竞争 262

从毕波到齐格蒙特·鲍曼:道德崩溃的当代教训 270

“我们共同的欧洲经历” 271

种族大屠杀,现代性的产物 273

当压抑良知被看作一种美德 275

《布达城的离婚》:桑多·马芮的衰落的欧洲 278

从布达城到巴黎:规范中的危机 282

道德颠覆:21世纪的关键 284

为“人类尊严的革命” 288

参考书目 290

出版后记 294

返回顶部